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葡萄栽培技术措施及对策研究
2022-12-02蔡春华李晓楚
蔡春华,李晓楚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沂 276017
葡萄是农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生产和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合理运用葡萄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及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率。
1 葡萄简介
葡萄为藤本植物,在我国的水果生产总值中占据非常高的比例,以落叶果树的形态常年存在,且葡萄具有极其发达的根系特征,能够为葡萄的自然生长汲取更多的营养和水分。虽然葡萄品种极具多样化,但大部分葡萄的生长纬度都具有固定的区间,这些地区能够提供适合葡萄生长的温度和自然光照。我国葡萄产地主要有5个省(市),其中最出名的是新疆的吐鲁番与和田地区,由于新疆地区身处内陆,昼夜温差较大,导致葡萄的含甜度较高,使得新疆的葡萄美名远扬。山东烟台、辽宁大连等地也是葡萄的主要产区,还有河北、河南等地[1]。
葡萄的整体枝丫呈现出细长的特点,枝条的末端会存在葡萄叶;葡萄于春季萌发,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可以发芽结果,到次年将会在母枝进行分支;秋季为葡萄结果的主要时期,果实以浆果的形态存在,呈现出不同的外形,汁水饱满且甜度适宜;葡萄中含有的种子通常以1~4粒的形式存在,有些品种呈现出无籽的状态[2-3]。
2 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
葡萄种植业在我国种植的历史较为悠久,农户积累出丰富的种植经验,科学技术手段和高科技技术设施的逐渐发展和推广为葡萄种植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助力,能够帮助我国进行葡萄新品种的培育,从而提升我国葡萄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与竞争力。我国国土面积极为广泛,而由于地势因素和其他因素造成的气候环境也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葡萄大多以自然环境来进行种植与培育,如果具有栽培葡萄的良好自然条件,可以积极引进葡萄进行种植。绝对划分区域的现象在我国并不存在,由于葡萄种植条件限制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够进行葡萄的种植。但在进行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农户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和环境来进行葡萄品种的选择,才能够在保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3 葡萄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选种不合理
当前,在我国葡萄栽培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植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合适的品种对后期葡萄品质及产量的重要性,盲目重视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地理情况和环境是否适合该葡萄品种的生长,最终造成葡萄产量无法达到标准而出现成本亏损的现象。此外,种植人员盲目选择那些在其他地区种植良好的葡萄品种,却往往会忽略地域因素对其造成的差异影响,最终也会导致后期出现各种问题,给种植人员带来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5]。
3.2 病虫害威胁较大
自然环境是葡萄生长的主要环境,但就会使葡萄暴露在与病虫接触的大自然中,而病虫害存在也会导致后期葡萄产量和质量的下降。虽然我国葡萄种植技术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呈现出较为先进的特征,但是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治疗病虫害方式,药物防治的方式可能会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造成双重打击。
3.3 管理理念
水肥管理对葡萄的产量提高和品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北方地区的葡萄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量缺乏,这也是导致后期葡萄出现各种生长问题的主要因素,就需要农业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然特征来进行种植方式的调整与优化,一定要加强对水肥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够真正给予葡萄生长以充足的水分和肥料。此外,葡萄种植人员还应积极引进更多先进且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葡萄水肥管理,将施肥和用水的量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葡萄种植产业地区的土壤情况。但对于大部分北方地区的种植而言,采用大面积灌溉的方式来进行浇灌,注水量将会远远超过葡萄生长所需用水量,就会导致葡萄的根系可能会出现无法呼吸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葡萄苗出现大批死亡现象的主要根源。此外,肥料的使用也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分配与实施,否则不仅可能会造成肥料的浪费,还会导致后期土壤出现土地盐碱化的现象[6]。
4 新形势下葡萄栽培技术措施及对策研究
4.1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当开展葡萄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升级过程中,种植人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选择合适的葡萄;其次,在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土壤较为肥沃的地区来进行葡萄种植;最后,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制度才能够真正提高葡萄的产量以及后期的品质,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7]。
4.2 设施的选取建造
种植人员应该做好种植设施以及栽培技术的应用,确保葡萄在整体成长期间具有合理的环境,尤其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来进行避雨和防旱。对那些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地区而言,可以利用塑料大棚和温室栽培来进行葡萄的种植,最好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外,当地的太阳光直照时间也需要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日照时间越久,葡萄的品质可能就会越高。种植户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基础设备来保持葡萄种植过程中的日照时间,在提高葡萄品质的同时,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8]。
4.3 单行倒“L”型整形方法
对葡萄进行整形意味着可以在葡萄生长的不同周期内对其进行修剪,除去那些可能会影响后期结果的树枝,确保各个树枝之间的光照以及通风情况,才能够真正地保证葡萄种植的生长环境,整形的作用对于葡萄未来的生长而言,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措施而存在,也可以作为精细化管理发挥主要作用,因其主要的优势而被我国各个地区广泛使用。
大量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出,种植葡萄的农户最终所得的经济利益与之前采取的葡萄整形措施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以临沂地区的葡萄种植为例进行阐述,种植户以龙干扇形的方式来对临沂地区的葡萄种植进行整形工作,但最终获得的葡萄收益远远无法达到标准规范,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当地葡萄生长环境的自然限制因素影响造成,且种植人员采用与当地需求并不合理的整形方式来进行操作,导致在实际的葡萄生长周期中无法获得充足的温度与光照,自然生长条件无法达到标准要求,也就可能会造成葡萄会出现不结果的现象,给农户带来许多经济利益上的损失。但是新型整形方式的出现,即单行倒“L”型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不仅能够方便后期种植户对葡萄进行修剪与管理,还能够保持葡萄生长周期过程中所需要的自然通风以及光照情况,使得后期葡萄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推动当地葡萄生产农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4.4 光照调控
充足的光照是葡萄生长过程中所必备的主要因素,当葡萄在生长周期中具备充足的生长光照时,内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也会随之而延长,就会帮助葡萄形成良好的果实品质。种植人员可以利用薄膜的设计选取来保障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光照情况,还需适时对这些薄膜进行维护,有效延长薄膜的使用时间[9]。
4.5 温度调控
葡萄生长过程中对温度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需要种植人员根据葡萄开花前后的时期,为其控制具体的合适的温度。室内葡萄种植都会通过安置增温设施确保室内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过高时则可以通过通风来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过低时则可以有效发挥增温设施的作用与价值。
4.6 湿度
湿度的保持对葡萄生长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葡萄种子发芽及在开花之前这几段时期,更需要种植户根据当时的需求来进行湿度的调节。当前主要采用覆盖薄膜的方式来进行湿度控制,能够保证在葡萄发芽到结果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合适的湿度环境[10]。
4.7 苗木繁殖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苗木繁殖方式主要有3种手段:(1)扦插繁殖。该方式作为成活率较高的繁殖方式是当前葡萄种植人员首要采用的方式之一,主要是指在土壤中插入带芽的枝条。(2)嫁接繁殖。主要的嫁接枝条为一年生以上的成熟枝条,在其根部进行削减,然后将其捆绑在适宜其生长的砧木上,也可以保证其存活。(3)摘心。该繁殖方式主要是确保葡萄生长的主要环境处于正常的运转周期之下,确保枝条重新生长至30 cm左右时就可以对其进行摘心。还需要对其进行主副梢的分辨,利用该方式能够确保苗木生长的健康,还需要在此过程中保证施肥与灌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8 病虫害管理
4.8.1 预测预报技术该技术手段能够根据信号的变化以及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病虫害现象,帮助葡萄种植人员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应对病虫害,缩小病虫害的防治区间,也能够保证葡萄后期的生产品质。逐渐建立健全相应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对于后期葡萄的生长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技术操作培训,在提高他们个人操作技能素养的同时,有效做好后期的人工预测工作。
4.8.2 利用套袋的方式来处理葡萄对那些产量较好的葡萄果园,种植户通常会采用精细化管理来进行果园的整体调节,使果树之间具有非常统一的外观,这时可以采用套袋的方式来保护果穗,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于果肉品质的伤害,还可间接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套袋工作也需与葡萄果穗之间存在相适应的关系,需要根据葡萄果粒的大小来进行袋子的选择,确保二者具有较高的贴合度,才能够真正保留那些品质较好的果粒。套袋技术能够有效防治金龟子和双霉病等病虫害,这时就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减少农药用药量。
4.8.3 针对性地处理病虫害针对灰霉病,种植户应确定好喷洒农药的时间,主要是在发芽、开花前1~2 d,以及花谢和果实颜色转变这4个主要时间;主要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5福美双等药剂,还需要对其倍数进行明确,例如,25%嘧菌酯悬浮剂5000倍。针对葡萄锈病,最佳的喷洒农药的时间在9—10月,采用的农药种类主要为粉锈宁乳油,且倍数不能超过2 000倍液;而对于病虫害中的透翅蛾而言,只需要采用杀螟松来进行杀虫。但在实际的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必须找准精准的病虫害位置,否则可能会造成农药喷洒面积的扩大,对其他良好的葡萄品种产生破坏。还需要在此基础上确保药剂再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要进行更替,否则就会造成病虫害等病菌产生抗药性,也就无法真正地发挥药剂的作用与价值。日常对葡萄园进行清洁与卫生管理也是有效降低病虫害现象的主要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确保园内具有合理的通风情况和光照情况,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等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就会使得整个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对于后期葡萄产量的提高和品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4.9 加强水肥管理
施肥对葡萄生长和后期品质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尤其当葡萄处于生长阶段时,对氮肥、五氧化二磷以及钾具有非常高的需求,必须满足葡萄生长的元素含量才能够真正确保葡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中达到标准状态。在土壤解冻之前这段时间,有机肥料作为主要的施肥原材料,在土壤中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品质,为后期葡萄种植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环境;而在葡萄开花时期则需要氮肥来帮助开花结果,一旦葡萄结果之后,需严格控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否则将会造成葡萄养分大量流失的现象。灌溉是施肥措施管理之外的主要手段,贯穿于葡萄生长周期,需要种植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根据不同的种植阶段对葡萄进行灌溉,而灌溉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天气状况,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来及时调节灌溉量,能够利用灌溉量的控制来保证葡萄果实的品质。一旦灌溉过多,就可能会造成葡萄根系出现烂死的现象,给种植人员带来许多经济利益上的损失。在落花之后结果之前是葡萄吸水用量较高的时期,需要种植户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满足果实生长的主要用水需求。除此之外,为保障水资源不会出现浪费的现象,葡萄种植人员则可以采用滴灌的模式来进行灌溉操作,有效提高对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