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方法在提高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上的应用
2022-11-30党鹏飞
党鹏飞
(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3)
0 引 言
外墙保温砂浆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墙保温的效果和抗渗漏能力,而且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仅凭施工经验或者现场督促,难以准确把控主要因素和非主要因素,也就难以确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采用QC方法,则可以大幅度快速获得主要因素和非主要因素,再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以提升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1]。
1 QC方法原理
QC方法是在ZD零缺陷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小组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QC方法形成了两条重要的理念,其一是事实和变异的理念;其二是管理和改善的理念。QC方法在应用中多以事实为基础,事实则通过数据来展示出来,所以,QC方法非常主张搜集数据,排列、整理、分析数据,再按照数据规律开始行动[2]。QC认为事物总是存在发生异变的情况,此种异变既然包括偶然因素引起的异变,也包括异常条件引起的异变,要想避免异常的发生,就必须尽快发现引起异常变化的条件。
采用QC方法可尽早发现变异的条件,加以纠正进行改善,QC方法常用工具有折线推移表、帕雷托图、鱼刺分析等。QC方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计划管控、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管理、成本管控、质量管控、交期管控、士气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效率管理、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等),但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及改善。
QC小组组建以后,从选择课题开始,开展活动。活动的具体程序包括:选题、确定目标值、调查现状、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实施措施、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分析遗留问题、总结成果资料。
2 工程应用
2.1 案例分析
本建筑工程项目为汉腾邻里中心商住区二期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上饶经开区鹭西大道与兴业大道交汇处。总投资约为28 816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25 968 m2,地上建筑面积约95 087 m2,地下建筑面积约30 881 m2,其中地上建筑包括住宅楼9栋,商业楼1栋,幼儿园1栋,酒店1栋。外墙保温砂浆外侧施工总面积约63 433 m2,内侧施工总面积约58 462 m2,外墙总保温砂浆施工总面积约121 895 m2。为提升工程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采用了QC方法,课题名称为提高外墙保温砂浆施工一次性合格率,课题类型属于问题解决类型,QC小组共10人,活动频率为2次/周,平均QC知识教育时间为96 h。
在汉腾邻里商住二期工程施工中,QC小组分别对外墙内外侧保温砂浆施工检查了300个点,外墙外侧不合格点数55个,一次合格率81.7%;外墙内测不合格点数24个,一次合格率92%。如表1所示。
表1 外墙内外侧保温砂浆施工调查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外墙保温砂浆施工中,外墙内测保温砂浆施工合格率较高,达到了施工质量要求;外墙外侧保温砂浆施工合格率较低,未能满足要求。所以在QC小组活动中主要调查外墙外侧保温砂浆施工影响因素。
2.2 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
现状调查也是应用QC方法的关键环节,通过现状调查可准确获知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后期指定解决方法和措施提供数据参考[3]。就案例工程而言,QC小组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本工程外墙外侧保温砂浆施工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外墙保温砂浆质量缺陷调查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外墙保温砂浆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但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二是保温砂浆层墙面开裂。这两个问题占累计缺陷频数的81.82%(即(23+22)/55*100%=81.82%),其中23为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缺陷频数,22为保温砂浆层墙面开裂缺陷频数,如果将这两个问题解决90%,则该工程外墙保温砂浆施工的一次合格率就能提升到:81.7%+(1-81.7%)×81.82%×90%=95%。
所以,本工程QC小组决定将QC活动的目标定为外墙保温砂浆施工一次合格率提升到95%。
而引起这两方面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施工厚度控制力差,通过QC小组人员现场测量,在外墙保温砂浆粉刷完成后,选取一块平整度或垂直度在<3 mm的墙体和平整度或垂直度在3~7 mm的墙体进行各取100个点进行分析,详见表3。
对比试验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数、墙面开裂数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的偏差较大。因此,施工厚度控制力差对症结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二是施工人员培训次数少,没有掌握外墙保温砂浆施工关键技术,致使很多技术措施和标准没有落实到位。
经过小组讨论,决定采取对工人进行分组对比实验,一组工人培训8次/月,培训1个月;另一组工人培训4次/月,培训1个月,具体如表4。
表3 保温砂浆厚度对比
表4 施工班组培训8次和培训4次对照分析
由表4看出,对两组数据对照后,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和开裂不合格点偏差数较小。工人是否培训到位对症结影响较小。故此,施工人员培训次数少并非是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三是基层清理不够干净,由于浇注墙表面会有脱模剂、浮浆、浮灰、钢筋头和拉接头等,而在无机保温砂浆施工前的界面处理中没有把墙体表面处理干净,无机保温砂浆抹上去后,在部分位置会形成空鼓或开裂。QC小组通过对基层处理及未处理各100个调查点进行对照分析,具体见表5。
由上表发现,基层未处理时,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有9处;基层处理后,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有2处。基层处理对保温砂浆层墙面是否空鼓占据很大因素,此原因是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四是抹灰板老旧,致使保温砂浆墙面发生开裂和空鼓问题,现选取同一栋楼分别使用新旧两种不同的抹灰板进行保温砂浆粉刷,并对平整度进行检查控制,具体见表6。
表5 基层是否处理合格率对照
表6 抹灰板新、旧对比统计
经表6对比分析,两组工人无论用新、旧抹灰板粉刷,保温砂浆层墙面空鼓开裂不合格数量相差不大。通过试验分析,此项原因并非是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3 制定和实施对策
通过QC小组调查分析和现场检查可知,在本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基层清理不够干净;其二是施工厚度控制力差。针对这两个方面,QC小组提出了如下解决对策。
2.3.1 针对基层清理不干净实施对策 按工艺要求施工,墙体基层清理洁净,砼面涂刮界面剂,在砼墙与砌体交接处铺钉钢丝网(具体见图1);墙面洒水3遍,每遍洒水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4]。例如:在进行混凝土类墙面清理时,现浇混凝土墙会有浮灰、浮浆、拉接头、钢筋头等。需要剔除钢筋、封堵穿墙眼、清理浮灰。
图1 交接处铺钉钢丝网示意图
抹灰界面砂浆应严格按设计配比拌制,不同配比及用途的砂浆,不得混用。抹灰界面砂浆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总厚度,每层厚度不宜过厚,底层灰抹好待其凝固后,再抹罩面灰,一般控制在底层灰六、七成干时进行。底层灰抹好后,必须将其表面搓毛或划出纹道,以便于底层面层粘结牢固。抹灰完成后,及时浇水养护,保持湿润。每道工序完工后,由施工、质检、技术人员一同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5]。
实施效果检查:墙体基层清理完成后QC小组对其随机取10处5 m2墙面进行检查,7处整洁度100%,1处整洁度97%,1处整洁度96%,1处整洁度98%,平均整洁度99.1%>95%。经实施后检查,墙体基层清洁干净,表面粗糙,接缝处钢丝网铺钉牢固。
2.3.2 针对施工厚度控制力差问题实施对策 抹灰前,用笤帚拉或喷涂调整界面砂浆的用量,对所有的砼墙面做毛面处理;弹出厚度控制线,做间隔小于2 m的厚度灰饼,两灰饼之间拉通线,补充灰饼,保证横、竖、斜向灰饼的间距都小于2 m,按照垂直控制通线做垂直方向灰饼;根据冲筋厚度,至少抹两遍聚合物保温浆料,每遍厚度不大于20 mm,且间隔需大于24 h,第二遍厚度较第一遍施工厚度要小,其厚度为15 mm;等保温施工完3~7 d且保温层施工质量验收合格以后,再进行抗裂层施工。保温砂浆层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有效的控制抹灰施工厚度,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6]。
实施效果检查:经实施后检查,保温砂浆层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控制保温砂浆层每道粉刷层的厚度偏差经施工员、质检员验收,保温砂浆层施工完成后对其取100处进行检查验证,厚度误差显著降低,误差<3 mm。
3 应用效果分析
采用上述实施对策,对施工完成的汉腾邻里中心商住区二期9#、10#、11#楼外墙保温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共检查300个点,其中不合格点数12个,较之前下降明显,完成了小组设定的目标值。处理后质量缺陷排列图如图2所示。
经过QC小组实施运作后,对9#~20#楼由外墙保温问题产生的返工费用核算得出,实际支出费用比预算费用节约11.77万元。经济效益得以大幅度提升。案例工程应用QC方法, 达到了省建筑结构示范工程和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的效果,外墙保温砂浆施工一次成功率达到96%[7]。
图2 处理之后质量缺陷排列图
4 结 语
综上所述,文章以汉腾邻里中心商住区二期为背景,分析了应用QC方法提高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任何一个细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总体施工质量。采用传统的方法,难以快速准确的获知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而采用QC方法可以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快速获知影响外墙保温砂浆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结合主要的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外墙保温砂浆一次性施工的成功率,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在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