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培训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

2022-11-28沈虹房雪峰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规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

沈虹 房雪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杭州310009

职业倦怠是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的综合征,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行业中最为常见[1]。医生群体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情况[2-4]。已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岗位归属感缺失等负面影响[5-7],而减少医师工作时长、提高社会支持等方式有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感[8-9]。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然途径。在规培阶段,住院医师面临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其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9]。本研究旨在分析规培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为优化规培内容、改善规培模式、缓解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全部10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了解本研究内容与目的,自愿参与调研。②既往无精神疾病史。基于以上标准,最终有96名住院医师参与本研究,涉及大肠外科、放疗科、大内科、风湿免疫科、乳腺外科、肿瘤内科等专业。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21年10月向96名住院医师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历时2周。对于调查时在肿瘤内科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于科室内发放问卷;对于已经前往其他科室规培的住院医师,了解其所在科室后进行问卷发放。正式开展调查前,与所有相关住院医师就此次研究的内容、目的、问卷填写方式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交流,并保证问卷为匿名填写,不会泄露调查对象的任何信息。问卷由住院医师独自匿名完成,不受外界因素干扰。问卷回收后由2人核对数据并录入数据分析软件。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为住院医师的一般情况,包含性别、年龄、工作科室。

1.2.2 规培情况量表 采用祖雅琼、马骏[10]编制的教学评价量表,了解住院医师对规培情况的评价衡量。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 。量表分为规培内容评价、指导教师评价、规培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3个方面。其中,规培内容评价涉及量表1~6问题,包含规培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多学科交叉性等。指导教师评价涉及7~15问题,包含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规培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涉及16~24问题,包含规培对研究兴趣、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所有问题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清楚,4表示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分值越高表明该问题所对应的规培情况越好,3个部分分别单独计算总分。

1.2.3 职业倦怠量表 采用李永鑫[11]修订的职业倦怠量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12]。量表包含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 3 个维度共18个问题。情感耗竭涉及1、2、4、5、6、8、10、15问题,包含疲惫、厌倦、缺乏热情等体现个体情感资源消耗的内容;去人性化涉及9、12、17、18问题,包含负性工作态度、不良人际关系等内容;低成就感涉及3、7、11、13、14、16问题,包含自我能力展现、知识掌握度等体现成就感的内容。所有问题均采取 Likert 5级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比较不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3个维度分别单独计算总分,其中低成就感维度反向计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住院医师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5%。85名住院医师中,男性41人(48.2%),女性44人(51.8%);年龄范围22~27岁;科室分布:肿瘤内科17人,大肠外科13人,乳腺外科11人,放疗科10人,大内科30人,影像科2人,病理科1人,核医学科1人。

2.2 住院医师职业倦怠和规培情况评价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住院医师职业倦怠评价总分为(36.40±16.42)分,各条目平均评分(2.02±0.91)分。规培情况评价总分(98.55±19.50)分,各条目平均评分(4.11±0.81)分。各维度及其条目评分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1年1~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85名住院医师职业倦怠和规范化培训情况评价结果(分,)

2.3 规培内容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规培内容评价对住院医师情感耗竭与低成就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去人性化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P<0.10)。回归系数表明,平均而言,对规培内容评价的总分值在任意水平上提高10%,可以使去人性化分值降低1.66%。

2.4 指导教师评价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指导教师评价对住院医师情感耗竭与去人性化的影响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 (P<0.01,P<0.05)。回归系数表明,对指导教师评价的总分值在任意水平上提高10%,可以使住院医师情感耗竭分值降低4.55%,去人性化分值降低1.45%。

2.5 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对住院医师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皆有显著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著,即P<0.01)。回归系数表明,对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的总分值在任意水平上提高10%,可以使住院医师情感耗竭分值降低4.05%、去人性化分值降低2.45%、低成就感分值降低3.86%。

以上实证结果皆已经控制住院医师的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且采用稳健标准误回归,具体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3.1 全面改善规范化培训情况是降低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规培内容、指导教师、规培职业引导作用皆对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已有研究指出,“不一致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比如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的不一致、付出与收获的不一致等[13]。规培期间,住院医师面临的工作、学业要求与其个人能力的不一致,以及规培期间的付出与职业发展、收入等收获的不一致,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具体而言,在规培内容方面,如果规培内容难度过大,或者规培内容在广度、深度等方面无法满足学习要求,则皆容易导致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在指导教师方面,住院医师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职业引导和人文关怀有一定预期,如果现实与预期不一致就容易导致住院医师不满,引发职业倦怠。在规培职业引导作用方面,若规培期间的学习无法有效帮助住院医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未来工作的能力,便容易产生不一致感,进而导致职业倦怠。因此,降低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感需要全面改善规培情况,使其符合住院医师的学习能力、学习要求与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对住院医师的人文关怀。例如,医院可以定期组织医师前辈举办分享会,分享其在住院医师阶段面临的职业倦怠问题与解决方法,帮助住院医师更好地建立预期,并从前辈分享中获取减轻职业倦怠的经验。同时,可以基于住院医师个体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抗职业倦怠能力干预,提供压力管理、心理健康等培训课程,提高住院医师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的能力。

3.2 实行差异化的规培改革能够应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不同表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规培情况的各方面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而言,住院医师对规培内容的评价提高10%有助于降低去人性化分值1.66%;住院医师对指导教师的评价提高10%有助于降低情感耗竭分值4.55%和去人性化分值1.45%;住院医师对规培职业引导作用的评价提高10%能够降低情感耗竭分值4.05%、去人性化分值2.45%、低成就感分值3.86%。因此,应当针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不同表现实行差异化的规培改革。比如,针对情感耗竭问题,需要加强指导教师的作用,鼓励指导教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并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人文关怀。针对去人性化问题,应当着重改善规培内容。针对低成就感问题,应当着力提高规培的职业引导作用。对于上述各个方面,医院皆可以采取干预措施以减轻住院医师职业倦怠。例如,医院可以定期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住院医师对规培内容、难度和深度等的评价,并鼓励规培教师结合住院医师的评价情况适时调整规培内容,防止因为规培内容难度过大、不符合学习要求而导致职业倦怠感。同时,医院可以开展指导教师评价活动,以匿名方式收集住院医师对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人文关怀等各方面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指导教师,配合奖励机制,发挥指导教师在降低住院医师职业倦怠感中的作用。

3.3 加强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是缓解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最佳路径

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各维度都有显著影响。加强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能够最大程度地缓解住院医师职业倦怠。因此,在规培过程中应当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培养住院医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院应当设计考核与奖励机制,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估,鼓励住院医师利用规培中习得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依据其表现予以绩效、补贴、培训机会等多方面的奖励,以此培养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成就感,从而有效降低职业倦怠。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规培情况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且规培情况的不同方面对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对规培内容评价的总分值提高10%,可以使住院医师去人性化分值降低1.66%;对指导教师评价的总分值提高10%,可以使住院医师情感耗竭分值降低4.55%、去人性化分值降低1.45%;对规培职业引导作用评价的总分值提高10%,可以使住院医师情感耗竭分值降低4.05%、去人性化分值降低2.45%、低成就感分值降低3.86%。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改善规培情况以降低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建议,包含组织医师前辈开设讲座、开展规培内容评价调查、完善规培医师奖励机制等。本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难以进行异质化分析,且住院医师的选取没有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样本范围并开展随机抽样调查,以进一步分析规培情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在不同住院医师群体中的差异,为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减轻住院医师职业倦怠提供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沈虹:调查方法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论文“对象与方法”“结果”部分撰写;房雪峰:提供研究思路,论文“讨论”“结语”部分撰写,论文审阅和修定

猜你喜欢

规培住院医师职业倦怠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