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工夫心曲考察: 以正德年间散曲诗歌为例 *
2022-11-30雷静
雷 静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广州 510631)
王阳明“致良知”说将焦点聚集于“是非”,证成良知作为是非判断标准,从而彰显致良知的知行合一的工夫实行义。(1)陈来.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70.虽然阳明在正德十五年就提出了致良知,(2)陈来.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63.但钱德洪有意为之,以正德十六年为开端,(3)按照《年谱》的记载,正德十五年阳明在虔州讲学提出致良知之说,而正德十六年,由说而教,阳明为其致良知说判教,并着力推动陆九渊入祀文庙,让其子孙享有相应待遇。参见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87-1288.实重在以致良知为“教”,凸显“行”。以良知作为是非标准,正是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宸濠之乱),及事后应对张忠、许泰等诬陷(忠泰之难)的经历中,从艰难实践里体会出来的。
在宸濠之乱、忠泰之难的风波中,是明哲保身,还是以良知为是非、以天下为己任?阳明亲身经历这一“心战”,他的心路历程,也正是由痛苦彷徨到自信自立的工夫砥砺过程。致良知的哲学,是结果的呈现;而这段鲜为人知的心曲,需要进入阳明的自我叙述才能发现。这就需要考察作者直抒胸臆的文体,(4)陈寅恪认为,与骈体相比,唐代小说之文体便于创造,与古文运动兴起有密切关系。此说可以启发由文体进入新思想的思路。参见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陈寅恪.陈寅恪集.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本文受此启发,认为阳明的散曲、诗歌等文体更直接地抒发胸臆,而对于正德年间复杂情势中产生的致良知说,由其直抒性灵的文字更可见其工夫受用处。而相较于语录、书信等论学文字,阳明的诗歌更直接地呈现了他的心境。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正德十四、十五年间,正是阳明创作诗歌的高峰。于这一时期,他在江西留下了一百二十首诗。此外,他还创作了散曲,其体裁更为自由。围绕此阶段阳明创作的散曲、诗歌,可以考察“致良知”说产生的曲折心曲,理解其中工夫体证的关键之处。
一、 阳明散曲《归隐》与正德十五年心曲
阳明共创作了两部散曲,标题分别为《归隐》《恬退》。(5)两首散曲参见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5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918-1921.据张如安研究,国内最早提及王阳明散曲的论文是喻博文的《简论王阳明的诗作》,(6)喻博文.简论王阳明的诗作[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最早完整地对王阳明散曲进行辑录和校勘的学者是谢伯阳先生,其成果见于《全明散曲》。(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5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921;谢伯阳.全明散曲: 第1册[M].济南: 齐鲁书社,1994: 1101-1104.然谢伯阳先生未标明散曲著作年月,今据阳明诗、书信、语录等,可见《归隐》与正德十五年间阳明所作江西诗多有对应,故重点考察《归隐》。《归隐》共有十一曲,与江西诗相关的分别是第一、二、三、六、十曲。分录如下:
【套数】 归隐
【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 宦海茫茫京尘渺,碌碌何时了。风掀浪又高,覆澈翻舟,是非颠倒。算来平步上青霄,不如早泛江东棹。(第一曲)
【沉醉东风】 乱纷纷鸦鸣鹊噪,恶狠狠豺狼当道。冗费竭民膏,怎忍见忍离散,举疾首蹙额相告,簪笏满朝,干戈载道。等闲间把山河动摇。(第二曲)
【忒忒令】 平生地生出祸苗,逆天理那循公道。因此上把功名委弃如蒿草。本待要竭忠尽孝,只恐怕狡兔死,走狗烹,做了韩信的下梢。(第三曲)
【双蝴蝶】 待学。陶彭泽懒折腰。待学。载西施、范蠡逃。待学。张孟谈辞朝。待学。七里滩子陵垂钓。待学。陆龟蒙笔床茶宠。待学。东陵侯把利名抛。(第六曲)
【浆水令】 赏春时花藤小轿,纳凉时红莲短棹。稻登场鸡豚蟹鳌,雪霜寒纯棉布袍,四时佳境恣欢笑。也强如羽扇番营,玉佩趋朝。溪堪钓,山可樵。人间自有蓬莱岛。何须用,何须用楼船轿。山林下,山林下尽可逍遥。(第十曲)(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5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918-1920.
第一曲中,“风掀浪又高,覆澈翻舟,是非颠倒”,与之最接近的表述,是《年谱》载正德十六年之事:“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乃遗书守益曰:‘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87.查《全集》中收录阳明致邹守益书信,正德十六年信中未见此语,而本年在给杨仕鸣的信中有“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1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98.嘉靖四年乙酉给邹守益信中,才有“以是益信得此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1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92.至于钱录后句“譬之操舟得舵”下,并未见于乙酉信中,而实见于嘉靖五年丙戌与邹守益信中:“所幸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得舵,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1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19.可知此曲段首“风浪”语,于正德十六年书信中无,然《年谱》归为十六年,则此曲之“风浪”语或可为《年谱》系年之证,即发生在正德十六年附近。又第一曲中“是非”之语,当在正德十五年附近。正德十五年,阳明在虔,在《传习录》下卷中,陈九川录阳明始讲致良知,即以是非论良知,“尔那一点良知,正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1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02.
第一曲末句“不如早泛江东棹”,查阳明江西诗,《舟过铜陵野云县东小山有铁船因往观之果见其仿佛因题石上》(下简称《舟过铜陵》诗),有“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秦鞭驱之未能动,奡力何所施其篙。我欲乘之访蓬岛,雷师鼓舵虹为缫”(1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00.与本曲意境较合。铜陵地处江西往南京的水路上,在安庆与芜湖之间。是诗即在正德十五年,将至芜湖路上,过铜陵时所作。按《年谱》,正德十五年正月,阳明受诏从江西赴南京觐见明武宗,一路乘舟,中途被命令滞留在芜湖。此番召见,是武宗受张忠、许泰的怂恿,向王阳明施加压力。(1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77.
又如,第三曲中,“平生地生出祸苗”,阳明正德十五年江西诗《登小孤书壁》有“世情平地犹多艰”(1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796.语。正德十五年正月至二月间,觐见武宗回江西路上,(1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77-1278.从芜湖到九江之间,即是小孤山。第六曲“载西施、范蠡逃”,江西诗《丰城阻风》,有“海上陶朱意颇同”,(1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04.此为正德十五年六月,由南昌去赣州,(1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80.再次路过丰城县。第十曲中,“人间自有蓬莱岛”,阳明《忘归岩题壁》诗中有“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2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5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773.此诗后附有阳明云“正德庚辰八月八日,访邹、陈诸子于玉岩题壁。阳明山人王守仁书”(2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5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773.,可见是正德十五年八月八日作。从上述诗文之对应可见,《归隐》所涉及的诗人吟咏风物,主要在正德十五年正月至八月期间。
二、 “是非”问题根源
第二曲中的“乱纷纷鸦鸣鹊噪,恶狠狠豺狼当道。冗费竭民膏”,以及“怎忍见忍离散,举疾首蹙额相告”,实有所指,分别对应阳明正德十四年两通奏疏。阳明于正德十四年七月三十日上《擒获宸濠捷音疏》,云:“窃照宁王烝淫奸暴,腥秽彰闻,贼杀善类,剥害细民,数其罪恶,世所未有。不轨之谋,已踰一纪;积威所劫,远被四方。士夫虽在千里之外,皆蔽目摇手,莫敢论其是非”。(2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2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28.于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九日上《飞报宁王谋反疏》,云:“臣奉前旨,欲遂径往福建。但天下之事莫急于君父之难……如此,则胜负之算未有所归,此诚天下安危之大机。虑念及此,痛心寒骨,义不忍舍之而去”。(2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2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15.与《舟过铜陵》诗仅采用咏物借喻手法不同,本曲更为直接地点出,“是非”问题正凸显于此历史背景中。故本曲当属追叙,以交代事件原委。曲末“簪笏满朝,干戈载道”“等闲间把山河动摇”等语,实指两奏疏中言“天下安危之大机”,以及“士夫虽在千里之外,皆蔽目摇手,莫敢论其是非”。“是非”问题直接根源于宸濠之乱所暴露的政治弊端。
正德十四年五月间,距宸濠起兵不足两月,竟有江西巡抚孙燧、巡按林潮、镇守太监毕真等上奏宸濠孝行宜旌。(24)谈迁.国榷: 第4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174.按照谈迁的论述,这是江西地方官想要拖住宸濠谋反步伐的无奈的缓兵之计。(25)谈迁.国榷: 第4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175.
谈迁曰: 宸濠孝行,请下史馆,在正德二年十月辛巳。则虚誉夙隆,越今一纪矣。而抚按犹沾沾焉因其伪而饰之,冀彼盖匿或不遂为逆,即为逆犹可稍缓其发、徐为之图,亦抚按之曲计也。林潮在江西,抗法自严,濠数侵之,坚不为动。御史范辂被逮,累以礼与争。设孙忠烈或迁代,且与林潮同论罢矣。世以成败律人如此。逆莽逆濠,俱以孝盗名,今昔一辙。使无末覆,几与曾闵竞节矣。(26)谈迁.国榷: 第4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175.
表彰宸濠孝行,十二年前已下史馆。此次旧事重提,且是地方官集体上书,如此兴师动众,显然会引起武宗的关注。这封奏疏被吏部尚书毛澄为首的文官们弹劾,也触怒了武宗。(27)谈迁.国榷: 第4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174.从此时开始,武宗对宸濠的积疑不断得到验证,也促使朝廷做出应对措施。尽管由于明廷受内外牵制,在危机面前,显得行动缓慢。
宸濠善于博取美名,“逆莽逆濠,俱以孝盗名,今昔一辙。使无末覆,几与曾闵竞节矣”。面对伪善流行,王阳明因此发出“是非颠倒”的慨叹。而明廷各部门官员在权责上彼此掣肘,行事之际也未必明辨是非。夏燮的《明通鉴》补充了奏疏事件前后的因缘,从中可见一斑。
濠将谋逆,巡抚孙燧与副使许逵修城练兵以备之。比将反,燧七上书,皆为所邀阻,不得达。宸濠赂中官钱宁,取中旨召其子司香太庙,又胁镇、巡官及诸生父老奏其孝且勤,上固疑之。会南昌人熊浃尽发其状,授御史萧淮上之,廷和请如宣宗谕赵王故事,乃有是遣。(28)夏燮.明通鉴[M].北京: 中华书局,1959: 496.
江西巡抚孙燧曾经七次上书,希望朝廷打压宸濠谋反的势头,但都被中途扣住。而曾经谄事宸濠的前任江西巡按曹倣,在本年三月受到弹劾,却因为与大学士杨一清交好,安然无恙。(29)谈迁.国榷: 第4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168.事情发展到南昌人熊浃告发宸濠谋反,并交由御史萧淮上疏。恰好东厂太监张锐与朱宁素有嫌隙,张锐听从南昌人谢仪的建议,打算以协同宁王谋反的罪名来揭发朱宁,所以萧淮的奏疏能够顺利上达。而当这份奏疏到了内阁时,杨廷和给出的建议是宣谕宸濠,武宗同意了,廷臣在左顺门商议,也同意廷和的主张。(30)谈迁.国榷: 第4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175.但直到阳明平叛结束,朝廷还来不及派出援军。在宸濠与朝廷之间的博弈中,正是由于王阳明的及时介入,胜负天平倾向了朝廷。
宸濠事件幕后还有宦官集团江彬、钱宁之争,杨廷和不得不谨慎行事,所以宣谕宁王的旨意,他本不想公开,但被兵部尚书王琼发现。后者参与其中,推动旨意公开,并补充建议说,接受给事中孙懋、易讃的奏议,以长江练兵为名,宣谕的同时进行军事部署。王琼主兵部,用兵须有名目,是行政惯例,而在王阳明第一时间救难时,也正是王琼为阳明之出师来正名。
是时巡抚南畿都御史李克嗣飞章告变,琼请会议左顺门。众观望,犹不敢斥言濠反。琼独曰:“竖子素行不义,今仓卒举乱,殆不足虑。都御史王守仁据上游蹑之,成擒必矣。”乃从直房顷刻覆十三疏,首请下诏削濠属籍,正贼名。(3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70.
设若朝廷在宸濠起兵的性质上没有统一认识,则王阳明师出无名。阳明也深谙其中利害,出师之际,只能以顺道省葬的名义奏请牵制贼军。“先生起兵,未奉成命。上便道省葬疏,意示遭变暂留,姑为牵制攻讨,俟命师之至,即从初心。”(3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70-1271.即便他如此谨慎,朝中还有王琼等人的支持,但仍因得罪了张彬等中官,被以密交宸濠的罪名诬陷。王阳明的职务不在江西,他手握兵权,却从赴福州任上中途折回江西,这就给造谣者以编织附会的材料。王阳明本来凭着一己良知慨然为国纾难,却在权责掣肘的现实格局中成为异类。本该是非分明,此时却模棱两可。王门弟子不遗余力地在《年谱》中书写平濠始末,揭发中官阴谋,列举阳明孤忠被陷的证据,都是为老师辩护。
三、 《纪梦》:“良知即是非”的内在权威
正德十五年七月已经擒住宸濠,而武宗在江彬、张忠及安边伯许泰的怂恿下,要御驾亲征。正德十五年八月,王阳明上疏谏止亲征,武宗不听,忠、泰等要阳明重新将宸濠放归鄱阳湖上,等武宗率众来捉,然后论功行赏。王阳明只得求助宦官张永斡旋,九月,献俘钱塘,将宸濠交由张永带走。(3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4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76.《纪梦》即作于正德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八月间,阳明目睹了武宗种种不可思议之荒唐行径,而近臣迷惑君主,为邀功可以将重大军事行动当作政治作秀。
是非标准的澄清,不仅是儒家道德学问的大事,更是士大夫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立身处世的原则诉求。阳明以《纪梦》托其志,既是义愤苦闷的宣泄,也是作为荒唐事件中的亲历者对是非标准的追求。
纪梦 并序
正德庚辰八月廿八夕,卧小阁,忽梦晋忠臣郭景纯氏以诗示予,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敦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其言甚长,不能尽录。觉而书其所示诗于壁,复为诗以纪其略。嗟乎!今距景纯若干年矣,非有实恶深冤郁结而未暴,宁有数千载之下尚怀愤不平若是者耶!(3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14.
……因思景纯有道者,世移事往千余春;若非精诚果有激,岂得到今犹愤嗔……是非颠倒古多有,吁嗟景纯终见伸!御风骑气游八垠。彼敦之徒草木粪土臭腐同沉沦!(3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14.
……王导真奸雄,千载人未议。偶感君子谈中及,重与写真记。固知仓卒不成文,自今当与频谑戏。倘其为我一表扬,万世万世万万世。右晋忠臣郭景纯自述诗,盖予梦中所得者,因表而出之。(3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15.
阳明的龙场之悟,也是以梦的形式出现,梦中孟子向他托付儒家真传。阳明十五岁在马伏波庙,梦见伏波将军赠剑。以梦境中与先贤通灵的方式,阳明标记其重大顿悟。(37)陈立胜.王阳明龙场悟道新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4): 94.在儒家传统中,如孔子梦周公之类的圣贤之梦,是标榜某种价值观的权威性寄托。既然是梦,其内容就往往是虚构,如阳明《纪梦》中揭发王导,证诸史书并不一定符合。(38)任文利.解读正德庚辰王阳明之梦: 兼论开悟“致良知”宗旨的政治苦境[C]//王中江,李存山.中国儒学: 第六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2.但此诗却是致良知之悟的成果,借用晋朝忠臣剖白来标记“是非”——“是非颠倒古多有,吁嗟景纯终见伸。”“倘其为我一表扬,万世万世万万世。”阳明不惜重言“万世”之语来强调梦中拨乱反正,扭转了被颠倒千年的是非,也是暗喻他已经找到了是非标准。而这一是非标准的获得其实不靠考证史实,而依靠致良知——“若非精诚果有激,岂得到今犹愤嗔。”平濠事件中暴露出的是非颠倒,通过梦的意念形式,被良知审判,也借圣贤的身份彰显了良知即是非的权威性、合法性。
《纪梦》勾勒的形象是先贤,以此寓示内在良知的权威。正德十六年,阳明给杨仕鸣的信中,谓“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3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98.以上数语,典出《中庸》。嘉靖三年,阳明又与黄省曾论及此语,即是在《中庸》学脉内,诠释致良知何以无疑:
来书云:“以良知之教涵泳之,觉其彻动彻静,彻昼彻夜,彻古彻今,彻生彻死,无非此物。……真乾坤之灵体,吾人之妙用也。窃又以为《中庸》诚者之明,即此良知为明;诚之者之戒慎恐惧,即此良知之戒慎恐惧。当与恻隐羞恶一般,俱是良知条件。知戒慎恐惧,知恻隐,知羞恶,通是良知,亦即是明”云云。此节论得已甚分晓。知此,则知致知之外无余功矣。知此,则知所谓建诸天地而不悖……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非虚语矣。(4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06-207.
黄省曾提出,良知既是贯彻动静、昼夜、古今、生死的本体,又是吾人心体作用。戒慎恐惧与恻隐羞恶,都是良知本体发用。阳明赞同黄氏的解释,并指出,致良知即体即用,因此可以具备“建诸天地而不悖”“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权威性。阳明也提出过,良知作为本体,是天地流行造化之德,由此蕴含了作为万事万物之原因的权威性:“(钱德洪录)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4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15.
阳明高足黄绾也用天地之德来验证是否致良知。
典籍所载,乃天地万物之理,及圣贤君子言行,恶可不讲求?但要知古人远取诸物,则必近取诸身,理义人心所同,彼特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必于吾心独知之地实致其力,必求仁,必求道,必求德,不使一毫不尽,则此心之理,建诸天地,考诸三王,征诸庶民……百世以俟圣人,以验其悖与不悖、谬与不谬、疑与不疑、惑与不惑、可征与不可征,而益致其克己之功。(42)黄绾.明道编[M].北京: 中华书局,1959: 55.
将良知之知,联系为《中庸》天地圣贤之德,是用天地无所不知来说明良知无所不在。黄绾诠释发挥的重点落在“无疑”,“无疑”“不可欺”是良知具体的监督作用体现。而人主动敬畏良知天地之德,自觉监督和验证自己的行为是否悖谬或尚有可欺之疑惑处,这就是致得了良知天理。
四、 “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
以克己无欺来发挥如何与天地先贤对质而无疑,则将天地之德转化为人之德,这种道德工夫修养,阳明称之为“自信”。黄绾的发挥,很有可能就是从阳明“自信”之说而来。阳明也将“自信”作为良知即是非的表达,自信作为良知是非的标准,尤其是经历了忠泰之难后才得来。除钱德洪的记录外,嘉靖五年,阳明有封《答友人书》,亲自回顾了当年只求“自信”。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往年驾在留都,左右交谗某于武庙。当时祸且不测,僚属咸危惧,谓群疑若此,宜图所以自解者。某曰:“君子不求天下之信己也,自信而已。吾方求以自信之不暇,而暇求人之信己乎?”(4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21.
阳明在孔子无入而不自得的为己之学脉络里诠释“自信”,并将这种“无入而不自得”归因于万物一体之仁的不容已,见《答聂文蔚》第一书:
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有讥其为佞者,有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丘者,有嫉而沮之者,有恶而欲杀之者……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之难矣!”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4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8.
孔子遭遇诽谤,但与此同时,却不以天下之信己与否为急务,真正究心的,是万物一体之仁不容已。横亘在圣人胸臆间的,是“疾痛迫切”。这种疾痛迫切,正是恻隐之心,这是阳明在“拔本塞源论”中呼吁的。
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趣愈下。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4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61-62.
拔本塞源论的格调是沉痛而客观的。阳明回顾了当世在功利习气影响下出现的种种现象——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这是对忠泰之难的客观解答。做出这样解答的阳明,是站在人类道德的宏观视野来看待整体性的命运,已经跳出了小我的局限。而拯救的方式,是致自己的良知,是回到“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的不容已的良知情感。这既是为己之学的自我拯救,更是一体之仁的对他人的拯救。在《答聂文蔚》第一书末尾,阳明殷切地指出了士人的这一重任。
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亦已稍知疾痛之在身,是以彷徨四顾,将求其有助于我者,相与讲去其病耳。今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谗妒胜忿之习,以济于大同,则仆之狂病,固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4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1册[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88.
孔子以来的士以天下为己任,在阳明看来,正是使天下人皆自致其良知。而到了这一天,当自私自利没有了心灵土壤,彼此攻讦的习气也终于消逝,人们才能相互安养。这是千百年来士人的共同理想,即所谓共济大同。“岂不快哉”一语,正是阳明在一体之仁的觉知中,良知作用而无习气牵绊的快乐,是对天下人得到拯救的光明前景的快乐展望。也正如《归隐》曲末所唱:“人间自有蓬莱岛。何须用,何须用楼船轿。山林下,山林下尽可逍遥。”万物一体之仁与乐,是《归隐》末梢的真实情感写照,是与《纪梦》的义愤沉重情感所不同的一抹亮色。
五、 结 语
正德十五年的《纪梦》诗,是良知之无所不照察的天地之德的体现,正是阳明的良知使他获得了自信的力量。王畿回忆说,阳明在留都时,看到诽谤文字还会心动,后来方证悟过去:“先师在留都时,曾有人传谤书,见之不觉心动,移时始化,因谓: 终是名根消煞未尽,譬之浊水澄清,终有浊在。”(47)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第98册.济南: 齐鲁书社,1997: 276-277.文献没有留下资料来证明阳明心动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此之后,他达到了不疑的自信,则此时的心动,与良知的审判相关。
《纪梦》诗不是哲学文字,而是坦诚地抒发了愤懑的心境。《归隐》之第一、二曲的“是非”基调,即可以从同时期所撰《纪梦》诗之良知之威权,窥见其背后的坚定立场与满腔义愤。这种心境正指向良知之德,也转化为了阳明最终获得的“万世”不疑的自信感。
阳明创作散曲、诗歌来抒发心意,展现了一代心学宗师的真切心路历程。这也说明,致良知从百死千难中来,并非虚言,不动心的证成背后,是一颗意识流动的心在现实中饱受熬煎、砥砺行事的情感救赎。经历是特殊的,在探索阳明心路的时候,虽然无法复制每个情感升华为致良知之悟的瞬间,但可以追踪其哲学论说的工夫受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