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农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2022-11-30冯肖贞

关键词:革命农民思想

解 伟,冯肖贞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农民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农民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之一。新时代,研究毛泽东农民思想既可以为民生观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又可以为新时代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导向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毛泽东农民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探讨得比较深入,但就其新时代价值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形成缘由

理论来源于实践,毛泽东农民思想深受其实践经历的影响,同时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承继近代革命者农民思想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理论成果。

(一)体验与总结:毛泽东生活和工作实践经历

毛泽东出身农民,农村生活经历和农业劳动实践使得毛泽东对农民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有着亲身的体察和感悟,是毛泽东农民思想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

毛泽东生长在农村,他年少就开始在田间劳作,十几岁时才进入现代学校,农村文化、农民家庭以及农业劳动对毛泽东影响深远,也让毛泽东更懂得体恤农民。年少的毛泽东刚接触时事就碰到1910年长沙饥民暴动,他亲眼看到事变的首脑被逮捕斩首。毛泽东看到被压迫农民的惨状,深感社会对农民不平等。离开韶山后的读书过程中,毛泽东更是亲眼目睹了社会动荡中农民的艰苦 ,从而产生了同情农民的朴素情感,救农民于水火的愿望也日渐强烈。在北京和上海工作一番后,毛泽东于1924年回到湖南,成立了核心小组专门研究农民问题。1925年,在《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中毛泽东明确表示“现在注重研究农民问题”[1],要把农民问题看成一个紧要问题。1927年,毛泽东的工作重心从城市无产阶级转移到农民问题方面,并带领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使“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深入人心。此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毛泽东对农民性质、地位的认识也逐步清晰和成熟。

(二)依据与前提: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

马克思在《德国农民战争》《德国农民问题》等著作中肯定了农民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为巩固工农联盟提出了一些关于农民政策的设想,确认无产阶级需要农民的拥护,这些都为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形成和拓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表明在不同历史阶段,农民的地位、作用存有差异。奴隶社会,自耕农和隶农社会地位低下。封建社会,农民大多依附于土地主,“是土地的附属品”[2],农民为反抗地主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压迫而进行的起义和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源泉。虽然小农阶级在数量上所占比重较大,但是他们之间缺少必要的交往和联系,无法形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合力。资本主义社会,农民阶级逐渐开始分化。此外,法国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认识到,假如能够把农民从资产阶级阵营拉拢到无产阶级的阵营中,那么无产阶级就会获得惊人的力量。恩格斯也强调,只有先处理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成为农民的朋友。但是他们都是从政治上考虑,认为拉拢农民虽然有助于孤立敌人,但农民并不是革命的真正动力。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农民问题时得出的重要结论,对毛泽东分析中国农民问题、探索农民地位、考察农民力量具有重要启迪。

(三)熏陶与升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毛泽东从小接受私塾教育,长期受传统文化熏陶,他本人也是熟读经典,深谙传统文化之道,其农民思想也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学习和升华。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尚书·五字之歌》,其中记载的“民可近,不可下”可以说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其后的“敬德保民”“用康保民”凸显了从“敬鬼神”向“重人事”的转变,是民本思想的开端。此外,传统文化中“利民为本”“君舟民水”“民为邦本”等思想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学说,以及后来的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均是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可以说是毛泽东农民思想得以生根发芽的沃土。毛泽东饱读史书,深受传统民本思想影响,也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会“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道理,认识到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关系着社会是否和谐、国家政权是否稳固,愈发重视农民。后来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看到了农民问题的凸显性和农民在革命中的坚韧、牺牲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物资上的支援和力量上支持,对“国以民为本”等民本思想有着更深的感悟,农民情结也逐渐深厚,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其升华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继承与拓展:近代中国革命者农民观

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进程中,农民是革命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毛泽东农民思想是他在近代革命者农民观基础上的理论继承和再创造。

首先,毛泽东农民思想是对孙中山农民思想的学习和借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假如不能处理好农民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让农民满意等主张。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孙中山的部分主张并没有落实到实践,但是他强调的“主权在民”以及“直接民权”等理论对毛泽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毛泽东农民利益表达思想还受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启发。在《土地与农民》中,李大钊就农民的阶级划分以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精辟的论述,对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进行土地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1923年,瞿秋白作出没有农民参与则革命不能成功的论断,充分肯定了农民的作用。邓中夏在《劳动运动复兴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就农民的处境、在革命中的地位以及建立“工农联合”等方面展开论述,表明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恽代英在《国民革命与农民》等著作中曾对社会各阶级进行过较为具体的分析,对毛泽东进行阶级分析具有重要启迪。近代革命者的农民思想为毛泽东分析农民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毛泽东农民思想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工农联盟方法论、农民动力作用论、农民问题基本论、土地问题中心论、农民教育改造论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思想,找到了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一)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工农联盟是科学的革命策略。马克思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后,提出了工农联盟理论。列宁在俄国新的历史背景下,强调无产阶级只有努力团结劳动人民,才能凝聚起打倒一切的力量。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毛泽东逐渐领悟到工农互动的紧迫性。他通过阶级分析重新定位了农民在革命中的位置,并利用工人与农民之间无法分割的联系,逐渐探索工农联盟理论及其实践形式。毛泽东还指出,无产阶级虽然先进但人数较少,民族资产阶级又摇摆不定,仅靠工人阶级独立完成革命任务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而,无产阶级有可能且有必要与广大农民结成同盟,共同奋战,就像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的,要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并强调“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3]1478。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建立联盟的目标是团结可以团结的阶级,从而壮大革命力量;成立联盟的基础是工人与农民之间共同的诉求,即反对剥削与压迫;联盟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要始终“为农民利益而认真奋斗”[4]1075。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实践,不断探索工农联盟理论,推动形成稳固的工农联盟,逐渐摸索出中国革命的科学实践形式。

(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

分清敌我是前进中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入手,对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利益诉求以及对待革命的真正态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找出了真正的朋友,确定了革命的依靠力量、团结力量和打击对象,并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5]692,农民力量庞大,不应仅仅是革命的配合者。第一次大革命时,工人运动的失败也佐证了忽视农民力量的无产阶级难以取得革命的胜利,并且革命中的士兵主要就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当然毛泽东在这里指出的农民并不是指全体农民,而是占农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贫农和部分中农。贫农人数较多且对无产阶级的接受程度较高,而中农不仅能参加革命而且能够接受社会主义,他们有进行革命的勇气和打倒一切敌人的力量,可以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兵民是胜利之本”[5]509,必须充分利用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维护农民利益为主要抓手,促使农民与无产阶级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始终重视吸收农民力量。例如,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6]24,但是毛泽东也强调不可忽视农业,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此维护农民利益,鼓励农民参与到新中国建设中去。

(三)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是革命的基本问题。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5]692,此后毛泽东也在不断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首先,“漫山遍野都是农民”[7]114,这是以农村为中心以及重视农民问题的思想产生的国情基础。其次,农村是革命主战场。农村地区敌人统治薄弱,可以成为革命的战略依托地。最后,农民是革命的力量源泉。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4]1077,无产阶级必须紧靠农民,把农民排除在外的革命无法成功,且农民长期遭受压迫、革命意愿强烈,这些都为毛泽东慎重思考农民问题提供了学理依据。再加上,工人运动受挫的经验教训以及农民运动红火的现实,让毛泽东意识到了农民运动的希望和优势,从而坚定了农民问题是革命基本问题的判断。由此,依托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毛泽东重新审视农民问题的价值与地位,一再呼吁党内人士必须处理好农民问题,认为在此时的中国谁争取到农民、谁就能取得成功。随后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逐渐深化对农民问题的考察,并在深刻认识农民、农村问题的基础上作出了革命战略中心转向农村的战略决策,助推革命取胜。

(四)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中心。1926年,毛泽东在广东讲授农民问题时,明确表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革命党的一个中心问题”[7]165,也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提出,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根本方式,也是扩充革命武装力量的关键举措。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分析割据地区的现势时也专门分析了土地问题,通过调查边界土地状况、土地分配的标准、土地税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土地现状,为其全面认识土地问题奠定了现实基础。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也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土地革命方式。例如,1928年的《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的《兴国土地法》、1930年的《富农问题》等都是毛泽东不断探索分田方法和完善分田原则而得出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有效解决土地问题作出了有益探索。也正是由于毛泽东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才决心整改农村土地问题,并试图通过土地改革,使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历史,有效激发农民革命热情,取得最终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也提出“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6]307,要求妥善解决好土地问题,激发农民劳作热情。

(五)教育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要举措

教育是改造和提升农民的有效手段。列宁指出,“一个文盲的国家是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8]。毛泽东在肯定农民作用的同时,也看到了农民的局限性,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就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3]1470,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毛泽东最初重视农民教育问题是基于革命的需要,主要是为了唤起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从而加入革命队伍,就像他后来说的“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6]398。随后,毛泽东意识到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行教育,培育拥护新经济和新政治的新文化才能不断支持和巩固工农武装政权。战争时期,毛泽东不仅强调要加强教育,还把农民确定为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4]10781957年,在《关于农业问题》中还提出“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6]309,强调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育和技术教育。此后,毛泽东始终重视教育农民,不断调整教育方针和政策,逐渐加强农民的政治、文化、技术、军事教育,以期巩固人民政权、改善农民生活并跟上时代潮流。

三、毛泽东农民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实践基础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基因、中国烙印、中国底蕴的农民思想。新时代,毛泽东农民思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绽放出新的光芒,为新时代的新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南。

(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

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工农联盟理论,缔造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时代,习近平不断丰富和创新联系群众的实践形式,使群众路线更加饱满,展现出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延续的新气象。

毛泽东经常强调,共产党人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找到生根、发芽的沃土。新时代,习近平继续带领共产党人扎根到群众中,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让领导干部明确做官的本质、尺度和目标,从而使领导干部切实为群众真干事、干真事,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另外,毛泽东坚信:“中国的命运一经操纵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3]1467也正是争取到人民群众这个坚强后盾,中国才如太阳一样冉冉升起。新时代,习近平继续与人民群众通力合作,携手奋进。习近平强调历史要由人民群众书写、发展要由人民群众领航、中国梦也要由人民群众来实现。只有始终重视群众、服务群众、争取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夯实新时代固本之基。此外,习近平时刻谨记毛泽东说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切警示,始终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切实鼓励党员深入群众、问政群众、服务群众,并促进自身不断净化、提高、完善和革新,敦促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民公仆”。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农民利益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主体理念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新时代,习近平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秉承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不负人民的情怀,不断丰富和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坚决维护人民利益。

毛泽东提出,广大党员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就必须代表人民。习近平牢记于心,在实践中逐渐深化和扩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贯彻在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全过程。首先,尊重农民在农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强调农民是农业、农村的核心,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本质问题,领导干部要本着尊重农民意愿的主旨和为农民谋福利的情怀,脚踏实地干实事,始终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其次,满足农民发展需求。战争年代,毛泽东要求全党要时时关注群众的穿衣、吃饭、卫生、婚姻等问题,誓为劳苦大众谋幸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也庄严承诺:“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9]心中无民则切莫为官,党员干部要把民生幸福作为价值追求,把为民办事、以民为本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标准。再次,重视农民创造力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剧作者也是剧中人,事关农村发展和农业升级的事情要问计于民,让农民自己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策划和实施中。最后,尊重农民评价标准。党的政策成效如何,只有农民才是切实的参与者、体验者和评价者,要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是我们党的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反复强调,集体化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不二选择。新时代,习近平在吸收毛泽东共同致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农业互助合作当做一件大事、要事去做,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把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也再次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0],无论是毛泽东提出的农业互助合作,还是习近平提出的乡村振兴,都有一条共同的主线——实现共同富裕。“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1]起初,习近平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旨在形成农村内生动力与城镇外在驱动相结合的“双轮”力量,共同推进农村全面进步。此后,习近平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其中,产业兴旺是前提,通过“减、免、补”,即减少农民负担、免除农业税和各种附加税、补贴农业发展,并调动资金反哺农业,促进农村产业振兴;文明乡风是紧迫任务,抓好家风、乡风、民风建设,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生态宜居是内在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其中;治理有效是重要保障,组织建设好农村党支部这个基层堡垒;生活富裕是主要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逻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继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新时代奋力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路径遵循。

(四)持续做好教育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教育农民是实现脱贫、阻断返贫的基础工程。毛泽东早在抗战时期就强调要通过教育改造农民,进而改善农民生活。新时代,习近平继续贯彻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强调要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此后,更要在农村教育上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果。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的”[6]309,充分凸显了毛泽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新时代,习近平也十分关注教育问题,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早在宁德工作时,毛泽东就思考过贫困与教育的问题,指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12]。农村脱贫要靠农民,但农民提升靠教育,扶贫要先扶“志”,但也要扶“智”,通过教育扶贫“授之以渔”,真正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效果,改变过去农村发展注重“输血”、忽视“造血”的困境,探索农村脱贫治本之策。习近平借鉴毛泽东农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农民实际出发,通过教育扶贫全方位、多角度对农民进行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培育现代化新农民,夯实农村人才根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扶贫时代,习近平继续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聚焦的是摆脱绝对贫困,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则注重帮助农村摆脱相对贫困。就整体而言,后扶贫时代任务更重、范围更广、耗时更长,这就要求持续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有效衔接,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压倒性位置来抓,为此,也必须持续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久久为功,以求善作善成。

四、结 语

毛泽东农民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华之一,有其深刻的形成渊源、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就其形成渊源而言,既有毛泽东对其自身实践探索经验的总结,又有对古今中外农民思想的凝练和升华,有其深刻的形成与演变逻辑;就其基本内涵而言,形成了包括巩固工农联盟、认清农民力量、重视农民问题、尊重农民需求、加强农民教育等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来源;就其时代价值而言,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举毛泽东农民思想的伟大旗帜,对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农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成果等做出了有益探索,科学回答了乡村振兴走什么路、坚守什么立场、坚持什么战略等问题,对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革命农民思想
耕牛和农民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农民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