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茶产业发展成效分析
2022-11-29张丽群杨子威张冬川王强兵陈艳姣罗丹李洁
张丽群,杨子威,张冬川,王强兵,陈艳姣,罗丹,李洁
1.夹江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夹江 614100;2.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乐山 614000;3.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成都610041;4.夹江县漹城街道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夹江 614100;5.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 成都 610041
据《尚书》记载,“蒙顶始种茶,青衣江一衣带水雅州下游南安紧随其后”,夹江县茶产业发展距今2 000多年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期,夹江开始引进茶树良种,带动全县茶叶基地面积的快速增长,茶产业成为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一主导产业。
1 夹江县茶产业发展成效分析
夹江县是“中国绿茶出口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四川茶业十强县”。2020年建成四川省内唯一以出口茶为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被誉为“出口茶生产示范县”“川茶国际化引领县”。
1.1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近10年来,全县茶叶基地面积和产量实现了持续增长,面积从1.42万hm2增加到2.00万hm2,茶叶产量从2.02万t增长到4.58万t。基地面积分别在2013—2014年和2017—2019年2次快速增加,增长率分别达到10.5%、19.0%。2017—2020年间茶叶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2%(图1)。
图1 夹江县历年茶产业发展规模趋势图
1.2 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2016年以前,茶叶经营主体数量均变化不大,2016—2017年出现快速增长(图2)。以加工企业为例,2016年,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仅13个,其中500万~1 000万元企业11个、5 000万~1亿元企业2个。2017年起,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数量增加到60个,2021年达到68个,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3个(图3)。此外,梯度培育出口茶加工企业集群,3家企业取得出口茶自主经营权,全县茶叶出口量达3.5万t,出口额超11亿元。
图2 2012—2021年茶产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
图3 2012—2021年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数量
1.3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近10年来,鲜叶产值、毛茶产值在前期平稳增加后进入快速增长期(图4)。特别是2017年后毛茶产值增幅明显加快,这是由于2016—2019年出口茶的快速发展,毛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差值不断增大。
图4 2012—2021年茶产业产值变化趋势
1.4 科技成果应用率不断提高
2012年以来,全县茶叶基地良种覆盖率稳中有增,保持在76.5%以上,2021年达到95%。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占比在2018年以后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021年达到76.7%。全县茶叶基地机器修剪率和投产茶园机器修剪率分别保持在62%和84.7%以上,2021年分别达到86.7%和100%。同时,2012—2020年机采茶园面积占比保持稳定上升,2020年达到69.6%,2021年虽因新投产基地面积增大机采率略有降低,但仍高达61.5%(图5)。
图5 2012—2021年科技成果应用率变化趋势
2 夹江县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2.1 政策引导是“车头”,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2013年前,夹江县茶产业发展重点为基地建设,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茶树良种推广,基地新改建和渠网、路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013年引进2家大型出口茶加工企业,产业发展重点从基地向加工延伸,2016年开始取得成效。2017年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完成《夹江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明确了发展优质出口绿茶的产业方向,同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茶产业集中,提出坚持错位发展,立足“一带一路”发展出口茶,把建设“全国出口绿茶第一县”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夹江县茶产业进入快速提升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居四川省第一,成为四川唯一一个以绿茶出口为主的产茶县[1-2]。
2.2 龙头企业是“引擎”,带动产业长效发展
2013年起,夹江县逐步实施加工企业提升行动,鼓励社会工商资本积极参与茶产业发展;支持加工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提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和清洁化生产要求,推进茶叶精深加工;采取引进出口贸易企业和培育本土企业直接出口方式,着力培育以百岳茶业、洪椿茶业、华义茶业等3家出口精制川茶龙头企业为引领的“3+N”现代出口茶产业体系,原有茶叶加工企业的设备陈旧、工艺简陋、质量无保障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截至2021年底,成功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产品通过出口茶专列直销中亚。
2.3 科技和人才是“催化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病虫害监测防治,通过政府购买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公共服务,示范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实现“茶—林”“茶—果”“畜—沼—茶”等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的全面推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优良茶树新品种、茶叶机械化采摘、茶园绿色生产、机采鲜叶加工四大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示范,制定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为夹江县茶产业向出口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探索建立“初级加工厂+社会化服务队+基地”机制,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24个,培训专业化服务人员600余人,配套采茶机、修剪机1 000余台,机动喷雾器560台,植保无人机近50架,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带动,实现县域茶园机械化管理面积占比70%以上,茶园全面实现机械化修剪,鲜叶机采率达到69.6%。
2.4 创新金融是“润滑剂”,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积极争取财政项目及资金,利用茶叶贷、农担贷等多种信贷方式,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助力”的资金投入体系。自2017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1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年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近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4.2亿元投入县域茶产业发展。设立800万元茶产业发展贷款风险基金,引导银行对茶产业投入更多的信贷资金[3],2018年在全省率先推出以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方分险的“政银担”合作模式,协调省农担公司放大杠杆比例至1∶20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发展,为茶企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水。
3 夹江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精制川茶纳入“5+1”现代产业体系和川字号“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先发展、重点发展[4]。2021年,夹江县被纳入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县,已开通3列茶叶出口中亚专列,实现四川历史上第一次茶叶专列开出国门[5-7],夹江县茶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茶园管理技术落后
茶农科学管理意识普遍偏低,沿用传统的茶园肥培管理措施,每年撒施氮肥、复合肥等化学肥料3~5次。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生产力低下[8],虽然近年来部分茶农在施用化肥同时开始配合施用茶树专用肥、菜籽饼肥、畜禽粪便等,但应用面较低;茶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初步应用,但未大范围推广。
3.2 产品结构单一
夹江县茶业基本形成了以绿茶为主,花茶和藏茶为辅的产品结构,但是花茶和藏茶产量占比分别为4.6%、0.2%,绿茶中出口茶产量占80.3%。通过出口茶产业带动,夹江县较好地实现了夏秋茶利用率的提升和机采技术的推广,但外销茶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3.3 品牌力量薄弱
夹江县“三品一标”产品生产基地较少,获准使用四川省区域公用品牌“天府龙芽”和乐山市区域公用品牌“峨眉山茶”的企业分别只有4家和5家,县域区域公用品牌“青衣江茶”品牌建设起步晚,推广力度不足。夹江县尚缺少全省乃至全国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虽有部分产品获评中国著名品牌,但影响力不足。虽然近年来以出口茶为导向培育了3家大型出口茶精加工企业,但自营出口量不足50%,致使夹江县难以摆脱原料供应市场的困境。
3.4 企业经营融资困难
茶叶加工企业在鲜叶及毛茶产品收购过程中采用的是现金支付,产品销售后资金回收周期为半年到1年,周转资金需求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不等,以投资规模1 000万元茶叶加工企业为例,在春茶生产旺季,日流动资金为500万~800万元。但是茶叶加工企业贷款仅能通过加工机具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难以获得高额信用贷款额度,虽然“农担贷”解决了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但是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仅能够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大型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标准化管理
2022年,由夹江县主导制定的《乐山市出口绿茶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5111/T 17—2021)正式开始实施,建议按照该技术规程规范提升茶叶基地,加强对茶叶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指导和监督。
4.2 加快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推广
研究表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可以有效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9-12],而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13-14]。建议加大茶园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投入,强化茶园肥培管理技术培训,提高茶园生产效率。
4.3 支持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
鼓励企业加快高端产品研发和销售,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支持出口企业开展FDA、雨林联盟等海外认证,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认知度。支持企业使用“天府龙芽”“峨眉山茶”等公共区域品牌,借助省市公共区域品牌平台打造企业产品品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办好出口茶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优秀企业、目标市场客户等参与,打造以出口绿茶为主的县域品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优秀企业参加各类国际会展,为产品走出去搭建良好平台。
4.4 创新金融产品
金融部门创新发展产品贷、订单贷等金融贷款模式,综合评估企业规模、交易量、订单、资金流水等内容适当增加茶叶加工企业贷款量。同时,建立茶叶加工企业农业设施用地有偿转换建设用地机制,对发展规模领先、示范带动有力、公司管理规范、社会信誉良好的龙头企业予以用地支持,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和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