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影响
2022-12-01陈彦泽
陈彦泽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社会体育系,山西太原 030006)
多方向移动训练在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强化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提供支持。羽毛球运动对于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具有严格要求。基于多方向移动训练强化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有助于更好从提升体能素质及应激反应控制能力角度,提升羽毛球运动员体育竞赛能力,使羽毛球运动员在步法移动速度方面能占据一定优势。
一、多方向移动训练在羽毛球步法移动强化方面的主体优势
多方向移动训练主要是基于强化运动员临场反应、运动敏捷性及思维判断力三个方面内容进行训练[1]。通过加强运动员羽毛球击球定位、提升大脑电信号反馈、强化步法移动肢体协调性,实现对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的增强。使羽毛球运动能基于正确判断,有效增强临场反应能力,突出羽毛球运动员移动敏捷性[2]。从技术难度来说,常规训练实际上是以培养运动员肌肉记忆作为重要训练内容,但针对羽毛球竞赛中控球技巧的运用,则需要运动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对方运动员行为、策略科学地进行对策的制定。在复杂的体育竞赛环境下,羽毛球落点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运动员必须在有效结合个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羽毛球的球线移动轨迹进行分析。多方向移动训练,正是为应对复杂的体育竞赛及对抗环境,针对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及移动反应能力进行强化,使运动员可以在思维认知、肌体反应及临场发挥方面占据优势[3]。除此之外,多方向移动训练采取随机跑动及运动策略,使运动员在步法变化时能更好切换不同的运动姿态,对于提升运动员的步法移动灵敏性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实验
(一)研究对象
本次实验对象选择太原市两所本科高校及一所高职院校本别开展实验测试。其中,受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本次实验将采取线上数据填写、问卷调查及线下体育测试三种模式进行实践。线上数据填写主要由体育教师负责,问卷调查则是根据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成绩进行人员筛选,确保所选实验对象羽毛球运动成绩属于相同水平线。降低个人因素导致数据采集误差。线下的体育测试,则是基于对多方向移动训练方法的运用及常规体育训练方法的对照,比较多方向移动训练在提升运动员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方面发挥的作用。另外,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本次实验测试将对数据参数取平均值。
(二)研究方法
此次实验采用分组比较基本策略。其中,A 组与B 组为本科高校大学生组成。A 组采取常规训练模式开展实验测试。B 组采取半常规训练模式开展实践,并在实践内容上加入部分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C 组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组成。C 组采用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常规训练项目仅作为辅助项目进行运用。在实验开始前,将对A、B、C 三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分别为一分钟内羽毛球有效击球数、伊利诺斯测试消耗的时间、立定跳远距离及米字跑消耗时间四项内容。其中,需要明确的是,羽毛球有效击球数的测试,是运动智能羽毛球发球机进行实验,其发球方向及球线移动轨迹具备随机性。在完成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测试之后。A、B、C 三组运动员将重新进行羽毛球有效击球数、伊利诺斯测试消耗的时间、立定跳远与米字跑四项内容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影响。另外,之所以选择羽毛球有效击球数、伊利诺斯测试消耗的时间、立定跳远与米字跑四项内容作为主要测试项目,其原因在于以上四项运动分别代表运动员弹跳能力、移动速度、反应能力及运动耐力四项内容。对于客观进行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实验过程
由于A 组采用常规训练模式,主要训练项目包括慢跑、交叉步、弓步、跳绳及高抬腿跑等项目。B 组采用的半常规训练模式,其训练项目包括交叉步、弓步、高抬腿跑、并步、T 字跑、斜步伐训练及伊利诺斯测试等内容。C 组采用的多方向移动训练,其项目内容包括折返跑、纵跳、米字跑、T 字跑、伊利诺斯测试、左右步法训练、剪刀条及扭身弓步走等项目内容。由于A 组前期阶段测试成绩普遍较好,使其在实验的前两周,充分发挥体能素质优秀的基本优势,在各项训练成绩的测试方面,也处于成绩领先地位。B 组虽然总体成绩相对较差,但相比于C 组的测试成绩,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前两周的训练成绩测试方面,同样保持一定的优势。C 组在前期阶段成绩测试方面,总体成绩表现不佳。但前两周训练项目测试成绩仍处于相对及格的水平。进入第四周后,C 组成员运动成绩开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A 组与B 组的成绩表现则逐渐转为劣势。尤其是采用常规训练模式的A 组成员成绩测试,存在成绩提升缓慢的问题,部分学生遇到体育成绩测试瓶颈。反观B 组的实验中期训练成绩测试,虽然相比于C 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同样保持相对较好的成绩。所以,多方向移动训练对于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较为明显,一般在持续开展多方向移动训练的四周后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成绩提升。实验开始前后数据见表1 表2。
表1 实验开始前测试数据
表2 完成实验后测试数据
(四)实验结论
根据表1 与表2 的信息分析,C 组成员一分钟内的羽毛球有效击球数与A 组与B 组并无明显差距。但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训练后,C 组成员一分钟内的羽毛球有效击球数具有明显提升。A 组成员虽然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使成绩表现也具有相应的提升,但提升幅度相对较低。B 组则保持测试成绩稳步提升的趋势,在表2 测试结果中羽毛球有效击球数、伊利诺斯测试消耗的时间、立定跳远与米字跑的测试成绩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但与C 组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伊利诺斯测试消耗的时间来看,C 组在实验前期阶段,所用时间较长,与A 组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但测试成绩却超过了B 组。在完成实验后的测试中,C 组成员的伊利诺斯测试成绩则反超了A 组。其中,A、B、C 三组在伊利诺斯测试方面,均将时间控制在20 秒以内。这一点反映了体育训练的开展,对于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具有一定的帮助,但不同的运用项目及训练策略,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比例效果不同。多方向移动训练对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效果最为明显,最具有教学实践价值。在立定跳远的测试方面,A 组在前期测试中表现不佳,未能保持一如既往的体能优势。A组所采取的常规训练模式,也未能在提升A 组立定跳远成绩方面,实现大幅度的能力跨越。然而,C 组由于采用多方向移动训练,使其立定跳远的成绩表现,平均提升20 厘米以上。因此,多方向移动训练对于提升运动员反应敏捷性及体能运动素质提供帮助,为运动员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夯实基础。B 组则在立定跳远方面,未能实现较高的成绩提升,实际成绩提升仅为6 厘米,与A 组成绩持平。这一问题的产生,反映半常规训练模式,在强化运动员基础运动能力方面,相比于常规训练并无明显优势,部分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在B 组的实践运用,仅对B 组成员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起到部分帮助,未能发挥全面性的教学优势。在米字跑的测试方面,A 组在实验前的测试成绩遥遥领先。但在实验完成后的成绩测试中,A 组的总体成绩则弱于B 组与C 组。从这一点来看,A 组的常规训练对于强化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效果不佳。多方向移动训练,在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方面,发挥更为全面的训练优势。此外,在此次成绩测试中,B 组的成绩测试存在一定波动。在部分运动项目上,并未全面超过A 组成员。所以,可以得知常规训练模式具有一定的内在特殊性,其训练优势并非基于强化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进行训练优化,而是在部分耐力训练方面常规训练具有一定优势。未来阶段,针对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的强化,应根据多方向移动训练特点,做好合理的运用项目配置。以此提升运动员羽毛球运动的多方面成绩表现,提升多方向移动训练的实践有效性。
三、多方向移动训练应用于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策略
(一)优化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内容
根据多方向移动训练的实验结论来看,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设计,需要根据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特点进行合理的项目内容优化,确保多方向移动训练能为提升羽毛球步法速度提供支持。C 组运动员在此次实验中成绩优异,并非仅得益于多方向移动训练对其体能水平及运动素质的强化,运动员自身对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的适应能力,也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产生影响[4]。尤其是在与B 组进行训练比较的过程中,C 组运动员的训练优势得到充分凸显。B 组所采取的训练策略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未能形成完善的训练体系,训练项目也是采用东拼西凑的模式进行组合,未能做好系统化训练规划。所以,未来阶段多方向移动训练,应着眼于通过对训练项目内容的筛选,构建完善运动训练体系,确保多方向移动训练能在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方面发挥多方面核心优势,降低外部因素干扰对多方向移动训练的限制。
(二)科学控制多方向移动训练强度
科学控制训练强度,也是多方向移动训练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所需注意的重要问题。在C 组运动员的训练方面,由于教员急于加速训练成果的转化,使运动员自身体能消耗过大,超过常规训练的基本阈值,使部分C 组运动员产生无法适应多方向移动训练项目的问题。在米字跑及伊利诺斯测试训练方面,部分运动员常出现跑错方向或中途跑动速度下降的问题。对此,未来阶段多方向移动训练,能在有效强化运动员体能素质及做好科学训练强度控制的基础上,面向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强化进行训练倾斜,避免运动员由于体力不支及训练适应能力不足问题,产生成绩下滑。除此之外,从C 组训练成绩的训练表现来看,C组成员训练成绩在进入第四周后方才实现全面超越。所以,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移动速度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沉淀,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训练成果的转化[5]。其训练规划的设计,要结合羽毛球步法移动的特征,做好系统化、科学化训练结构调整,为未来阶段更好实现对运动员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全面化提升做好铺垫。
(三)突出运动员多方向移动训练的个体化优势
强化个体化优势,也是此次实验重要结论之一。此次实验虽然通过实验组对照的方式,明确多方向移动训练在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同样也反映部分基础的教育问题。部分运动员在多方向移动训练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敏性,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训练状态的切换,在米字跑及伊利诺斯测试方面,可以基于较少的能量消耗,达到更好的训练测试成绩。针对此类运动员,应在多方向移动训练的实践方面,充分强化运动员个体化的体能优势,根据运动员运动能力及运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多方向移动训练规划,使运动员能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更好运用多方向移动训练强化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为未来阶段充分提升运动员羽毛球运动总体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论
多方向移动训练对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运动员能基于自身体能素质及专业素养,在优化多方向移动训练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做好后续阶段训练规划,确保多方向移动训练在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速度方面的运用,可以发挥更为全面化的训练优势,提升运动员总体的成绩表现,为未来运动员羽毛球运动灵敏性、反应能力及体能素质等多方面水平的强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