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增塑剂改性沥青研究

2022-11-28胡正新陈维彬袁福根沈菊男

关键词:二甲酸延度环己烷

胡正新,陈维彬,袁福根*,沈菊男

(1.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2.苏州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里程越来越长。道路路面材料广泛使用的是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较差,夏季易软化,冬季易脆裂,特别是低温时沥青材料变脆引起的路面开裂,是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1-4]。

为提高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传统办法是在沥青中掺加橡胶粉[5]或纤维材料[6]。用丁苯橡胶(SBR)[7]、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8]等改性沥青,都可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在沥青中添加聚酯纤维[9]或玻璃纤维[10]能提高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弯拉强度。但无论在沥青中掺加橡胶粉还是纤维,体系是多相的,不可避免的存在橡胶粉或纤维与沥青的离析问题,对实际施工和道路质量造成不利影响[11-14]。

增塑剂是塑料成型加工领域被广泛使用的助剂,用来改善高分子的热变形能力及低温柔韧性能。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人们发现增塑剂添加到沥青中,可以改善沥青低温性能,提高其抗开裂能力[15-18]。增塑剂改性沥青,具有改性工艺简单、不存在离析等优点。马峰等发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降低较小,低温抗裂性能和粘结性能提升较大,水稳定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也有所改善[19];季节等研究表明,DOP对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有一定作用[20];何兆益等报道,DOP能够增大Sasobit温拌沥青的拉伸柔度,提高其低温变形能力[21]。但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需要开发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增塑剂来替代传统有害增塑剂[22-23]。1,2-环己烷二甲酸酯跟邻苯二甲酸酯分子结构相似(如图1所示),区别仅在于以环己烷取代了苯环。两者在增塑性能上有相似之处,然而生理毒性研究表明,1,2-环己烷二甲酸酯对人体是无害的[24-26]。

图1 两种分子结构对比

傅珍等率先开展了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DIBCH)对沥青改性研究,发现该增塑剂添加后,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降低[27],但低温抗开裂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28]。就笔者所知,1,2-环己烷二甲酸酯改性沥青研究至今仅见上述两篇公开报道。1,2-环己烷二甲酸酯是一个大类,酯基结构将对改性沥青性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笔者合成了几种不同结构的1,2-环己烷二甲酸酯,考察了它们改性沥青的性能,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沥青改性用绿色增塑剂。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实验所用沥青为韩国双龙70号基质沥青,苏州三创路面工程有限公司提供。1,2-环己烷二甲酸二酯,包括1,2-环己烷二甲酸二己酯、1,2-环己烷二甲酸二环己酯、1,2-环己烷二甲酸二(乙二醇乙醚)酯、1,2-环己烷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乙醚)酯和1,2-环己烷二甲酸二(三乙二醇乙醚)酯,由1,2环己二甲酸酐和相应的醇按照文献方法合成[29-30]。

1.2 测试方法

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弯曲梁流变仪(BBR)实验测试都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进行。针入度测试在HDLZ-IV型全自动电脑沥青针入度测试仪上25℃时进行。软化点测试在LD-2000型电脑沥青软化点试验器上进行。延度在低温液晶显示延伸度测定仪上测定10℃延度。BBR测试温度为-12℃。

1.3 增塑剂改性沥青过程

在不锈钢烧杯中称取基质沥青300 g左右,然后加入计量的增塑剂,置于120℃烘箱中,待基质沥青熔融后用不锈钢搅棒充分搅拌,得到均匀的改性沥青。

2 结果与讨论

2.1 增塑剂分子设计

为了考察1,2-环己烷二甲酸酯的酯基端链结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1,2-环己烷二甲酸酯(如图2所示),其中1,2-环己烷二甲酸二己酯(增塑剂1)端链为直连烷烃,1,2-环己烷二甲酸二环己酯(增塑剂2)端链为环烷烃,1,2-环己烷二甲酸二(乙二醇乙醚)酯(增塑剂3)、1,2-环己烷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乙醚)酯(增塑剂4)和1,2-环己烷二甲酸二(三乙二醇乙醚)酯(增塑剂5)都带有醚链,且醚链长度依次增加,以体现醚链长度的影响。在增塑剂分子中设计引入醚链,也有一种考虑,就是当沥青和集料制备成混合料时,增塑剂可以起到促进沥青和集料结合的作用。因为沥青是非极性物质,集料是极性物质,两者表面能相差大,相互亲和力差,但采用带醚链增塑剂改性沥青后,醚链的弱极性将促进沥青在集料表面润湿,从而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结合力。

图2 增塑剂分子结构

2.2 增塑剂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针入度是反映沥青粘稠度的一个指标。针入度越大,表示沥青稠度越小,沥青越软,越容易变形。在同样添加量为沥青的0.5%时,不同增塑剂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增塑剂加入后,沥青针入度都有所提高。带醚链的增塑剂(3、4、5)改性沥青针入度的提高幅度比不带醚链的增塑剂(1、2)要小一些,说明带醚链增塑剂的加入,对沥青抗变形能力的影响较小。增塑剂3、4、5比较可见,醚链长度对改性沥青针入度影响不大。

图3 增塑剂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2.3 增塑剂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软化点是沥青受热发软的温度,反映沥青的耐温性能。软化点越高,沥青耐高温性能越好。在同样添加量为沥青的0.5%时,不同增塑剂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4可见,5种增塑剂添加后,沥青软化点都基本不变,这表明这5种增塑剂都不会降低沥青的高温性能。

图4 增塑剂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2.4 增塑剂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沥青的延性是当其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用延度来表征。延度越大,表示沥青塑性变形能力越好,低温抗开裂性能也越好。在同样添加量为沥青的0.5%时,不同增塑剂对沥青延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增塑剂添加后,沥青延度都得到了提高。带醚链的增塑剂(3、4、5)对沥青延度提高幅度比不带醚链的增塑剂(1、2)要大很多。增塑剂醚链长度对延度也有很大影响。增塑剂4改性沥青的延度比增塑剂3和5改性沥青延度要大很多,说明醚链存在一个最佳的长度,太长和太短都不好。

图5 增塑剂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2.5 增塑剂对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BBR实验测定的蠕变劲度和蠕变速率是评价沥青低温性能好坏的两个指标[31-33]。蠕变劲度值越小,沥青具有越佳的低温柔性,进而低温抗裂性能越好;蠕变速率值越大,沥青应力松弛性能越好,进而其抗裂性能越好。在-12℃下,5种改性沥青的BBR实验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

由图6可知,增塑剂改性沥青和未改性沥青的蠕变劲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相同时间下,不同增塑剂的改性沥青蠕变劲度差异明显。5种增塑剂改性沥青蠕变劲度都要比未改性沥青小,说明5种增塑剂都能提高沥青低温抗开裂性能,其中增塑剂4的改性效果最佳。

图6 增塑剂对沥青蠕变劲度的影响

由图7可知,增塑剂对沥青蠕变速率有很大影响。相同时间下,增塑剂改性沥青的蠕变速率要高于未改性的基质沥青,说明5种增塑剂都能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醚链增塑剂的改性效果要优于两种非醚链的。醚链增塑剂中,增塑剂4对提高沥青蠕变速率效果最好。

图7 增塑剂对沥青蠕变速率的影响

3 结语

(1)带醚链的增塑剂改性沥青对沥青针入度影响较小,软化点基本不变,而延度有了很大提升,说明沥青改性后低温性能会得到改善,但高温性能没有损失。

(2)带醚链的增塑剂改性沥青,使沥青蠕变劲度降低,蠕变速率提高,大大改善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

(3)对沥青改性效果较好的是增塑剂4,改性沥青针入度只提高了(70.6-61.2)/61.2≈15.4%,而延度提高了(55.9-18.1)/18.1≈208.8%,改性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二甲酸延度环己烷
环己烷催化氧化生产环己酮催化剂的专利技术综述
废旧轮胎橡胶粉对沥青及混合料性能提升效果探究
吸收法处理有机尾气技术研究
环己烷冷液倾析器腐蚀与选材
测力延度在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玻璃纤维对沥青的路用性能影响分析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业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测力延度试验的SBS改性沥青老化特征评价指标
基于3,4-吡唑二甲酸为配体的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基于2-丙基-4,5-咪唑二甲酸的锰(Ⅱ)和铜(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