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要点

2022-11-28张军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桉树高产

张军

摘 要 桉树具有速生、高产、材质好的优点,是广西人工造林最常用、种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树种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桉树造林质量,实现桉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为例,阐述了桉树种植现状,重点从林地选择、林地整理、苗木选择、苗木处理、合理挖穴、基肥施放、科学定植、幼林抚育、成林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归纳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实施要点。

关键词 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8.013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桉树种植区,目前广西桉树种植面积已超过3 033 673.33 hm2,蓄积量超过1.86亿m3,总种植面积和总蓄积量均居我国首位。然而,随着广西林地资源被不断地消耗,桉树种植业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数量效益增长型,转而向质量效益增长型升级转变。加强对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的相关研究,以技术确保桉树种植质量与产量的稳定提升,可有效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种植现状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以下简称三门江林场)总场部位于柳州市桂柳路,下设13个营林生产单位,现总经营面积超过66 666.67 hm2,森林蓄积量670万m3,主要经营商品林、经济林、苗木花卉及林下经济等产业。其中桉树是三门江林场的主要经营树种,在“十四五”期间,三门江林场为推动桉树种植业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实效,计划建设26 666.67 hm2的桉树“万元林”和20 000.00 hm2的桉树高产林。截至2021年8月中旬,三门江林场已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51 626.67 hm2,培育桉树高产大径材精品示范林2 000.00 hm2、精品林15 433.33 hm2、高产林11 260.00 hm2;桉树高产林每667 m2的年均材积增长量达3 m3以上;8年生桉树每667 m2蓄积量最高达28.30 m3;桉树活立木最高平均销售单价达797元·m-3;每年可带动农户增收8 100万元以上。

2 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实施要点

2.1 林地选择

桉树种植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只有选择合适的造林地,才能确保桉树高产造林工作顺利进行。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与桉树树种特性相适应,分为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两种途径。因此,在进行桉树造林时,可根据桉树喜光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低温和霜冻敏感、根系较浅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造林地。1)以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平原、低山、丘陵及坡地种植桉树为宜,海拔在500 m以下,全年无霜期达300~350 d,年平均温度在18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2)桉树耐肥,土壤以土层深厚(大于80 cm)、湿润、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或冲积土为宜。3)为方便苗木和肥料物资的运输,以及后续的护林管理,造林地还要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1]。

2.2 林地整理

选好造林地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对林地进行整理,其目的是给桉树苗木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此项工作主要包括清山和整地兩个重要工序。清山时,推荐采用免炼山的方式进行,以免破坏林地的生态链;将林地内的杂草、灌木、藤蔓、刺类植物及垃圾等清理干净,将杂物集中带出林区,不能带出林区的要将其带到种植带以外的地方,不能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和抚育工作;灌木伐根需控制在25 cm以下,无杂草、无杂灌面积不低于95%即为合格。清山结束后即可进行整地,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蓄水能力,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加速肥料的转化。整地一般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在平原地区可采用机耕全垦法整地,在山地及丘陵地区一般采用人工带垦或人工穴垦的方法进行整地,整地深度为20~25 cm,将翻出的土壤打碎、晒白,并将树根、草根和石块等清理干净[2]。

2.3 苗木选择

在桉树的栽培过程中,良种是前提,壮苗是关键,只有良种与壮苗相结合才能确保桉树优质丰产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定要保证桉树造林百分百良种壮苗。1)选择桉树良种除了要考虑桉树的生长特性和产出量外,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选择适地生存且经过相关专家或部门组织认(鉴)定通过的优良品种。例如,在高寒地带宜栽培耐寒性较强的桉树品种,在沿海地区宜栽培抗风能力较强的桉树品种等,而在广西地区常用于造林的桉树品种有巨尾桉、尾巨桉、尾叶桉、尾赤桉及细叶桉等,并以DH32-29、DH33-27、DH33-29和广林9号等品种(系)的综合表现最佳。2)桉树壮苗必须是由良种苗圃繁育而来,在外观及规格上要求主根发达、须根浓密、苗干粗直、顶芽饱满、无折断、无残缺、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大于70%)及苗高大于30 cm的优质苗木,定植后成活率高,郁闭成林后长势好[3-4]。

2.4 苗木处理

目前,造林所用的桉树苗木多为轻基质容器苗(组培苗),为提高桉树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其抗性和生长能力,可在出圃前进行“炼苗”处理。在桉树定植的前5 d,将桉树容器苗平整地铺在平地上,周边培土,早晚各浇水1次,并适当喷施一些钙镁磷叶面肥,能有效增强苗木的抗性。若超过15 d未能移栽,则要进行移杯处理,以防苗木根系徒长,并每隔4 d喷淋1次1%波尔多液杀菌剂,控制营养袋水分含量在12%左右。

2.5 合理挖穴

桉树合理的种植密度为97~111株/667 m2,瘦地宜密植,肥地宜疏植,并根据宽行窄株的原则沿等高线方向挖定植坑,上下两行的坑穴呈“品”字形排列,株行距通常为2 m×3 m,株行距误差不超过±10%;坑穴规格可为50 cm×40 cm×40 cm(长×宽×深),坑穴规格误差不超过±3%。挖坑时表土与心土要分开两边堆放,以备后续施基肥时回填使用[5]。

2.6 基肥施放

施放基肥是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充分满足新植苗的养分需求,保证桉树幼苗快速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基肥的施放要在桉树种植前15 d进行,肥料种类可为桉树专用肥(氮磷钾含量5%以上),每穴施500 g桉树专用肥后用直径小于2 cm的表土回填至坑穴的1/3处,将肥料与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表土回填至高于地面5 cm左右,并用脚踏实,防止穴面下沉积水[6]。

2.7 科学定植

桉树的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雨后或土壤足够湿润时。定植前,将苗木运到林地内靠近水源的地方,并用遮阳网遮阴,保持苗木通风透气,定期浇水;可先用配有生根粉和白蚁药的水浸根,以促进桉树生根,防止蚁害的发生。栽植时,竖直将苗木放于坑穴中间,扶正苗身,分层回土慢慢压实,回土要高于苗杯2~3 cm。栽植30 d内要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成活率不足95%的要进行补植,确保桉树长势的一致性。

2.8 幼林抚育

2.8.1 除草除灌

杂草、灌木等会与桉树幼树争夺养分、光照和生存空间,导致桉树幼树生长缓慢,因此要及时除草除灌。目前,三门江林场桉树幼林常用的除草方法主要有全除法、带除法和盘除法3种,其中全除法就是将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清除,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缓的林地;带除法是沿种植带进行除草,盘除法是在树盘底部直径1 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除草,带除法和盘除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坡地。除草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6月杂草旺盛生长时,以及9—10月杂草草籽成熟前[7]。

2.8.2 松土扩坎

松土扩坎在除草之后进行,有利于雨水渗透和养分的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除草成效。松土扩坎时,以桉树植株为中心,对半径60 cm范围内的实土进行翻松,深度控制在10~15 cm,由内向外逐渐加深,并拾净土壤中的树根、草根等,防止其再次萌生。同时,要给桉树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不超过10 cm,能有效防止桉树发生倒伏。

2.8.3 合理追肥

桉树幼林生长期间需连续抚育追肥3年,以满足桉树快速生长的营养物质需求。推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进行施肥,可先对林地土壤及林木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制订出符合三门江林场各大造林基地的桉树专用肥配方,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施肥,以有效改善林地土壤的肥力情况,提高桉树生长效果。首次追肥一般在桉树生长至1 m左右时进行,每株可施桉树专用肥(氮磷钾含量为25%)500 g;第2年、第3年的追肥工作在当年第1次除草后(7月底前)进行,每株施桉树专用肥800 g。

2.9 成林管理

桉树一般在造林3~5年后即可郁闭成林,此时各植株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进行适当的卫生间伐,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利于培养桉树大径级的木材。桉树在进行卫生间伐时应遵循“伐弱留强、去害留益”的原则,将林地内的害虫病木、风倒木、折断木、腐朽木及其他类型的灌木全部砍倒,当作薪柴使用,保证林内林分整齐健康[8]。桉树是自然修枝乔木,一般无需进行人工修枝,成林后只有少数植株的斜叉枝需要处理。

2.10 病虫害综合防治

2.10.1 营林防治

营林防治是一项以预防为基础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的营林防治技术可相应地预防和减少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使用营林防治措施防治桉树病虫害时,主要有以下3点要求。1)适地适树种植优良抗病的桉树品种,栽植前对苗木进行检疫和消毒处理。2)栽植后加强桉树营林抚育管理,按技术规程严格落实除草、松土、扩坎及追肥等工作,并加强病木清理,确保桉树健康、健壮生长。3)将桉树与相思树、米老排、马尾松等本土树种合理营造混交林,以稳定生物群落的形成,发挥动植物互相制约的作用,增强营造林抗病虫害的能力[9]。

2.10.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指利用人工器械和各种物理因子防治病虫害的一种办法。桉树病虫害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捕杀、毒饵诱杀和灯光诱杀等。例如,根据多数昆虫具有趋光的特点,在桉树林间隔一定距离悬挂诱虫灯诱集昆虫,并利用高压电网或诱集袋、诱集箱及水盆等杀灭害虫;沿着蚁路寻找到白蚁的主巢穴,并人工将其挖出灭蚁等是比较常见的桉树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

2.10.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常见的有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在桉树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中,最常用的是以菌治虫。例如,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能有效防治油桐尺蛾、桉蝙蛾、同安钮夜蛾等桉树害虫。

2.10.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使用该项技术防治桉树病虫害时,要考虑到环境污染和病虫害的抗药性问题。因此,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型农药防治桉树病虫害,真正做到防治及时、用药合理、交替用药,以防桉树病虫害产生强烈的抗药性而加大整体的防治难度,导致桉树健康生长受到影响[10]。例如,焦枯病是广西常见的桉树病害之一,发生该病害时,可交替使用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速克灵4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3 结语

桉树是广西重要的用材树种,加强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的研究,有利于桉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桉树造林想要达到优质丰产的种植目标,就必须重视选地、整地、选苗、栽植、抚育等造林重要环节的管理,只有熟练地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并加以合理应用,才能确保桉树健康、快速地生长,提高桉树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唐圆梦.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6):70-72.

[2] 李祥满.论国有林场桉树的造林技术与改进措施[J].农家科技,2019(8):163.

[3] 朱俊华.浅析桉树丰产栽培技术及幼林抚育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2):170-172.

[4] 黎世鑫,蓝雄彬.广西桉树种植模式研究[J].乡村科技,2016(2):60-61.

[5] 杨川.桉树单产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21):98-100.

[6] 唐春仙.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J].乡村科技,2021,12(28):79-81.

[7] 刘惠芳.巨尾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15(8):33-35.

[8] 廖国一,江媚,蔡宗耀,等.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6):98-99.

[9] 黄六贴.桉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2(6):80-81.

[10] 覃小玲.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29):122-123.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营造林技术桉树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彩虹桉树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桉树茶饮
关于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马尾松营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基于桉树的营造林技术及效益的研究
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及应用实践解读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