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游千年山水 探寻古人情怀
——统编语文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情境读写

2022-11-29张文佳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2期
关键词:文创山水

文/张文佳

翻开八(上)第三单元课文,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三峡》中的景色雄伟峭拔,清幽秀丽,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短文两篇》中风格迥异的写景短章为我们展现了南方地区的秀美山水,《答谢中书书》中江南山林的清爽宜人中透着蓬勃的生命力,《记承天寺夜游》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与朱元思书》以书札的形式,为我们勾勒了富春江的神奇美景,暗暗流露出作者陶醉于美景之中,渴望归隐林泉的愿望。《唐诗五首》中的五首唐人律诗,有五言、七言,或描绘风光,田园、塞外、早春西湖等都在作者笔下;或表达情感,孤独彷徨、达观豪放、吊古伤今等皆令人动容。

这一单元都是古人山水小品文佳作,即便跨越千年,我们也能从这些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让我们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借助联想和想象,畅游千年山水,感悟诗文意境,探寻古人情怀。

任务情境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登临山水名胜,游目骋怀,自然无限惬意。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各地景点组织开展“山水文化旅游节”活动,并且成立了一个文创工作室,打算依托四川、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山水资源,结合八(上)第三单元课文,开发一组文创产品,主题是“畅游千年山水,探寻古人情怀”。现邀请同学们作为项目组成员,一起来出谋划策!

任务一:千古回音

文创工作室要在各地景点门票上设计一个“听读”二维码,游客扫码后,就能听到优美的朗读,对描写该景点山水的名篇佳作有所了解。工作室现在征集三峡、茅山、承天寺、富春江等地配乐朗诵作品,需要你提供一份样带,并提交朗诵设计稿。

知识锦囊

优秀的朗诵者、优美的文本作品、和谐的配乐三者碰撞,就会创造出好的朗诵作品,带给人美的享受。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朗诵设计稿。

1.了解背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准确理解文本。

2.以真挚的情感诠释作品,感受作者情思。

3.选择合适的配乐,为朗诵服务。

◆示例:

我朗诵《三峡》,配乐是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这首古曲悠扬多变,仿佛三峡奇山异水的美丽景象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形象地写出了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朗读时语速要适中,语调沉稳中有高昂,读出三峡的雄伟连绵,高大险峻。注意停连,四字词语要读得连而不断。

第二段作者写水,写水势最大的夏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突出水流之迅疾。朗读时语速要快,情绪要紧张,读出水流湍急之感,读出奔放之美。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或关联词语之后,要读出停顿,比如“至于夏水襄陵”的“至于”之后要停顿,感受夏天水势浩大,漫上山陵的惊心动魄。

第三段作者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动静结合;“清荣峻茂”一句话写四物,水、树、山、草,各具特色。朗读时可以用和缓从容的语气,可以用整齐的四字词语,一气呵成,宛如欣赏一幅清幽雅致的山水画,与夏天截然不同。

第四段作者写三峡秋天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注意读出重音,如“霜”“寒”等能体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朗读时语速略慢,读出凄美之情。

《高山流水》全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描绘高山的气魄,后半部分表现了流水的不同形态,展现了祖国山川之美。曲调悠扬婉转,跌宕起伏,和《三峡》先写山再写水的内容也比较匹配,情感表达也是一致的。

(包景馨 朱子桐)

◆评析:

录制音频,你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疏通文意。在七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你可以结合课文注释或者字典,圈画疑难重点、关键词语,理解文意。第二步: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第三步:反复诵读,把握语音语调,在诵读中进一步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朗诵熟练以后,再自行配乐。注意哦,你是用声音进行二次创作,而音乐只是为了烘托朗诵的情感、氛围,不能“越俎代庖”,本末倒置。

任务二:扇面集美

文创工作室打算制作一批折扇,与书画结合,一面是风景名篇,要用传统书法书写,最好是书法名家书写的作品;另一面是与风景名篇内容相契合的山水名画。同时,要对两者的契合度写一点阐释性文字。文创工作室以此种方式为各地优美山水做推广,同时展现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现在请你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最能打动你的风景名篇,为其选配合适的山水风景画,进行扇面创作。

知识锦囊

折扇因可折叠,方便随身携带,流传最广。好的扇面一般以宣纸为面,牢固软熟的皮纸为衬,光滑细薄的竹料为芯。宣传山水名胜的折扇文创产品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理解山水名篇所写内容和所表现的意境,为准确选配山水名画做准备。

2.山水名画的选择应注重写意,要能够表现山水的神韵,有笔墨渲染和工笔细描两种画法。

3.山水名画和风景名篇的契合度要注意从内容和意境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4.山水名画的尺幅大小要根据折扇的大小来进行调整,使名画和阐释文字的布局结构合理、匀称。

5.山水名画一定要交代作者、名称,体现治学的严谨。

6.书法作品的选择应以行书、草书为主,这种风格与自然山水的灵动相契合。

《黄鹤楼中吹玉笛》 庾超然

◆示例:

我选择的是庾超然的《黄鹤楼中吹玉笛》。这幅画整个构图把黄鹤楼放在群山和大江组成的宏阔背景中,这就给人以烟波浩渺之感,正好契合了原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境之美。图中楼阁依山而建,草木葳蕤,与“芳草萋萋鹦鹉洲”相呼应。图中右上角,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自然容易让人产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李思睿)

◆评析:

庾超然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无论是构图上的整体空间布局,还是局部的渲染,都契合了诗歌《黄鹤楼》的意境,高楼恢宏,白云悠然,使人思接千载,不由得想起那个骑着黄鹤翩翩而去的仙人费祎,身后只留下千古的苍凉、幽思。然而,黄鹤楼还在,仙人就宛在,传说中的美丽也就凝聚成了眼前的壮美,现实和传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崔颢的《黄鹤楼》和庾超然的《黄鹤楼中吹玉笛》互为印证,相得益彰。诗与画的匹配,关键是意境的契合,而又因为各自内容的差异而成就了审美上的丰富,因而山水因诗画更多了灵性、内蕴。因此,你在选择合适的山水画之前,可以先诵读课文,理解文意,感受意境,然后选择合适的画作。同时,你还要兼顾颜色、构图、布局,使诗和画完美契合。

任务三:山水剧场

文创工作室想把课本中的山水文化和当地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创作蕴含文化气息的舞台剧,展现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及古人情怀。请你从第三单元的诗文中任选一篇,完成一出山水舞台剧剧本的创作。

知识锦囊

剧本是为戏剧演出而创作的文学脚本。剧本具有舞台性、矛盾性,语言能够供演员舞台演出的特点。剧本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写好剧本需要在尖锐的矛盾中表现人物,要设置性格差异明显的戏剧人物,要妥帖安排人物间的关系,精选能促使人物行动的事件;要注意锤炼语言,准确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力求浅显,使人一听就懂。

◆示例:

人物苏轼、白居易

地点钱塘湖(西湖)边

平常的一天,苏轼站在湖边监督堤坝的施工进度。自从他来杭州任职,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城市了。

苏轼缓缓闭上眼,沐浴着阳光,不知不觉,他就进入了梦乡。

(梦境中)

还是在西湖边,此时苏轼正站在岸边。不远处站着一位白衣男子,他眺望着远处的西湖美景。苏轼一下就认出他是谁了,于是快步上前。

苏:请问,是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先生吗?

白(转过身来):我是,请问有什么事吗?

苏(十分惊喜):我竟然见到您本人了,真是太荣幸了!

白(微微一笑):过奖了。

苏:您主持修建的堤坝,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还使西湖变成了内陆湖,这才会出现如此美妙的景色啊,这都是您的功劳啊!您的想法也启发了我,我也着手建造堤坝预防水灾了。

白:好,我们不管做什么,最主要的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为官不能注重自己的财富,应该事事都要为百姓着想。百姓幸福,我们才能安心啊。

苏:说得对。您在《中隐》这首诗里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但是这些都不如“中隐留司官”。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我觉得即使被贬,然而有美景可赏,美味可尝,美酒可品,不也是很惬意吗?

白:对啊,年轻人。远离了朝堂,不也一样可以为百姓做贡献吗?何乐而不为呢?

苏:所以我现在理解了您的思想,想着为百姓多做实事。

白:年轻人,我看你挺有才华,我们找个酒馆,坐下来慢慢聊吧。

苏(微微鞠躬):谢谢夸奖。

(苏白二人来到西湖边的一家酒馆,坐在了靠窗的位置上)

白:店家,来一壶酒。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苏:我叫苏轼,字子瞻。

白:那好,子瞻,要不我们玩个游戏?就着这美景,我考考你,看看你写的诗怎么样。

苏(来了兴致):好。让我先思索片刻。

白:好,那我先来。(吟诵起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苏(称赞不已):白先生写得真不错。我也来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子瞻啊,你写诗可真是厉害啊,短短四句就写出了西湖之美,还把西湖比作了西施,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啊。

(二人谈笑风生,继续饮酒作诗)

(刘子轩)

◆评析:

同学们在创作山水舞台剧时,要能够沉浸到文本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写景的把握,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需要对课文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编排的过程中,需要回归课文,一遍遍阅读、理解、体验;还需要整合其他资源,如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

任务四:古今对话

文创工作室邀请艺术学院的学生和你们共同完成一组盲盒设计。盲盒内包括一张古人卡通形象图片及一份人物档案。先由你们根据第三单元诗文内容,查找资料,走进古人内心,感受文人情怀,完成一组穿越千年的对话采访,同时完成人物档案;再由艺术学院的学生根据你们的对话采访及人物档案,设计出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卡通形象。

知识锦囊

采访没有固定形式,采访的主要内容要预先设计好,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请同学们翻看2022 年9 月《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第26页)

◆示例:

◆对话采访

学生:子瞻先生,您好。我是来自未来的一名中学生。请问您写《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呢?

苏轼:唉!当年我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虽有满腔报国之志,却无处可使。一天夜里,我久久未眠,忽见月色清朗,于是披衣下床,想起我的友人张怀民,便寻他一同散步赏月。庭院里的月光越发澄澈如水,我的内心亦平和宁静,于是有感而发,著成此文。

学生:您年少成名后又极负盛名,“乌台诗案”对您影响甚大,您怎么还会有闲情逸致来赏月呢?

苏轼:明月高挂苍穹,历经人生世代,阅尽悲欢离合,却从未改变其澄澈光华,我也愿像这明月一般,乐观旷达,做一个忘情于天地大美的闲人。

学生:这样看来,您的精神世界依然充实丰沛啊!

苏轼:乐观如此,愁闷亦如此!何况还有与我志趣相投的好友共同赏月,不胜快哉!

学生:先生,我明白了。古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本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论身陷何种困境,都能淡然处之。谢谢您,先生!

(刘子默)

◆人物档案

本名: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四川眉州眉山

生卒年月: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诗大家、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书法“宋四家”之首

(盛启睿)

◆评析:

对话采访要紧扣文章的写作背景,抓住作者的重大人生遭际来设计问题,而问题一旦展开,要能够逐步凸显作者的伟大人格和文学成就。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为下文人物档案的编辑做准备,因为人物档案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主要成就。因此,这两部分内容要在主题上呼应,要在材料上补充、丰富。只有完成这两部分的任务,才能为人物卡通形象的设计提供材料基础。

任务五:山水传承

出版社听说文创工作室结合山水文化主题做了很多大胆尝试,于是邀请你们为新出版的《湘行散记》设计一套书签。现在,请你仿照第三单元诗文的写景方法,对《湘行散记》里的某一山川景物加以描写,以此作为书签的内容。

◆示例:

丝绒质地的夜幕之下,一条辰河,一条小流,却显现其独有的神韵。一切都是自然独有的静谧,偶尔激起的船头的水声让人感觉只是静,船行也只是让人感觉到静。

(朱雅萱)

◆评析:

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之后,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摹。学习景物描写方法,还要在山水诗文中领悟“诗中有画”的妙处。示例中,小作者联通了触觉和听觉,给我们展现了一派静谧、神奇而又略带凄美的湘西独特风光。

亲爱的同学们,这一次参与文创工作室的设计活动是不是给你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制作音频、绘制扇面、编写剧本等活动中,你们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发现自我、坚守自我、从容豁达的精神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了吗?你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品位有了提升吗?最后,初初还希望你们能在生活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文创山水
陶溪川文创街区
《山水间》
赵雷:忘我于山水之间
山水之间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一处山水一首诗
当文学IP成为“文创”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文创”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