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人才储备蓄水池 打造人才发展微生态 北辰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022-11-30撰文摄影中共北辰区委组织部

求贤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北辰区强区校友

撰文、摄影/中共北辰区委组织部

本刊讯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北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引”上下功夫、在“育”上做文章、在“留”上出实招,着力打造人才引领驱动发展的战略支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提供坚强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坚持多维度引才筑牢人才储备蓄水池

坚持政策引才。优化升级现有人才政策,打造“北极星”人才发展计划升级版,实施高端人才领航、产业人才培育、技能人才倍增、行业人才支撑、青年人才托举、人才生态赋能六大工程,推动建立25 个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评审确定拔尖人才20 名、“北极星”高层次人才109 名。坚持以产聚才。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探索产才融合发展新路径,与天津大学、北方发动机研究所等重点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联合发起成立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链接高校院所15 家,聘请院士专家11位,联系领军企业家150 余人,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700 余人,人才和项目“虹吸效应”加速显现。坚持校友揽才。深挖校友资源“富矿”,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14 名知名高校校友会负责人担任引才大使,成立全国首支人才公益基金,定期举办校友经济论坛,带动落地校友企业8 家,打造“双招双引”新模式。

坚持多平台育才畅通人才成长快车道

搭建协同育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河北工业大学“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优势,在资金政策、产业空间、应用场景上给予支持,联合共建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入驻智能康养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等科研团队10 个,联合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大类研究生600 余人。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结合北辰区产业定位和人才需求,依托京津冀高校和企业资源,重点面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器,每年组织开展实习实训2000 余人次,规模化、订制化培养产业急需和适用人才。搭建高能级人才综合平台。以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园为重要抓手,创新打造“北极星”人才生态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共享、成果展示交易、创新创业孵化、上市加速服务等六大平台,推行“1+5+6”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项目链、资金链“五链”深度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坚持多举措留才打造人才发展微生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调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16 个增加到31 个,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工作矩阵,落实“一小时作出反应、一日内部门对接、一周内答复解决”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破除“四唯”问题,聚焦智能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组建智能装备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实施“一链一才”产业人才计划,坚持谁用人谁评价、让人才评人才、干得好评得上,首次评审通过副高级职称79 人。创新实施“北爱人才·辰邀您来”人才服务品牌活动,开展政策推介、技术撮合、直播带岗等“八个一”专项服务,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大力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着力提升人才的政治待遇、政治归宿感,努力把各类人才集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中来。

猜你喜欢

北辰区强区校友
旅游兴区 产业强区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天津北辰青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人才强区:杭州高新区“5050计划”
努力建设旅游强区
北辰区四所中学三铁项目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