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东丽区着力提升人才工作精准度实效性

2022-11-30撰文摄影中共东丽区委组织部

求贤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东丽人才

撰文、摄影/中共东丽区委组织部

本刊讯近年来,东丽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要求,大力开展人才引育留用,着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为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打造人才工作“新引擎”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建立快速、全面、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开通12345 企业人才直通车,推行“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推动成员单位强化横向联系,纵向深度链接市级部门,打造立体化人才工作矩阵,建立“一事一议”工作机制,确保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一人一策”、“对症下药”。二是做强产业人才联盟。立足产业需求,发起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增至165 家,落地项目100 余项,聘请11 位院士为特聘专家,集聚科研人员2900 余人,引进各类人才700 余名,促成项目合作100 余个、科技成果转化200 余项,助推多个“卡脖子”难题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联盟搭台、科学家助力、企业家唱戏”的人才工作格局。三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争取市级部门支持,首创天津市工程技术系列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专业职称并自主承担评审,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功开展首批职称评审工作,17人获评航空航天副高级职称,21 人获评医疗器械副高级职称,有效畅通人才职称晋升通道。

二、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引入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

一是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2018年以来引进各类人才3.3 万余名,引才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和新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业人员6000 余人。强化青年人才资源储备,与海教园就业联盟、北方人才等机构开展合作,2022年以来,开展专场招聘会、企业直播带岗、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访企拓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 余场,提供就业岗位4000 余个,辐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近万人,达成就业意向1000 余个。二是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进北京天海达北大卫星导航终端产品研制、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制造等高端项目10 余项,并配套引进航空设备铺材、军用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研发生产等领域专业人才。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加快推动垠坤·先进制造产业园、联东U 谷·智能制造科创园、英诺美迪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大项目落地助力人才引进。三是依托科技成果转化招揽科研人才。高标准建设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现已注册企业40 家,完成智慧机场、航空训练、机务虚拟仿真等70 项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转化额2800 余万元,为高水平科研人才留津发展提供广阔平台。积极对接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院,推动复合制造与智能识别研究所等专家团队开展成果转化研究,吸引航空航天、智能光检、特种喷涂等领域人才来津开展生产研发。

三、着力强化人才培育,构建高素质人才“蓄水池”

一是高质量筹办重大人才赛事。积极承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预赛,推动区内3 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中油智采公司、清研同创公司人才团队项目分获全国银奖、铜奖。举办2022 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搭建高级智能驾驶测试验证平台,吸引龙头企业、知名院校、科研机构63 支车队参赛。举办东丽“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遴选12 名高技能人才备战市级以上赛事,2 人获评“海河工匠”,实现东丽区“海河工匠”高技能人才评选零的突破。二是高标准打造人才平台载体。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30 家,落地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器等创新载体49 家,成功推荐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等12 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等领域科研人才3900 余人。三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0 万余人次。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导师制”和“传帮带”等培养机制,面向经管、技术、技能人才分级分类制定培育计划,通过顶岗实训、股权激励等措施,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四、充分释放人才效能,下好人才引领“先手棋”

一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重视人才关键作用发挥,鼓励高层次人才投身科研工作,近年来形成科研成果270 余项,17 项成果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撮合校企深度合作,推动爱思达公司“出题”,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团队“揭榜”,成功研制高端智能自动铺丝机,实现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推动中唯精密公司与某研究院专家团队开展院企协作,攻克火箭发动机毛细管内表面特种加工技术难题。二是促进产业人才技术共享。推动中国民航大学联合航天精工、天津航空等10 余家企业共建天津市航空器安全性技术创新中心,聚集40余名航空航天领域院士专家,开展民用直升机复合材料结构、紧固件腐蚀防护等前沿技术研发,突破民用航空器、无人机安全等验证技术,合作共享新技术红利;鼓励开展产业协作,推动明日宇航公司与爱思达公司共享高水平技术工人,互补工艺短板,有效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三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区域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2021年以来,从党政管理、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领域选派200 余名优秀党政专技人才到新疆、甘肃、西藏等地对口支援,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受援地乡村振兴。

五、多措并举留才爱才,形成“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一是打好留才“政策牌”。统筹市、区两级人才政策资源,制定人才政策汇编,依据重点产业“人才画像”搭配“政策套餐”,累计覆盖国家重点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20 余人,获得市人才支持资金1200 余万元,用足用好现有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充足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二是打好留才“亲情牌”。留才重在“用情留心”,着眼人才去留关键性问题,着力解决人才“关键小事”,快速破解高端人才破格认定、家属工作安置、子女就近入学等各类需求百余件,有效化解人才落户扎根“后顾之忧”,把工作做到人才“心坎里”。三是打好留才“服务牌”。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动天安屿果公寓、天使港人才公寓等项目高质量运行,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龙湖冠寓、东丽湖产业园、宝能科技园等人才公寓建设,全区现有人才公寓突破4000套;聚焦人才生活品质提升,打造天使港人才社区“九号客厅”,常态化开展社交活动,构建青年人才社交圈;依托宜家家居、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项目推动“新立经开”等大型商圈建设,发挥欢乐谷、东丽湖自然艺苑区等国家级旅游景区品牌效应,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让人才“食在东丽、行在东丽、住在东丽、乐在东丽”,建设“宜创、宜居、宜业”活力之城。

猜你喜欢

东丽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东丽联合住友化学推动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应用
日本东丽昙卡先进复材与阿斯顿马丁合作开发超跑汽车
日本东丽开发出新型碳纤维
环保工作不力 天津市东丽、津南两名副区长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