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鸿门宴》的语言特色

2022-11-28章小建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范增楚军樊哙

章小建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记》,详细地讲述了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在咸阳城郊的鸿门进行的一场生死角逐。宴会上虽不见滚滚狼烟,却处处是刀光剑影。作者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一幅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接下来,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鸿门宴》的语言特色。

一、精练传神

在创作《史记》一书之前,司马迁搜集了大量的史料。他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结合民间的谚语、传说、民谣等,用精练传神的语言记录了鸿门宴的经过。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范增的意思是,沛公当年在山东时贪好财货,喜欢美女,但是入关之后不贪财,也不再召幸美女。显然,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性情有所改变,也不是因为财物美色对他已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了,而是在为实现更长远的目标而控制自己的意愿。范增对沛公这一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像沛公这样的人物将来必定会成为楚国的大患。最后四个字“急擊勿失”,干脆利落,简洁明了,明确地提示项羽,一定要抓住机会,不能有任何闪失。在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数目”“示之者三”“默然不应”,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上的细微变化,以精炼传神的语言描写了这些细节,反映出不同人物之间的暗流涌动。范增“急切”地想要除去刘邦,但他并非楚军的统领,不能越过项羽擅自做主。杀与不杀,还要听项羽的决断。项羽虽然看到了范增的示意,却根本不予理会。此处的“默然”大有深意,令人遐思。

鸿门宴上,范增安排项庄舞剑,寻机刺杀刘邦。张良见情势危急,赶紧离席,找到樊哙。樊哙得知情况后,“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段描写堪称作品中的一大亮点。作者运用精炼传神的语言将樊哙这位武将写得活灵活现。樊哙拥盾闯入楚军的营帐,足见其忠心耿耿;怒目注视项羽,足见其无所畏惧。当时,樊哙等人皆在楚军的阵营中,身边敌军环伺,危机四伏,樊哙却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强行闯入,这份胆量令人敬服。樊哙的勇武得到了项羽的赞赏,项羽当即“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当着楚军一众将领,樊哙仍然没有丝毫惧意,而是极为坦然地拔剑切肉。樊哙闯入大帐之后,面对项羽,侃侃而谈:“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窃为大王不取也!”樊哙原本是一介武夫,给人的印象是只崇尚武力,完全不知场面上的变通。但是,他的这番言辞有理有据,坦坦荡荡,不仅抓住了“事前有约”这一关键,而且通过陈述刘邦进入咸阳之后的种种行动来说明刘邦是忠心的。可见,樊哙粗中有细,非常的机敏。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樊哙闯帐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示了其勇武、粗犷的一面,给人以巨大的冲击。

在《鸿门宴》一文中,司马迁不仅把握了整个故事的节奏,而且使作品充满了张力,带给读者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二、富有个性

《鸿门宴》的语言还具有个性化的色彩。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物形象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从不同人物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很好地窥见他们的性格。

当项羽得知刘邦即将称王的消息时,“大怒,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刘邦已经占据咸阳,而项羽驻军于咸阳城外。两支队伍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数十里地。项羽明明随时都可以发起进攻,但此前并没有要发起战争的意图,而在听到刘邦“想要称王”的消息后才动怒。由此可见,项羽“进攻刘邦”,并不是事先有组织、有准备的,而是逞一时之气。作为一军的统领,项羽因一时生气就随意挑起战争,明显是不智之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狂傲、冲动的人。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军,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亲自前往楚军的营中拜见项羽,希望能够消弭战祸。见到项羽后,他放低姿态,为自己辩解道:“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深知自己此前的举措过于鲁莽,无形之中已经得罪了项羽。面对盛怒的项羽,他并未慌乱,而是以“同盟”之情谊打动项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人。樊哙快人快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刘邦目前的处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樊哙是一个勇敢无畏、机智聪慧的人。在刘邦仓促离去后,张良呈上了礼物。项羽坦然接受了刘邦赠予的一双玉璧,而“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范增不仅怒骂项羽为“竖子”,而且还言辞激烈地进行了预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急躁易怒、目光长远的人。

司马迁不仅熟悉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善于运用精妙、生动的语言来展现他们的音容笑貌,使得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共同演绎出一场风云变幻的历史大剧,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作为《史记》中的名篇,《鸿门宴》结构严谨、布局精妙、风格独特,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要从语言的角度去欣赏作品,方能在艺术空间中自由驰骋。

猜你喜欢

范增楚军樊哙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庸国的灭亡
猛人樊哙
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军师范增的短板
谋士范增不及格
刘邦吃龟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