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分析
2022-11-28赖仕贤
赖仕贤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全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建设,全方位发挥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是当下乡村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机构,院校在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以及智力扶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如何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部分院校开始着手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并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等联合开办产业学院,共同推进集文化建设、应用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联合实体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了资源整合,加快了农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给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动力。
1 乡村振兴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必要性
1.1 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现状
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院校纷纷建立起乡村振兴学院,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其中2018年共计成立16家,2019年共计成立30家,2021年共计成立5家(见图1)。其中将高校作为主体的共计13家,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共计6家,政府为主体的共计29家,校地合作的共计9家,校企与政校企的共计10家,企业为主体的共计3家,剩下的为其他形式(见图2)。各省市分布数量见图3。(数据统计截至:2021.2)。
图1 乡村振兴学院建立时间和数量
图2 乡村振兴学院设置主体
图3 各省市乡村振兴学院分布数量
从整体上形成了一定人才和技术优势,在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构建、旅游发展、乡村文化等方面都实现了有效合作,构建起了政、校、企、村、行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真正从根本上聚集当前乡村振兴最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因地制宜地设计培训项目,开展乡村信息化和互联网人才培养、管理与经营人才培育、双创孵化、产学研联合培养、乡村发展规划、乡村发展课题研究、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等多类业务,给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坚实的智力保障[1]。
1.2 乡村振兴下产业学院建设价值
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本质是基于乡村振兴人才和技术需求,聚合院校、团体、协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针对种植养殖技术、科技与工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技术、农业财管技术、农村电商和物流技术、乡村环境规划建设技术等进行专项人才培养和专题研究[2]。以使学院最终能够成为一个专业性和标准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服务平台,辅助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措施与政策,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水平,给种植养殖、销售物流、生产加工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高效服务。
1.2.1 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地区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与科学规划,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以及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发展,也需要通过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予以支撑。所以,乡村振兴并非只是农村的事情,还包含了教育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平台,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能实现资源整合,通过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并聚焦乡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给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1.2.2 有利于促进人才教育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需要教育,特别是地方各级学校主动作为、积极创新,这不仅是其基本的历史使命,还是主要职责,更是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的空间与机遇。然而,乡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匮乏的教育资源矛盾比较突出,要真正促进乡村振兴,就必须有专门的精神和智力支撑。各院校将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作为基础,通过科技助农等原则,坚持将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作为着手点,通过教育资源优势以及项目整合优势,渐渐改变农业生产与农业研究相脱节、现代农业学术发展落后等问题,促使院校能通过良好的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跟踪前沿学科与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建立起区域、城乡以及校地间的人才培养交流和合作机制,以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1.2.3 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落地
2017年起,产教融合就上升为了国家教育改革以及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也从根本上建立了相应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促使产教融合整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其发展而言,最根本的就在于落地,而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正好给其在农村地区落地给予了专项支撑平台。在乡村振兴战略新使命的作用下,通过产教融合,聚焦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人才、科技等方面集成,构建乡村、院校和企业之间跨界融合以及协同创新的新平台,能更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演化、变迁,建立乡村产业体系[3]。同时,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加大创新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乡镇企业,传承乡村文化,聚焦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构建可靠的产业支撑,也可以给乡村带来更多具有持续性的就业机会与岗位,促进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2.1 确定建设目标
2.1.1 推进主导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三农”工作开展的总抓手。1)基于其具体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始终坚持围绕当地主导农业进行人才培育,夯实实践育人理念,尽可能培育出一批具有良好生产经营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文化素养的现代新农民。2)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于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以及链条化的基本原则,充分应用乡村产业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全方位提升产业化水准。
2.1.2 促进特色专业发展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各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及特色农业产业出发,根据专业目标和相关规定建立乡村振兴专业群,将农业种植、畜牧、园艺、农机、农村电商等融入进去,跟随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培育出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建设一批特色化的村镇,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农业经济发展[4]。
2.1.3 促进教学标准确定
基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状况,开展集专业化学习教育、技术研发创新和生产实践实训为一体的培养模式,给农业工作者提供能力强化以及继续教育的专项平台,持续创新农民培养模式。同时,根据当前生产和市场状况,通过学分替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农忙与农闲等模式,编制出更多更为灵活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2.1.4 推进人才队伍构建
乡村振兴的核心基础是人才振兴,要落实乡村振兴,就要从根源上建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本理念,将人才培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全面激发人力资源优势,培养新型现代化农民,给乡村振兴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具体应加快培养农业带头人,帮助转变农业思维模式,掌握更多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基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及特色产业等加强技术教育;促进农业专业人才建设,围绕产业链确定课程;促进高素养农民建设,重点围绕种植养殖、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农产品加工经营等进行现代农民培养。
2.2 确定建设思路
2.2.1 一是将育人为本作为建设前提。即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推进师资力量深化发展,培养出更多有志向、有责任感、热爱乡村、热爱农业产业的时代新人,真正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2.2.2 二是将服务产业作为建设目标。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人才以及技术需求作为基本导向,基于当前现代农业、农机制造、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专业,对接农业、农村产业链以及创新链,以进行精准化的人才培养。同时,建立政企校深度合作的专项平台,促使产、学、研、创、转、用等实现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促进“三农”发展,尤其是给产业发展助力。
2.2.3 三是将政校企合作作为基本战略。全面落实产学研融合发展,在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下,基于产业学院的实际功能定位以及建设目标,选出适合的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协会,促使专项人才培养、学生实训、教师发展与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有机融合,进而促进产教融合,最终建立起互动、互补、互利的协同育人平台。
2.2.4 四是将创新发展作为建设导向。基于产业学院平台,通过经验总结,加强目标导向,促进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开展校企共同管理、共同建设、共同经营、共享资源、共育人才以及共担职责,以从根本上促进产业学院实现科学建设,并保持持久的通畅运行和服务。
2.3 确定建设内容
2.3.1 实现政企校联合性办学
乡村产业发展有能力、意愿和院校联合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企业主体较少,导致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模式推进缓慢。对此,相关高校可以自身的办学经验和资源,通过地方政府在农村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当中的规划指导作用以及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农业企业技术、信息以及师资力量优势整合,将原先校企合作办学以及一元主体办学的模式彻底打破。再与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明确所有参与主体的基本责任和权利,构建起政企校联合办学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5]。由此从根本上将政府、企业和院校的师资、技术、课程、设施等资源实现统筹应用,从根本上建立多元化性的办学育人机制,以给乡村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3.2 推进产权治理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是由当地政府、院校和企业之间基于联合共建与共管,所创办的独立办学机构属于独立法人实体,并非普通二级学院。具体可以根据当地的相关办学指导意见确定制度规划。为解决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过难的问题,产业学院应将自身定义为多元主体共管、共投的办学机构。由于其中出资方式十分多元化,所以最终利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当地政府可以将资金、产业资源、场地等作为基本形式;企业可以将技术、师资、设备、场地等作为基本形式;院校可以将师资、设备、场地、知识产权等作为基本形式,由三方共同建立产业学院。虽然各方的利益诉求在人才培养层面上具有一定一致性,但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追求剩余利益、提升办学质量等方面却存在一定差别。所以,这就需要产业学院从投入核算、产权界定、资产清算等方面出发,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办法,并将产权作为核心基础,进一步推动产业学院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制定出办学章程,促进理事会决策、监事监督、行政执行等相关运行机制优化。
2.3.3 基于需求优化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尽可能通过弹性学制以及灵活多变的模式,尽可能适应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方式等。一是要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产业工作规律以及生源的实际特征,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学制构建。二是基于地方产业运营模式以及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职业能力以及典型工作任务直接转化成学习课程,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立模块性的课程体系。三是把教学空间从院校引申到企业,从课堂拓展到产业聚集地以及工作岗位上,打破原先教学过程中的单一模式,促使教育教学中心向着人才需求地以及产业聚集地不断转移,最终形成乡村、院校、产业聚集地以及企业相互连接的立体化教学空间,真正从根本上对接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流程,建立实践育人环境。四是由企业、院校和农业产业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培养工作中,尽可能打破学习与工作的界限,构建实际的工作场景,基于实际工作任务与过程展开人才培养。
2.3.4 优化配套设施机制建设
1)学院和企业之间共同制定出相关招生招工方案,开展一体化培养机制建设,使学生在成为产业学院学生的同时,可以通过企业考核成为实际员工,以提升就业率及就业质量。2)开展全面学分制度,构建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机制,使新型农民或者农民工获得的学习成果,如职业资格证书等,可以直接转换成学历学分,以减少重复学习,提升学习效率。3)优化学生资助管理机制,构建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对于加入的新型农民或农民工给予一定助学补贴或学费减免等,尽可能减少其学习经济压力。4)优化产业学院的生活配套设施,帮助所有入学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提升学院本身的招生吸引力。
2.3.5 建立专项培养创新平台
1)产业学院应尽可能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社会服务组织、农业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从根本上形成纵向贯通以及横向联动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2)将人才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发展、创新创业等全面结合,促使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建立集创、研、学、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将需求作为基础导向,促使院校、当地政府、乡村以及企业之间实现有效互动,构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3)基于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农业农村双创项目,构建具有示范性的乡村振兴双创基地,同时开展有关活动,促使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以及产业应用。4)构建技术转移中心或者成果孵化平台。具体可以基于技术转让、合作研发等形式,与行业中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在乡村产业、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当中孵化出更多引领乡村振兴的企业,建立产业集群,从中实现产学研彼此促进。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利用人力资本优化以及自身独特的办学机制提升农业发展效益和质量,能给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充分的智力支撑。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还需基于相关建设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基本导向,最大程度上对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资源进行整合,促使农业产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