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性视角下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思路探析
2022-11-28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 周 灵
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以艺术为社会公众服务作为前提,通过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参与程序来创作融合于特定环境的艺术作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公共艺术作品呈现数字化和多样化,公共空间中的受众对于数字公共艺术的审美和参与也在发生转变,在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越来越关注数字化生存、生态环境、技术伦理等问题,这些变化促使作为文化载体的公共艺术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功能,公共艺术的形态也日益向人类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倾斜。
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一方面需要满足文化和社会共同价值的有效表达与传播;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和谐融入公共空间和环境景观,实现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契合。特别是满足可供性理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人性关怀。数字公共艺术如何与环境空间和谐共处?如何进行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与传播?如何提升受众的互动参与体验?要回答以上问题,从可供性视角探讨当下数字公共艺术设计的思路与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数字公共艺术的特征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与传统公共艺术相比,数字公共艺术采用科技手段,具备较强的互动性、沉浸感,数字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表现方法众多,虽然运用了多种数字科技手段,但数字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与传统公共艺术是一样的,都是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的。公共艺术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作品与整体的视觉系统设计。
当下,蓬勃发展的数字公共艺术与传统的公共艺术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对媒介形式的应用不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艺术效果,也形成了新的公共艺术创作思路和方法;二是受众的参与方式和感受的不同,数字公共艺术注重受众的参与和临场感,近年来,沉浸式交互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增多,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多感官与沉浸式公共艺术作品实现即时的互动,从而达到沉浸感的体验;三是作品创作的互动性体现环节不同,传统公共艺术多为静态,其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人们观赏的环节,而数字公共艺术的创作全过程高度体现互动性思维,从作品的构思到最后的呈现,互动性的创作思维贯穿作品创作的全过程,甚至能让受众参与到作品创作中,这些都使得数字公共艺术作品能更好的避免人与作品之间的疏离感。因此,呈现形式多样化、受众的高度参与以及互动性创作思维成为数字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
二、可供性视角下数字公共艺术的构成要素
当下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日益体现对交互的关注,在科技的助推下,也使得提升数字公共艺术的交互体验具备更多可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于1977 年最早在其专著《视知觉的生态学进路》中提出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设计界较早引入可供性理论,其原因与技术的发生有关,在吉布森的可供性概念提出之后,设计界对认知科学领域的主体认知模式的缺陷予以高度关注,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除了经验与学习因素以外,还有物质环境或空间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要素。可供性将交互设计中的用户、产品、行为统一起来,当用户的自身条件与产品特征在某种特定行为中达成对应关系时,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自然存在。因此可供性理论对于交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交互设计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能较为明确地指出特定情境下体验的过程中产品或服务系统的设计所需要考虑的内容,从而为设计实践提供建议参考。公共艺术作品的交互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与可供性关系密切,涉及一段体验过程中受众与公共艺术作品的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受众对系统的认知、用户操作行为及其反馈。
数字公共艺术作品是围绕“人—作品—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展开,借助科技来营造感官体验,因此受众、技术驱动下的公共艺术作品系统、场景、环境以及受众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心理反应是数字公共艺术体验构成的主要维度,相应的,数字公共艺术的体验可供性要素是“受众—行为—数字公共艺术作品系统(对象)—公共空间”的对应关系,见图1(作者自绘)。而数字公共艺术中的可供性具体包括认知与感知可供性、功能可供性、情境可供性以及情感可供性四个类别。这些可供性要素在受众接受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对其认知、感知、操作和场景感受等起到不同的辅助作用。本文将从这几个维度入手深入探讨数字公共艺术要素,探索数字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途径,更好地实现作品系统与受众、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
图1 基于可供性的数字公共艺术构成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性已然成为当代数字公共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进行数字公共艺术的交互设计时,必须充分明确受众自身条件、作品系统的特征、受众行为、公共空间这四个可供性构成要素,将受众与作品视作一个整体,接着通过对上述设计四大构成要素的把握来设计人与公共艺术作品的交互行为。受众在体验数字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文化背景、性格能力影响着其本身与作品的互动方式。
三、可供性视角下数字公共艺术设计的思路
在可供性的视角下,数字公共艺术作品系统与受众、公共空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应关注如何有效吸引受众,同时更有效传递信息,让人们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获取信息,感受科技的力量,也感受历史人文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受众、作品系统、公共空间角度探析基于可供性的数字公共艺术设计策略与思路。
(一)创建受众信息获取的认知与感知可供性
盖弗对可供性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一方面肯定了可供性的生态性基础,同时也认为文化因素对可供性有重要影响。在他看来,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如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就能创造一个更容易使用的系统。在数字公共艺术设计中,受众对于可供性的认知,部分取决于受众的文化、社会背景、先验经验等。数据可视化是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SALT Galata艺术馆中的沉浸式艺术装置《梦境存档》(Archive Dreaming)是由Google 艺术家和机器智能程序的驻地艺术家Refik Anadol联手打造的一件数字公共艺术作品,见图2 (图片摘自Archive Dreaming - Refik Anadol)。值得注意的事,作为欧盟“文化计划”中的一部分,《梦境存档》应用了数据可视化技术。作品的创作者通对馆内庞大的文件数据进行数据可视化的设计,并通过图像识别网络为每张图片提供检索和说明信息,借助编程对馆内的170 万张图像进行实时渲染,营造出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沉浸式动态影像空间,让公众体验被海量信息包围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作品,对馆内的170 万个文档进行搜索及分类。并且人们还可以与这些视觉影像元素进行实时的互动。这样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既展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无穷魅力,为受众带来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也创建了技术支持下公众信息获取的认知可供性,带领公众认知和领略历史文化的浩瀚沧桑。
图2 《Archive Dreaming》数字公共艺术作品
(二)表现地域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功能可供性
与以雕塑为代表的传统公共艺术相比,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对技术的运用使得其设计过程更为复杂,可供性理论将知觉和行为因素相关联,基于这种方法能使得互动的界面更易用,吉布森的研究主要限于视知觉,而盖弗认为从一般逻辑出发,可供性的感知模式除了视觉以外,还应当包括触觉和听觉等其他感知类别。同时,媒介空间提供协调的可供性。因此,基于可供性的数字公共艺术设计不仅需要关注技术本身和受众特性,还要关注技术与受众的多重感知互动的设计。在城市数字公共艺术作品中,光影的设计十分必要,光影变幻的合理应用可以勾勒和重塑时空形态,也能增添空间的层次感和复杂性。当下的数字公共艺术设计越来越重视对于光影的运用,包括自然光影和人工光影。人工光影由艺术创作者根据不同的设计意图对光源进行人工控制,打造多样化的艺术意境。
坐落于芝加哥千禧公园内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皇冠喷泉的设计就充分的展现了芝加哥地域文化和都市生活的功能可供性,这部作品被誉为“芝加哥的面孔”,见图3(图片摘自http://jaumeplesa.com)。该数字公共艺术作品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因为它为公众带来的独特视觉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借助数字技术真正地与城市、环境生成了联系,与市民产生了互动,因为行走于公共空间中的市民,他们的笑容都有可能被传送到该艺术作品的LED 大屏幕上。整组喷泉设计作品的构成包括两座玻璃砖塔和两塔之间的黑色花岗岩反射池。两座玻璃砖塔楼实际上是两块15 米高的大显示屏,上面布满发光二极管,用来展示芝加哥市民的脸部数字影像,水柱不定时经由玻璃塔楼正面的水管口喷出。屏幕由计算机控制,芝加哥市的1000 个市民的笑容轮换在大屏幕上播放,以这种全新的数字艺术形式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夜晚,大屏幕的显示内容还会更换成自然景观,营造都市的生态意境,这样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能激发芝加哥城市的活力,也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文化载体。
图3 《皇冠喷泉》数字公共艺术作品
(三)创设空间与界面的情境可供性
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需要以现有的环境条件为前提,创设空间与界面的情境可供性,从而更新与重塑新的城市美学空间和公共人文空间。与传统公共艺术的设计一样,数字公共艺术设计通常从场地空间出发,确立其形态生成,首先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地理信息与场地信息,包括地形、水体、建筑等在内的环境因素一方面为公共艺术的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恰恰成为公共艺术设计构思的来源,也是设计进行的前提和依据。此外,从受众需求来看,不同受众的诉求不同,因此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须针对场地及周边的人群加以分析,这些分析以满足主体受众的需求为目的,需要考虑物质上的实用功能以及受众精神上的感知需求。
Handson 设计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Space”以城市的公共街道为既有环境条件,其设计充分体现了空间和界面的情境可供性,见图4(图片摘自Handson官网)。该项目基于数字互动装置重新对城市中“个人空间”“人际距离”的概念展开构想,借鉴了社会疏远的实践,装置使用的硬件包括投影仪和摄像头,并需要在城市的公共街道上追踪人们,同时还跟踪了多个实时数据,包括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在这个交互式空间中移动的速度、当人数增多时每个人的个人空间的大小变化、与每个人亲密接触的人数等。其界面设计的原理是当某个人刚进入到交互区,人们只能看到一个跟踪运动速度的圆圈出现在这个人周围,当第二个和第三个人相继进入交互区时,会出现线条将所有人联结起来,从而创建出一个表现人际间物理距离的网络。当人们靠近彼此时,他们各自的圆圈会合并,依据人们在近距离中一起度过的时间生成算法。通过算法,圆圈的产生与合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到一起而改变,视觉上更具动感和冲击力。
图4 《Space(2020)》数字公共艺术作品
(四)提升受众情感体验的情感可供性
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同样需考虑情感因素,创作者也应当考虑作品要表达或揭示何种社会现象,采用何种表现方式更具审美价值。盖弗为吉布森理论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认为可供性概念应向文化和社会科学扩展。可供性的环境-人(environment-person,E-P)的单向模式应当向可供性的环境-人-人 (environment-person-person,E-P-P) 的模式转变,社会的相互作用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作用。
全球COVID-19 的疫情危机让人与人之间多了更多的距离感,疫情迫使人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使得孤独瞬间成为了人与人的常态,这种距离感让每个个体拥有了更多自省的空间,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欲望和必要性值得关注,这也正是公共艺术可以尝试创新的方向。《反射(Reflect)》是一个以社会距离为主题的户外数字公共艺术作品,位于布鲁克林(Brooklyn)的多米诺骨牌公园(Domino Park)内,见图5(图片摘自Designboom网站)。这部由美国新媒体艺术家Jen Lewin 设计的作品,由三个同心圆环组成,占地2400平方英尺。其交互效果是让每个圆环对游客的步调做出响应,不同的步调触发不同的光的飞溅效果,从而产生成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该户外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初衷是引导人们对生活的反思,生成新的发现和激发新的联系。白天和夜间会生成完全不同的光影效果。这样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重新塑造了人际联系的一种联结和交流方式,在互动的过程中,个人的空间感会得以扩展。
图5 《Reflect》户外数字公共艺术作品
四、结语
在当代的各类展览和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都表现出明显的公共性、科技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特征。数字技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带来全新的思路,数字公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公共艺术的存在样式,也深刻影响着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和人们对其的参与和接受模式。同时,多媒介的融合、实时的人机交互、受众的高度参与及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形式的多样化都使得公共艺术获得了更多元的表现力。数字化公共艺术以其直观、动态的形象,互动、参与的形式,甚至包含视、听、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为观众带来更为真实的临场感,也能直观地呈现人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帮助人们建立认知。数字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当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观念的新型表达方式,也推动其在世博会、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这样一类公共文化活动或公共空间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