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广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2022-12-01秦延春卢玉文丘献娟吴圣进
秦延春 郎 宁 卢玉文* 丘献娟 吴圣进
(1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广西玉林537000;2 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食用菌产业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行动中取得显著成效。为了使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广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笔者考察广西14个地市40个县(市、区),先后实地调研如广西君宝颜食品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食用菌基地(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73家,与当地政府、产业主管部门、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生产大户等进行座谈,重点了解当地食用菌主栽品种、生产规模、加工销售、产业效益、人才建设等,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广西食用菌产业呈现的新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广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1 广西食用菌产业呈现的新特点
1.1 产量产值增长强劲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20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4 061.43 万t(鲜品,下同),比2019 年增长3.2%;2020 年总产值达3 465.65 亿元,比2019 年增长10%。广西食用菌总量在经历2017、2018、2019连续三年下滑后,2020 年出现强劲增长,总产量达110.26 万t,增长率(43.67%)位居全国第一;2020 年总产值92.47亿元,在国内排名第17位[1]。
1.2 “十三五”脱贫攻坚有成效
“十三五”期间,食用菌产业是广西贫困县脱贫首选产业之一,54 个贫困县连续五年实现食用菌生产全覆盖,产量和产值占比逐年递增。
截至2020 年,广西食用菌经营主体共有331家,其中分布在贫困县有177 家,占53.5%。目前,广西有15 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加工企业,有9 家建在原贫困县,占工厂化企业60%。
1.3 食用菌生产出现新态势
广西食用菌产业因其良好气候、资源、区位优势稳中向好。目前大部分食用菌产品市场价格和销路看好,正处于一个在危机中积蓄力量、转型突破升级的发展阶段。
广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涌现出类似广西君宝颜食品有限公司等15 家大中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同时贵港市港北区食用菌扶贫建设项目在建、两家食用菌龙头企业正在洽谈投资建厂,逐渐形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与传统农法栽培并驾齐驱协同发展的态势。
1.4 食用菌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广西各地十分重视食用菌示范园区的建设及引领作用,示范园区从无到有,由少到多。2021 年广西东兰县那菇香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广西玉州区菌善菌美生态循环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分获“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五星级、四星级称号,至此广西类似示范园区数达6个。
1.5 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1.5.1 育种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人们对种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受到高度重视,相关科研立项越来越多。笔者相信经过数年的积累,新品种选育成果有望出现新突破。
1.5.2 生产格局逐步优化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广西食用菌生产区域正在从桂北(木腐菌)和桂南(草腐菌)逐渐向广西整区发展;生产时间从冬种转向周年;食用菌品种多样,结构趋于合理。
1.5.3 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广西发展食用菌的优势之一是原(辅)料丰富,经过多年原料本地化试验示范推广,原料预处理技术及配方逐渐成熟。广西也是间伐量最大的林业大省之一,同时实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政策,培养基原料来源更加多样化,生态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投入品合格率明显提高;菌业对畜禽粪和农作物秸秆等综合利用贡献率明显提升。
1.5.4 设施装备和技术支撑能力增强
较多食用菌品种实现工厂化(设施化)生产,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在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品种和部分传统品种应用,液体菌种应用取得显著进步,单位生产率明显提升,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上升。
1.5.5 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生产经营集中度提高,产业分工日趋精细和专业化,小农户转向技术工人,经营主体的集约化、资本化水平越来越高,设施化、生态化出菇格局在逐步形成之中。
1.5.6 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传统食用菌品种、工厂化生产品种,药用菌、野生菌等多品种齐头并进。菌业文旅等第三产业开始起步,一二三产融合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开始显现,食用菌加工业产值稳步提高。
1.5.7 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
食用菌质量监测合格率稳中有升,新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增多,品牌建设、诚实守信被高度重视。野生菌科普活动逐步开展,人们对野生毒菌的防控意识得到增强。
1.5.8 食用菌生产经营队伍完成新老交替
调研中发现,老一代菇农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外来菇农也在减少,广西当地懂技术善经营年轻一代已接过食用菌生产经营的接力棒,其中有子承父业的菇二代、外地打工返乡人员、转行企业家、经济能人、部队退役(转业)军人、IT 人士、大学生创业者等。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技术能力强,有经济头脑,注重市场开发,产业链利益分配更合理,已成为广西食用菌行业的主力军。
2 广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新建或扩建食用菌生产基地用地难解决
2020 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后(https://www.yicai.com/news/100914789.html),广西正逐渐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青睐的热土,如杏鲍菇生产企业“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针菇生产企业“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但因用地问题迟迟无法落地,广西本土“玉林市益康菌业”“北流市健勇木耳合作社”等企业用地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
2.2 菌种繁育能力弱
由于菌种培育、选育、扩繁、复壮对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要求高,投入的成本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受。目前,广西自主繁育(登记)的品种只有两个,不少菌种需要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长途调运,容易出现保藏不佳、继代退化等问题。广西本地市场菌种供应严重不足,且因科研、繁育技术能力弱,科研和生产条件落后,菌种质量堪忧。
2.3 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目前,广西没有食用菌方面领军人才,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少;相关机构缺失,只有一两个地市(县)设有食用菌相关机构,缺少专人抓产业;各层级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2],农户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已有技术人员平时也难以得到系统培训,专业技术能力、知识结构无法满足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2.4 产品加工能力弱
目前,除了广西君宝颜食品有限公司的“猫千岁”银耳露、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仙草堂”灵芝产品、广西寿菌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灵芝破壁孢子粉和一些代加工蘑菇脆片外,食用菌产品仍停留在鲜品和简单烘干等粗加工阶段,新产品的研发和加工能力弱,亟待提高[3]。
3 推进广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小明在2021 年12月17日召开的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现场会上指出:“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设施农业提速扩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4]并要求“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积极应对全国食用菌产量大、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充分利用高标准厂房设施,推广工厂化生产模式,大力发展银耳、灰树花、杏鲍菇、灵芝、桑黄等珍稀高端品种,提高种植效率和品质,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打造几个类似‘仙草堂’‘猫千岁’的知名品牌,走高端精品路线。争取到2025 年,全区食用菌产值超过100亿元。”[4]
3.1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制定实施食用菌产业用地、用水、用电及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拓宽食用菌相关机械补贴范围,完善原辅料运输和绿色通道优惠等相关政策。加大食用菌科技项目支持和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建议财政金融部门将食用菌产业列入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发展专项。
3.2 注重品牌建设,打造桂菌名牌
在推进标准化生产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三品一标”,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培育品牌,提高食用菌加工和产品开发能力,打造桂菌品牌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平台,加强广西食用菌品牌和产品宣传推介[5]。
3.3 加强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加强食用菌学科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其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及经营主体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建议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在相关大中专院校和职校开设食用菌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多层次的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多层次梯队人才。
3.4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引领产业发展
加强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以规模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食用菌产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培育食用菌文创园、田园综合体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丰富产业发展内容和业态[6]。
3.5 重视野生真菌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大省,是喀斯特野生真菌的代表,具有丰富的野生真菌资源,如产量居全国第一的红椎菌以及鸡菌、松乳菇等菌根性食用菌。野生真菌无法进行人工
广西是仅次于云南省、贵州省的野生真菌资源栽培,资源有限,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野生真菌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在运用科学方法保护改善野生真菌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是资源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