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红色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2-11-29马静
马 静
(天津城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上必须抓好青年学生的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好红色基因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红色教育是指高校运用红色文化内蕴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红色传统等精神形态与物质形态,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旨趣在于赓续红色文化、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一代新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促进大学生走进红色文化,接受红色哺育,既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之内在要求.
1 新时代加强高校红色教育的价值意蕴
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系统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红色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之基,塑造立志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1.1 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当前,面对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发展中“失语”、在教材内容上“失踪”和在论坛发言上“失声”的新情况,面对以教条化、标签化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引起的大学生疏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问题,面对境外国家意识形态的隐蔽渗透使得涉世不深、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对国家前途命运失去信心的新挑战,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淡化倾向,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过时了”、“无用了”等模糊和错误的认识.“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2]红色文化的发展实践,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亿万人民群众崇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抒写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3]加强高校红色教育,用红色文化武装大学生头脑,能够帮助大学生透过红色文化发展史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本质、根本特征以及所蕴含的思维逻辑、价值立场,提升大学生在多样思想文化中的价值选择能力;能够引导大学生拨开思想迷雾,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去审视和判断其他各种不同信仰的实质,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知、疑虑与困惑,坚定信仰和忠实践行马克思主义.
1.2 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需要
受功利化社会现实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人生目标匪浅、精神动力缺失.他们要么将“理想”定义为名利双收;要么关注自我利益,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表现出鲜明的“自我”、“小我”倾向.理想信念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内容,是红色文化从弱到强、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的重要基石.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伟大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劳苦大众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守的辉煌史诗,形象记载着他们将理想转变为现实的稳健足迹.正是基于理想信念的坚定,红色文化才没有因为无数生命的消亡而消失,反而铸就了永恒的红色精神.新时代加强高校红色教育,传播红色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摒弃狭隘、片面的理想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缺乏理想信念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对个人全面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为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观注入清醒剂;能够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与国家梦有机融合,将个人理想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与强烈责任担当,进而在实现民族复兴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放飞个人梦想,实现个人价值.
1.3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
当下,在中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现实态势下,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唯我独优、唯我独大的“文化自负”心理,或是怀疑否定的“文化自卑”心理,或是不知所选、不知所措的“文化自迷”.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文化自信心持续增强的深层次问题.在红色文化形成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吸取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种开放包容的胸怀,是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的鲜明反映.红色文化支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并使传统文化勃发了新的生机,生成了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最终完成了相对于西方社会文化的超越,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底色和本源[4].开展红色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树立科学正确文化观、民族观与国家观,能够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资政育人价值,增强对外来文化的差异辨别能力、批判借鉴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创新能力,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自信的根基,切实保证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
2 新时代加强高校红色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新时代高校红色教育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不充分、不匹配的问题.其中,教育主体非协同性、教育内容非对称性、教育方式非科学性是高校红色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教育主体非协同性
红色教育应当明确“谁来教”的前提性问题.新时代高校红色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有着教育引导责任,党政干部、教师、家长皆责无旁贷.在全媒体、全球化时代,基于不平衡的话语权所产生的教育主体的不同步性、不协调性,对高校红色教育效果产生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当前,高校红色教育师资较为匮乏,部分高校甚至没有专职的教师.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少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么不懂得红色文化的来龙去脉、思想精髓与内在本质,缺乏对红色文化的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极为片面、感性,要么是红色教育意识不强、忘记红色文化育人的初心与使命担当,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和淡化红色文化,不敢宣讲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情感、红色人物史实,从而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的认知与认同.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发展起来的自媒体人,特别是网络大V漠视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责任,在网络上散布、传播扭曲党的领导、丑化英雄人物等言论,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总之,红色文化保护意识不强、保护能力不足、传承不力,使得包括党员、党政干部、教师和家长在内的教育者难以肩负起红色教育的责任.
2.2 教育内容非对称性
高校红色教育还要明确“教什么”的问题.只有当红色文化的内在本质、精神内核为大学生所认知、接受和认同,红色基因才不会中断,红色教育的价值才能实现.当下教育内容上出现的越位、缺位、错位等种种倾向,深刻影响红色教育质量.
一方面,红色教育内容越位,即教育内容超越大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红色教育既要重视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又要强调文化性与文化品格,做到“以政治取向来汲取文化资源,以政治需要来规导育人规格,以文化教化来实现政治目的”[5].当前高校红色教育片面追求“高大上”,人为地“拔高”和“美化”英雄典型,任意拼凑英雄事迹,随意构建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英雄人物”.对于没有经历过艰苦卓绝岁月的新时代大学生而言,他们难以理解、甚至嘲笑和讥讽英雄人物的崇高性及其背后承载的价值信仰、崇高理想,对红色文化内在精神的自觉认同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宣传内容的越位,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致使红色文化承载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无法全部释放.
另一方面,红色教育内容错位,即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需求出现偏差.当前红色教育内容出现虚无化、虚假化倾向,破坏文化的思想性与理论性,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消解红色文化所应承载的育新人的功能.这具体表现为:任意裁剪红色文化内容,忽视、淡化甚至肢解红色历史,丑化和抹黑红色精神、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背离红色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抽取革命年代的红色理想、红色精神,予以简单化、片面化的阐释和解读,忽视中国百年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一脉相承性与客观真实性;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中各个地域呈现的红色革命精神,视为政治上随意拼构的观念形态.这种内容上的错位破坏红色文化系统的内在逻辑,难以使其蕴含的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日常生活之中,成为高校红色教育的主要障碍.
此外,红色教育内容缺位,即教育内容出现“真空地带”.当前高校红色教育要么出现“文化沙漠化”,鲜有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要么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学生,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忽视学生思想观念、知识能力的差异性与异质性,缺少对学生心理诉求、价值诉求与利益诉求的关心关注,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难以触及大学生灵魂、引起大学生思想共鸣,由此造成红色教育上的“曲高和寡”现象.这种教育内容上的缺位,客观上造成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拜金主义等其他文化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盛行与蔓延,深刻影响红色文化育人和红色教育的实效性.
2.3 教育方式非科学性
高校红色教育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只有提供有效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大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更好地内化红色精神,使之成为自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但当前教育方式上的命令式、娱乐化、形式化等非科学性倾向,成为新时代高校红色教育面临的突出难题.
一方面,“重灌输、轻启发”的命令式倾向.长期以来,高校持之以恒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灌输教育.这种宣教方式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表现出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文化精神耳熟能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背离红色主流价值观、不能自觉以红色精神指导现实行动的情况.有学者指出:“凡是企图不用说理而用压力来维护任何意见的权威性的人,也许用意是好的,但事实上却会造成严重的危害.”[6]这种“命令式”的红色教育方法,重视理性认知、轻视行为践行,难以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另一方面,“重迎合、轻引领”的娱乐化倾向.这种教育方式要么刻意迎合大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需要,为了吸引学生眼球绞尽脑汁,胡诌道听途书的艳史、野史,戏说“红色经典”,力求博得学生一时“点赞”;要么刻意迎合学生“求刺激”的心理需要,通过对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注意力,出现课堂上哗然一片、课后反思自省则一片茫然,“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倾向十分明显.其结果导致红色文化“形神分离”、“有形无神”,削弱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的获得感.
此外,还存在“重外在、轻内在”的形式化倾向.红色文化既表现为形象直观的物质性,是红色文献、红色文物的真实见证,又表现为深刻的精神性,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意识、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但现实中红色教育更多倾向于红色文化物质形态,认为唱红歌、走红军路、挑红军担、看红色展览等等诸如此类的浅层体验或粗疏理解就是学习红色文化,对于红色文化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英勇的革命精神、崇高的人格风范等红色价值观缺乏深刻、自觉、主动的认知.这种形式化、表面化的教育方式,难以使大学生从思想上接受红色洗礼、体验红色精神,难以使大学生在行为上以红色精神为指引改造日常实践.
3 新时代加强高校红色教育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更好推进高校红色教育,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这需要整合政府、高校教师、家长等多主体的育人合力,创新具有时代性、现实性与情感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并从课堂教学、红色体验、传播媒介等多维度丰富拓展育人方式,不断增强红色教育的协同力、亲和力与辐射力.
3.1 整合育人力量,推动教育主体“强起来”
整合主体力量就是要使不同主体能够始终具备较强的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责任担当意识,能够始终持守赓续红色文化的自觉自信,能够始终坚持发展红色文化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各方力量、各种主体同向同心同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凝聚起红色教育的磅礴合力.
3.1.1 政府要做好红色教育顶层设计
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把红色教育工作提升到铸魂育人的战略高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红色教育的指导思想,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安排,整体推进,延续红色精神和红色血脉.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保持红色物理空间和文献资料等红色遗产的原真性和本真性,尽可能提供真实完整的红色历史信息;加大对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研究力度,鼓励支持高校、社科院、党校等机构联合开展真实客观的红色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充分收集和整理红色史料,“还原”红色历史真相,保证红色文化本来面目;大力扶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筛选具有增长性的民间红色文化项目、红色文化组织,并扶持其繁荣发展,打造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和红色基因库,盘活红色精神.
3.1.2 教师要提高红色文化素养
新时代红色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追求,成为指引大学生进行物质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依靠具有实践力量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具有宽广的历史视野,熟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等,弄清红色历史的时空坐标,善于用红色历史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启迪学生;要具有知识视野,善于从政治上看待红色文化,熟知红色精神,为运用红色文化涵养学生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奠定重要基础;还要提升专业能力,善于从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党史等多维度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创造出有深度、有厚度、有分量的红色研究成果.
3.2 创新话语表达,促使教育内容“活起来”
新时代在高校进行红色教育,必须创新话语表达,丰富话语内涵,讲好红色故事,更好地升华红色精神、凝聚红色价值、汇聚红色力量,全面打好打赢红色教育“攻坚战”.
3.2.1 红色教育要善用体现和平发展的时代话语
话语只有符合并适应特定语境才会有价值有意义,话语的力量与底气才能增强.文化的传播、文化精神的传承在不同时代面对的受众不同,其使用的话语体系必然有所区别.新时代高校红色教育话语必须与社会变革同步,与时代语境有效对接,凸显话语的“当下时态”,增强话语时效性与生命力.这就要将产生于革命年代的红色宣传话语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场域、社会关系、生存境遇进行有效对接,将过去的崇高话语转化为当下大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话语,将过去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激励话语转化为大学生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励志话语,并将其渗透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发展潮流之中,力求实现红色文化的时代表达.比如,“英勇正义”、“浴血奋战”、“砍头不要紧”、“勇往直前”等革命话语,在今天则表现为与时代主题相一致的民族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责任担当话语.
3.2.2 红色教育要常用生动鲜活的现实话语
要推动红色教育的思想内容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内容相结合,使话语更加“接地气”,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生活体验与社会生活需要,为大学生接受抽象的红色精神并内化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提供动力.微观叙事“能够通过具体的历史细节,为讲述者和聆听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帮助他们理解宏大的历史图景,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历史主体意识”[7].要善于以微观历史叙事的话语方式,讲好红色文化故事,通过将红色文化的“大理论”浸润在生动鲜活、富有特定生活情节的故事中,使原本乏味干瘪的宏大叙事用一种直观形象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改变以往红色话语的“假、大、空”,让大学生在聆听中升华对红色精神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3.2.3 红色教育要活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话语
“情感对人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影响,使正常的社会生活得以存在和维持.”[8]历史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的“烈士情结”能够激发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作出正确价值行为选择,共享崇高价值.高校红色教育要唤醒大学生沉睡的情感能量,注重挖掘情感要素,重构个体与群体生命相连的历史片刻,促使大学生感同身受,构建与红色文化互融互通的情感结构,在情感上实现与红色文化共鸣共振.要善于在红色文化政治话语中渗透和浸润情感的基因,用情感的力量和以情感人的情感话语融化、温暖政治话语中的“生、冷、硬”,增强教育亲和度,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精神的洗礼.更要注重使用谈心式、聊天式的亲近话语传播红色文化,用真诚的情感消除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误读与偏见,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只有创新变革红色话语表达,丰富红色教育内容,才能打通红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使红色文化精神被大学生所认同和运用,成为自觉的思想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导向作用.
3.3 优化育人方法,确保教育形式“多起来”
新时代加强高校红色教育,必须丰富和拓展教育方式方法,坚持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有效对接,使红色文化精神进入大学生头脑、融入大学生思想、嵌入大学生心灵.
3.3.1 加强课堂教学,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教育必须注重知识传授,高校要结合本土红色文化特色,开设红色文化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慕课等,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握红色知识.要推动红色文化与各门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入,使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领悟红色文化精神之崇高.比如,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大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9]的深层原因,引导和启迪大学生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更好发挥红色历史作为“教科书”、“清醒剂”和“营养剂”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专题教育,使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浸润、影响学生.此外,要注重讲好红色故事,讲好革命的故事、革命烈士的故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授课安排与讲好红色故事有机结合起来,使挖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内容之中”[10].
3.3.2 重视具有仪式感的红色体验
具有历史感的红色物质形态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11].仪式是价值、意义和信仰的凝结,红色教育需要以仪式感引导大学生的心理、精神与情感自觉,形成红色集体记忆,凝聚红色价值共识.比如可以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历史节点,组织大学生走进名人故居、纪念碑、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圣地,开展“重走红色革命道路”、采访老一辈革命家等活动,使学生重温红色历史,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深刻领悟红色理论之真、红色人物之善、红色精神之美,增强肩负起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使命.
3.3.3 丰富拓展红色传播媒介
高校红色教育必须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使红色正能量更强劲、红色主旋律更高昂,增强红色教育主动性与时代感.通过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借助媒体加大红色文化基因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历史文献片、电影、优质节目的制作和相关的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普及红色文化[12].比如,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部红色经典电影连环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反映了不同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生动载体.利用现代技术构建红色教育虚拟场景与红色网站,拓展红色文化物质形态传播场域,展现红色文本、红色文物、红色故事,促进红色文化与红色仪式的日常化和生活化,建立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基本图式,实现红色记忆的共享.通过积极创作红色短信、微动漫、短视频、微公益广告等红色教育“微”产品,使抽象的红色文化精神活化为可听可视可读的精神食粮.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传得开”、“传得深”、“传得远”,使红色基因更好地渗进大学生头脑、浸入大学生心扉,提升红色教育吸引力、辐射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