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善粮公社:让“余粮”发挥余热,让公益温暖人心
2022-12-01曾蓓蕾
文 曾蓓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粮食事关国计民生,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有效盘活余粮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实现群体共富的有效途径。2020年10月,由西湖区委改革办、区文明办指导,区民政局牵头推出“西湖善粮公社”(原西湖粮食银行),并会同区市场监管局等 11 家单位(街道办事处),委托杭州市健康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第三方公益性服务机构负责日常运营。
近两年来,“西湖善粮公社”积极探索以余量粮食为主,面点主食、休闲食品、生活日用、书籍杂志及家用电器等兼顾的物资“收放”新模式,广泛积存社会低效利用的余量物资,精准帮助有需求的民众,通过调剂机制缓解“余”与“缺”的矛盾,初步实现“让‘余粮’发挥余热,用公益温暖人心”的目标。截至2022年8月,“西湖善粮公社”已在西湖区转塘、北山、蒋村、古荡、灵隐街道陆续开设了5家分社。
“西湖善粮公社”通过公益帮扶的创新,把捐助者与受助者有机连接起来,以“余粮”为主要载体,将本来可能被浪费的食物分配给需要的人,打造一个收集余量粮食等物资,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公益平台。其主要做法有:
构建“余粮”和“缺粮”的调剂平台,实现以“余”补“缺”。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精准了解需粮方“缺粮”的需求。项目运行前期,西湖区相关单位面向群众开展问卷调查,梳理分析群众对“爱心食品”等物资的需求及点位设置,明确“余粮”发放时段、发放品类等。根据群众需求,“西湖善粮公社”调整粮油米面等物资的先后缓急供应。二是通过调查,精准摸清余粮方“余粮”的底数。弄清“余粮”供应方的物资可供应数量、供应种类及供应方式,动员企业和商家向“西湖善粮公社”分批分期捐助余量物资。三是通过构建平台,精准实现“余”与“缺”的对接。“西湖善粮公社”首个实体化运营平台在转塘街道试运行后陆续复制至北山等5个街道。每个街道设立的“西湖善粮公社”分社均承担接受捐赠、分类质检、分区保存、分发兑换和宣传教育的功能,且设置展示、仓储、检测、办公4个功能区块,便于群众就近免费申领“爱心物资”。
管控“来源关”与“转运关”,确保粮食安全。一是严把“食品来源关”。严格把握食品准入门槛,将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作为前置条件,要求所有捐助食品均来自合规生产企业,食品不得超过保质期,从源头上确保安全。同时,将蔬果、熟食等全部纳入市场监管、疾控部门的检测监管体系。二是严把“转运储藏关”。在每件食品外包装上使用专用标识,标明食品名称、存入日期、食用期限等。在食品出库、转运、储藏、分装等各环节均由专人管理,核对签收、落实责任。强化时限管控,所有余量食品分装后快速运送至“西湖善粮公社”,分类摆放候取或放入冷柜保存。三是严把“风险防控关”。建立法律风险、舆情风险防控机制,设立“西湖善粮公社”公益法律顾问,聘请专业律师全程参与平台的运行指导工作。
推出“粮食分社”与“粮食摊位(专柜)”,实现“收放对接”。“西湖善粮公社”的“收放”模式虽非首创,但该项目因地制宜,结合了本辖区困难群众的民生需求,通过开发城市大脑民生运用新场景、动员社会公益组织等,一方面为“余粮”供给者创设“粮食分社”,引导物资入库,发挥“西湖善粮公社”中转站作用,再把“余粮”高效、有序进行再分配;另一方面,借助社区公共场地,每月在西湖区各个镇街和村社轮流设置“粮食摊位”,现场摆摊收集居民的爱心捐赠,优化居民捐赠体验;与商家或销售门店进行合作,在营业网点设立固定的“粮食专柜”,进行物资的募集和发放工作。“粮食分社”“粮食摊位”与“粮食专柜”在不同的场景中共同承担着该平台的“收集”“发放”功能,从而形成了“余粮”有效收放的工作闭环。截至2021年12月,“西湖善粮公社”已对32个团体、2784名群众发放爱心食品16064份。在受助对象中,低保低边人群占50%左右,残疾人及街道保安、环卫工人等人群占40%左右,其余为志愿者和受助机构。
打造“幸福币”与“爱心值”兑换机制,引导社会风尚。“幸福币”是用于“西湖善粮公社”物资兑换的数字积分。经区民政审核认证的帮扶对象每人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幸福币;参与“西湖善粮公社”公益服务的志愿者,也可根据志愿服务的时间及相应的服务内容,获得相应的幸福币。持有幸福币的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美丽西湖”“西湖民政”等公众号,在善粮公社页面进行物品兑换预约,也可以直接到就近的站点挑选、兑换。针对行动不便的人员,公社会安排志愿者上门派发。“爱心值”则是企业与个人通过向“西湖善粮公社”捐助物资后所获取的荣誉积分。企业参与善粮公社的捐赠,除通过区慈善总会和区红十字会获得相应的税费减免外,在“西湖善粮公社”的数字大屏和爱心企业展示专柜可获得一定时间的广告投放。截至2021年12月,“西湖善粮公社”共接受62家单位、257名个人捐赠,其中捐赠大米约13吨、食用油约1768升。通过“幸福币”与“爱心值”兑换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家及有条件人群向上向善、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精准对接困难群众的同时,也给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人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