APP下载

中医治疗羊外感风寒

2022-12-04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太阴外感风寒

龙 飞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尔乡人民政府,四川小金 624299)

在羊养殖过程中,疾病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而外感风寒就是一种常见疾病,同样是人畜共患病,会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通过西医进行治疗尽管效果比较快,然而无法治根,所以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手段来调节病畜的机体健康,加快羊群康复,最大程度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推动羊养殖良好发展。

1 临床症状及诊断

通常情况下,当羊群感染外感风寒的时候就会发生精神萎靡以及不愿进食等情况,同时还会出现流鼻涕以及咳嗽的情况。一些羊群会伴随着嗜睡以及背腰拱起,尾巴夹在后腿的位置,身体皮毛竖立,皮肤温度严重不均衡,特别是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病羊体表温度同样会显著增加。病羊在发病之后还会出现呼吸不畅以及脉搏速度上升的情况,病情到某一阶段的时候出现黏膜充血,发展到后期阶段时病羊还会喷鼻,并且不断通过蹭墙方式来进行止痒。兽医在对羊外风寒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要基于病羊实际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具体查看病羊的鼻液,然后去掉细菌感染疾病,确定为外感风寒[1]。

2 临床病例1

2.1 相关资料记录

一个养殖户养殖的羊群发生不愿进食的情况,而且伴随着精神萎靡症状。养殖户一开始觉得羊群被高温所影响,导致体内激素开始变得失常,所以养殖户给这些患病的羊群全部都注射复方板蓝根注射液。但是羊群在日常养殖中仍然存在精神萎靡情况,而且一些羊还发生腹泻症状。养殖户向兽医寻求诊治,基于羊群发热还有镜检结果来看,使用黄芪多糖展开治疗,然而效果并不尽人意,羊群病情无法控制,羊只开始接连死亡。病羊发病的时候是在夏季,所以就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对羊群进行全面观察之后可以看到病羊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拉稀情况,同时粪便颜色为黑色,一些羊只还伴随着流鼻涕以及唇舌苍白症状,少数羊只出现高热、无法站立情况,通过综合性诊断之后确定病羊感染外感风寒。

2.2 治疗方法

养殖户先使用控制饮食的手段来调理病羊身体情况。当病羊的发热现象逐渐消失后再展开全面治疗。羊外感风寒通常分成两种类型,外感风寒的太阳病以及寒邪导致的太阳太阴合病。往往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手段,对感染外感风寒太阳病的病羊而言,会出现身体发热以及流鼻涕情况,普通治疗手段并没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将65 g 生姜进行熬煮之后再添加感冒清热颗粒后给病羊服用,1 天1 次。

对寒邪导致的太阳太阴合病而言,羊在感染后一直拉稀。此时要使用理中汤加味温理给病羊服用,不久之后病羊拉稀情况就是停止,食欲同样会增加。当羊群的病情进一步缓解之后,再将干姜320 g,炙甘草和炒白术各160 g,茯苓、木香和芡实各80 g进行混合打粉,每天选取30 g 冲泡给病羊服用。当病羊脱水情况十分严重时,就要通过口服补水方式展开治疗,然后和上述药方相结合,治疗病羊腹泻症状,同时可以使病羊良好进食。

当病羊出现鼻流清涕症状的时候,可将炙甘草、当归和白芍各30 g,桂枝、干姜和炒蒲黄各40 g进行研磨后和开水相混合,可有效减轻病羊出现的流鼻涕情况。使用这些药方治疗5 d,病羊康复率可以到100%,6 个月复诊也不会再复发。

3 临床病例2

3.1 相关资料记录

2020年7月,一养殖户家里养殖的羊只存在病情,病羊非常怕冷,同时体表温度上升,食欲衰退,病情严重的病羊直接不再进食,而且粪便颜色是黑色稀状。养殖户自行诊断后通过抗生素搭配清热镇痛药的手段对病羊展开治疗,然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请兽医来对病羊进行具体查看后得出病羊感染外感风寒,所以要通过中药药方进行辨证治疗。

3.2 治疗措施

将茯苓、附子、白芍各10 g,炙甘草、炒白术各20 g,高良姜、干姜、桂枝各30 g 研磨成细粉末状和开水相混合,确保病羊每次服用剂量为30 g。使用该方法治疗之后,一些病情并不严重的病羊康复,而病情比较严重的病羊慢慢减轻并康复,羊群全部变成健康状态,最大程度减少了养殖户的养殖损失[2]。

4 治疗效果

在进行羊养殖的过程中,外感风寒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尽管该疾病并不严重,然而仍然要做好科学治疗。不但要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治疗,同时要重视养殖预防管理。在进行养殖的时候,要加大饲养力度,防止羊被出现的寒冷气候以及降雨所影响,特别是对于风寒较多的季节来说,还要事先进行免疫预防,根据流程做好疫苗接种,进一步增强羊群自身抗病能力还有免疫力。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手段对羊外感风寒展开治疗,同时还要按照病羊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法。外感风寒通常来说是指风寒进入到肺部,使羊只体表温度上升,同时还会使其存在流鼻涕以及畏惧寒冷等现象,所以同样在太阳病的界限之内,可以通过清热、泻火手段进行相关治疗。若是寒邪进入到肠胃部位,会导致出现肠胃痉挛,具体症状包括腹泻还有腹痛,该类症状是太阳太阴症状,无法使用和太阳病一样的措施进行治疗。所以,还要选择有温和表里作用的药物,将其混合使用,实现止泻治风寒的目的。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能够看出,外感风寒羊群都得到了显著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的时候也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这是由于中药没有耐药性,还有着良好的镇痛以及解热效果。同时借助中药来治疗羊外感风寒通常都十分安全,六个月之后进行随访没有出现复发现象,就意味着中医治疗方法不但整体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病羊自身免疫力还有抗病力,远期作用是十分喜人的。由此可见,通过中医辨证法来对羊外感风寒展开治疗,是十分可行的措施,对畜牧养殖业未来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缓解由于羊外感风寒而带来的抵抗力降低情况。

5 辨证分析

5.1 症状分析病性属阴寒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寒侵犯肺卫,故而出现体温升高,畏寒怕冷,被毛逆立,鼻流清涕等表证症状。结合“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断定为太阳病。寒邪从三焦直入肠胃,引起肠胃挛急,气郁津凝,为腹痛腹泻的主要病机。中焦为脾胃所居,腹泻黑色稀便,但不恶臭,口色淡白,口腔舌面湿润,按照八纲辨证为阴寒。结合“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条,确定在里属太阴病。

综合表里症状表现,结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确认为寒邪引发的太阳太阴并病。对于发生口腔溃疡的病例,临床检查溃疡面的红肿并不明显,口腔显现为沉暗或淡白色,舌面湿润,提示病属阴寒。脾开窍于口,太阴脾及阳明胃、大肠经分布于口腔。溃疡是阴寒邪气侵入机体,引起脾的升清降浊功能失序,气血运行不畅所造成的局部病变。治疗抓住主证,待表里邪气散去,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自会不药而愈[3]。

5.2 按照辨证结果,确定温中散寒、辛温解表治疗原则

在具体治疗方面,“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与“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指示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解表温里各有侧重以适应表里证的轻重缓急。“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指明表里双解是解表温里并重的原则。“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体现急则救里,然后解表的治疗原则。“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说明表里并病中,水饮不化的五苓散证与中焦虚寒的理中丸证均或出现腹泻症状,然而临床并没有饮欲增加、水肿和小便不利症状,故排除五苓散证,采用理中汤救里。

6 羊外感风寒的预防措施

6.1 确保羊群营养全面均衡

为使羊只身体健康,增强其自身免疫能力,就要科学优化羊群营养结构。首先,保证饲料营养达到羊群实际发育需求,加快羊只生长。其次,为羊群带来足够的饲草,特别是在冬季时期,饲草极为匮乏,养殖户要事先准备定量饲草,科学搭配饲料以及饲草之间的比例,让羊群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最后,在饲料里面加入一些能够增强免疫能力和抵抗力的营养元素,防止羊外感风寒出现,降低疾病发生几率[4]。

6.2 对羊舍全面消毒,进行环境清洁

羊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按时对羊舍进行消毒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不但要对羊舍的内部展开消毒,同样要对其外部展开科学消毒。部分羊舍外部细菌十分顽强,只靠根本无法彻底清除,所以要对羊舍的内外部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其次,按照具体情况对羊舍进行消毒。在夏季,就可提高消毒频率。再次,在开始消毒前还要彻底打扫羊舍,若是羊舍环境太差,那么消毒效果就达不到预期。同时还可按时更换使用消毒药,增加消毒效果。最后,重视羊舍卫生环境,安排专人打扫,不留死角,清除羊舍里面的粪便。特别是羊舍食槽要每天都打扫,避免细菌经过食物对羊群进行感染,除此之外,控制羊舍湿度,一般来说,细菌在潮湿环境下细菌会大量繁殖,使以要保证羊舍内干燥,按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6.3 驱虫和疫苗接种,增强免疫能力

在进行羊养殖的时候,驱虫以及疫苗接种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防疫接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增强羊群体质,增加整体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驱虫包括内部驱虫以及外部驱虫,内部驱虫是借助服用药物以及注射药物实现驱虫,而外部驱虫是喷洒药物进行。不同阶段要用与之相符合的驱虫药,按照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可在饲料里面添加药物:冬季饲料里面加入丙硫咪唑,能够预防寄生虫疾病出现。寄生虫往往属于一种慢性及隐性疾病,非常难以察觉,要按时进行驱虫工作,从源头上预防疾病出现。在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的时候,要按照各个阶段的传染病制定针对性接种手段,部分传染病有季节性的特点,所以要按照传染病实际情况选择疫苗接种。此外,羊群还会出现各种皮肤病,要对常见皮肤病制定科学的预防手段[5]。

6.4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在具体养殖的时候,因为养殖户自身文化水平非常低下,对于防疫工作缺少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防疫工作发挥不出真正的效果,存在重治疗而轻预防的情况。所以,畜牧部门要加大宣传羊外感风寒预防,让养殖户可以从源头上明确预防的作用,规范自身养殖行为。还可以在乡镇地区张贴预防方面的知识,进行羊外感风寒病的讲座,给养殖户讲解预防知识,让其有着足够的预防思想。其次,畜牧部门还可以请羊外感风寒预防专家,为养殖户带来有效的帮助,传授经验教训,促使养殖户有预防水平。除此之外,畜牧部门要按照当地具体情况,采取指导性预防计划,从源头上处理养殖户在进行养殖时发生的问题。让养殖者找到羊外感风寒的出现,并立即制定方法展开预防,同时坚持科学、实事求是理念,减少养殖场实际风险,实现养殖场效益最大化的目的[6]。

6.5 科学方案治疗

在进行具体羊外感风寒治疗的时候,药物滥用以及盲用等问题屡次出现。部分兽医在对羊外感风寒展开治疗的时候只是借助自身多年治疗经验,没有科学性以及客观性,一旦药物效果不够显著,就会盲目增加使用剂量,亦或是没有对药物剂量还有用药时间做好科学把握,不但耽误羊只治疗时间,同样会导致羊只病情不断加重,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当羊只发生外感风寒疾病的时候,就要找专业兽医展开治疗,特别是对大型养殖场而言,对于兽医的选择一定要做好把关,选择有资历证明的兽医展开治疗,保证羊群健康。此外,当羊只服用药物后逐渐好转,养殖户就停止用药,该做法是错误的,要在羊的病情好转后持续服用药,确保羊只彻底痊愈,同时后期还要观察羊群实际恢复情况。

7 结语

随着现阶段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疾病出现几率同样显著增加。其中,羊外感风寒出现的次数较为频繁,若是没有第一时间展开科学的治疗会发生病羊死。通常情况下,羊外感风寒发病时间和程度都比较短而轻,进行有效的治疗后往往都会有良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太阴外感风寒
冬读古诗御风寒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