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方式探究
2022-11-28高亮
高 亮
(西安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传统生活方式框架下,居家养老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方式,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农村乡镇地区养老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由于缺少青少年劳动力而备受挑战。基于这一客观情况,相关研究人员深入剖析家庭养老以及中国养老传统内涵,通过走访调查切实了解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基本情况,从养老公共体系、经济、精神三个维度,做好农村乡镇地区养老政策顶层设计,切实保障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发挥乡村振兴策略的制度优势,为推动农村乡镇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1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及面对的现实挑战
1.1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及优势
第一,从经济方面来看,家庭是维持养老工作顺利开展的经济支撑,通过扩大家庭经济在养老方面的投入,降低社会养老总成本,减轻社会发展压力,让各地区所开展的经济活动能够“轻装上阵”。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以及服务业企业雇佣农民工开展生产活动,采用的是“掐草尖”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只吸纳18~35岁的优质劳动力,仅支付青壮年劳动力个体在城市中的生活费用支出,而青壮年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成本的支付主要由其在乡村的“家庭”来承担,而青壮年劳动力扩大在生产成本中,养老成本占有的比重较大。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能够有效减轻养老工作所产生的成本。
第二,家庭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媒介,在中国乡村社会框架中,老年人在家庭以及乡村中的地位较高,对于家庭以及乡村的生活模式也十分熟悉,绝大部分老年人所向往的生活便是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含饴弄孙,在精神层面享受“落叶归根”式的精神慰藉。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家庭养老模式有助于老年人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针对具有慢性病或者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能够让老年人更能深刻的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并且从子女以及亲属的身上汲取情感慰藉[1]。
第三,家庭养老模式能够集中展现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赡养父母是对于父母抚育子女的一种道德正向反馈,同时也是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渠道。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家庭养老模式能够更好的展现血缘亲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并以此为基点将“孝文化”“德文化”向社会辐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以及理论支撑。
1.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
从宏观层面来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就是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客观上看,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对于农村乡镇地区而言,周围城市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大批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中打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家庭收入。绝大部分老年人对于子女进城打工,抱着支持、理解的态度。但是农村乡镇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所造成的一个客观结果,就是原有的加强养老模式被打破,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很多老人无法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亲人之间的关怀与交流。特别是很多老人不熟悉电子设备,无法通过移动终端与子女取得联系,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异化。
除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乡镇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家庭养老模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乡镇地区的逐步落实,农村乡镇地区积极尝试产业结构转型,摆脱传统的以农业为绝对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乡村地区“百业兴旺”。随着乡村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规律以及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很多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无法适应生活规律的变化,进而产生了一种孤独感与剥离感,无法从家庭养老模式中汲取心灵慰藉,回避甚至抗拒养老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2 农村乡镇地区养老问题现实审视
农村乡镇地区劳动力人口外流背景下,农村地区老龄人口占比不断上涨,使得农村养老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也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主要难题。
2.1 中国人口整体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调查结果,近几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高,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问题形势严峻(如图1所示)。
表1 2017-2021年中国人口变化趋势
严峻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乡镇地区交通设施、医疗系统较为落后,使得乡村地区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逐渐成为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认真对待[2]。
2.2 农村乡镇地区老龄人口现状
通过对人口总量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乡镇地区老龄人口占比较大,部分地区老龄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已高达70%~8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用工企业无法支付青壮年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成本,青壮年劳动力的父母只能主动承担起赡养青壮年劳动力子女,支付其扩大再生产成本的任务,农村老龄人口没有经济条件离开乡村,只能形成与乡村的深度绑定。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乡村生活十分熟悉,在精神层面与乡村的文化习俗存在着强烈的牵绊,主观上也不愿意搬离农村,城市中的“孤独式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因此对于离开农村养老这一话题较为抗拒,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大量老龄人口滞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乡镇地区旺盛的养老需求[3]。
3 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3.1 经济困境
在众多影响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工作质量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由于农村乡镇地区经济规模较小,发展缓慢,无法保障与养老问题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个人收入十分微薄,且要负担沉重的家庭劳动任务,在长时间高强度劳动过程中大部分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有些老年人已经丧失独立行动能力,加之缺少养老基础设施,导致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工作面临重重困境。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第一,老年人无法从事强体力劳动。很多农村乡镇地区仍然以农业产业作为经济支柱,而农业生产属于高强度劳动,老年人由于机体能力下降,无法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使得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其效率始终得不到提升,影响老年人经济收入。第二,老年人需要承担起照顾孙辈的任务,没有时间通过副业补贴家用。很多外出务工者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子女交由父母照顾,老年人不仅要从事劳动生产,还要照顾孙辈的饮食起居,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年人生活开支,影响其经济收入。通过数据调查发现,老年人抚养孙辈的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详见表2)。
表2 某贫困地区乡村老年人抚养孙辈数量统计
通过分析表2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需要抚养1~3位孙辈,抚养未成年人压力巨大,导致老年人收入与支出失调。第三,当地政府财政紧缺,造成养老资源匮乏局面。
对于缺少资金的投入,当地政府无力修建、翻新非营利性养老设施,导致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养老途径收窄,只能被迫选择家庭养老模式。当地政府无法替农村乡镇地区家庭分担养老压力,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
3.2 精神困境
除了经济困境之外,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还面临着严峻的精神困境。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会自发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在中国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很多老年人的情感生活长期处于空缺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外流,老年人只能通过抚养孙辈或同辈交流,获得精神慰藉,无法从子女处得到关怀,这种状态的长期持续导致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陷入精神困境。此外,一些老年人思维观念较为保守,其头脑中还残留着“重男轻女”等落后思想,无法与社会发展大趋势接轨。这种背景下,老年人很容易与子女产生矛盾,甚至摩擦,产生双向情感沟通障碍,破坏家庭和谐氛围。
3.3 社会养老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乡镇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该制度是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主要渠道。但是对于农村乡镇地区而言,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于养老产业的支持有限,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在各个地区推广,该保险主要由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基础养老金组成,政府每个月为每一个养老保险账户支付55元基础养老金,后期逐渐提高政府负担养老金比例,但是养老金的上涨与物价上涨不成比例,对于大部分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而言,政府负担的基础养老金无法切实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很多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对于“新农保”持观望态度。正是由于社会养老体系不健全,导致焦虑情绪在老年人群体中蔓延,加之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很多人为了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只育有独生子女,很多老年人与子女分居两地,成为“空巢老人”。很多老年人担心“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在孤独与焦虑中备受煎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4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解决农村乡镇地区养老问题具体策略
4.1 发挥党与政府在农村养老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在解决农村乡镇地区养老问题方面,党与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第一,在道德建设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高举核心价值大旗,引领社会风气,注重“孝”文化与“德”文化在社会层面的普及与推广。我党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施政理念,为了切实解决农村乡镇地区养老问题,要注重乡村道德建设,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在农村乡镇地区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养老帮扶试点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全面摸排了解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实际情况,针对孤寡老人、生活不便老人进行重点帮扶,不仅要给予其物质资助,还要在精神层面对老人进行疏导与开解,让农村乡镇地区老人感受到党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党员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紧密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引导社会风气,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乡镇地区养老问题,为养老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要通过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为保障老年人权益背书。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于该法律法规在农村乡镇地区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乡村居民反馈意见,争取做到法律贯彻落实“不留死角”。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定期组织普法宣传活动,在乡村地区确立“亲权”理念。该理念的梳理与家庭养老模式十分契合,从广义层面对“亲权”进行确认,明确“亲权”与“监护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这两种不同的权力形成上下联动的完整体系,并以“亲权”概念为基础,对其他法律进行补充与完善,例如《家庭关系法》《亲子关系法》,为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撑[4]。
4.2 做好养老工作顶层设计
第一,要不断增加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所以存在缺陷,其主要原因是财政支出占比不高,这一点与西方高福利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截至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占用的财政支出仅为总支出的13%左右,这部分资金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被城镇职工占据,能够真正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资金少之又少,是由于资金的缺失导致农村乡镇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几乎陷入停滞。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资金投入,充沛的资金作为强大的后盾,推动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第二,结合农村乡镇地区实际情况,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完善。但农村生活的老年人具有很深的土地情结,很多老年人希望取出基础养老金,将其用于农业生产,提升收入。针对这一客观情况,当地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作出弹性调整,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的工作原则,综合当地政府、村集体以及乡村居民个人三方实际需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保制度,采用“个人账户+社会账户”双轨体系,并搭配社会救助、政府帮扶等社会资源,丰富养老途径。
4.3 创建宜居养老环境
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模式,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地方政府,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努力为企业营造更为宜居的养老环境,令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并喜爱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第一,在乡村中增加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并对户外活动器材进行翻新与修整。一些农村乡镇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老年人为了避免在户外活动时受伤,只能无奈放弃户外活动。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老年人建设安全、环境优美的户外活动空间[5]。具体而言,可以利用乡村废弃的房屋、厂房,将其改造为老年活动中心,丰富活动中心的娱乐设施内容,例如增加夜间广场舞设备、增加晨练器械数量,让农村乡镇地区老年人能够真正享受健康、安全的老年生活。第二,要注重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伴随着“五通下乡”目标的逐步实现,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乡村的供水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布局。定期派专业人员下乡为老年人讲解智能移动终端使用方式,让老年人能够借助网络平台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进行实时沟通,并利用互联网为老年人推送优质的资源,比如“老年太极拳讲解”“老年人饮食指南”“常见慢性病预防”等视频,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针对可能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因素,比如户外垃圾堆、陡坡、泥塘等要进行集中处理,为老年人创造干净整洁、丰富多彩的养老环境。
5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只有切实解决乡村地区养老问题,才能对乡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农村乡镇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此类地区开展养老工作面临重重困境。想要妥善解决农村乡镇地区养老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就要立足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分析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创建宜居养老环境、做好养老工作顶层设计、发挥党与政府在农村养老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等方式,切实提升农村乡镇地区养老工作水平,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