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淇县赵庄村旅游精准扶贫经验研究

2022-12-02尉富国

山西农经 2022年2期
关键词:精准旅游

□尉富国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当前,消除贫困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提出扶贫政策,实施了多项农村扶贫开发措施,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等减贫规划,使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1]。旅游开发是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使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出于减贫需要,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旅游扶贫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很多有资源的贫困地区将发展旅游与扶贫结合起来,达到了较好的减贫效果。

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准化配置,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2]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扶贫的新理念,自提出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规范工作机制[3],成为我国扶贫战略的重点工程。精准扶贫有多种方式和途径,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重要的方式。2020 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有很多脱贫经验值得总结。

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导下,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扶贫旅游开发模式,实现乡村振兴。

1 文献综述

国家施行精准扶贫战略以来,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乡村旅游扶贫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邓小海等(2015)[4]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内容,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

杨静(2016)提出,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开发工作应从薄弱环节入手,形成政府引导、各方配合联动的新型开发模式。

匡亚林和冯文静(2016)认为,乡村旅游应该坚持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乡村特征为重点、资金投入为源泉、基础设施为关键、乡村生态为亮点、新闻传媒为推手的全方位发展战略。

陈湘漪(2016)从旅游经营者角度出发,认为居民个体因素、资源因素、区位及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乡村旅游发展均有显著性影响。

林巧和杨启智(2016)分析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并指出乡村旅游扶贫制约因素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张磊等(2017)认为,乡村旅游地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李巍巍(2017)探讨了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红色乡村旅游规划相关问题。

曾迎霄(2017)通过分析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旅游业存在的优势与困境,并提出政府指导、统一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理念等对策,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就是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响应。

2 赵庄村村情及贫困户情况

本研究案例赵庄村隶属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辖碾沟、窄狭、东赵庄、西赵庄、地古岭5 个自然村;现有人口201 户、780 余人,拥有梯田42.6 hm2,荒山坡地400 hm2。2014 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当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 户、355 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实行到户增收、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举措,2017 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清零。

3 赵庄村旅游扶贫的措施

3.1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就业

赵庄村位于太行山深山之中,自然风景优美,古村落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需要因地制宜,要依据贫困乡村各异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开发[5]。近年来,赵庄村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打赢脱贫攻坚战。18 户贫困村民依靠经营农家乐或旅游商铺实现脱贫,34 名贫困村民实现就地就业。例如,李某群前些年在外地打工,赚的钱勉强糊口。村里进行旅游开发后,他回村办起了农家乐。在2018 年村里举办“油菜花节”当天就收入3 000 余元,现月均收入近万元。旅游开发带来经济发展机会,吸引了不少像李某群这样的年轻人回村创业,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逐年增多,村庄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寂静的山村又逐渐热闹起来。2019 年赵庄村获得“河南省农民工返工创业示范园区”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

3.2 产业扶贫基地到户增收项目

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扶贫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典型的产业扶贫模式[6]。2017 年赵庄村成立了赵庄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对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同年4 月“赵庄味道”小吃街建成运营,经营油炸丸子、炸麻花、饸饹面、炒凉粉等近百种特色小吃。贫困户可以免租金租赁经营小吃店铺。赵庄村还另外设置约20 处零售便利点,村民可以在此向游客售卖土特产、冷饮、纪念品、玩具等。例如,王某妻子患有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赵庄村给王某家申请了农村低保待遇,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500 元左右工资性收入,工作之余在便利点出摊,每月还能多几千元收入。另外,他每年还能从产业扶贫到户增收项目中获得1 600 余元的收入,实现脱贫。

3.3 金融扶贫

除上述收入外,王某家2018 年从金融扶贫的“企贷企用”项目中分红800 余元,孩子按学期有900 元的寄宿和营养餐补贴。2020 年村集体经济分红收益共40 万元,户均分红2 000 元左右。冯某过去是贫困户,家里有人生病,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赵庄村进行旅游开发以来,她在家门口的旅游公司找了份工作,全年工资有2 万元,再加上集体经济分红收入,实现了脱贫。

3.4 发展电子商务

赵庄村土地大多是丘陵山地,主要种植小麦、谷子、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以及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前村民的粮食作物和一些山货要运输到很远的县城去卖,除去运输费用收益较少。现在村里成立了赵庄景区管理有限公司,除管理旅游项目外,公司还有一项主要业务——帮村民集中出售土特产。公司创建了“我从灵山来”品牌,对村里的特产核桃、杂粮、花椒等进行统一包装,开通电子商务平台,以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模式,使百余户村民年户均增收5 000 多元。

兰德关于劳工补偿的工作为工人福利和工资损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并导致加州劳工补偿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3.5 易地搬迁,改善居住环境

对于一些交通不便、原地开发困难的自然村贫困户,赵庄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方式,改善了这部分村民的居住环境。2017 年赵庄村33 户120 余人搬进了新居。杨某一家3 口人分到一套已简易装修的80 m2的房子,再置办些简单家具就能入住,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4 赵庄村旅游扶贫经验总结

4.1 发挥资源优势,利用中国传统村落名气进行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贫困农民参与为手段,促进地区全面发展。赵庄村离古灵山景区不远,村里有100 多座明清以来的石头民居,绝大多数是硬山瓦顶,有四合院、三合院等多种样式,多为主房5 间的两层楼房。房屋建筑精雕细刻,工艺精巧,部分房屋门额上雕刻有太极图等吉祥图案以及“耕读传家”等纹饰。这里有原生态的山村环境,村民们传承古老的生活习俗,延续传统的生产方式。村落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山顶有传说中殷纣王修建的朝歌寨,山腰有藏粮洞。关于赵庄村的脱贫发展途径,村干部结合资源优势及地理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4.2 发挥党员先进引领作用,以党建促发展

整治环境之初,村里道路又窄又破,光村民的猪圈就挤占了不少道路,双向并排行车都较为困难。村党政领导率先将自家挡路的院墙拆掉。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工作就不难做了,宽阔的乡村主路很快建设好。为了发展乡村旅游,赵庄村首任第一书记提议组织党员和部分村民代表赴陕西袁家村、重渡沟、王家辿等地考察乡村旅游项目,归来及时召开考察总结会及旅游项目动员会。党员干部带头投资入股,旅游项目建设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使“赵庄味道”小吃街、大南坡游山短步道、朝歌寨游山长步道、“网红”桥、水上秋千、高空栈道等一批旅游项目很快投资运营。刚开始在贫困山村开发旅游,一些村民顾虑重重,持怀疑态度。村党支部书记率先将自己的老房子改建成石头房客栈接待游客,取得明显效益,游客不断,带动了一批石头房农家乐的诞生[7]。

4.3 整治卫生,美化环境,统一规划,打造美丽乡村

旅游开发之前,赵庄村的河道长满杂草,村庄环境脏、乱、差。赵庄村找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以后,决定整治村庄环境,先从治水修路开始。治理杂草丛生的河道400 m,修建了几处荷塘,建成了2 400 m2的“荷塘月色”景点。修建了3 000 m 自来水入户管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2 项。赵庄村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统一规划,打造美丽乡村,经过环境整治,村里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原先脏、乱、差的现象已经绝迹。

4.4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多种措施提高脱贫效果

精准扶贫着眼于“怎么扶”,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8]。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到户增收、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举措,截至目前,赵庄村所有贫困户均已脱贫。如因病因学致贫的王某家通过公益性岗位、享受低保待遇、旅游商品零售便利点、产业扶贫到户增收项目等多种措施实现了脱贫。

5 赵庄村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噪声污染

5.2 绿化不够

村里绿化需要进一步整改,特别是“赵庄味道”小吃街、戏台广场、“荷塘月色”等新建旅游项目区域的绿化面积少,树木不多,一到夏天处处骄阳,缺乏大树遮阳,游客只能躲在店铺里吹空调,影响了赵庄村夏季旅游的吸引力。

5.3 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不足

因为发展旅游的原因,村民赚了钱想扩大民宿规模,村里的一些老房子面临拆掉重建。一些要被拆掉的老房子作为当地特色民居极具文化价值,但这些老房子的价值没有得到当地群众的重视。赵庄村旅游发展主打中国传统村落和“财神故里”的品牌,名列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这是赵庄的一张名片,但“财神故里”文化在赵庄村几乎没有体现。传说财神赵公明出生于赵庄村,但当地有关财神的信仰、传说故事没有被挖掘出来,在赵庄村的旅游景观建设上也没有体现“财神故里”文化。据村里老人讲,以前农历七月十五是牲畜节,因为马上就要秋收,牲畜要出大力,所以在牲畜节当天主人要好吃好喝招待牛等大牲畜,当天晚上村里男人们还要登山赛鞭。他们带上鞭子登上高山,与邻村男人展开比赛,看谁的鞭子甩得更响亮。赵庄村周围的村落鞭声此起彼伏,声动山野。但是这些传统文化现在仅留在老一辈的记忆里[9]。

6 赵庄村旅游扶贫长效发展路径

6.1 保护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统文化

赵庄村一批待拆且有文化价值的石头民居亟须保护,村落传统建筑是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议赵庄村在专家指导下对村民的拆建行为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制订村落传统建筑保护规则,严禁拆毁老房子建新房子。即使村民新建房屋,其外观、风格、建材等必须与老房子保持一致,房屋建筑规划须经审批,保护传统村落的村容村貌。

传统村落保留着很多村落传统文化,如风物传说、民间故事、传统风俗、传统工艺、岁时节日等都需要挖掘整理,这些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的“魂”。赵庄村石匠手艺出众,加工精细,声名远播。因此,附近村庄建房时经常雇佣该村的石匠,石匠工艺是该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匠的传统工艺需要保护传承。村里原有一支技艺精湛、表演娴熟的高跷队,但由于高跷队队员普遍年事已高,高跷队早已解散。这些传统技艺和活动是最值得深入保护、挖掘的宝贵资源,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如能恢复组建高跷队表演,包括恢复前述赵庄村牲畜节登山赛鞭活动,将是赵庄村最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

6.2 利用优美环境,发展养老休闲产业

赵庄村应利用其优美的山村自然环境、清新洁净的空气打造精品民宿,吸引深受雾霾影响的城市居民来此养生休闲。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要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赵庄村应发展山村养生养老休闲游,目标受众是有经济能力和休闲时间的中、老年人,他们是赵庄村将来要吸引的主要客源。前述新开发旅游项目区域应该多种绿化树种,改善夏天的烈日暴晒情况,同时进一步优化美丽村居环境,发展养生养老休闲健康产业。

6.3 打造精品乡村休闲体验品牌

“灵山慢谷”是赵庄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主题,主题定位比较准。现代社会城市生活高效率、快节奏、高压力,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灵山慢谷”是让人们慢下来,在慢中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减缓生活节奏,享受零压力的乡村田园生活,归园田居,在慢生活中调养身心,恢复健康。前述高功率大喇叭扰民问题,应得到妥善解决,因其和“灵山慢谷”的乡村旅游发展主题格格不入,建议借鉴“裸心谷”的发展理念,恢复乡村的悠闲与宁静。

7 结束语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指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是乡村旅游发挥精准扶贫效果的有效路径。

淇县赵庄村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找到了以旅游开发带动贫困户脱贫,以旅游产业保障脱贫效果的长效扶贫机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猜你喜欢

精准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小A去旅游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