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文献整理法探讨中医外治疗法在疫疠防治中的应用概况

2022-12-04杨淑涵廖秋兰朱泳铧雷龙鸣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治疗法针刺疗法

杨淑涵,廖秋兰,朱泳铧,雷龙鸣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疫疠是因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主要有起病急骤、传播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属于现代医学中传染病的范畴[1]。我国与疫病抗击的上千年悠久历史中,积累了无数丰富而又宝贵的治疗经验,同时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当代抗击疫情提供了较多可靠且有指导性意义的理论及治疗方法。其中,有很多中医外治疗法对于疫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譬如“非典”流行期间使用苍术熏烟进行空气消毒的方法来预防病毒传染,收效显著[2];武汉抗疫期间,用针刺疗法缓解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亦是卓有成效[3]。近年来,很多关于应用中医外治疗法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临床研究论文纷纷发表,如董利利等[4]对清代著名医家刘奎的《松峰说疫》做了深入的整理研究,其中包括运气学说在选用防治药物和佩戴法、熏烧法以及其他外治疗法中的应用,提出在避瘟方中选用一些方剂用于香囊佩戴,同时也通过现代试验研究验证了佩戴中药香囊对降低易感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有明显效果;张文阁等[5]对于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的防治,提出中医外治药物的有效成分对局部病变组织首过的冲击效应,是任何剂型所不可企及的,根据温病学范畴进行辨证论治,提出了以膏贴外治结合中医药内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法;在离我们最近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家学者根据古籍文献和临床实践也总结出了大量的中医外治疗法,如邹德辉等[6]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同分期作为切入点,从艾灸疗法、香薰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运动导引等方面探讨中医外治法的应用价值。

中医外治法具有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作用迅速的特点,同时也兼具简、便、廉、验的优点,与中医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对一些不肯服药或不能服药的患者更能体现中医外治疗法的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外治疗法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现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将中医外治疗法在疫疠防治中的应用概况整理如下。

1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临床运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在所整理的古籍中,霍乱、疟病、麻风、疥疮癣疮、伤寒瘟疫、结核等诸多疫病中都较多使用针刺,其中针刺治疗霍乱有着突出的疗效。在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7]中记载道:霍乱总治取巨阙、关冲、支沟、公孙、阴陵泉五穴,霍乱泻注取期门穴,胃逆霍乱取鱼际穴,厥逆霍乱取太阴、大都、金门、仆参四穴,霍乱逆冷取太白穴,膝重脚转筋有湿痹取解溪穴,霍乱遗矢失气取足三里,四肢转筋取窍阴穴,筋急身热取委中、委阳二穴,霍乱头痛胸满,呼吸喘鸣不得息取人迎穴,霍乱泄出不自知,需先取太溪,后取太仓。霍乱病位在脾胃,主要因外感或内伤损伤脾胃,气机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呕吐和下利,若霍乱病久耗气伤津则发转筋,后世医家也大都围绕吐泻、转筋来进行治疗,如南宋王执中在他的《针灸资生经》[8]中对于霍乱转筋的针刺疗法做了很详细的描述,在霍乱转筋篇中,见霍乱转筋、大便难者取承山、金门二穴,治筋络急取髀关穴,治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臂肘细无力取曲池穴,治寒气客于分肉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取中渎穴,治寒搏转筋肢肿、大便难、脚酸重、引小腹痛取承筋穴,见脚弱取委中,见腰脚取跗阳、承山穴。针刺疗法需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强弱、机能状态、疾病性质而定,如霍乱分寒热两证,治疗不可一概而论。

2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主要是针刺某些腧穴、病理反应点、病灶处及浅表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一种外治疗法[9]。从文献来看,放血疗法应用广泛,可用于干霍乱、麻风、疟病、白喉、瘟疫等病。霍乱分为干霍乱和湿霍乱,湿霍乱症轻,预后较好,干霍乱病情严重且预后差,采取的方法多是针刺出血,以去除恶血。清代程鹏程《急救广生集》[10]中提到治疗干霍乱可“用麻皮蘸油,刮臂膊上,或刺膝腕内,有红筋刺出紫血,或刺十指头,出血立愈”,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11]中描述:“干霍乱,忽然心腹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是也,俗名肠痧”,并提到干霍乱的治疗可直刺曲池、委中出血。操作时可先在拟刺部位或其周围用推、揉、挤、捋的方法,使局部充血后进行消毒,术者押手固定点刺部位,刺手持针对准刺入部位迅速刺入退出,用手轻轻按压出血,待暗红血液变为鲜红色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3 灸 法

灸法在霍乱、疟病、麻风、瘴气、疮疥等传染性皮肤病、瘟疫、结核中均有应用,其中对于治疗霍乱和疟病有较多描述,经常与针刺合用,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所查阅到的文献中,《婴童类萃》[12]中治疟灸大椎中第一节骨尽处,小儿三壮,第三骨尽处亦有效。明代朱橚《普济方》[13]中,疟病服用诸药久不愈及因饮食得之灸脾俞,治五脏疟灸尺泽三壮,治疟实腰背痛、疟虚鼽衄,灸飞扬七壮,治“疟多汗,腰痛不得俯仰,目如脱,项如拔”灸昆仑三壮,治“疟从手发”灸三间,治“疟从腰发”灸肾俞百壮。治疟“极难愈者”不过三灸,以足踏地并以线围足一匝,中折从大椎向百会灸线头三七壮,炷如小豆;又灸风池二穴三壮;又正头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起从乳向下灸度,当以“随年壮”而灸之。

4 热熨法

热熨法在霍乱、麻风、瘟疫中有较多运用,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15]中对于熨法治疗霍乱有详细记述,如冬月寒气重或夏月受凉食冷伤重者,可将盐同吴茱萸炒后在胸背、脐下等部位进行熨疗,或用理中汤(白术、干姜)或用大顺散(干姜、官桂、杏仁、甘草)合五积散(苍术、白芷、浓朴、吴茱萸、陈皮、半夏、桔梗、枳壳)等药炒熟,用布包后熨敷于脐上;如吐泻太多、冷汗自出者,可用温胃膏贴于胸口,再用附子理中加灶心土炒制后熨于腹部进行治疗,又有医书中记载一粒珠治呕吐泄泻,有雄黄和五倍子各一两、枯矾五钱、葱头五个、肉桂一钱、麝香一分捣饼贴脐后进行间接热熨;本书也提到治疗热疟和热邪传里,可取麸皮同盐炒熨后敷于胸腹,说明热熨法不仅可以借助热力作用散寒止痛治疗寒证,也可以通过温热疏通之性开发腠理、通畅气机,治疗热证。如治疗干霍乱属寒者,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16]中指出:熨灸主霍乱转筋,干霍乱属寒者。有卒中阴寒,厥逆吐泻,色清气冷,凛冽无汗等症:用葱白寸许,以带束紧,用一面熨热置于脐上,再用熨斗盛炭火熨于葱上,使热气从脐入腹,连熨二三饼。

5 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利用药液蒸汽先在皮肤或患处熏蒸后再进行淋洗的治疗方法,在古代防治疫病中应用广泛,对于治疗霍乱、麻风、疟病、瘟疫、疮疥等传染性皮肤病古籍中都有记载。对于治疗麻风病,薛己的《疠疡机要》[17]中记载有渫洗疠疮药,用何首乌、荆芥、防风、马鞭草、蔓荆子(各等分),以上每用十两,以水一斗煎至数沸,在无风处洗出汗,也有用巴豆、皮硝(各一两)、黄蜂窠、黑狗脊(各七钱)、白芷、雄黄、猪牙皂角、羊蹄根、轻粉,以水煎汤熏洗,治疗风疮以解外毒;其中本书也提出了熏洗疗法的注意事项:“洗药虽能疏通腠理,而损元气,解毒散虽能攻毒,而伤良肉,不宜多用”,故在临床中不应过用、滥用。《外科启玄》[18]治大风疮用苦参、玄参、紫参、荆芥、沙参、陈皮、浓朴、黄荆子、麻黄(各一两)防风、白芷、蔓荆、威灵仙(各二两)、桃柳槐枝(各四两),以水一斗同煎至八升淋洗。明代沈之问的《解围元薮》[19]有白玉蟾浴汤方,是将各药烧汤后洗涤,如有皮肤溃烂者,日洗一二次。

6 推拿疗法

从所整理的古籍中发现,推拿在治疗疟病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小儿疟中应用较多。清代张振鉴的《厘正按摩要术》[20]有记载,小儿既往有痰饮,又因感受外邪而凝结脾胃,而致胸闷欲吐,面黄目肿,可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清肺经二百遍,推四横纹三十遍,推脾土二百遍,揉脐一百二十遍,揉内劳宫三十遍,运八卦五十遍,按弦搓摩二十四遍。清代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21]治疗小儿疟疾,第二、三日发,发作时神昏,可推肺经,推三关,运八卦,分阴阳,掐四横纹,揉天枢,掐内间史,猿猴摘果,拿列缺,走搓摩;若有食疟,一日一发,有腹胀作呕,宜推三关,推脾土,补肾水,运八卦,分阴阳,天门虎口肘,揉中脘,按弦走搓摩;若因外感风寒湿而成疟,夜间发,可推三关,推肺经,掐手背指节,掐横纹;如感邪一两月后成虚疟者,宜推三关,补肾水,虎口肘,二人上马一截,威灵穴一截。小儿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且寒热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而易感受外邪致脾胃受伤发为疟,推拿小儿以上部位可达到清利肠腑积滞、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独到疗效,且安全无毒、没有痛苦,小儿易于接受。

7 香佩疗法

在所查阅的古籍中,香佩疗法主要在治疗疟病、瘴气、伤寒瘟疫时气有较多记述。如在《肘后备急方》[22]中预防瘴气的两个经典方:太乙流金方用雄黄三两,雌黄二两,矾石、鬼箭各一两半,羚羊角二两,研磨成散,用三角绛囊包裹,佩戴于心前或悬挂在门户上;虎头杀鬼方由虎头骨五两,朱砂、雄黄、雌黄各一两半,鬼臼、皂荚、芜荑各一两,捣筛后用蜡蜜调和成丸,以绛囊包裹,以男左女右的方式悬挂于臂上,或在家中悬于四角,在月朔望夜半时刻,于中庭烧此丸。此外,古人也有使用晒干的花蜘蛛、菖蒲、藜芦作散,马蹄木捣屑做成三角绛囊进行佩戴的记载。《医学纲目》[23]记载了用于避疫的务成子萤火丸:萤火、鬼箭羽(去皮)、蒺藜(各一两)、雄黄、雌黄(各二两),矾石(一两烧汁尽),羚羊角、龟灰、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一两半),将以上九味药捣成散,并以鸡子黄和一具雄鸡冠与散混合,做成杏仁大小的丸剂放入三角绛囊,带在左臂上或挂于门户之上。《松峰说疫》[24]中也记载了用于瘟疫避秽的除秽靖瘟丹:苍术、降真香、川芎、大黄(各二钱)、虎头骨、细辛、斧头木(系斧柄入斧头之木)、鬼箭羽、桃枭(小桃干在树者)、白檀香、羊踯躅、羌活、甘草、草乌本、白芷、荆芥、干葛皮、山甲、羚羊角、红枣、干姜、桂枝、附子、锻灶灰、川椒、山柰、甘松、排草、桂皮(各一钱,共为粗末),明雄(二钱)、朱砂(二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四味另研,共和),将适量药末装入绛囊中,让家中所居者都进行佩戴,并时刻闻嗅,达到“已病易愈,未病不染”的效果。香佩疗法主要是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以扶正祛邪而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前应进行辨证选择药物,需注意的是备孕者应慎用,孕妇忌用,周围人佩戴对孕妇有影响,也需酌情使用。

中医外治疗法防治疫病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不同外治疗法对于治疗不同病证都有其优势,我们应更多地去发掘古籍文献中有利于疫病治疗的方法,丰富临床治疗方法,以更好地传承中医特色疗法。

猜你喜欢

治疗法针刺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清明的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失眠的物理因子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宠物治疗法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