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送祝福——面塑制作”课程设计

2022-11-29曾庆超高英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面塑吉祥物冬奥

曾庆超 高英

一、课程分析

“冬奥送祝福——面塑制作”单元课程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是将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索”领域第八课“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面塑学习内容与九年级上册“综合·探索”第九课“京剧元素的再创造”内容相融合开发的拓展设计课程。本课程以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送祝福为情境,通过学习北京传统工艺面塑的艺术特征,掌握面塑的制作技法,提炼京剧元素设计冬奥会运动装备,制作冬奥会面塑吉祥物,进而讲述冬奥会故事、传递奥运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但求知欲强。课前,对学生有关冬奥文化与动物造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造型方法、冬奥文化常识、面塑技法等内容。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制作兴趣浓厚,但表现力较弱,他们对冬奥知识掌握得一般,对面塑知识及吉祥物的造型方法了解也比较少。

三、教学目标

学生探究冬奥会相关知识,了解冬奥会项目的比赛规则、场景环境等,尝试运用多种媒材,采用绘画、面塑等表现技法,小组合作制作冬奥会项目的立体场景。学生探究学习纹样设计方法及面塑的表现技法,尝试从花卉、京剧脸谱及服饰中提取图形、纹样,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主题,小组合作进行冬奥项目运动装备图形创意设计及制作。学生学习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制作技法,小组合作完成有主题的冬奥会吉祥物面塑制作,展示并评价生动的冬奥瞬间,进而理解冬奥文化,传递奥运精神。

1.第一课时“创冰雪之境——打造逼真的冬奥场景”教学目标

学生探究冬奥会相关知识,了解不同的冬奥会运动项目及规则。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喜爱的运动项目有关知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创意性地制作山坡、冰面、冰道、雪地等冬奥会项目立体场景,运用水彩、丙烯等颜料绘制场地背景,完成不同冬奥会故事的立体场景制作。(图1至图5)

2.第二课时“探装备之趣——制作精美的冬奥装备”教学目标

学生探究冬奥会的运动项目装备相关知识,了解不同项目装备的色彩、构造、材质等造型特征。小组合作绘制创意装备并制作,巧妙运用木棍、铁丝等综合材料及面塑技法制作滑雪杖、速滑鞋、滑雪板、冰鞋、冰球、头盔等冬奥会的运动项目装备,围绕“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冬奥文化理念,结合京剧及冰雪元素进行冬奥主题纹样设计并装饰装备,为下一节课吉祥物的展示做好道具准备。(图6至图8)

3.第三课时“展冬奥之情——讲述精彩的奥运故事”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及造型特征,通过图像识读,赏析经典运动题材的绘画、雕塑作品,理解冬奥不同运动项目的人物运动规律,尝试绘制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运动的典型动态。通过微课程,学生学习面塑技巧并制作动态生动的面塑吉祥物。小组合作确定主题,完成有故事、有情节,动态、表情生动的冬奥面塑创作,并讲述同学们心中的冬奥会故事。

四、教学过程——以第三课时“展冬奥之情——讲述精彩的奥运故事”为例

1.温故知新,复习导人

教师: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冬奥知识,确定了表达的主题,运用多种材料绘制出赛道、树等精美的冬奥运动场景和冰雪效果。第二节课我们了解了冬奥运动装备,各组同学完成冬奥会吉祥物不同的运动装备制作,造型准确,图案精美,富有特色。通过本课,我们将学习冬奥会吉祥物的制作,展示精彩的冬奥会故事。

【设计意图】感受制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和兴趣,为制作冬奥会吉祥物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思维理解,探究新知

(1)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

教师:观看视频后,你知道冬奥会吉祥物为什么取名为“冰墩墩”吗?“冰墩墩”的服饰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学生:“冰墩墩”的“冰”字代表冬奥会,“墩墩”代表了敦厚、朴实、活泼、健康的性格。 学生:透明的着装具有冰的感觉,而脸部的冰丝带代表了中国5G网络和中国速滑馆。

教师:你们看它的手中还有一个小红心。红心代表什么呢?

学生:“冰墩墩”手中的红心代表我国对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热情之心。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识读,观察、分析“冰墩墩”的造型特征,理解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及造型特点,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能力。

(2)冬奥会吉祥物的造型特征

教师:刚才我们从视频学习中了解到“冰墩墩”(图9)的设计灵感源于“国宝”大熊猫(图10)。在造型上,它与大熊猫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与大熊猫相比,“冰墩墩”的四肢短小,身体是圆形的,五官比较集中,黑眼圈呈“八”字形,眼睛大而有神。

【设计意图】通过大熊猫与“冰墩墩”的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冰墩墩”的造型特征,强化学生对吉祥物的造型认知,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能力,为接下来制作面塑做好铺垫。

(3)小练习:拼一拼

教师:谁能帮助老师在黑板上拼摆出“冰墩墩”的五官和“冰墩墩”滑雪、滑冰的姿态?其他同学完成本课学案中“冰墩墩”运动项目的姿态练习。 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忆“冰墩墩”的造型特征,用拼图的形式拼出滑雪、滑冰的动态形象。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冰墩墩”形象的记忆,引导学生探究冬奥会运动项目中的动态特征,理解不同运动项目动态的规律及要点,为之后制作生动的面塑动态形象做好铺垫,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及创新意识。

(4)小练习:做一做

教师:老师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冬奥项目的动作,请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冬奥运动项目。

学生做滑雪、打冰球的動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动作表现冬奥运动项目,引导学生体会典型动态,强化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动态造型及要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能力。

(5)观察理解,动态表达

教师:为什么我做的这个“冰墩墩”形象不像是在滑雪呢?

学生:滑雪的姿态不典型,没有滑雪的装备。

教师播放面塑“冰墩墩”滑雪的视频并做示范,讲解制作动态步骤,引导学生体会滑雪的动态特征及连贯动作产生的规律性、典型性的特征。

学生倾听教师讲解,领会动态的表现规律及表现要点——重心及身体和四肢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演示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运动时连续动态的表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构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能表现立体、生动的动态形象做好造型准备。

(6)小练习:画一画

教师:请分组讨论本组创作主题的动态特征。观看动态图片,用速写的形式表现本组创作主题的不同动态。

学生分组讨论突出主题表达的典型运动动态,并描绘出动态形象。

【设计意图】观看动态图片,完成“冰墩墩”的动态表现经典瞬间,强化学生对动态要点的认识,理解典型动态的主题表达。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得到提升。

3.解析经典,融会贯通

教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两幅作品(图11、图12)分别是运用什么美术形式表现的?它们表现的是哪些运动项目呢?

学生:一幅作品是色粉画,表现的运动是排球。另一件作品是雕塑,表现的运动是篮球。两幅作品都用了接球、传球、扣球等连贯的动作来表达瞬间之美。

教师:为什么作品名称分别定为“女排精神…‘运动之光”,有何含义?

学生:作者不仅要表达运动的瞬间之美,更要传达出运动员们团结一心、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设计意图】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平面作品和立体作品中认识动态的力量之美与运动之美,学习如何通过典型动态表现来突出主题的表达,理解如何通過主题命名传达作品内涵,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主题创作抒写奥运故事,弘扬奥运精神,培养爱国情感。

4.勇于尝试,自主探究

教师:老师制作了几件作品(图13、图14),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然后观看面塑吉祥物“冰墩墩”制作的微课程,学习制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图15)

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了解面塑造型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将“冰墩墩”面塑制作过程录制成分段微课程,便于学生线上线下自主选择以及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初步了解面塑的制作步骤及简单技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此活动设计为制作面塑“冰墩墩”做铺垫,针对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美术表现的素养。

5.寻根溯源,攻克难点

教师:老师在制作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时候运用了哪些技法?

学生:揉、切、压、划等。

教师总结并演示重点技法,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面塑技法:

(1)揉搓法——制作身体、四肢、耳朵。

(2)叠加法——制作眼睛。

(3)滚压法——制作头部形状及面部表情细节。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面塑制作的步骤及技法,强化学生对立体造型方法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6.举一反三,实践探究

教师:同学们可以围绕本组创作的主题,根据掌握的面塑技法,选择冬奥会作为创作对象,尝试制作表情、动态生动的运动场面,讲出你们心中最感人的冬奥会故事。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的主题与吉祥物造型的表现,小组合作完成有主题的冬奥会故事制作。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创意实践活动,完成主题创作,激发创新能力,提升爱国情怀。

7.百花齐放,精彩展示

教师:请同学们展示本组作品,选出你心中的最优小组。

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运用软件制作评价量规,在造型、动态、色彩、创意、工艺技法等方面进行反馈。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评促学,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及文化理解的素养。

8.游目骋怀,升华主题

教师:经过三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用面塑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五个小组的同学完成了精美的面塑作品,如冰壶组的《你争我赶》(图16)、速滑组的《速度与激情》(图17)、滑雪组的《最美瞬间》、单板组的《飞跃长空》(图18)、冰球组的《关键时刻》。你们制作的面塑吉祥物就像奥运赛场上努力拼搏的运动健儿,传递了冬奥精神,也展现了大家赤诚的爱国之情。同学们通过精心制作的面塑作品,为北京冬奥会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有主题的单元课程设计,让美术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五、单元课程教学特色

1.面塑与冬奥文化紧密结合

以冬奥为题,以“非遗”为媒,普及宣传面塑文化和冬奥文化。学生创意实践,抒写奥运故事,传递奥运精神,激发爱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自主探究深度学习

运用网络、微课程等线上线下}昆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单元课程的设计围绕立体造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用面塑制作冬奥会吉祥物,讲述冬奥会故事,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图像识读,运用联想法、类比法、迁移法、逆向思维法等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开拓学生创新思维。通过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绘制冬奥会运动场景,完成冬奥会吉祥物的主题面塑创作,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展示评价讲述冬奥会故事,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素养。

猜你喜欢

面塑吉祥物冬奥
跃然指尖的面塑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谁会当选吉祥物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吉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