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2022-12-01

关键词:根据地革命中国共产党

金 琴

(武汉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7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如今,立足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十四五”规划的顺利推进,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无疑具有更高要求、更深内涵、更远意义。中国共产党作为建党百年的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其成功之道离不开人民的选择,离不开历史的召唤。本文以土地革命时期闽赣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红色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为考察对象,回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非凡历程,从中汲取值得继续发扬的管党治党经验,不仅有助于探寻新时代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合理路径,而且也是当前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党的政治建设的各项举措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伊始,“两湖”地区便孕育了诸多红色基因,赓续了千百万红色血脉。尤其是湖北地区,曾经产生过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鄂豫陕和湘鄂川黔等众多革命根据地、游击区、红色苏区,这其中又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地位最为重要。这得益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三省交界之地,上可控平汉铁路,下可制长江航运。基于战略考量,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出发,认识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地位,积极推进根据地的政治建设,为革命的广泛开展提供坚强后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政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可概述如下。

(一)印制马列主义思想宣传资料,积极提升群众认识

黄麻起义、城南起义、六霍起义催生和奠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自古以来,鄂豫皖地区便是农业、手工业经济占据绝对比重的区域,这决定了出身于鄂豫皖根据地的士兵、生活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群众,大多是劳苦农民,他们虽然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锻造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但头脑中仍存在较重的小农思想意识。鄂东北地区和皖西地区的党组织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仔细分析了革命队伍中出身农民的党员干部、部队士兵以及人民群众欠缺对党的清晰认识的根本原因,策划编印了数批《入党须知》手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革命宗旨;同时,壮大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三十二师组织部同样翻制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资料,对革命队伍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与武装;皖西北特别委员会更是出版《怎样训练新同志》等教材作为学习理解党的基本知识的专用读本。此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还创办了近五十种革命报刊,如《红旗报》、《血潮》、《我们的路线》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既有党报党刊,又有苏维埃政府报刊,既有红军报刊,又有群众团体报刊,既有时政性报刊,又有专业性报刊[1],极大地提升了根据地革命群众的思想境界,压缩了传统小农意识的生存空间。

(二)积极开办党务学校,着重提高干部能力

毛泽东曾依据党的历史经验,作出过一个带规律性的重要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然而,战争动乱年代,生命安全位居首位,知识教育则频频中断,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许多党员干部不识字,极大阻碍了革命能力的提高,为此,革命根据地专门开办具有扫盲性质的民校,讲授基础语数知识。与此同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还开办特委党务干部学校解决党员干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形势认识程度较浅的突出问题,特委党务干部学校开设的主要科目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进化史、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共产党的组织和纪律、农民问题、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民众组织的方式和运用、斗争和暴动、宣传和煽动、开会和游击、游击战争[3]。党务学校课程涵盖理论和实践两大板块内容,具备极强的实操性,短时间内使广大干部群众迅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较好掌握了革命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密切党团联系,为革命队伍提供不竭的后备力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少年的群团组织。伴随着苏维埃革命胜利的大好形势,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革命根据地,全面开始了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群团组织纷纷建立,团组织也从党组织中初步分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共青团组织与党组织设立的组织层级一致,一旦党组织变动,团组织随之而变动。在鄂豫皖苏区,1928年11月共青团鄂东特委成立。1931年5月,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于河南新集县成立,同年7月3日,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召开的第一次扩大会议,选举新一届领导成员。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共青团发展的高峰阶段,共青团员总数多达数万人,1931年10月8日《CY鄂豫皖中央分局给团中央报告》中如实写到:“团员共有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七人。”[4]565如此雄厚的共青团员基础,表明在鄂豫皖根据地扎实开展了吸收团员工作、考察团干工作以及团支部建设工作,并且适时地将优秀共青团员输送到党的各级组织中,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工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革命人才。

(四)精简根据地政务,积极发动生产运动,提振根据地经济社会活力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壮大之势,很快威胁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敌人猛烈的军事“围剿”和残酷的经济封锁导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物资极其匮乏、交通隔离断绝、经济衰退萧条,“一般农民生活更感困难,特别盐的缺乏,盐价涨到二串钱一斤,农民成月没有盐吃的居多”[5]。根据地各级党委为了打破这种困难局面,防止敌人的阴谋得逞,强调要增加第一线参加革命斗争的干部人数,尽可能减少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制定更加科学的财务制度,合理控制根据地政府财务收支,各级机关办公费用必须严格依照财政经济委员会下拨的数目开支,每月分三期支出;各级党委带头引导群众种植农作物、开垦新农田,帮扶群众展开生产自救的办法。同时,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为检查粮食运动周工作,加紧发动生产运动,特意发出《通告第十四号》指明:“现在插秧的时期还未完全过去,一斗水田也不要让它荒掉。”[4]220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要求动员一切苏区男女老少的群众,甚至各县的警卫营游击队也来普遍地参加这一生产运动。正是因为根据地党政军简政放权、带头劳动、科学规划,才最终顺利度过难关,为革命战争保存了有生力量,维护了鄂豫皖地区的红色性质。

(五)创建红色苏区法律制度,依法治理根据地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规范,是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将党的执政纲领、治国理念融入法制轨道,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的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党的关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权作为新生政权,其法律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也是围绕立法、司法、执法方面谋篇布局。在立法方面,鄂豫皖苏区代表大会是根据地的唯一立法机关,从鄂豫皖苏区向下,还成立西北特区、县、区、乡苏维埃代表大会,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坚持反帝反封原则、坚持保障人民民主原则、坚持促进经济发展原则而制定颁布了《苏维埃组织法》《农业累进税税则》《生产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法令[6];在司法方面,设立革命法庭,设立工农监察委员会;在执法方面,成立政治保卫局、规范监狱管理模式。法律制度的架构,极大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成果,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组织,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法治纲要细则。

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中体现的价值理念

有着“红色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称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坚持“二十八年红旗不倒、二十二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共和国元帅、五百七十位共和国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整个根据地有两百余万人民参加战斗,其中一百多万将士为国捐躯,光荣栖牲[7]。如此壮烈的革命事功背后,是坚毅的革命主观思想基石和庞大的无产阶级客观社会力量的支撑,归根到底,是党深刻把握了根据地政治建设的革命力量源泉和革命思想淬炼,并历史地凝结为如下几条我党之核心价值理念与历史遵循。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建设的第一要务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遵循的原则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8]。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初始,就多次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绝对重要性,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明确指出如果政党中的每一个成员均散漫自由、无拘无束、各自为政,那么政党就会丧失向心力和凝聚力。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就是最好的例证。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级党委深刻领悟坚持党的领导是所有工作的前提,是党的决议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因此,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等政治原则体现在每一次革命战斗、每一场田间劳作、每一堂学员党课中,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学习、战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全体党员、革命群众明确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要遵循,为开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建设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人民中心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革命前辈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便用激情豪迈的言辞和英勇无畏的行为做出了诠释。历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等战斗岁月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得愈发耀眼、愈发响亮。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全,党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可以付出全部所有。1931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受了巨大损失。在重大自然灾难面前,国民党完全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当汉口丹水池铁路堤段溃决时,时任湖北省省主席的何成浚、督军徐源泉、警备司令夏斗寅却仍在麻将桌上激战正酣,听闻下属汇报汛情灾情后,没有立即采取任何措施,只是说了一句:“不要紧,不要紧,你们看着办吧!”[9]反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红色政权,其积极领导根据地人民抗洪救灾,设立专职负责粮食管理的政权机构部门,积极处理灾后一系列的民生问题。

(三)坚持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革命改造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建设的核心举措

马克思主义政党缔造的基本准则是思想建党[10]。思想是一个人行动的先导和指南,指导思想则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革命思想的指导领航作用,强调共产党员务必要接受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教育、培养、考察和改造。时刻保持思想上的纯洁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心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政党到底做何种人、为何人服务、走何种道路的重大问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运用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与理论来教育和克服革命队伍中小资产阶级思想和传统小农意识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在通过宣传手册、干部党校、座谈研讨等形式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思想举措时,均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教育全体党员干部、革命群众,从人群上全覆盖,从知识上全讲解,逐步提高提升了根据地军民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不仅为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做好了前期铺垫,而且锻造了根据地军民献身革命、勇往无前的红色精神。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化政治建设之历史镜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军队在党的统一指挥下,夺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党的集中领导下,夺取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到:“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这和政治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依然是国家治理效能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不难想象,面对四百余万基层党组织的宏大规模,九千余万党员的巨大体量,如果失去党的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党的其他建设又该如何能落到实处!为此,回溯镜鉴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应从以下方面铺开,常抓不懈。

(一)筑牢思想根基,坚守人民情怀

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用牢固的思想指引共产党人的政治前进方向。一个政党的政治方向,是这个政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到全国执政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方向从未改变和动摇,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防止国家政治方向的偏离是关乎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首位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要通过宣传工作、培训工作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保证武装头脑的是饱含人民情怀的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路线。

(二)严明党的组织纪律,铸就忠诚铁军

党的组织纪律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行为准则,其体系脉络包括“四个服从”、请示报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等基本制度,这是全体党员务必遵循的铁律。如前所述,注重干部培训选任、增加一线干部数量等组织用人纪律亦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确保红旗不倒的可贵经验。在组织纪律中合理吸收运用历史经验,有助于将组织严密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带入新发展阶段,任用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党员,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三)压实党的作风监督,维系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员凭借良好作风打赢了战役、抗住了洪灾、赢得了人心、扩大了地盘。在新时代及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应该继续压实常态化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监督,充分发挥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职能,充分利用各单位派驻纪检组的“探头”优势,将作风监督工作纳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做好做深做细日常监督,狠抓“四风问题”,严肃政治生活,规范工作流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严守党纪法规,把牢正确的工作方向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绝不触碰法律红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监察委员会,其职责就是专门和一切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腐化倾向作斗争的。身为共产党员,我们不能仅靠外部监督机制的约束,而要靠我们内心的自觉,自觉把党章作为做人做事的根本遵循,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把纪律挺在法律之前,不越纪律雷池一分一毫,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光发热,无私奉献。

(五)完善党的制度建设,保障全局稳固

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五大建设之中,其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的特点注定它的不可或缺性。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尽管制定党规的专业人才缺乏、参考资料紧缺,但根据地党组织仍旧多方实地调研,听取群众意见,用小制度解决人民关切的真问题。在新的时代及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教育、经济、科技、国防等各方面实力显著增强,与此相应,党的各项制度建设也亟需加强,要不断提高制度的质量、加强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度的衔接,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搭建稳固基石。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1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定位决定了对其进行系统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尝试通过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历程所折射出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分析,探寻了当今新发展阶段下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可从筑牢思想根基、严明组织纪律、压实作风监督、严守党纪法规、完善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布局,以更好地突显党的政治建设在各项工作中的统领作用。

猜你喜欢

根据地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窗台上的妈妈
中国的出行革命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