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沟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分析
2022-12-03彭玲
彭 玲
(中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城市生态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景观可以供人们观赏,同时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还可以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提升做出巨大贡献。
1 基底改良
1.1 工艺流程
生态沟湖底泥土是成都地区特有的风化岩石,土体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泡后表面较为松散且不成形,但湖底下表依旧坚硬,而生态沟水体需要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水生植物特别依赖土壤的质量,其景观效果和水生植物种群生长状况会受到土壤条件好坏的影响。因此,本工程需要对面积为60 000 m2水域采用一定的工艺,实现基础环境基底的改良。可采取化学和物理措施消杀底泥中的病原体,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以满足水生植物的生长需求。
由于项目启动初期持续降雨,生态沟水系均已蓄满,所以需要先对生态沟内的大量雨水进行排水。根据湖底泥土为风化岩石的特点,要采取预处理技术。工程后期的水源大部分为地下水和雨水,雨水污染物的隔离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设计隔离漂浮软围用于过滤和阻挡雨污水漂浮杂质,这种设计可以缓解雨水对水体的冲刷和搅动,将水体交换量减慢,大幅减少雨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持后期水体的清澈。
1.2 基底消杀
在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性状的要求下,需要购买土壤灭菌杀菌类药剂进行基底消毒杀灭。本工程的实施面积为60 000 m2,灭菌药剂的使用规格为5 g/m2,因此药剂总量大概需要300 kg。基底消杀的施工步骤是在蓄水前,将药剂溶解在清水中,随即均匀泼洒到底泥上,注意用量为5 g/m2,具体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药剂的使用可以将土壤中的霉菌和细菌杀毒消灭,减缓高等植物种子的霉变,保证种子的成活率和萌发率,使种子免受病菌等细菌的影响。经过氢氧化钙杀菌药剂的消毒杀灭后,高等水生植物的成活率可提高至90%,同时植物的黑粉病、秆锈病、叶锈病和褐斑病得到抑制,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在操作中为了减少泼洒不均匀情况,一般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避免遗漏,基底消杀现场如图1所示。在消杀后要立即进行验收工作,如有不合格现象需返工,重新准备消杀。在验收中要注重验收流程,最先是验收药品用量;接下来是以图纸要求作为验收标准,检验药品施洒是否合格;然后是以施工区域的验收标准作为参考指标,验收药品施洒的均匀程度,对于药品施洒严重偏离施工设计图的情况,要及时根据施工图的要求重新施洒,且需要严格监督工人的施工操作,一旦出现错误行为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做出施工指导,在详细阐述施工细节后方可进入实际操作环节,对药品的施洒也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要严格监督药品是否均匀施洒,对于用药过大的区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后期工程无法顺利实施,同时不可出现遗漏,要保证施洒环节的精准严密;最后是验收基底改良区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提供合格的基础[1]。
图1 基底消杀现场
1.3 土方施工
在进行水位调整时,如果发现水土流失很严重,则需要土方施工跟进,将防渗土层覆盖在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素土实施覆土施工,不可以采用风化石。
2 沉水植物群落构建
2.1 沉水植物种苗采购运输
在沉水植物种苗的采购环节要对种苗品种、数量以及规格进行核定。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沉水植物的种植量和株高以及植物品种,要保证实际购买品种与设计的品种相符,不可低于设计要求。对于沉水植物的规格选择,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保证选择的沉水植物种苗含杂草量小于10%,同时保证种苗具有发达的根茎叶和超高的植株完整度,满足设计要求。另外,对采购区域的选择要尽量遵循就近原则,以本地为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种苗质量达到较高的标准。若本地没有所需要的种苗,可以选择外地的种苗种植基地,但是在购买时要避免去近期出现过高发病虫害的区域购买沉水植物的种苗。在装卸种苗时要确保种苗包装完好,减少损伤行为。在气温较高的环境运输种苗时,一定要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通过加冰处理,保持运输温度恒定在标准温度25 ℃,必要时采用保温泡沫箱。在种苗装箱之前必须在其根部加湿麦秸或湿稻草,并将其按一定量分组,使用绳子捆住,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任何耽搁行为,加速将种苗及时运输到位,同时要注意运输中的庇荫和洒水,重点是运输环节要保证种苗不受损坏,确保恒温恒湿恒氧的运输条件。
2.2 沉水植物种苗进场验收
在沉水植物种苗的现场验收环节,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场对种苗的品种予以确认,及时检验植株的完整程度,观察有无病虫害问题、是否有断根或断枝情况,对茎叶的生长把关,还要及时检查根部,确保少杂质且根部干净,同时要测量植株的根系和植株高度,以设计要求为测量标准,最后确定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2.3 沉水植物种苗预处理
沉水植物种苗的预处理流程是先修剪过长的植株,剔除病株和残株;接着利用合格的水源去除植株杂质,然后采用物理化学手法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植株进行灭菌,必要时进行有害生物灭杀。沉水植株的预处理如图2所示[2]。
图2 沉水植株的预处理
2.4 沉水植物种苗种植
需要将沉水植物种苗种植在底部,并用竹竿来标记,其种植过程与农田插秧相仿。为确保美观度,可使用逐步进水法,种植形式为混种。沉水植物的幼苗移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本项目更加适合选用扦插法、通过满铺方式种植。在种植中要合理搭配品种,可在深水区种植较高的沉水植物,浅水区种植较矮的沉水植物,充分利用水下立体空间。对于种植密度,要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苦草所需要的投放数量最多,基本要保持2 万m2的栽植面积,其次是金鱼藻和黑藻,另外狐尾草要少量投放,最好投放1300 m2以内即可,而竹叶眼子菜要保证46 000 m2的投放量,本项目植株的栽植密度均为150 株/m2。在施工中要注意场地的清洁,及时运送垃圾。扦插时要掌握好力度和尺度,以保证种苗成活率的不断提高。工人在种植前要完全掌握技术要领,避免发生错误种植而导致质量不合格的情况[3]。
3 挺水植物群落构建
3.1 挺水植物种苗采购运输
挺水植物种苗品种和数量的选择要求与沉水植物的选择相同。与不同的是对植物根系的选择,选择挺水植物种苗时需要观察其粗壮程度和大小,根系粗壮的挺水植物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保证植株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本项目设计图纸上对植株高度的要求是大于40 cm。选择采购时也要确保植株完整且无病虫害,确保其根茎发达等,采购区域的选择也是遵循就近原则。在运输中要求保证根系的完整度,最大限度保证根系不受到机械损伤,挺水植株的运输要做到随起随运并立即栽种,装卸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夏季装运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 ℃,装运前要铺好草甸子,以减少挺水植株的磨损,而且运输要快速,不得延误,其他运输标准可以参照上述沉水植物的运输要求。
3.2 挺水植物种苗种植
首先,确认种植区域。其次,确保种植方法要符合规定,需要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种植密度,根据设计对挺水植株合理配置,将高矮蓬径等因素考虑在内,满足最佳观赏效果的要求。再次,保证无倒伏种苗且保证种苗能够稳定扎根,一个月后的植株成活率要保证在85%以上。最后,验收种植结果时,要将验收标准和图纸相结合作为依据。另外,在种植时要预防深水区域溺水,保证施工安全[4]。
4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建
4.1 大型底栖动物种苗选购运输
本项目需要放养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为无齿蚌、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等,需要一次性投放。选购的区域方面,首选为本地市场。要严格根据购苗标准执行购买方案,选购螺蛳时要注意选择色泽鲜亮且外壳完整、有活力的螺蛳;选购蚌类要根据生长年轮线宽、表面色泽来选择,并选购斧足肥壮饱满、强劲有力、两壳闭合迅速和喷水远的蚌类。注意运输前要让底栖动物吸足清澈水域的水,在其排污后方可捞起,也要保持竹篓外套有足够的水分;在运输中要及时洒水,且减少运输中的震动和暴晒;夏季时应尽量选择在凉爽天气进行运输,冬季运输时应做好保温措施。
4.2 大型底栖动物种苗放养
放养前要控制水温,保证温度适合。同时要通过清洗去除杂质,并将种苗进行环境适应性训化。投放密度同样参照设计标准,投放后要对种植质量进行验收,根据成活率标准验收底栖动物。在放养后要定期维护,及时处理问题,保证底栖动物的成活率。
5 水生态系统优化调整
5.1 水中动植物群落调整
要及时对覆盖率低的区域进行补种。根据沉水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生活习性选择种植种类,在不同季节可以适当变化品种,同时及时切割长出水面的沉水植物,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可以使用10 cm 左右的长柄镰刀进行作业,对刺苦草和黑藻等优势物种定期补种,清除其他物种。底栖动物对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严禁捕捞蚌和螺蛳等大型底栖动物,只有当生物量数量足够庞大时,才可以适当捕捞[5]。
5.2 水体透明度调整
可以依赖于水生植物保持水体的透明度,但若短期内对透明度有要求时,可以投放絮凝剂和漂白粉,两者均可以改善水体透明度,其原理是通过消杀藻类来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
5.3 后期维护
由于螺蚌类经常会携带病原体,容易影响人类、鱼类和水生植物的健康,因此,要定期观察底栖动物的生长状况和对其进行病毒携带抽检。发现底栖动物种群低于生态链所需最低量时,要及时通过放养螺类种苗等方式实现水体生态的平衡;如果底栖动物量超过生态链阈值时,则应该增加放养一些青鱼以达到对螺量的控制。
6 结语
综上所述,需要通过基底改良、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群落的构建、加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化调整水生态系统的措施,对生态沟景观水生态进行修复,而且每道工艺流程的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