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规范化的策略研究

2022-12-0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饮水供水水资源

张 斌

(甘肃省威武市凉州区清源水利管理所,甘肃 武威 733021)

农村饮水质量关乎农民的生命安全。然而甘肃部分地区依旧存在用水困难、水质较差等问题。这些地方经济不发达,人口分布稀少且不集中,再加上某些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水资源紧缺[1],造成用水困难。很多人只能通过水窖、小电井等维持日常的生活用水,但由于近年来水资源污染严重,地表水、积水中的杂质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要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抓好薄弱环节建设,着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构建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灌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1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面临的的问题

1.1 降雨分布不均

我国降雨分布不均匀,东南沿海降雨量较大,华北和东北地区降雨量适中,西北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导致西北很多地方缺水严重,而南方一些地区因降雨频繁洪涝灾害严重[2]。在一些水资源较少、降雨量小的地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水资源短缺更是制约缺水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1.2 饮用水水质不达标

部分农村地区依旧使用水窖、水井,使用时不经过任何处理或者只是经过简单沉淀之后使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水质不过关,长期饮用会导致一些疾病[3]。一些季节性河流水质混浊,寄生虫较多,如果不经处理直接使用,会造成严重后果。近几年的水灾旱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这也反映出水利基础设施存在问题[4]。人们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质也受到影响。在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加重了水质问题。还有一些地区河道与田地相连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水质铅汞含量超标。

1.3 饮用水水量不足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老旧,没有充足的水源,无法满足农村用水需求。尤其是西北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

1.4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问题

通过扩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水问题,不断提高农村人饮供水保证程度[5]。经多年努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体系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农村饮水保障。

部分地区没有自己的水厂,水厂建在上游水源地,下游乡(镇)依托水厂供水,灌区内人饮工程点多、线长、范围广,供水受上游水厂影响较大,夏季用水高峰期,用水量增加,水源调蓄能力不足,容易出现断水现象。

受投资、建设标准和设计标准的限制,初期工程建设标准低,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影响了工程供水保证率[6]。在主管与支管处、主管与分支管处修建的闸阀井偏少,故障发生率高,当遇到管道维修或分片供水管网维修时停水区域较大。后期维修费用较高也是制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的原因之一。

农村饮水工程分散,管理工作量大,供水管理人员少,入户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网巡查、运行调度、设施维修等工作无法精细管理到户,只能管理到村组一级。当供水管网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同时,农村供水工程计量设施配套滞后,无法精准计量、按量收费[7]。

2 农村人畜饮用水被污染的原因

2.1 乡镇企业废水污染

一些乡镇企业的设备老旧,在排废水没有做任何处理,直接将废水排放到河流中,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一些企业资金短缺,没有及时更新设备,企业的废水无法净化到排放标准[8]。同时,一些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不强,没有制定严格的废水处理制度,导致废水随意排放。

2.2 卫生环境条件差

很多农村以小电井为主要取水来源,小电井的位置比较浅,一些地表的污水容易渗入其中,尤其是农村畜禽粪便多,随意堆放,很容易污染地表水。此外,一些地区由于地质原因,地下水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含有多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9],长期饮水会引发一些疾病,而且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医疗水平不高,无法医治这些疾病。

2.3 大气污染严重

我国大部分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为了缓解城市环境压力,维护生态平衡,一些重点企业搬迁到了郊区或农村,间接地扩大了大气污染范围。大气污染会影响水循环,造成水污染。

2.4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生活垃圾是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实行垃圾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污染,但是一些地区并没有真正落实垃圾分类,一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长时间堆放,慢慢下渗至地下污染地下水[10]。

3 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策略

农村供水是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从机制、饮水工程、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农村供水保障率,改善农民用水现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1 实施水源保障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

对于一些降水量较少、没有水厂的地区,可以选择钻井作为水源。钻探深井可以帮助人们抽出较为优质的地下水。在采取地下水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地下水[11]。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修建跨区调水工程,从水量较为充足的地区输调水。

3.2 落实水资源管理办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突出。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2021 年通过了《地下水管理条例》,《条例》从调查与规划、节约与保护、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在适宜的地区修建水库改善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在雨天收集雨水,做好净化工作,增加水资源储量[12]。

3.3 加大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活动、培训、讲座等提升人们的节水环保意识。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或者环保知识竞答等,并通过微信推送、多媒体宣传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同时,要严格管理农村畜禽粪污,切断污染源。

3.4 强化各主体的环保意识

相关工厂和企业管理者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自身责任心。对于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水,要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对于固体垃圾,分类处理后根据环保部门的规定,运送到指定厂地;对于有害气体,排放之前可通过化学反应沉淀有害物质[13]。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基础设施方面做好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结合水利工作“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的“四抓一打通”指示批示要求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饮水工程受资金制约,可分期逐步实施破损、老化管道更换改造及备用水源地改造工程;在现有供水工程基础上按照已确定的设计方案和任务,配套完善输配水管道以及备用水源地调蓄设施的改造;更换破损供水管网,检修附属建筑物,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根据需求对原来不合理的管道进行更换。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定期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按时检测农村人畜饮水状况。如果发现有些地区的饮用水质没有达到标准,必须当即勘察,提出整改措施,直到水质达标为止[14]。

全面提升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把人畜饮水安全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狠抓工程建设管理,明确职责,落实各项管护制度,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达标率、供水保障率、自来水入户率,努力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建立运行维修机制、网格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灌区综合服务功能,全力提升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 结语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刻不容缓,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通过做好节水宣传、提升节水意识、修建饮水工程等保证农村供水,解决农村水质差、水质过硬等问题,确保农村发展。

猜你喜欢

饮水供水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简易饮水鸟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