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2O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03王润超陈婷婷李舒康景海霞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8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调动教学效果

王润超,陈婷婷,李舒康,景海霞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皮肤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皮肤性病学(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既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现场授课的方式传授知识,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在校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多,搜集信息量的能力也远在预想之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领域。O2O(Online to Offline)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主要指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由线下转变为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的)的新教学模式。该模式认为线上和线下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倡两者并重[1]。近几年,已有一些院校的某些专业采用了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调动了师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教学效果得到上升[2]。本研究采用O2O教学模式来进行本科生皮肤性病学的课程教学,以期为本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4个班20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3人和对照组98人。其中观察组男60人,女43人;年龄21~22岁,平均年龄(21.50±1.70)岁。对照组男52人,女46人;年龄21~22岁,平均年龄(21.40±1.30)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学生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选用张学军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内容为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其中理论课16学时,见习课8学时,共计24学时。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由相同的教学团队完成。

1.2.1观察组 采用O2O教学模式授课:①教学准备:首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并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建立包括教学办工作人员、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班级所有同学在内的QQ群,进行消息的传达和问题的交流;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时效性设计,并设计反馈环节,方便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②课前预习:学生在上课前根据本节内容在中国大学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指定的资源中选择学习视频,了解该课程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等,同时完成自学和自测,进行初步的系统评价,总结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课堂学习阶段,从而完成知识学习的准备阶段[3];③课堂学习:在课堂学习环节,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任务和重点,学生以线上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为基础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回答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随后进一步提出思考题,以4~6人为1组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该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观察学生总体的课上表现,从而判断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④见习课:进入见习阶段,同学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查房,身临其境的接触本专业各种常见病患者;另外,此阶段仍然会安排线上互动,教师收集一些临床上的典型病例(包括病史以及皮疹图片),通过QQ群和同学们互动探讨,此阶段主要是鼓励同学们利用前一阶段理论课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⑤课后提升:课后,任课教师把课后习题分享到雨课堂上邀请同学们作答,对于讲授内容有不解之处,同学们可以通过QQ在线和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慕课的回放功能对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吸收。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线下课堂授课方式授课,即理论课按照教材顺序结合教学大纲以现场多媒体课件方式授课,见习课采用临床带教的方式授课,每次理论课和见习课后同样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后习题的方式邀请学生作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教学效果。①平时成绩:观察组和对照组平时成绩评定方式是综合课堂出席签到情况、课后习题完成情况来评定[4],平时成绩占30%;②理论考试:两组均在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均采用现场笔试方式,试卷内容与答题时间一致,理论考试占70%;③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调动学生积极性、提供参与机会、利于理论知识理解吸收、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满意度9个方面,每项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或[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Z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时成绩比较 观察组课堂签到率为91.26%(94/103),高于对照组的90.82%(89/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2);观察组课后习题完成率为93.20%(96/103),高于对照组的91.84%(9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

2.2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 8.2 4±4.5 8)分,高于对照组的(8 1.8 8±5.3 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1,P=0.000)。

2.3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100%。观察组教学效果各项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M(P25,P75)]

3 讨论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相关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本学科更注重患者的皮疹表现,临床直观性较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利用图形、空间想象能力去思考。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性较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低下,难以调动学生的空间、图形思维能力,极大削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和热情[5-7]。O2O教学模式主要指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新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既往研究发现[8-11],O2O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充分发挥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本研究发现O2O教学模式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提前在相关平台布置课件、要点和思考题,便于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预习,授课时可以进行同步平台直播。在平台进行签到和提问,一方面增加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避免同学因为紧张等原因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后可进一步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帮助大家进行巩固;同时通过网络临床资料库的建立,可有效查阅更多的临床资料和图片,帮助同学进行更好的形象记忆[12-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各项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O2O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

但是,该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备课压力,教师需要更加精心的准备课件,需要调动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出恰当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进行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的教学,因此对于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该教学方法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此,对于一些主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疲于应付,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需要逐步摸索、完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因材施教,强调重点,细化难点,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16-19]。

综上所述,O2O教学模式应用于皮肤性病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临床四为,提高理论知识成绩,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调动教学效果
Seminar联合CBL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研究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实行新的投稿费用优惠政策/《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情感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