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三种人畜共患病流行情况与防控

2022-12-01湘潭县农业农村局411100罗时来

湖南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人畜脑炎病原

湘潭县农业农村局(411100) 罗时来

湘潭县石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11100) 陈梁

随着消费者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易受各类病原感染,当前猪场常见人畜共患病病原有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戊型肝炎病毒(HEV)和猪链球菌(SS)等,但猪场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容易忽视以上病原,给猪场工作人员甚至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为提高广大从事生猪养殖业工作人员对猪场常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意识,笔者以3种常见人畜共患病病原(JEV、HEV和SS)为例,分别阐述造成的疾病危害、疾病流行情况及主要防控措施,旨在促进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猪养殖常见人畜共患病病原

1.猪乙型脑炎病毒(JEV)JEV感染可引起乙型脑炎,该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和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乙型脑炎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但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其中我国是高发区。猪是JEV重要宿主,猪群感染JEV后可出现系列临床症状,如出现妊娠母猪流产死胎、仔猪脑炎和公猪睾丸炎等病症。而JEV属于虫媒介导传播病原,蚊子在吸食血液过程中可将JEV由猪传播给人类。鉴于乙型脑炎对人畜危害大,国内已采取系列措施防控该病,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乙型脑炎仍然散发于人群,广泛分布于猪群。也有研究人员从种公猪精液中检测到JEV核酸,说明JEV的垂直传播途径也不可忽视,尤其是种公猪和繁殖母猪。此外,由于蚊虫为JEV重要的传播媒介,也有很多研究调查了蚊虫JEV流行情况,发现样本中含JEV核酸阳性蚊虫,且基因型主要为基因Ⅰ型。

对于猪场乙型脑炎的防控主要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开展灭蚊工作,可使用灭蚊药或灭蚊灯减小蚊虫密度;定期清扫,提高卫生水平,对粪污进行消杀,铲除蚊虫滋生途径;定期对猪群免疫接种乙脑疫苗,且定期采集血清进行抗体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猪群补免等;关注发生繁殖障碍妊娠母猪,一旦确定为JEV感染则及时对猪群进行隔离饲养或淘汰处理等。

2.猪戊型肝炎病毒(HEV)HEV感染可导致戊型肝炎,该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病毒性肝炎之一。HEV可感染多种宿主,其中包括人类、猪、猩猩和家禽等。HEV于全世界广泛流行,且全球每年约2000万人感染该病,其中约300万病例为急性感染,死亡率为0.35%。据了解,HEV感染多引起病毒性肝炎,但较容易误诊为药物性肝损伤等,HEV感染还可以引起面部神经麻痹、麻痹性臂丛神经炎等,但较为少见。猪是HEV重要储存宿主,其感染该病后一般不会出现示病症状,仅会引起轻度的病毒性肝炎,但可持续对外排毒,继而对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由于猪感染HEV后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且目前暂时没有可以预防该病的药物或疫苗,因此HEV广泛流行于我国猪场。

对于猪场HEV流行的防制,笔者认为有条件的猪场应积极开展HEV流行情况调查,密切监测猪场抗体和病原阳性率,并分析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对外售生猪(特别是屠宰场的育肥猪)开展HEV感染情况监测,对HEV阳性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感染性病原流入市场,造成更大的危害;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和水源等消毒,监测环境样品中是否存在病原等;加强猪场工作人员健康监测,避免出现HEV由猪传递给人或人传递给猪的情况;在猪场禁止养犬、猫等动物,并积极开展灭鼠灭蚊活动,驱赶猪场附近野生动物,如野猪和野鼠等。

3.猪链球菌(SS)SS在全世界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人类感染该病原后会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SS存在多个血清型,根据荚膜多糖氨基酸序列差异,可将目前流行的SS菌株分为35个血清型。与HEV和JEV等病原类似,SS也可以感染多种宿主,其中包括马、鼠、猫和猪等。大部分血清型SS属于机会性致病菌,其通过呼吸道或伤口感染猪群,主要定殖于健康猪扁桃体和鼻腔内,一般处于潜伏感染期。当猪群因应激因素或感染其他疾病而抵抗力下降时会诱发猪链球菌病,病猪会出现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且死亡率较高。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猪场中出现了一些多重抗生素耐药SS菌株。研究发现大部分菌株基因组中存在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进一步的耐药性分析发现大部分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和林可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少部分菌株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此外,多重耐药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所占比例高达96.55%,甚至有部分菌株对9种抗生素耐药。

为有效防控猪链球菌病,研究人员针对当前流行猪链球菌株已研发出多种疫苗,其中已广泛使用的疫苗包括弱毒疫苗和多价灭活疫苗。不同种类疫苗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如弱毒疫苗虽然免疫效果较灭活疫苗好,但其存在散毒或毒力返强的缺点;而灭活疫苗虽安全性高,但免疫后无法激活宿主的细胞免疫,因此免疫效果较差,需加大免疫剂量和次数,这无疑提高了防疫成本。

二、猪场常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1.提高工作人员对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的知晓情况和防控意识科学有效防控人畜共患病不但有利于保障生猪养殖业持续发展,同时也是避免工作人员感染以上疾病的有效措施。笔者认为养殖人员首先需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了解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做好科学防控;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等基本原则,将此类疾病危害降到最低。猪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此类疾病防控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工作人员知晓人畜共患病的危害,以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2.接种疫苗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对传染病的有效防控主要依赖于接种疫苗激发免疫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在本文介绍的3种常见人畜共患病中,目前已经有很好的疫苗可用于JEV和SS的防控,因此猪场需要定期对猪群接种相应疫苗以防控疾病。但目前暂无针对HEV的有效疫苗,因此对于此类疾病(包括JEV和SS)的防控主要应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其中包括加大猪场消杀频率,及时清除粪污并无害化处理等。值得注意的是,以上3种病原均可感染多种动物,因此猪场应该积极开展灭鼠驱虫工作,尤其夏季和秋季等,且应该在猪场内杜绝饲养猫和狗。

3.加强疫情检测,严格调运程序猪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其后采取实验室诊断技术开展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并隔离或淘汰病原学检测阳性猪群。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此类疫情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工作。此外,感染人畜共患病的猪群一旦流入市场,生猪屠宰人员和销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或消费者在处理猪肉过程中可能接触传染性病原。因此,在生猪(特别是育肥猪)调运或外售之前需要进行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检测,确定猪群为阴性后方可外售或调运,以此降低病原对外传播概率。

猜你喜欢

人畜脑炎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调查与思考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谨防人畜共患猪流感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四川省PPV与PCV2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