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析

2022-12-02保长汀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饮水供水

保长汀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盈科水利管理所,甘肃 张掖 734000)

1 张掖市甘州区农村饮水现状

张掖市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辖18 个乡(镇)、245 个行政村,农村人口 33.5 万人。近年来,甘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将农村饮水管理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争取资金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人饮解困、氟病改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苦咸水改造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全区农村用水环境,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建成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90 多处,解决了全区18个乡(镇)、92 744 户、34.35 万(含学校、集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入户率100%,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尤其2018 年以来,为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好、不反复,通过水源替换、安装净化设备等措施,农村饮用水水质大幅度提升,全区农村水厂出厂水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了农村自来水供水安全。利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集中供水等工程不断的解决农村供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满足农村群众生活所需的饮用水。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村饮水正常和安全[1]。

2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源水质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虽然政府在防治水污染和控制水污染方面投入较多,但是由于农村缺少在饮用水方面的宣传和保护,导致农村水资源污染情况加重。而农村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村一部分水体污染,直接影响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2 缺乏对饮水工程的规划

农村地域广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布比较分散,且边远山区地势落差较大,导致部分农村无法合理的规划饮水工程。由于分布的比较分散,无法集中建设规模较大的饮水工程,现有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造和完善[2]。

2.3 缺乏完善的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主要体现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界定比较模糊,主要原因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财政拨款,也有水厂、村集体、农民集资等投入,在产权归属方面并没有相关的规定,无法明确管护责任,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无法长期的产生效益。另外,农村水价并不合理,如果水价制定的较低,便会导致收取水费不足,无法开展相应的工程管理维护工作;如果水价制定较高,就会增加农民的负担,更不会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激化用水矛盾,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无法正常运行[3]。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资金不足

资金保证是促进工程正常建设的保障,相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投入主要是依据工程的受益人数来决定资金的投入数量。如果个别地区的农村人口较少,而且村民比较分散并不集中,导致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无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在勘察和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资金的投入问题,设计时客观上优先考虑保证吃水的问题,不得已就会降低标准;也会导致工程建设时无法全面对当地水资源进行勘测,致使准备工作无法开展或前期工作只满足于解决“有水喝”,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难度和标准,甚至会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下降。

3.2 现行管理体制需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工程管理体制不断地完善,许多大型工程的责任和产权具有明确的规定,有利于将工程责任落实到个人。但是小型工程责任和产权还无法落实,虽然建立了相应的体制,但是发挥的效果不明显。一是因为小型工程较小,人口比较分散,导致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人员主要是由当地村民负责,由于农民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对正确饮水的观念认识较少,且自身并没有成熟的技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实践经验,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无法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健康的饮用水。二是目前全区结合实际并参照相关规定和政策制定了地方性管理办法,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的是广大农民和农村居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低收入群体,本身就无力或不愿管理供水工程,普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工程是国家对农村居民的一项福利政策,由国家修建,管理维护也应由国家包揽,导致工程“有人用、无人管”或管理有名无实。三是对管理单位性质的界定不明晰。虽然全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依据《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进行管理,但总体而言都是依附水务部门或水务实体单位,即便是由乡(镇)或企业管理,最终问题还是由水务部门解决,导致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带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水价没有在成本的合理空间内运行,导致形成建设—报废—再建设的恶性循环。

3.3 农村水费计收比较困难

一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群众对生活支出普遍存在承受能力较低的客观现实。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收入渠道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费的收取。二是农民季节性外出务工特点明显,许多农村供水工程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设备设施低效空耗,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思维,认为无偿用水是一种普惠性的社会福利,认为农村不同于城市,用水收钱不合理,导致一部分农民不愿意缴纳水费,甚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减免部分水费,确保全村正常供水,导致水厂入不敷出,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四是各级政府尚未出台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补偿政策,更没有形成有效的补偿机制,因此供水亏损难以扭转。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策略

4.1 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良性运转,就要按最基本的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用水保证率4 项指标来保证,达到最基本的饮水安全。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水源保护工作。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处理设施进行完善和建设,通过法律、制度、工程、技术及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二是强化管理责任。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水源地保护责任体系,以责任倒逼管理责任落实。三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对水源地管理人员加强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等的学习培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保护的行为,激励和监督并重,对在水厂工作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水质安全思想认识,还要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的消毒知识和技术保证水源的质量和安全。四是提高对水质的检测和监督力度。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农村水质净化消毒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提高水质监测水平[4]。

4.2 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种社会性公益工程的属性出发,发挥政府投资和融资的主体作用,以保证建设过程中资金来源,政府可以利用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城市支持农村等要求,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对一些农村小水厂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二是探索建立股份制的方式吸纳社会投资,以此明确产权,鼓励个人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后期管理政策上给予奖励或补助,政府兜底保障。三是对于大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不断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工程建设,对工程的产权进行明确,产权应归国家所有,对于国家补助农民投资的工程,产权要归农民,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3 制定合理的水价

一是统筹定价。在制定水价时,必须从工程长期良性运行的最低需要出发,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坚决避免只保民生的治标不治本做法,应标本兼治,防止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的现象。二是对农村不同用水主体制定不同的水价,推行“两部制”水价制度。三是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按照“计量供水、优质优价、补偿成本”等原则合理制定农村水价,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供水成本等条件进行调整。

4.4 建立补偿机制

一是实行农村供水工程电价优惠政策,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应享受一定的优惠,减轻管理单位的经营负担和群众的生活负担。二是从政府层面减免有关费用,水利部门免收水资源费,防疫卫生部门主动承担水质检测任务,电力部门承担电力日常检查检修任务,乡(镇)人民政府将公益性岗位精准配置到村级管护。三是制定对公益性事业的财政补助机制和政策性经营造成亏损的补偿机制。四是合并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实行联乡供水,创造条件向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

4.5 改革创新工程管理

一是改革管理队伍。供水单位管理队伍可以不拘一格,但一定要经过政策理论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既要懂政策会管理,还要对业务知识娴熟,能够应对一般问题;加强对用水户协会和管水人员的培训,开展专业知识、实际应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的相关技术, 能熟练地使用和正确维护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化队伍。二是创新管理模式。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已建成的工程以聘任经营、租赁、拍卖、兼并、承包等方式,或向社会购买服务,多渠道筹措资金及委托管理,保持工程的公益属性,激发运行活力。三是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样板引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提升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水平,着力构建“运行可持续、供出水合格、用水人满意”的长效运行机制[5]。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要针对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并不断地激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效能。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饮水供水
简易饮水鸟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防丢干伞饮水杯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