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三种方法

2022-11-30赵永梁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里科夫沙皇套子

赵永梁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接下来,笔者就以《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为例,介绍三种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展示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后续的教学作准备。

示例:

1.作者其人: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hē)夫生于1860年1月29日,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1879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成为医学系的一名学生。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并开始文学创作。1880年至1884年,他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其中包括《变色龙》《外科手术》等。

契诃夫的代表作有《套中人》《樱桃园》《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凡卡》等。

2.创作背景:

契诃夫生活于沙皇统治的十九世纪末期。当时,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组建,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到处都是警察和密探,他们竭力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疯狂压制民主革命,使整个社会笼罩在阴云之下。作家契诃夫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沙皇专制统治厌恶至极,对劳动群众的遭遇感到由衷的同情,并创作了许多揭露沙皇政府真面目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创作这部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沙皇政府鹰犬的丑恶本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这些资料,从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閱读文本的效率。

二、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去阅读和理解文本,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示例:

之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去探究小说的主旨。有的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塑造顽固保守、害怕变革、厌恶一切新事物的别里科夫,突出了该人物的荒谬、可悲与可恨,批判了沙皇政府的黑暗,揭露了其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和对民众的控制,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三、开展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让他们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与鉴赏能力。

每当一个民族在举步维艰的时候,就会有一批优秀的人登上新的舞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启迪民众。契诃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了“套中人”的形象,试图打开人们封闭的内心,促进其思想的觉醒与社会的进步。在讲解《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人们都说别里科夫有两个“套子”,分别是有形的“套子”与无形的“套子”。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2.别里科夫为什么死了?

小说中并未详细说明别里科夫的死因。此题无标准答案,可由学生自主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事“告吹”,导致他伤心过度而死。有的学生认为,平时一直小心翼翼活着的别里科夫最怕遭到别人的耻笑,也怕受到上级的责怪与鄙视。“漫画事件”已经令他非常难堪了,“骑车事件”更是让他无地白容。所以他是受惊过度而死的。有的学生认为,他在人群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整日充满了担忧与恐惧,甚至“通宵做噩梦”。他原本想与华连卡结婚,却频频闹出事情,连未婚妻华连卡都笑他;此时的他已经感非常绝望了。所以他是绝望而死的。

3.有的人认为,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是旧秩序、旧制度、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他死有余辜;有的人则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他也是一个可怜人。你赞同哪种观点?

有的学生认为,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下,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的形象。通过描写他的外貌、动作,揭示了他的思想状态,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固步白封、畏首畏尾、顽固不化、反对变革、一心维护专制统治的“奴才”们。有的学生认为,别里科夫的不幸恰恰是那个社会的悲哀。他被人奚落甚至嘲弄,就连年轻人都已经失去了同情与关爱他人的能力,更能说明沙皇专制的罪恶。别里科夫是个不折不扣的牺牲品。

4.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夸张: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在大热天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还总是穿暖和的棉大衣。他成日躲在“套子”里。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作者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别里科夫的胆小怕事。他能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说明他是一个思想古板、落后、腐朽的人。

(2)对比:

别里科夫控制着全城的人,导致城里的人也战战兢兢,什么都不敢做。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别里科夫的可恶,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落后的思想。此外,作者还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姐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华连卡姐弟是外来者,可以无忧无虑地骑白行车,每天都兴高采烈的;而别里科夫虽然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但一直都是不快乐、不自由的。作者借此说明了人被装在“套子”之中是无幸福可言的。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取各种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让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里科夫沙皇套子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谢甫琴科见沙皇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我所欣赏的套子
女沙皇之画杀死33人之谜
套子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