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及其对策

2022-12-02吴向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成因对策

吴向华

[摘 要]近年,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教育部要求地方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为此,文章对定西市安定区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的对策,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24-0074-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生着质的改变,许多家长在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成长相关的各类培训机构和课业辅导机构应运而生,诸如“兴趣班”“一对一辅导”等不断涌现。这些形形色色的辅导班,加重了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引起了学校、社会、家庭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着力整治校外辅导机构乱办班、乱培训的问题,以解决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那么,导致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既有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又有家庭的原因。文章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成因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1.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使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生产过程电子化、网络化,生产流程进一步升级,生产领域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长,对原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力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就业的压力随之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培养人才的关键指向教育,人与人的竞争最终演化成了教育的竞争。谁在教育中失败,谁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谁就容易被社会淘汰。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不被淘汰,想尽一切办法给教育加码,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以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因而部分孩子的课外学业负担不断加重。

2.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对校外培训的需求,也是使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教育向各方面拓展。一些家长认为,学校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家庭、社会均希望受教育者能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在音、体、美等方面有一技之长。但是一些家长认为他们这种对教育的高期望,学校未必能满足。因而,声称能够满足这类家长期望的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这些培训机构在培训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在培训内容上呈现出复杂性,在培训时间上呈现出无间歇性。这就使部分参与培训的孩子课外学业负担不断加重,苦不堪言。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

1.学校为获取更多教育资源而过分注重提高成绩,导致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一些学校为获得政府的青睐,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把教学成绩和学生升学当成筹码,在提高学生成绩上下大功夫。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学校默许学生参加有偿的校外辅导培训,导致部分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

2.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加重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部分学校把学生成绩高低作为评价、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这就导致一些教师投机取巧,不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效率上下功夫,而是给学生布置大量重复性的作业,以反复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成绩,一些教师甚至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有偿家教,让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在无形中加重。

(三)家庭层面的原因

教育好、培养好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任,也是家庭的重任。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体现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上。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掌握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学懂的知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丰富课外知识或掌握更高层次的知识内容;从众心理强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获得存在感,因而盲目参加辅导班;具有某方面潜力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获得课堂以外某些领域的知识或技能;家长文化层次较低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解决家长在家庭辅导中能力不足的问题;等等。

二、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的对策

(一)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避风的港湾。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而言尤为重要。家长应该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树立积极上进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孩子在家庭中安心学习和成长。家长可以通过亲子互动、阅读、写字、室外运动等形式,引导孩子在不经意间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中小学生要减轻课外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他们要高度重视课堂,好好把握课堂四十分钟,在课堂上求质量,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教学资源。学生如果能够上好每一节课,把要掌握的知识弄懂了、学通了,还有必要再去辅导班补课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让所有学生通过一节课就掌握这节课要掌握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课外复习方法,通过生生间的“互问互答式”复习法、师生间的“请教良师式”复习法、课内外的“课堂情景模拟式”复习法等,消化吸收课堂知识,从而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另外,中小学生要认真分配好课余时间,可以适当看一些课外书籍,开阔自己的眼界,多和同龄人相处,交流学习心得,感受学习乐趣。

(三)家长要带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直观感知中获得知识

宇宙是无穷的,自然是伟大的。人会受到自然的影响,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教科书。中小学生正处在快速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家长应该在假期或其他课余时间将孩子带出去,让孩子游览和观赏名胜古迹、秀美山河等,或者带领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说出或写出一些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得到启发。这样获得的知识和启发,会使孩子终生难忘。家长为何还要强迫孩子参与那些枯燥无味的课外辅导呢?

(四)教师要立足课堂,秉持教育的初衷

学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做到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马克思说,教师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教育,必须将教育问题置于产生这种问题的社会制度、关系和运动中。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和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才。教师要注重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五)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1.校外不增负,凝聚思想共识

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内学业负担的确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但部分地区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并未得到有效减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减负的配套政策不够健全和相关措施落实不够到位所致。因此,要全面、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需要全社会对“减负”高度重视。首先,大家要全面认可和支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但素质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光喊口号,浮于表面,需要从社會、学校、家庭、个人多个角度入手。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国家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转变大众“唯成绩论英雄”的思想,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制度层面解决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2.允许差异化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人类个体是有差异的,就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因此,教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获得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以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论英雄,也不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用同一个标准做比较,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尽量避免因恶性竞争而产生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

(六)走出“双减”政策认知及落实上的误区

1.走出“双减”政策认知上的误区

教育部出台了“双减”工作指引性文件,要求各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然而,部分社会人士认为,“双减”只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应该对“双减”全权负责。殊不知,学校具有管理学生的职能,但没有管理学生家长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职能。“双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保证这项工作有实效性,如果只靠学校则独力难支。因此,社会、学校、家庭统一思想认识,对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有很大的帮助。

2.走出“双减”政策落实上的误区

“换汤不换药”这句俗语是人们对庸医的贬斥,其实这句话用于评价个别学校对“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也不为过。一方面,个别学校开展“双减”工作只有形式上的变化——时空变化,而无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由原来的在家写作业变成在校写作业,由原来的饭后写作业变成饭前写作业。甚至个别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里进一步增加学生作业量,导致学生除了在学校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在家还要完成作业。课后延时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一大重要举措,本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必要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参与音体美等方面的社团实践活动,谁料由于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误解和服务费用的欠缺,部分学校这项工作的开展出现了变味的迹象。另一方面,“双减”政策的落实虽然减少了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课后时间的占用,但仍然存在学生课后学业负担较重的问题。只有各部门联合行动,不折不扣地落实这项惠民工程,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学业负担势在必行,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一定要挑起这一重任,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教学方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不折不扣地做好教育“双减”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参   考   文   献   ]

[1]  庞艳霞,朱洪.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析现代家庭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6):9-11.

[2]  王燕飞.联合家教:家庭教育新选择[J].独生子女,2003(2):13-14.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麻映雅.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基于定西市A区城乡学校的调查[J].中学教学参考,2019(12):83-84.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