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日本人讲述“喜欢上海的理由”

2022-11-29金姬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7期
关键词:莴笋画师插画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理由。而我的理由是这样,是因为我喜欢上海的风的味道,因为我喜欢上海的城市的味道……”前段时间,一首由27位在沪日本人在线演绎的日语歌曲《上海的风》成为网络爆款。有统计披露,上海的常住(合法居住三个月及以上)日本公民达到3.98万人,是拥有常住日本公民最多的中国城市。

《上海的风》诞生背后

《上海的风》的创作者是一位在上海生活了14年的日籍老人。他2008年移居上海,目前就职于一家日企。因为自己有两个孙女,所以取了网名“森爷爷”。由于酷爱音乐,“森爷爷”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在上海的日本音乐人有一个圈子,大家平时都会在网上沟通。”岸祐子是27位参与《上海的风》的日本音乐人之一,她9月下旬在长宁区的一家咖啡馆向记者回忆起4个月前的创作过程。

 时间回到5月9日晚上,“森爷爷”和两位同在上海的日本朋友通过视频喝酒聊天,偶然想到大家可以一起创作,把这两个月的居家经历,用音乐的形式记录和表现出来。当晚,“森爷爷”灵感涌现,仅用15分钟就创作出了作品雏形。后来三人商量,不如邀请在上海的日本音乐伙伴一起参与。不到10天时间,大家分别在家中录制音源并自拍视频,通过PC和微信完成了收集工作,制作了这个视频。对于歌曲《上海的风》的走红,无论是“森爷爷”还是岸祐子都没有想到。

 疫情前,岸祐子在上海的工作也风生水起。她不仅有很多的演出机会,有时还会去北京等地出差,她在上海的声乐学生也越来越多。今年两个月在家期间,演出和上课都停了,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也没有想过要离开上海。“我现在回日本已经不太习惯了,上海这里的生活太方便了,从外卖到手机支付,从共享单车到各种美食,我觉得上海的繁华和国际化程度已经超越了东京。”虽然已经两年多没有回日本了,但是岸祐子相信疫情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对于我而言,日本和中国就如同爸爸和妈妈,两边都是至亲,不会因为其中一方出点问题就选择逃离。”

用漫画记录生活的插画师

和岸祐子不同,大多数日本人对于疫情封控期间政府“投喂”的莴笋不知所措。住在徐汇区的80后女插画师宇山纺就是其中之一,这段经历反而成为她创作的灵感。

 在先后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水煮后,宇山纺抱着和莴笋决一死战的信念,决定生吃——先将莴笋去皮切成小块,加酱油、大蒜和可乐进行凉拌。就着这盆莴笋,她怀着巨大的成就感吃下了一大碗米饭。作为一名插画师,宇山纺把这次经历画成漫画,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引来众人围观。

 2016年,宇山纺到了上海,除了在广告公司当设计师之外,宇山纺还长期做着两件事——记录在上海的生活趣事来创作插画系列“上海绘日记”,运营“白相大上海-Shanghai Citywalk”活動。前者让宇山纺在上海封控期间“出圈”,后者则让她在上海的日本人圈子里小有名气。

 “到上海之后,我很喜欢上海的老城区。朋友来上海找我玩的时候,我想带他们看看上海的另一面。在和大家行走上海老城区时,宇山纺也淘了不少老物件,从花棉衣、热水壶、痰盂,到晾衣杆、袖套、手工棉鞋等。“我喜欢这些老物件的设计,对我来说这是生活在这里最有趣的部分。我想把我的发现通过插画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发现蕴含在这些设计里的美。”

 去年,宇山纺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主要做插画和设计的工作。“在上海我有一位非常崇拜的人,他叫内山完造,是鲁迅的好朋友,他开了一家内山书店,把当时来上海的日本人和中国人聚集在一起,内山书店是当时中日之间的一座桥梁。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也许更多的历史会消失。而我希望自己的插画可以成为像内山书店一样的地方,把上海介绍给更多的日本人和全世界的人。” (摘自《新民周刊》2022年11月刊 金姬/文)

猜你喜欢

莴笋画师插画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就要紧紧粘住你
莴笋开胃增食欲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如何挑选莴笋
无脸小插画
萌娃遇上插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