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传世工程,“两宋浙刻丛刊”首次亮相

2022-11-29

藏书报 2022年32期
关键词:丛刊玄机临安

本报讯(记者冯惠丽) 作为浙江“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扎实文献依据,8月3日,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止观书局共同打造的“两宋浙刻丛刊”首次亮相。第一辑第一种国家图书馆馆藏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率先发行。

计划用时10年,分10辑影印出版

所谓“一叶宋版,一两黄金”。两宋刻本历来以其珍贵的文献价值与卓越的艺术水准闻名于世,而其中又以浙刻最为人称道,被视作“中国书籍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浙江古籍出版社携手止观书局,策划独具宋韵气息的典藏丛书——“两宋浙刻丛刊”,并特邀国内外20余位文献版本专家,组建丛刊编委会,共同梳理、甄别与编纂,确保所选版本最古、最精、最真,具有严谨的学术性与收藏价值。

“两宋浙刻丛刊”大系将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馆藏机构所藏两宋浙刻为主,以海外文博机构以及民间藏家所藏善本为辅,精选其中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瑰宝,运用现代先进的印制技术,高清仿制,计划用10年时间,分10辑影印出版,刊行两宋浙刻善本共38种408卷。值得一提的是,丛刊每一品种均分为原大复刻本和16开精装本两大版本。复刻本严格按照文博机构最终修复后的原貌呈现;精装本则统一采用大16开开本,以原貌、原色、原大、放大、侧拍图全方位展示古籍中的每个细节。两种版本均配以独立书号。

浙刻浙印,是铭记也是传承

据介绍,“两宋浙刻丛刊”出版项目的实施,旨在让深藏在图书馆、博物馆里的珍贵两宋浙刻本“走出来”“活起来”,化身千百,扩大流传范围,拓展阅读空间,为传续中华优秀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学者不借助原本,便可对两宋浙刻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既推动文献学、版本学、书籍史等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宋刻原籍;将实现宋代浙刻本的回归,为浙江打造宋韵文化傳世工程提供扎实的文献依据。浙刻浙印,不仅是对历史的一份铭记,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第一辑将推出8种,为南宋“书棚本”

《两宋浙刻丛刊》第一辑8种24册共计39卷,为国家图书馆藏宋刻珍本之“书棚本”,分别为《唐女郎鱼玄机诗》《周贺诗集》《朱庆馀诗集》《李丞相集》《甲乙集》《宾退录》《续幽怪录》《王建诗集》。

南宋时期,临安刻书以陈起、陈续芸父子所开书肆芸居楼(位于睦亲坊)最为知名。当时,宗学多建立于此,因此附近多书铺。睦亲坊属棚北大街,故而陈宅书籍铺所刻诸书,往往有“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字样的刊刻条记,题“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籍铺印行”,或题“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刊本”等,刊记文字在不同书中稍有差异。令黄丕烈着迷,王国维称颂的“书棚本”,其名就由此而来。陈氏父子雅好文学,与江湖诗人交游甚广。因此,陈宅书籍铺刻书不仅字体清秀雅致,刻印精良,且其内容多为唐宋文人集。

如此珍贵的“书棚本”,流传至今,分散于公藏机构之中,被视作镇馆之宝。 “两宋浙刻丛刊”第一辑8种,即首次将现存的南宋书棚本以整体的风貌展现于世,其中第一种《唐女郎鱼玄机诗》于8月3日正式发售。《唐女郎鱼玄机诗》,据国家图书馆藏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经折装)影印,一册一卷,是鱼玄机诗集现存最早也最完整的版本。其镌刻秀丽工整,堪称陈家坊本中的代表之作,写刻精整,印刷精良,经历代藏书家递藏,钤印累累,多有题跋,十分精美。

猜你喜欢

丛刊玄机临安
江陵愁望寄子安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
天文学侦探系列——古文中的玄机
刷牙中的“玄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在常识中破解历史的玄机——一节初三复习课泛起的联想和思考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指瑕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