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影视文化之中国元素的探究与考察

2022-12-03韩朝志赵雪裴雨帆王巧玲李田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外国影视文化

韩朝志,赵雪,裴雨帆,王巧玲,李田新

(沈阳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870)

影视是以拷贝、磁带、胶片、存储器等为载体,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从而实现视觉与听觉综合观赏的艺术形式,包括了电影、电视剧、节目、动画等内容。影视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独特性、精神性等[1]。

中国元素作为中国的象征, 具有多样性、 题材广、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特征。 在文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元素通过影视这一载体,引起全球对中国这一神秘文明国度的关注。 该文通过探究外国影视中之中国元素,分析文化的差异性及融合性,解析影视中为凸显中国元素采取的方式手段, 从而引导我们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 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修正视角,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1 世界文化的差异性与交融性

文化差异不可避免,文化融合是大势所趋。如果两种不同文化长期共存, 必定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文化融合[2]。

1.1 世界文化的差异性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有5 000 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是孕育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尚书》中曾说道,“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中华文化的起源地更多的是在土地肥沃,适合耕种的地方,会更喜欢依附河流群居;西方文明的起源地更多是在岛屿,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因此更多的是以海洋文化为主。中国自古以来是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代中国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分合合中不断地统一;而西方国家,国王的权力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不是以君权为主,更多的是以神权为主。中西方文明在不断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有着显著的差异性。

1.2 中西文化的交融

中西文化虽然有着许多差异, 但正是由于两者的差异性,才有了互补及融合的特性,互相补充,各自吸收对己有利的部分,来发展自己。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接触欧洲,是汉朝使者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进步。最初正式产生交流联系是在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从此交流不断,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贸易全球化的推进,地球上的各种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时代。

2 外国影视中的中国元素的具体体现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 20 世纪以来,电影成为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现代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载体,它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传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中国经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当今时代,不论在中国影视,还是在外国影视, 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2.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外国影视中运用的案例分析

中国文化元素,顾名思义指中国所特有的、具有中国韵味和特定价值观的文化内容, 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具体表现,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被西方电影运用并以其为题材展开创作。电影中的拍摄手段、人物造型设计、场景道具,甚至台词等方面都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身影。例如:《功夫熊猫》堪称好莱坞历史上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元素最完美的一部系列影片。影片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由美国团队集体创作,充分运用中国元素,电影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处处可见,细致入微[3]。 电影在3∶27 时镜头转换,转至阿宝家的面条店,店门口挂满了贴着福字的灯笼,紧接着父亲期待着儿子阿宝能够继承自己的面条技术, 学习独门秘方并传承下去。 镜头忽转与前面阿宝的英雄梦做对比, 展现了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4]。9∶05 镜头由近及远为我们展示了美丽的风景和传统古建筑的高雅及百姓鸣炮奏乐的传统文化。 其场景以我国桂林和丽江等自然风景为借鉴,神殿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武当山。 同时,影片中描绘的山水花草也都源自我国的山水画与古典小说,透露出高雅之息。 除了背景,影片在道具使用上也多处展现中国元素,如灯笼、轿子、斗笠、鞭炮等都具有独特的中国元素。 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汉字更是本部电影所展现中国元素的重中之重[5]。

《地心引力》影片中,美宇航员只有乘坐中国的天宫一号、神舟飞船才能返回地球,使中国成了灾难的最后防线,是科技的集中体现。 而天宫空间站“闪现”的葱绿水稻、乒乓球拍,以及大肚弥勒佛,无不让中国观众会心一笑[6]。

《赛车总动员》中的赛车在比赛时游览了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海的外滩,以及西安的兵马俑。

2.2 中国元素在西方影视中的内涵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 西方影视在运用中国元素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照搬来展示,而是逐渐深入地学习所运用的中国元素背后的历史文化, 更进一步深层次地准确地把握中国元素[7]。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中体现中国元素所展现的思想是一种主观的思想。中西方电影除了娱乐之外,更让世界人们了解了不同文化。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让人们互相了解学习不同文化,也是一种进行交流与融合的方式。

3 中国元素的传播与影响

中华文化在发展中不断传播,向东延伸至日本,向西到达过波斯。古代就已经闻名天下,其中一部分习俗已经融入其他文化中,与世界文化相交融,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近年来,外国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层出不穷,种类繁多。

3.1 中国面孔的荧屏初现

提到外国影视, 不得不令人联想到大片发源地——好莱坞,这个孕育了诸多影视巨星的摇篮。在20 世纪50年代末期,华人李小龙回到出生地美国,在当地开创武馆教授武术,名气随之逐渐扩大,受邀拍摄电视剧《青蜂侠》,饰演助手“加藤”,虽然只是配角,但依然具有划时代意义。虽然《青蜂侠》最后只播出了26 集,但“加藤”这一角色,成为那个时代美国影视剧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华人面孔。 没有深陷的眼窝和高突的鼻梁, 与白种人的立体五官感截然不同, 李小龙塑造了一种机敏、 聪慧过人的黄种人形象, 将外貌带来的中国元素深深地刻印在外国人的脑海里。这是中国元素首次出现在外国影视作品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在此之后, 李小龙又在《无敌铁探长》及《新娘驾到》中客串。 李小龙在荧幕上展示的形象是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代表着东方文化与世界主流并无隔阂,是中国元素的首次“试点”。

3.2 中国功夫的“台前幕后”

1968年,李小龙再次参与电影工作,先后在迪安·马丁主演的特务片《风流特务勇破迷魂阵》及安东尼·奎恩主演的电影《春雨漫步》担任动作指导,融中国功夫于外国影视中[8]。

国际功夫巨星成龙,不使用特技和替身,因电影《红番区》 中直接跨过28 英尺跳到另一栋大楼的阳台上的超高难度镜头,直接打入北美电影市场,震惊世界。将中华武术中的轻功元素与喜剧有机结合,以与李小龙全然不同的表演方式, 展示了中华武术的魅力。此后在电影《我是谁》中,成龙沿着荷兰鹿特丹Willemswerf 大厦幕墙急速下滑的镜头,再次震惊全世界,以完全中国风的格斗动作,与欧美动作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国功夫得以运用在外国影视中,与他们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当今,大部分电影在武打片段,中国武术的动作指导也是第一选择,可见中国武术对影视影响至深。

20 世纪末开始,欧美影视逐渐掀起学习东方的热潮,外国影视作品中时常会有中国元素,虽然不显眼,但也能看到一些中国元素不经意的植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外国影视中出现, 是我们树立起文化自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3.3 探索中国元素路上的急于求成

外国影视融入中国元素的过程中, 由于急于求成也存在一些瑕疵,或是说失败的中国元素植入。例如:在《蝙蝠侠》三部曲之前的《社交网络》里,屋檐悬挂的中文字宣传语,以及2011年的《捕蝇草》中,在包装盒上出现的中文标语, 这些汉字拼凑而成的词句,混乱的文意,不仅是外国人,中国人也不懂其中涵义,这种较为刻意的中国元素植入,令人贻笑大方[9]。

3.4 当现实照进电影中

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成了外国电影中经常会谈及的话题, 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小到《127 小时》中中国制造的便宜小刀,大到《2012》中拯救人类的方舟,都被冠以中国制造的名号,我们会觉得亲切、自豪,将现实生活中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变成独特的中国元素,融入电影当中,这是一种对我国成就的认同,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方式。 虽然中国的发展伴随着质疑和抹黑,但无法改变中国影响力的逐渐扩大。

3.5 新视角展现中国元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实力的不断提高,外国影视中展现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 外国影片展现中国元素,更直观的方法便是来到中国城市取景、拍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加上在中国拍摄成本较低,江河湖海,山川美景之多,在中国取景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木乃伊3》中,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令人毛骨悚然的神秘帝国——大秦, 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兵马俑大军的气势。电影主要在中国西安、西部大漠地区取景,将大秦帝国曾经的辉煌,以科幻的形式展现出来, 极大地激发了外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好奇与兴趣。还有最受瞩目的《阿凡达》,这部电影除了花费精力在特效制作方面,取景更是一大要点,卡梅隆导演在全世界取景,其中包括张家界风景区,张家界陡峭的山势,独特的岩石质感,给予了卡梅隆导演极大的灵感,电影中的“哈利路亚山”应运而生[10]。

3.6 溯其反面——固化的刻板印象

随着中国元素在外国影视中的大量运用, 有时也会影响到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如数学非常好、每个人都会功夫、每个人都很有钱、人人都会乒乓球等。 随电影中展现的中国元素,逐渐刻画至深,成了大多数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1974年的《唐人街》,虽叫唐人街,但只有片尾的时候才出现了一群围观的华人面无表情地沉默着。这个时期所出现的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大多是负面的,也印证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及排外性。随着中国与世界相交融,电影中的中国元素逐渐增多,大改之前外国民众心中的中国形象。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疫情的催化,民族矛盾变得尖锐,国外反华情绪变得更加深刻,刻意抹黑现象越来越多。 《尚气与十戒传奇》 本是一部专门刻画华人超级英雄的电影,但却备受华人群众的谩骂,原因就是电影中的华人选角方面,充满了对华人的刻板印象,眯眯眼、塌鼻梁,种种丑化中国人的形象,仿佛在督促华人群体接受这一事实。《花木兰》中的人物妆容形象问题,同样也是眯眯眼现象。这样刻意加深民族情绪,丑化中国形象的做法,是断然不可原谅的。

虽然外国影视中不乏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及隐蔽抹黑, 但中国元素在外国影视中的大量运用, 中国“走出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4 结语

中国元素是中国本土上诞生的各类事物的总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那个令人难忘的盛大的开幕式,还是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红色的斗拱造型,抑或2022年冬奥会特制的绒线花束,都是优秀中国元素的实际运用。它是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而今中国元素在外国影视作品中正经历着从单一到丰富的变化, 既呈现着中国传统文明和历史生活状态, 又反映着中国现代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推动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和国际影响力。

文明全球化会模糊民族文化的区域色彩的今天, 探究外国影视中的中国元素可以让我们在当今时代背景下, 攫取有利于在国际环境下发展民族文化的文化稀土, 发掘中华民族影视艺术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深层内蕴, 与世界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与博弈,将中华美学广传而为世人所知,也是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外国影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外国公益广告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