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与舞蹈元素的有效融合
2022-11-28贺凤霞
贺凤霞
摘要:音乐是听觉上的享受,舞蹈是视觉上的享受,将两者有效结合,能够很好强化学生对美的感受强度。为此,舞蹈和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认清这一点,将音乐和舞蹈元素相融合,可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音乐;舞蹈元素;有效运用
引言
在新时代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中教育不仅得进行知识技能的教授,还得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舞蹈和音乐学科在高中阶段的都是重要学科,将音乐和舞蹈元素合理融入,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不过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加强关注,深层次的探究。
一、舞蹈元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音乐知识的学习并不适合死记硬背,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具备丰富的情感。为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靠口头讲解音乐,那学生将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情感【1】。而合理融入舞蹈元素,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深切体会音乐知识所包含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二)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艺术有着共识性,所以从某一角度上来说,音乐和舞蹈是相通的。高中音乐课堂合理渗透舞蹈元素,能够很好强化学生的感情认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音乐旋律和原理。尤其是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理论与歌唱,那便会使音乐沦为死记硬背,失去了教学意义。而有了舞蹈的辅助,学生便能在脑海中自动生成画面,并带入自身情感,音乐理解力也能更进一步。
二、音乐和舞蹈元素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措施
(一)合理组织实践活动
舞蹈会因为音乐的加成而变得更具魅力。高中舞蹈教师可以在结合教材教学的时候,引入小组合作与全面集体讨论等方式展开拓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分析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引入各种风格的音乐,又或者展示同一段舞蹈,让学生进行有声和无声的欣赏对比,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基本素养【2】。除此之外,高中舞蹈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对舞蹈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借助讲解深化学生的影响,为接下来的实践教学做好铺垫。在学生欣赏完一段舞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搭配歌曲再一次的欣赏,同时给学生讲解舞蹈的内涵和背后蕴藏的故事,拓展欣赏其他的舞蹈和曲目。之后,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融入自身情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丰富舞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借助舞蹈欣赏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在教學中,将音乐和舞蹈元素合理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还能推动学生舞蹈水平更进一步。当学生在欣赏舞蹈的时候,能够不自觉的带入其中,深切体会音乐知识。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做出改变,为学生创造更多音乐欣赏的机会,借助此推动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体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一些具备民族特色的音乐视频,并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舞蹈动作,之后基于音乐进行重组性的创作,这样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对于国外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合理引入,这样能够很好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如印度音乐和舞蹈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在异域氛围下进行学习和欣赏,学习热情必定能更加的高涨,学习效率自然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借助舞蹈元素激发学生创作与表演欲望
就高中音乐教材来说,其中很多的曲目都没能配备舞蹈。为此,要想推动舞蹈元素更好的渗透进高中音乐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做出改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基于音乐进行舞蹈创编【3】。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很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例如在欣赏《宗巴朗松》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寓意。之后,融入一些藏族的舞蹈元素,如腰部左右的摆动、舞动双手、正立的踏腰立臀等。不过在应用这些动作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艺术性的美化。通过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的表演欲望能够得到很好的激发,对于歌曲的认识也会更加的深刻。同时,课堂氛围也会更加的活跃,教学目标也能高效的达成。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种中,将音乐和舞蹈元素合理融入十分必要,不过要想达成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科学性的渗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舞蹈音乐的魅力,并合理的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更好的学习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边桦.刍议舞蹈元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及实践策略[J].名师在线,2019(27):83-84.
[2]时彬.探析高中音乐教学如何融入舞蹈元素[J].东西南北,2019(01):151-151.
[3]杭静.论舞蹈元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J].祖国,2017(03):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