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本构模型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力-位移关系研究*
2022-11-28黄竑钢
黄竑钢
(西南交通大学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0 引 言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而且有良好的阻尼特性、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 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机械电子、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 其中,超弹性SMA 由于其极强的滞回耗能特性,而被广泛地用作土木结构中的阻尼器,以增强结构的抗震减震效果。 因此,有必要了解SMA 弹簧的力学性能及其工作原理,对其力学行为进行详细研究,为SMA 弹簧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
SMA 的本构模型是模拟SMA 弹簧力学行为的重要部分。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主要是基于热力学本构模型对SMA 弹簧进行模拟。 例如,Tobushi 和Tanaka[1]基于Tanaka 的一维热力学本构模型[2]模拟SMA 弹簧的力-位移关系,其研究中只考虑了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 结果表明,在位移幅值较小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模拟效果较好。 Liang 和Rogers[3]在先前工作[4]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便的非线性SMA 弹簧模型,并给出了更准确的SMA 弹簧的设计方法。Toi 等[5]采用Brinson 提出的一维本构模型[6],考虑弹簧丝截面的扭转变形,对SMA 弹簧进行模拟,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和实验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Aguiar 等[7]采用剪切形式的一维本构模型[8]对SMA 弹簧进行模拟,假设相变在SMA 丝中是均匀发生的。 结果表明其建立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SMA 弹簧的力学行为。 Mirzaeifaret[9]比较了基于Boyd-Lagoudas 本构模型[10]的直杆扭转模型和曲杆扭转模型,模拟了SMA 弹簧的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曲杆扭转模型的模拟结果较好。 Enemark等[11]在修正的Lagoudas 模型基础上,同时考虑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和弯矩,建立SMA 弹簧模型,并进行了验证试验。 Savi 等人[12]通过实验和基于Auricchio模型[13]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几何非线性对SMA 弹簧力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指出,当弹簧指数较大时,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 上述研究表明,基于现有的热力学本构模型对SMA 弹簧的力-位移关系进行模拟是可行的。 最近,黄斌等[14]对Motahari和Ghassemich[15]提出的SMA 多段线性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模拟SMA 弹簧在复杂加载条件下的力-位移关系,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该修正模型的模拟方法较原模型更准确。 Zhang等[16]基于Graesser-Cozzarelli 本构模型[17],同时考虑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和弯矩的影响,对SMA 弹簧的力-位移关系进行模拟。 其模拟结果较好,同时还研究了弹簧指数和弹簧初始高度对SMA 弹簧力-位移关系特性的影响。
目前建立的SMA 弹簧力-位移关系所使用的本构模型大多为一维本构模型,将弹簧丝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单独考虑,忽略了正应力和切应力之间的耦合效应。 另外,同时考虑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和弯矩对弹簧力-位移关系影响的研究也还有待深入。笔者采用SMA 的三维热力学本构模型,同时考虑截面上的扭矩和弯矩,结合弹簧理论,对SMA 弹簧的力-位移关系进行模拟,建立了SMA 弹簧在拉伸荷载下的力-位移关系数值仿真模型。 此外,通过编写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中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对SMA 弹簧进行有限元实现。 最后,通过NiTi 合金丝的材料试验和SMA 弹簧的多级加载试验,验证了文中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1 SMA 弹簧拉伸试验
本文试验采用的材料为NiTi 合金丝,通过工厂加工制得NiTi 弹簧,如图1(a)所示。 弹簧丝半径为0.74 mm,弹簧圈半径为6.3 mm,有效圈数为6 圈,弹簧的初始长度为21.5 mm。 使用合适的夹具将弹簧试件固定在MTS 858 试验机上,如图1(b)所示。 试验加载采用位移加载模式,加载速度为1 mm/s,试验环境温度为27 ℃。 试验的加载工况为不同位移幅值加载,位移幅值分别为40 mm、50 mm、60 mm、 70 mm和80 mm。
图1 SMA 弹簧拉伸试验
为了获取SMA 材料相关参数,需要对SMA 丝材进行不同应变幅值拉伸卸载试验。 取同一批次的Ni-Ti 合金丝在MTS 858 试验机上进行低应变率(5×10-4s-1)和低应变幅值(2.2%,3.2%,4.2%,5.3%,6.3%)的拉伸卸载试验,拉伸试样的总长度为78 mm,标定长度为38 mm。
2 SMA 的本构模型
在小变形框架下,将材料点总应变张量ε 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弹性应变张量εe、热膨胀应变张量εT和相变应变张量εtr,即:
弹性应变张量εe和应力张量σ 的关系可以通过胡克定律得到:
式中:C(ξ)是四阶的弹性张量;εT可以表示为:
式中:α 和Tr分别是二阶热膨胀张量和参考温度。
参考Lagoudas 和Entchev[18-19]的工作,相变应变张量的率tr可以写成:
以及马氏体相变方向张量Ntr可以写成:
式中:是马氏体体积分数率;gtr是马氏体完全相变所造成的相变应变大小;σdev是偏应力张量;ξrecent和分别是逆相变开始点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和相变应变张量。
参考Yu 等[20]的工作,在连续介质热力学框架下,建立了材料点的Helmholtz 自由能,并通过不可逆热力学推导,得到了热力学驱动力πtr,即:
式中:Δc=cM-cA,;cA和分别是参考状态下奥氏体的定容热容和组态熵;cM和分别是参考状态下马氏体的定容热容和组态熵;T0是平衡温度;X是相变各向同性抗力。
为便于数值实现,参考Anand 和Gutin[21]的工作,采用幂律形式的方程描述马氏体体积分数的演化:
式中:mtr是材料参数,用来控制黏性大小,当mtr趋于∞大时,黏性效应消失,即退化为无黏性情形;Y是一个控制应力-应变曲线相变滞回环宽度的变量。
参考Yu 等人[20]的工作,对Y进行如下改进:
式中:Y0、Yc1和Yc2为材料参数,由此可以描述逆相变开始时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对滞回环宽度的影响。
另外,对相变各向同性抗力的逆相变部分进行改进:
式中:h1、h2和n为材料参数;变量ξrela用来刻画逆相变开始时的非线性部分,它与逆相变开始时的马氏体体积分数相关,可以表示为:
在引入应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几何方程后,结合上文给出的本构方程,可以得到描述SMA 应力-应变关系的封闭方程组。
3 SMA 弹簧的建模
当SMA 弹簧发生较大的轴向变形时,弹簧丝截面上除有扭矩的作用外,也有较大的弯矩,文中将同时考虑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和弯矩的影响。 当SMA弹簧的圈半径和丝半径的比值较小时,由于弹簧丝的弯曲效应,在弹簧发生变形的时候,弹簧丝截面将会发生畸变,导致截面上的应变分布不再对称。 但Mirzaeifar 等[9]发现,这种效应对SMA 弹簧的力-位移关系的影响不明显,为简化分析,这里不考虑这种效应的影响,认为截面上的应变分布是对称的,如图2 所示。
图2 弹簧丝截面切应变γ 和正应变ε 分布图
假设SMA 弹簧的初始圈半径为R0,初始长度为L0,弹簧初始螺距角为α0,弹簧有效圈数为N,弹簧丝的半径为r,弹簧在轴向力F下的纵向位移为u,弹簧变形后的螺距角和圈半径分别为α和R,如图3 所示。利用图3,弹簧丝的总长度可以表示为:
图3 SMA 弹簧受拉示意图
则弹簧的初始螺距角可以写为:
弹簧变形后的螺距角和圈半径分别为:
因此,图2 中弹簧丝截面上分布的正应变和切应变具体可以表示为:
式中:ρ为极坐标系中的径向坐标;y为笛卡尔坐标系中垂直于弹簧中心轴的纵坐标。
在利用式(15)、(16)得到弹簧丝截面上分布的切应变和正应变后,结合第2 节中介绍的SMA 本构模型,可以获得弹簧丝截面上分布的切应力和正应力。 然后,可以通过如下两个积分式得到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MT和弯矩MB:
式中:θ为径向坐标;ρ所对应的角坐标。
最后,从图3 中可以发现,弹簧沿长度方向的纵向力F是由弹簧丝截面上的扭矩MT和弯矩MB共同引起的,其表达式为:
根据以上步骤,就可以得到SMA 弹簧的力-位移关系。
4 SMA 弹簧的数值模拟
由SMA 材料试验,可以得到文中所需的相关材料参数。 根据材料参数,对弹簧试件的力-位移试验曲线进行数值模拟和有限元分析,所需的SMA 弹簧试件参数如表1 所列。
表1 SMA 弹簧相关参数
首先,采用第2 节中提出的本构模型对材料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模拟。 如图4 所示,在加载过程中,模拟结果与试验完全吻合;在卸载过程中,模拟结果很好地描述了滞回环与应变幅值的关系,以及逆相变开始时的非线性段,由此验证了上述本构模型的正确性。
图4 SMA 材料试验及其模拟
然后,根据SMA 材料参数,对SMA 弹簧试件的力-位移试验曲线进行数值模拟,控制与试验相同的工况进行加载,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如图5 和图6 所示。
图5 SMA 弹簧考虑截面弯矩的模拟与试验结果
图6 SMA 弹簧不考虑截面弯矩的模拟与试验结果
从图5 中可以看出,在同时考虑了弹簧丝截面上扭矩和弯矩的模拟结果中,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拟结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SMA 弹簧在拉伸卸载过程中的相变开始点,逆相变开始时的非线性段,以及滞回环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变大的现象。
从图6 中可以看出,不考虑弹簧丝截面弯矩的情况下,SMA 弹簧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差距较大,误差主要发生在SMA 弹簧开始相变之后。 位移幅值越大,其模拟结果的误差越大。 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当弹簧位移幅值增大,在拉伸过程中,弹簧的螺距角变大,使得截面上的弯矩增加,导致长度方向上的力增大。 所以位移幅值越大时,弹簧丝截面上弯矩的影响就会越大。
5 有限元分析
将2 节中提及的本构模型通过隐式欧拉法进行数值离散,并编写有限元软件Abaqus 中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对弹簧的变形行为进行有限元分析。SMA 弹簧的几何模型及其网格划分如图7 所示。 将SMA 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施加位移荷载,得到SMA 弹簧拉伸至位移幅值时的马氏体体积分数云图,如图8所示。 从图8 中可以看出,在远离施加荷载的位置,沿弹簧丝长度方向,马氏体相变是均匀发生的。 在SMA 弹簧丝截面上,弹簧的内侧先发生马氏体相变,靠近外侧的则稍后。
图7 SMA 弹簧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图8 SMA 弹簧马氏体体积分数分布云图
提取力-位移关系曲线,如图9 所示。
图9 SMA 弹簧试验、数值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
由图9 可以看出,数值模拟和有限元模拟都很好地描述了SMA 弹簧在拉伸卸载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在位移荷载施加到18 mm 左右时,SMA 弹簧开始进入相变。 从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来看,文中所分析的几个工况中,SMA 弹簧均未发生完全相变。 在卸载后,位移减小至0,弹簧恢复至初始时无变形的状态。
由此,试验和模拟的结果充分说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6 结 语
文中采用三维的SMA 本构模型,参考已有的工作,对滞回环宽度和逆相变中的相变抗力进行适当改进,并结合弹簧理论,建立SMA 弹簧力-位移关系模型,模拟结果很好地描述SMA 弹簧的变形特性。 此外,建立了对应的SMA 弹簧有限元模型,讨论了马氏体体积分数在弹簧丝截面上的变化情况。 通过NiTi弹簧试件的多级加载试验,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文中考虑弹簧丝截面弯矩的影响,通过对比模拟和试验结果发现,在弹簧变形中,弹簧丝截面弯矩会影响弹簧的力-位移关系曲线,且其影响会随着弹簧位移幅值的增加而增大,故在进行弹簧力-位移关系的研究时,考虑弹簧丝截面弯矩的影响可以使结果更加准确,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