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碑帖收藏中感知中华古籍的价值
2022-11-29李晓华
李晓华
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我作为一位收藏爱好者反复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备受鼓舞并从中感受到在古籍事业发展过程中,民间收藏者也有着重要使命。
在浩瀚的古籍宝库中碑帖虽只是“偏门小品”,但朴实无华的薄册子,大多旧痕累累,蕴含着时代价值。细细赏读,也能让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浓气息。国务院从2008年起到2020年,共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一万多件古籍入选,其中书法碑帖占有一定比例。如唐代《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刻,就有五六部宋明拓本入选其中。
本人多年来收藏民国时期字帖。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到上海市老字号的福州路,把家里几本普通的古旧书处理掉,柜台一位负责收购的小伙子顺手给了我一本1934年中華书局出版的《唐拓温泉铭》。回到家中,为了看懂这本帖,我开始查阅资料。发现这十几页的小册子背后有着一段生动故事。《温泉铭》是唐太宗李世民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即唐太宗去世前一年。原石早佚,拓本原藏敦煌藏经洞,1900年被发现,现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今西安华清池温泉铭碑,即根据此拓本复刻。这唐太宗的《温泉铭》碑刻,宋代就有记载,民国期间有正书局、文明书局和日本的二玄社都有出版。从此,我便开启了碑帖的收藏、赏读之路。
我曾买过一本民国时期的《晋孙夫人碑》,线装石印本。字帖前部分有18幅画作,正文26页碑文,后有150多人的题跋,另有收藏印220多方。这本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字帖,辗转多人,虽纸张粗糙,封面也是后人修补的,然而图画、书迹、印迹仍十分清晰。当年的出版人大胆引进国外先进印刷技术,从石印版、金属版起步,到更精致的珂罗版,力争把中国书法名帖、名碑最真实的、原始的面貌还原给大众。出版时,他们还坚守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折页、线装。这些碑帖至今在收藏界都很抢手。近年来,孔夫子旧书网专设有珂罗版专区,为我们这些喜欢碑帖的大众收藏者带来很大方便。我曾花3000元网购到了民国初期上海艺苑真赏社出版的《籀范初编》,共三册,含一册释文,也是较为珍贵的藏品。我还在上海华宝楼买到过一本《圣教序》老字帖,350元,就是史上流传的松烟墨拓本,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珂罗版白宣纸精印,该帖拓本原件已流失到日本。
碑帖的价值首先是其书法艺术价值。大众可以从这些字帖中欣赏到名家书法之真容,有的可以拿来用作临摹学习书法。碑帖的另一个价值是可以帮助厘清文字演变脉络。这对于考证繁简字、异体字等有很大帮助。对老字帖,还可以“延伸赏读”,欣赏细读作品题跋,可知其流传有绪,了解作品真伪,更重要的是还能学到书论家的学问。通过许多老字帖里的收藏者印章也可以了解到碑帖的传承。
在收藏碑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中国古籍文化意味无穷,亟需我们下功夫在新时代做好弘扬和传承工作。《意见》中指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籍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古籍工作的良好氛围”,作为收藏爱好者,虽力量有限,但也期待通过收藏、研究、展示为古籍事业做点贡献,积极参与到古籍保护传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