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的先驱者周大成教授(下)
----
2022-11-29张净秋张宇轩朱梦迪王伽伯王松灵
张净秋 张宇轩 朱梦迪 王伽伯 王松灵 周 建
(1.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综合诊疗中心,北京 100050;3.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健康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69;4.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特诊特需科,北京 100050)
3 周大成教授口腔医学史研究的主要学术特点
经过近40年的刻苦钻研,深入探讨,周大成教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研究风格,大致而言,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3.1 重视文献的搜集与运用
搜集文献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周大成教授善于搜集、驾驭大量文献并展开研究,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亦有独到之处。据笔者初步统计,其《中国口腔医学史考》一书仅古代部分正文引用文献就有138种(表1),这还不包括参考文献所涉及的书籍。从表1所列内容可以看出,所引用文献中医学文献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其他经史子集各部典籍数量也颇丰,同时涉及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文献,及佛教文献,现代研究成果,足见其涉猎之广,捜检之勤。
表1 《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古代部分引书一览
需要指出的是,周大成教授善于利用丛书、类书,从中爬梳相关口腔资料,进而总结出大量有价值的史实。如清初所编《医宗金鉴》《古今图书集成》,前者为丛书,后者为类书,其中都包含有口腔医学相关文献,周大成教授根据二书体例进行捜检,条分缕析地将其中重要内容分类、总结,为揭示清初口腔医学的基本状貌和学术发展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
3.2 注重学科交叉,拓展学术交流
口腔医学史研究资料复杂多样,进行有关探究不能仅限定在历史文献范围内,这一认识在周大成教授的文章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抛开口腔医学本身,周大成教授的研究领域极广,不仅涉及史前文明、文字考证、墓葬发掘,还包括体质人类学、美术史、新闻出版等,需运用的专门研究方法则涵盖了文献学、文字学、艺术史、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其中的文字、考古和文献研究是周大成教授用力最勤的学科,为此他从两个方面强化跨界研究的功力,拓展学术交流。一方面,大量翻阅相关领域的论著,吸收前沿成果。如,1955年撰写发表《中国原始人类的口腔》一文,他阅读参考了当时史前考古学最有学识和修养的学者[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裴文中的四篇论著:《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1954)、《第二次大战前后世界各地对于人类化石的新研究》(1954)、《从古猿到现代人》(1949)、《关于龙骨的一些问题》(1954),并且摘引其中的插图。又参考了另一著名学者,时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副研究员贾兰坡的四部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论著[2]。这些资料为研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为其开掘口腔医学新的研究点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表现为周大成教授与多位著名学者有着直接的沟通与交流。1956年发表《殷虚甲骨文中所见口腔疾病患考》,周大成教授曾将此文交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名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校阅[3],其后发表的《辽代植毛牙刷考》一文更附陈梦家先生所撰补充意见[4],陈先生结合周大成教授结论对考古发掘文物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深化了对植毛牙刷的认识,由此足见二人在学术上的切磋。同样,在撰写《我国最早的齿牙充填术》一文时,周大成教授专门写信给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研究员[5],马继兴直接参与了马王堆汉墓简帛医书的整理工作,与各位专家的沟通交流为研究的顺利完成助力良多。在墓葬古尸研究中,周大成教授多次得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贾兰坡先生等人的帮助,对其研究资源的获得起到了关键作用。
3.3 重视田野调查,强化多视角分析
史前人类与墓葬古尸的相关研究,必然离不开田野调查。在考古人员的帮助下,周大成教授深入一线,对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古尸展开数据测量与统计,同时参考各类发掘报告,完成具有体质人类学研究性质的有关探讨,周大成教授可视为医史学界进行此类研究的第一人。这不仅展现出他个人深入探寻,追根溯源的研究品格,更凸显其多元视角,以及拓展研究内容,深化研究思路的能力。
这种研究方法在历史文献的考证中亦有反映。周大成教授十分注重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同步性,针对研究对象他往往在古今历史纵断面上梳理发展脉络,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共时横断面上对比中西、域内域外的差异。据此他得以站在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下,更全方位地审视研究对象的本质与历时演进,更为客观地叙述历史的面貌,继而在长期口腔医学史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指出研究的未来走向、理论挖掘的路径以及尚待填补的空白,从而扩展研究领域,将其延及口腔医学教育、民族医药史、口腔医学博物馆等多个方面。
3.4 坚毅的学术个性与出众的研究能力
周大成教授对于口腔医学史葆有长久的研究兴趣与关注度。在长达40年的研究进程中,他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曾发生过重大的变故,但这些都未影响其研究的深入推进。口腔医学通史的撰写触及领域众多,研究跨度极大,他却乐此不疲,一一攻克。有些研究绵延几十年,漫长的岁月他仍能一以贯之,长期关注。如甲骨文中的口腔疾患考辨研究,1955年第一篇文章发表,而“续考”则横跨36年,直至1991年方才问世[6]。如果不是个人学术旨趣的推动,对学术园地的执着坚守,这一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周大成教授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俱佳,这使他不仅能够阅读、使用日文资料,同时也养成了注重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学术习惯。而且他也积极将个人学术成果译介至外域,使学术得以良性互动,促进共同发展。
周大成教授在进行医学史研究的同时,并未放弃临床诊疗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注重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借助医学史研究反哺临床。通过文献阅读,他了解到古人有茶利于口腔保健的认识,于是长期从事茶汤预防龋齿的科研探讨。他还运用传统医学诊疗方法——针灸来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周大成教授学术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周大成教授的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填补了这一专科医学领域的空白,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外亦有相当影响。近年来虽有若干口腔医学史著作问世,但开拓领域主要集中在近代口腔医学于中国的发展,古代口腔医学史则基本沿袭周大成教授的观点,至今仍无出其右者。一方面,这充分展现了周大成教授研究所具有的长久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在提醒当下学人,应在周大成教授开辟的研究沃土上,进一步精耕细作,让中国口腔医学史这朵璀璨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周大成教授博通古今、学贯中外、文理兼修、临基并举,纵观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人们看到的是一位饱经风霜的科学工作者坚毅执着的人生信念,勇攀高峰的学术品格。他的研究,对于今日之学人仍有极大的启示和深刻的意义。
当代学人应该传承周大成教授热爱学术事业,执着科学研究的信念与追求。周大成教授年轻时代家境贫寒,又经历战乱,艰难境遇磨砺了他的性格,坚定了他人生的目标。虽然早年并未系统学习口腔医学,但他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在口腔疾病诊疗与科学研究两个领域均取得成就。艰苦的年代,他意志坚定,刻苦钻研,在很少有人驻足的研究领域扎根40年,淡泊名利,矢志不渝,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最终闯出了一条科研新路,书写了祖国传统口腔医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为后世学人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路径。这不仅需要强烈的学术兴趣与追求,更需要个人坚定的毅力和不屈的品质,其不忘初心,牢记科研工作者使命与担当的精神之光当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医者,周大成教授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广泛学习各门知识,特别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素养的积淀,兼收并蓄,互相促进。医学史属于交叉学科,但从学科划分上来说,其归属于历史学科中的专门史,需要研究者具有扎实的文史基础,出色的史料搜集能力,极强的逻辑思维素养,不俗的文字表达功底。同时,因其涉猎领域众多,时间跨度极大,研究方法多元,故而需要学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活度,能够针对各种史料文献展开多元视角的分析,全面地审视。周大成教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自我完善,具备了相应的科研能力,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他采用各种适宜的专业研究方法,寻访、听取相关领域专家意见,结合医学研究特点得出客观结论。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术人才更应具备这样的技能与本领,周大成教授为当代学人树立了标杆、榜样,具有引领与示范意义。
科学研究强调创新,鼓励交流,因循守旧,闭门造车,必然会被淘汰。周大成教授由于个人特殊经历,较早具有国际视野,他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与国外学者开展对话与合作。这在他所在的年代难能可贵,而对今天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新时期的科研工作者应该熟悉所在研究领域最新前沿成果与信息,应与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展开交流,紧跟世界先进思想与技术,提高个人与团队实力。这也是周大成教授给予我们的成功经验。
周大成教授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个年头了,但他脚踏实地、藏愚守拙、摒弃浮华、朴素归真的一生,仍为学界所称颂,他撰写的《中国口腔医学史考》一书,仍是该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论著。我们应当继承周老开创的事业,继续向前攀登,为祖国口腔医学史研究取得更大成绩而不懈努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