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2-12-02余建平李大秋

湖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检疫乡镇疫病

余建平,李大秋,李 璟,张 喻

(1.南县明山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南县 413204;2.南县华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南县 413205,3.益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益阳 413000;4.益阳市赫山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养殖业的向前发展,畜禽及其产品流动频繁,加上气候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及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传播流行的机率越来越高,带给基层的动物防疫任务越来越重。过去每个乡镇都有独立的动物防疫机构,现已撤并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下业务衔接不畅,职能职责模糊,工作存在盲点。为此,以南县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现状为切入点,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1 南县乡镇动物防疫队伍现状

南县地处湘北边陲,既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又是生猪调出大县,下辖12个乡镇。机构改革后,原属县管的乡镇动物防疫站不复存在,34名动物防疫人员全部并入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2个乡镇的动物防疫人员分布也极不均衡,多的5~6名,少的仅1名。经调查发现,过去专门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乡镇动物防疫员,现在要统一服从政府调配,参加防汛抗旱、治安巡逻、基层维稳、环保退养、换届选举、乡村振兴、农业保险、联系村务、包村包户注射新冠疫苗等中心工作和突击性任务。所有动物防疫人员无法全身心投入动物防疫工作,只能兼而为之,甚至有的动物防疫人员长期满负荷从事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无暇顾及动物防疫工作。

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防疫队伍老化、人员素质待遇偏低

南县有12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名义上有在编动物防疫编制人员34名,人员年龄相对较大,其中50岁以上的有16人(占47%),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龄。在编人员多数未得到系统培训,知识陈旧,专业技能偏低,能熟练使用电脑办公的不到一半,技术全能型的防疫人员更是寥寥无几,所有人员中仅有1人取得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动物防疫人员在调出或自然减员后,近几年里人员基本没有得到补充。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不仅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而且待遇普遍偏低,就连国家政策性规定的待遇,如畜牧兽医医疗津贴至今没有得到落实。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2.2 动物检疫及监管职能模糊,调运监管乏力

动物检疫是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动物防疫检疫职能下放乡镇之前,尚有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向乡镇动物防疫站派驻官方兽医,并具体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原乡镇动物防疫站的人员编制和工作职能下放到乡镇之后,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既没有派驻人员、又没有委托权限,原有检疫资质的部分动物防疫员下放到乡镇后身份尴尬,只能无奈地承担起动物检疫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检疫人员年龄老化、已不适合从事动物检疫工作,而替补人员又无处寻觅,即将出现断层。部分养殖户未履行任何手续,私下交易调入活畜禽进行二次饲养,且落地既不主动报告、又不隔离防疫,随之引发重大动物疫病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违规调运,县级监管部门鞭长莫及,而乡镇无权更无人监管,监管难度大,尤其是违法交易和调运行为十分隐蔽,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

2.3 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防疫经费投入数量与防疫工作水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主要靠当地财政投入为主[1]。在当地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基本未纳入预算范围,用于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少之又少。而动物防疫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测、疫情排查、受理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出证、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监管等,都需要工作经费。如我县明山头镇(中等乡镇)现有在编动物防疫人员2人,其中1人由政府调配负责中心工作,另一人要全面负责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全镇生猪年出栏量超过3万头,仅临栏产地检疫生猪出证在400车次以上,按往返车次15元汽油费计算,每年5000~6000元的工作经费无着落。工作经费的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此外,强制免疫过程中时动物有副反应发生,由于经费问题而无法及时妥善处置,致使养殖户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

3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问题的解决建议

3.1 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重新明确机构及职能职责

在当前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兽共患病形势严峻的形势下,针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职能淡化、力量弱化、支持虚化”[2]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要实行积极防御、主动治理,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路径。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理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制机制,明确机构定位,提升专业能力,夯实基层基础”指示精神,重新定位明确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职能职责等,要强化政府的属地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养殖者的主体责任,将防疫管控责任落实落细落地。

3.2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力度

每个乡镇要有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防疫机构与队伍,即使不能独立,也要加挂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牌子,根据地域大小和养殖总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专职防疫人员编制,大中乡镇要有3~4名、小乡镇要有2~3名动物防疫专业人员,做到专人专用。要建立“自然减员、新老交替”的补员进人长效机制,尽可能吸纳热爱动物防疫事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进入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确保辖区内动物强制免疫、免疫效果评价、瘦肉精监管、产地检疫出证、人兽共患病防控、疫病监测排查采样、疫情报告与处置、畜禽粪污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监管及畜禽产品质量监管等各项专业工作有专业人员做,消除漏洞和死角,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人兽共患病疫情。要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其正常运转并持续发挥作用。要把检疫工作经费、强制免疫副反应处置等刚需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同时,要切实落实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医疗卫生津贴等政策,保证基层防疫人员的应有待遇。

3.3 加强动物防疫知识技术技能培训

加强在岗动物防疫人员定期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有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精准防控动物疫病的能力;二是要有独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采样等动手能力;三是要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容应对、果断处置的能力。要把动手能力和现场处置应变能力作为考评乡镇动物防疫员的重要内容,形成“学理论、钻业务、肯动手、能动手”的良好氛围。

3.4 加强检疫监管,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

检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加快新旧检疫机制的衔接,明确检疫监管职能职责,切实履行检疫与监管职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与调运监管一齐抓。一是全面提高养殖户的检疫申报意识,变被动申报为主动申报,检疫人员及时受理检疫申报和临栏检疫、依法出具检疫证明,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二是把住屠宰检疫入场查验关、同步检疫关和检疫出证关;三是设立打击违法调运的举报电话,从严打击地下交易与非法调运行为。守住“外防传染源输入,内保病畜禽不出场、病肉不上市”的底线,保住一方平安与稳定。

3.5 全面普及法律法规,提高防疫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版)的出台,为更好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动物防疫人员首先要带头学习、弄懂法律,领会法律的内涵。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向农村、向广大养殖户普及动物防疫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和防控水平,使之由被动防疫转变为主动防疫,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提高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全面筑牢抵抗动物疫病防线。

4 结论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成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来实施,如果避开专业机构和人员来谈重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那都是空谈。要面对现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并落到实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有效地防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确保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检疫乡镇疫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