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体精细化管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03彭春莉苏红英张淑芬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8期
关键词:心衰液体容量

彭春莉,苏红英,张淑芬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多发于身体素质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2]。目前该疾病治疗后预后较差,仍是临床领域中难题之一[3]。容量过负荷是心衰恶化和住院的主要原因,控制液体潴留、减轻容量超负荷是缓解心衰症状、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液体精细化管理是临床护理的一种新模式,严格控制出入量,可帮助患者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达到最佳液体平衡状态。研究显示[4],液体精细化管理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方面效果较好,但目前体液容量管理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46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液体精细化管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佛山复星禅诚医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46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心力衰竭诊断明确;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终末心衰;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者。依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20年7月-2021年2月)与研究组(2021年3月-12月),每组232例。对照组男124例,女108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7.86±6.1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72例,Ⅲ级60例。研究组男127例,女105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8.26±5.7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78例,Ⅲ级54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告知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及康复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液体精细化管理:①成立专项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副护士长为副组长,专科护士为成员,以患者为中心,目标为心衰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4%;②护理措施:每日管床护士按照《心力衰竭患者精细化管理表》进行评估并执行相关措施,组长定期进行审核,每月进行统计;制定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表,调查心衰患者或家属容量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并针对性开展讲座或通过宣教视频及心衰宣教本普及心衰诊断及程度、每日饮水量多少、监测体重、水肿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对中心护士进行培训、考核液体管理相关知识;床尾挂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精细化管理表,管床护士及组长及时落实相关内容填写;医护联合查房,根据检验检查结果,细化液体评估,共同制定入量;规范记录出入量,制定24 h出入量表格、常用食物含水量表及排泄物含水量的计算方法表格[5];科室购买可移动体重称、有刻度量杯,1周内体重快速增长提示心衰恶化,需及时通知医生;出院前组长检查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宣教掌握情况,并评估患者居家情况,再次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随访患者居家措施落实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评分与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及出院3个月随访再住院率)。①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评分:采用我院自制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评估,包括心衰诊断及程度、每日饮水量多少、监测体重、居家生活物品准备、监测身体水肿、测量体重注意事项6个项目,每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②急性心衰诊断标准: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急性肺水肿症状,伴有持续低血压,心电图发生各种房性或房颤、房扑伴快速性心室率、室速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心肌肌钙蛋白或cTnI升高3~5倍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心衰诊断及程度、每日饮水量多少、监测体重、居家生活物品准备、监测水肿及测量体重注意事项相关知识调查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n 心衰诊断及程度 每日饮水量多少 监测体重研究组对照组232 232 tP护理前44.01±7.35 43.89±7.47 0.174 0.862护理后91.15±3.99*81.02±6.74*19.699 0.000护理前43.89±7.63 44.05±6.47 0.244 0.808护理后92.58±3.61*87.17±4.62*14.054 0.000护理前55.02±6.67 54.87±6.59 0.244 0.808护理后92.63±3.25*86.11±7.08*12.748 0.000组别 居家生活物品准备 监测水肿 测量体重注意事项研究组对照组tP护理前44.95±6.82 45.88±6.91 1.459 0.145护理后94.43±2.11*81.43±6.11*30.632 0.000护理前53.69±7.58 53.63±7.69 0.085 0.933护理后93.11±2.02*80.51±4.77*37.049 0.000护理前64.23±7.03 64.01±7.94 0.316 0.752护理后91.26±4.42*86.08±5.03*11.783 0.000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且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出院3个月内随访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n(%), ]

3 讨论

容量超负荷是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导致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对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液体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液体潴留,常规护理干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延续性,整体效果较差。液体精细化管理以患者为中心、满足个体化需求,充分评估并制订液体管理方案,能够帮助患者在院外更好的记录自身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6-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心衰诊断及程度、每天饮水量多少、监测体重、居家生活物品准备、监测水肿及测量体重注意事项相关知识调查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且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出院3个月内随访再住院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液体精细化管理可促进心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强化心脏功能,减少复发,且远期效果较好。分析认为,液体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每天由组长根据前1 d出入量及患者整体情况设立患者目标液体量,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9-11];加强了新护士的培训,提高科室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医护患共同参与心衰患者的管理[12-14];组长每天督导护士出入量登记情况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对于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提出并改正[15-17];增加了宣教视频及心衰宣教本,提升了宣教效果,保证宣教同质化,准确记录并控制出入量,进而控制疾病进展。此外,液体精细化管理较常规护理更强调容量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途径的护理随访,能够帮助患者在院外更好的记录自身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专科医生的加入使得异常体征后能够及时得到专业治疗建议,降低了再住院率。开展液体精细化管理对患者及家属配合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液体精细化管理的益处,加强沟通技巧,从患者角度出发,以适合宣教方式,避免反感。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出入量测量不够精确,有时进食食物无称重仅凭经验估算;护士对患者液体潴留评估不全面等[18-20];有待临床完善并进一步验证液体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液体精细化管理的干预可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容量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心脏功能,增加6 min步行距离,降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及出院3个月随访再住院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心衰液体容量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液体小“桥”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水瓶的容量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层层叠叠的液体
小桶装水
不会结冰的液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