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检查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2022-11-30孙美荣通信作者
孙美荣,周 洁(通信作者)
(1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颞颌关节构造较为复杂,由下颌骨髁状突、颞骨关节面、居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组成,其关节囊较为松弛,侧方由内、外侧韧带加强,主要负责机体咀嚼和张口闭口运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是颞颌关节常见疾病,多发生于20~30岁青壮年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鸣、张口困难、关节疼痛、关节弹响、颞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2]。目前针对TMD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为X线摄片,能够反映患者关节间隙、骨质的变化。但X线结果仅能显示关节骨组织结构,对关节盘等分辨率较低[3],MR检查技术不仅具有无辐射、高分辨率反映软硬组织信息等优点,还可显示骨髓改变、关节腔积液等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异常改变[4],在多种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价值。现为进一步探讨MR检查技术在TMD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对60例TMD患者开展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放射科和江苏省人民医院 放 射 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 收 治 的60例TM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6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27.41±5.74)岁;病程3天~4个月,平均(1.26±0.37)个月;包括关节疼痛47例,关节弹响26例,张口受限12例,张口偏斜10例,关节绞索4例。
纳入标准:①存在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TMD症状者;②于本院就诊前未曾接受TMD相关治疗者;③ 患者年龄为16~70岁,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存在MR检查禁忌证者;③伴发其他颌面部疾病者;④存在颌面部手术史或外伤史者;⑤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采用1.5T Signa超导型MRI(GE公司)和3.0T Ingenia超导型MRI(PHILIPS公司)系统采集所有患者双侧颞颌关节斜冠状闭口位PDWI序列以及斜矢状张闭口位T2WI、PDWI序列,其中有16例患者于斜矢状位行FIESTA序列动态成像。冠状位与髁突内外径长轴平行,矢状位与髁突内外径长轴垂直。
1.3 MR检查内容
关节盘分为三部分:前带、中间区(薄)、后带(厚)。前带呈均匀低信号,尖端向后与中间带相连接,底向前,也就是关节囊的前缘;后带亦呈三角形,尖端与中间带相连,底为后缘;关节盘后部有一韧带,称为双板区。闭口位时关节盘、双板区均位于关节窝内,关节窝内结构紧密。颞后附着、下颌后附着与双板区紧密压缩在一起,较难分辨。张口位时关节盘与髁突相对于关节窝向前下移行与关节结节下方,此时颞后附着明显拉长,双板区压力减少,血管扩张,双板区组织明显膨胀,将颞后附着与下颌后附着分开,两者易于分辨。
①关节盘位移。关节盘分界角为关节盘后带后界与经髁突12点方向垂线的夹角,是定义关节盘位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当盘分界角前后>10°可诊断为关节盘位移。关节盘位移包括前位移、内侧位移、外侧位移、前内侧位移、前外侧位移、后位移,在开口位时髁突与前位移的关节盘位置关系恢复正常,属于可复性前移,若未能恢复正常,则属不可复性前移。②关节盘形态。于关节盘矢状位最大截面观察其形态,正常关节盘上下表面均呈凹型,其形态改变分为双凸型:上下表面均凸起;后带膨大型:关节盘后缘膨大凸起,前缘平直;伸长型:关节盘变薄均匀延长;折叠型:关节盘中心折叠变形。③关节腔积液。以关节盘为界可将颞颌关节腔分为关节下腔、关节上腔,关节腔积液患者可于斜矢状位T2WI序列呈现高信号。④翼外肌病变。TMD患者患侧髁突周围翼外肌水肿、渗出,T2WI序列局部呈现高信号;下头附着点较对侧增厚,在PDWI及T2WI序列呈现低信号。⑤髁突骨质退变。主要包括髁突吸收至顶部扁平、髁突骨髓水肿等骨关节炎改变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纳入的60例(120侧)TMD患者中,男女占比分别为23.33%、76.67%,双侧TMD患者34例,单侧TMD患者26例。在120侧颞颌关节中,关节盘位移共计75侧(62.50%),可复性位移36侧(30.00%,前位移32侧,前外侧位移4侧),不可复性位移39侧(32.50%,前位移32侧,前外侧位移4侧,关节盘粘连3侧);关节盘形态异常77侧(64.17%),后带膨大型41侧,伸长型20侧,折叠型13侧,双凸型3侧;关节腔积液88侧(73.33%);翼外肌病变19侧(15.83%);髁突骨质改变45侧(37.50%),骨赘增生31侧,髁突骨髓水肿伴顶部扁平14,见表1。临床紊乱关节的MR影像结果异常率显著高于无症状颞颌关节。
表1 MR影像特征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统计[n(%)]
图1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
图2 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
图3 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翼外肌病变、髁突骨质改变
3 讨论
TMD是颌面部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考虑与解剖结构异常、创伤、关节负荷重、心理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5],部分患者在发病时可伴随多种致病因素,若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诊治,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工作中针对TMD的影像学检查有X线片、CT、关节腔造影、MR等多种[6-7],其中X线片能够反映关节结构及骨质变化,但对关节盘等结构辨别不清,CT检查能够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颞颌关节盘突关系进行立体反映,但难以展现关节腔积液、关节内软组织等信息,并且存在一定的辐射损伤,关节腔造影操作难度大,属于有创性检查,临床应用受限。MR检查不仅能清晰显示颞颌关节的骨性结构,还可反映关节盘、关节周围软组织等信息,并且能够在任一层面进行成像,此外MR检查还可进行动态成像以增强诊断准确度[8]。
关节盘在髁突与颞骨间运动起缓冲作用。在不同TMD病理改变中,以关节盘位移最为常见(盘分角>10°)。官晓晖等[9]对46例(62患侧)TMD患者进行颞颌关节MR扫描发现关节盘位移占比达65.2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紊乱关节中关节盘位移占比72.34%(68/94),略高于官晓晖等报道结果。根据开口位关节盘位置是否恢复正常,可将关节盘位移分为可复性位移和不可复性位移,可复性位移常常伴随关节弹响,而不可复性位移患者多伴随关节疼痛,关节弹响较少,若发生关节盘粘连,可表现为张口受限。另外研究[10]发现在关节盘位移等病理改变早期,患者可无关节弹响等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无症状颞颌关节中,关节盘位移发生率达26.92%(7/26),因此仅通过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确诊TMD存在较高的漏诊率,从而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TMD患者中,少部分患者关节盘位置关系正常,但发生关节盘变形、关节腔积液等病理改变。在日常咬合咀嚼动作中,关节盘长期受力不均匀可发生形态异常,以关节盘后带膨大增厚常见,随着损伤进一步加重,关节盘受到持续性磨损和挤压,可发生折叠型或伸长型改变亦或穿孔。
正常颞颌关节腔较少发生积液,在本次研究中94侧临床紊乱关节关节腔积液发生率达90.43%,显著高于无症状关节(11.54%),并且9侧临床紊乱关节仅表现为关节腔积液,提示关节腔积液可能是TMD的首要病理改变,在MR影像中,大量关节积液可将关节盘形态衬托出来,形成高信号“关节造影征”[11]。王世雄等[12]研究发现TMD多伴有翼外肌下头过度活跃以稳定关节盘及髁突,在本次研究中亦发现17侧临床紊乱关节发生翼外肌病变,在MR T2WI序列上显示肌间隙区或肌区存在不同程度小片状或条带状高信号,提示渗出、水肿性病变,部分病例存在翼外肌下头增厚、肥大,并且13侧翼外肌病变伴随不可复性关节盘位移,因此我们推测翼外肌病变与关节盘位移存在相关性,但需扩充病例数进一步研究。髁突边缘骨赘增生、骨髓水肿、骨质扁平等骨质改变是颞颌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13],也是TMD的晚期病理改变,MR结果显示在94侧临床紊乱关节中,45.74%伴随髁突骨质改变,检测结果精准度及信息丰富程度远超CT、X线等检测手段。
综上所述,通过MR检测观察关节盘与髁突位置、关节盘形态、关节腔积液、翼外肌病变、髁突骨质改变等,对于TMD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