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胎次母猪的管理

2022-12-02赵勤辉黄丽招

猪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猪哺乳期断奶

赵勤辉 ,黄丽招

(1.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上海 201100;2.东莞市塘厦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710)

可以认为母猪群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是猪场运营的基石,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低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而母猪繁殖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胎次、健康状况及饲养管理水平等。许多研究表明,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繁殖性能会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母猪群的胎次结构对指导母猪的淘汰和引种意义重大,具体猪场胎次结构与猪场类型、运营时间以及经营理念等有关。猪场依照胎次一般将经产母猪群分为低胎次母猪(1 ~2 胎),中胎次母猪(3 ~5 胎)和高胎次母猪(6 胎及以上)。每个阶段胎次母猪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管理好母猪群意义重大。文章就低胎次母猪的生理特点、繁殖特点和如何做好低胎次母猪的管理做一概述。

1 低胎次母猪的生理特点

1.1 机体处在发育状态

一般而言,4 胎前母猪的机体一直都在生长。有研究表明,同品种猪5 胎母猪体长比1 胎母猪长20 cm。此阶段的母猪,不但要繁殖、哺乳,还要生长发育,一些器官系统如生殖器官等仍处在发育阶段。所以日常采食的营养分配给维持需要、繁殖需要、生长需要和哺乳需要,营养要求相对较高。

1.2 低胎次母猪哺乳期失重更严重

Kim 等人在2015 年一项1 万多头母猪的生产研究中,发现哺乳期失重最严重的是1 胎母猪(26.1 kg)和2 胎母猪(20 kg),采食量最低的是1 胎母猪。采食量低和失重多是低胎次母猪断奶后繁殖性能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低胎次母猪对热应激更敏感

低胎次母猪更容易受热应激的 困 扰。Koketsu 等 人 对2017 年95 个猪场15 万头母猪的研究中,发现温度从20℃增加到30℃,第1 胎母猪的分娩率下降达10%,是各胎次下降最多的。此外,随着舍温从25℃升高到30℃,第1 胎母猪的下一胎仔猪总数减少了0.6 头,也是各胎次最高。这些结果表明,第1 胎母猪对这种温度变化导致的繁殖性能下降的敏感度是最高的。1 胎母猪的这种高敏感性似乎与其不成熟的内分泌系统和1 胎母猪哺乳期的低采食量有关。

1.4 低胎次母猪健康度相对较差

与其他母猪相比,头胎母猪免疫力较差,现场生产中经常可以看到和其他母猪混群后,1 胎母猪有眼屎泪斑多、毛松、背毛粗糙较多的症状。Lewis 等人在2009 年报道了猪蓝耳病造成了重大的生产损失,影响了大多数母猪的繁殖性能,然而猪蓝耳病对年轻胎次母猪的影响更大,例如感染猪蓝耳病后较低胎次(1 ~5 胎)的母猪每窝的木乃伊胎数量大于年龄较大的母猪(6 ~11 胎)。

2 低胎次母猪的繁殖特点

2.1 低胎次母猪繁殖性能较差

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繁殖性能会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宋述荣等在2017 年的研究表明,在1 ~6 胎内,随着胎次的增加,返情率逐渐降低,断配间隔逐渐减少,7 d 发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苏登魁等在2021 年的研究表明,1 ~5 胎产仔数呈上升趋势,弱仔、木乃伊胎、死胎、畸形仔呈下降趋势;5 胎后产仔数呈下降趋势,弱仔、木乃伊胎、死胎、畸形仔呈上升趋势。这与后备母猪的子宫仍在发育,其生理能力、繁殖能力尚未最大化有关。

2.2 低胎次母猪的后代生长表现不佳

与其他母猪所生的后代相比,低胎次母猪的后代出生时体重较轻、生长较慢且死亡率更高。与经产母猪相比,初产母猪的初乳和常乳量更少,初乳和乳汁中的IgG 浓度较低,一方面是因为与经产母猪相比,其乳房更小,产奶量更少;另一方面初产母猪仍在将能量分配给其自身生长需要。同时由于低胎次母猪免疫系统不成熟,乳汁中总能量、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等指标低于经产母猪。

3 低胎次母猪的重要性

3.1 猪场生产的主要群体

根据不同猪场经营目标,可制定不同猪场的胎次结构。总的来说,一般猪场低胎次母猪占母猪群比25%~65%,是猪场生产的主力群体,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3.2 三胎是衡量母猪投入产出的重要节点

母猪3 胎前淘汰是个重要的指标,本质上反映的是已经形成生物固定资产的母猪,尚未折旧完毕即淘汰了,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甚至不够母猪的培育成本。而且如果3 胎(及以上)母猪留群率低,势必会导致后备母猪引入数量和更换频率的增加,引种导致的生物安全风险也会增加。

4 低胎次母猪的管理

低胎次母猪的管理目标,一是降低淘汰率,3 胎(及以上)母猪留群率要求>70%。二是低胎次母猪增产,7 d 发情率>90%,分娩率>91%,平均不低于4 ~5 胎的产仔数。要想做好低胎次母猪的管理,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4.1 管理前移,从后备母猪开始

猪场想要更高的留群率与产仔数,必须让后备猪尽早出现初情期。初情期出现的早,对这头后备母猪的前3 胎总产仔,3 胎留群率等指标都有积极影响。

做好后备母猪的引入和培育规划,首先要根据基础母猪存栏数和更新率确定每个月所需的后备母猪数,非洲猪瘟肆虐下,为确保生物安全,每3 个月引种一批,日龄区间在80 ~140 日龄,建立3 个后备批次;前30 d 在隔离舍,主要进行隔离静默、免疫、保健、采血检测等工作;30—90 d 放在后备舍,30—60 d 主要进行打耳号/建档、混养驯化、免疫、诱情工作,60—90 d 主要进行诱情、免疫、保健、采血检测工作,90 d 后进主群,主要进行集中管理、诱情、查情、配种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隔离舍必须全进全出;为分担基础群栏位压力,后备舍可分批进基础群,但需保证2 个或以上独立单元的栏舍,以确保后备舍以独立栋为单位全进全出。

开始配种日龄标准定为后备母猪达到230 ~250 日龄,体重135 ~150 kg,第2 或 者 第3 情期配种,严把首配关,不符合配种标准的,坚决不能配种。

4.2 妊娠期管理

配种后4 周左右使用B 超进行妊娠检查,以确定是否受胎。配种后饲喂模式非常关键,母猪妊娠期的饲喂,建议采取高-低-高的饲喂模式。母猪哺乳期都会掉膘,对于断奶后体况相对正常的母猪,配种后1 个月内饲喂2.0 ~2.5 kg/d,不能过多饲喂,过多饲喂会导致外周血孕酮含量减少,影响胚胎发育。但是对于体瘦的母猪,应在配种后加大饲喂量,可以高达3 ~3.5 kg/d,让母猪在1 个月内尽快恢复膘情,对其受胎和产仔是有益的。妊娠30—75 d,2.2 ~2.3kg/d,维 持 基础代谢即可。妊娠75—90 d 是母猪乳腺发育的高峰期,此时能量不能过高,过高的能量摄入会出现脂肪颗粒填充乳腺现象,抑制乳腺泡的发育,影响哺乳期的泌乳,建议饲喂2.2 kg/d。妊娠90 d 至分娩这个阶段是胎儿发育的高峰期,此时能量、营养要求很高,建议饲喂2.8 ~3.2 kg/d。

每周对猪群进行体况评分,及时调整喂料量。值得注意的是,妊娠后期头胎母猪适当控制喂料,防止胎儿过大。

4.3 哺乳期管理

产后搞好栏舍的清洁卫生,避免因环境差导致的子宫炎等。对于产程长、体况不好的母猪,及时加吊瓶补充能量。有过助产及产程特别长、胎衣不下的母猪,及时采取药物干预。

分 娩 后 前5 d, 每 天2 餐,2 ~6 kg 的日采食量;6—10 d 每天3 餐,7 kg 的日采食量;10 d 后每天4 餐,采食量最大化,达到8 ~9 kg 的日采食量,尽量减少哺乳期掉膘,下产床前背膘不低于2.5 分,哺乳期P2背膘损失<5 mm。头胎控制带仔数量与哺乳时间,若消瘦明显,可使用烯丙孕素干预,提前断奶。

4.4 断奶待配期管理

断奶母猪保证每天16 h,160 ~200 lx 的光照强度,断奶当餐不喂,第二餐喂1 kg/头,断奶后第1 天开始自由采食,断奶后第2 天开始每天4 餐,确保高峰料量达到5.5 ~6.0 kg 以上的日采食量,适量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等,注意不要停水停料。

断奶后第1 天开始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公猪诱情工作,公母猪之间直接口鼻接触,每小时轮换公猪,诱请公猪必须 “精瘦”,性欲强,每头母猪刺激时间不能低于5 min。状态差的,加大刺激时间、力度,不要过早放弃。如果断奶母猪太瘦,使用烯丙孕素7 ~9 d,优饲,等恢复一定的膘情后再配种,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有帮助的。由于目前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公猪对母猪的刺激力度普遍不足,所以采用公猪信息素联合公猪一起刺激断奶母猪,提升低胎次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有理论和现实依据的,McGlone等人在2019 年的研究报道,一种新型公猪信息素“Boarbetter”能够显著提升1 ~3 胎母猪的繁殖性能。

5 小结

低胎次母猪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繁殖特点,猪场应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工作,加强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充分发挥低胎次母猪最大繁殖潜力。低胎次母猪管理的好,可以避免因补栏而导致的后备猪引种数量和频率的增加,提升猪群健康的稳定性,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同时可以提高每头猪的投资回报率。

猜你喜欢

公猪哺乳期断奶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种猪选育中的“家系”问题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Hunter—Gatherers
如何调教种公猪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