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复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12-01徐军薛玉婷
徐军 薛玉婷
(1.子长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陕西 子长 717300;2.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手术麻醉二科,陕西 西安 710054)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能改善高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该手术涉及到很多组织,需要采取磨臼、截骨等操作,患者术后可出现剧烈疼痛[1-2]。传统的药物镇痛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比较大,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且长期镇痛的效果不佳[3]。针刀疗法是集针刀松解与局部注射于一体的中医常用麻醉镇痛手段,特别是超声引导下针刀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性,可松解软组织的粘连,也可滑利粘连的关节,进而缓解疼痛[4]。机体术后疼痛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相关性,术后疼痛能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合理的麻醉可通过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来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5]。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可导致周围器官功能的减退,并伴随有组织细胞的退行性改变,使得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6-7]。本文具体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针药复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明确针药复合麻醉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单侧手术;年龄60~80岁,具有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患者拥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异常的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临床资料缺乏者;精神疾病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复合组与对照组各33例。
2 结 果
2.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的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2疼痛VAS评分对比 复合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4 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对比(分,
2.3髋关节活动度对比 复合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4 d的髋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活动度对比
2.4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 复合组术后14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14 d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n)
表5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和细胞比例对比
3 讨 论
髋关节置换为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法,能显著改善高龄髋关节疾病患者的预后。但是具有对患者机体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也易损伤神经和血管,需要加强镇痛麻醉管理。药物镇痛虽然有比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是可造成机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诱发机体出现可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镇痛效果的持续性不强[8]。超声引导下针刀继承了小针刀的松解软组织减胀、粘连、减压的作用,能快速止痛,也可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从而持续缓解患者疼痛[9]。
总之,针药复合麻醉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镇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