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黄河这10年
2022-11-28刘新坤
□刘新坤
2019 年9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旗帜引领,催人奋进,回顾长垣黄河这10 年,长垣黄河河务局践行治黄使命,奋力担当作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维护工程日常管理、扛起防汛主责大旗、持续依法治河管河、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全面坚持党建引领、服务流域经济发展,全力建设长垣幸福黄河。
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工程
建管并重 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人民治黄以来,一代代长垣黄河人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从手推肩扛的“人海战”,到船淤车载的“机械战”,再到全机械化施工的“规模战”,长垣黄河工程不断提升、完善。“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堤顶道路改建52.4 千米,放淤固堤23.3 千米,截渗墙11.3 千米。现有堤防76.567 千米,控导工程4 处、丁坝154 道、联坝17.97 千米,滚河防护工程21 处、防洪坝182道,形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标准化防洪工程体系。
建为先,管为重。近年来,通过多方联动、深化工程管理,长垣黄河河务局成功创建黄委示范工程5 处,被评为“黄委工程管理先进单位”。
2021 年,“7·20”“8·22”等特大暴雨轮番“侵袭”,新冠肺炎疫情严防严控,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秋汛过境,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长垣黄河河务局全局上下勠力同心、尽职尽责,经过拼搏努力,战胜暴雨、疫情及罕见秋汛的同时,最终按照既定目标,高标准完成了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任务,高分通过了水利部验收。
近期,为强化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长垣黄河河务局积极加强班组建设,为一线安装供暖设备,督促一线班组落实“五净一规范”工作,加强日常监督、考核,加强“河务通”APP 的应用,引领河务工作向信息化、智慧化前行。
扛鼎天职 实现黄河岁岁安澜
长垣黄河,长56 千米,属典型的游荡性河段,也是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核心地段,滩区面积大、人口多、河道宽、河势多变,防汛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尤其是2019 年以来,长垣河道多次通过超4000 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2019 年6月20 日至10 月20 日,花园口水文站径流量达248.15 亿立方米,为1987 年以来最大;2020 年汛期经历了花园口水文站5520 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过程;2021 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秋汛过程,9 月26 日起,黄河长垣段4000 立方米每秒以上量级洪水历时25 天。
守黄河、尽天职、保安澜!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长垣黄河河务局连年突出抓早、抓细、抓实、抓严,做好各项备汛度汛工作: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扎实开展预案修订、工程普查、队伍及设备落实、物料储备、防汛演练等各项汛前准备,2022 年完成了4 处控导154 道坝永久照明设施安装并投入使用;长历时大流量洪水过程中,及时启动防洪运行机制和各级应急响应,坚持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中层干部驻守一线,严阵以待确保黄河度汛。2013年至2022 年,长垣黄河未发生漫滩及重大险情,4 处控导工程共发生一般险情648 次,均得到有效处置。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长垣黄河人平时建管守护、“战”时冲锋在前,夙兴夜寐、恪尽职守,陪着黄河经受住了一次次洪水考验,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
从严监管 提升依法治河水平
近年来,为确保黄河河道行洪通畅,长垣黄河河务局持续强化河道监管,全面履行水行政执法职能。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宪法宣传日等节日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打造周营上延普法基地,沿黄群众法律意识显著提升。全面从严监管辖区内风电、光伏发电、跨堤线路、跨堤桥梁等项目,管理效益不断增加。
依托“河长制”平台,充分运用“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开展黄河“清四乱”“绿盾”“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等整治行动,清理和收回控导工程坝裆地和护坝地共计1000 余亩,清理太行堤边界10 千米,将停靠在黄河河道近20 年的35 条船只与上延“鹿港号”餐船全部调离黄河河道,豫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牛淋芳养殖场等河道内违建已全部拆除,多年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长垣治河文化公园
深化“河长+警长”工作机制,与河南省公安厅协调,在黄河系统首次取得堤顶道路违章停车处罚权,保障抢险道路畅通;联合长垣市公安局在周营上延控导工程设立黄河治安室,派驻公安人员及河务执法人员,快速、便捷、高效处置河道内违法行为。
同兴共襄 强化生态文化建设
长垣黄河河务局积极与地方对接,在黄河堤防、控导工程、淤背区开展植树植草活动,打造“沿黄生态涵养带”。“十二五”期间,植树16 万株;“十三”五期间,植树24 万株,绿化面积23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共植树88.28 万株,绿化面积1600 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8%。同时,以堤防工程沿线为主轴,打造临黄堤下界、零公里纪念园,结合天然文岩渠、九龙湿地公园等生态及文化亮点,形成沿河百里生态廊道。
绿,不仅在黄河沿岸延伸,还从大河向城市扩展。
2017 年,长垣黄河河务局与地方政府联手,以长垣黄河水利工程为主、长垣城区生态水系为辅,成功创建了集自然风光、水利工程、黄河文化为一体的长垣黄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内,黄河壮阔奔流,湿地万鸟翱翔,天然文岩渠风光旖旎。长垣黄河河务局进一步发掘长垣黄河文化,整合相关资源,主动参与长垣黄河文化论坛,建设黄河文化体验苑,全面展示长垣治黄历史,讲好黄河故事;配合地方政府完成了长垣“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主题设计;打造治河文化公园、抢险技术科普公园、黄河文化展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融入长垣人民的生活。2020 年以来,包括天然文岩渠森林体验带、黄河森林公园、“水墨赵堤”田园综合小镇在内的14 个沿黄生态带建设项目开始谋划实施,铺开长垣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崭新画卷。
红色引领 汇聚干事创业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长垣黄河河务局始终以党建为统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旗映红幸福河”等活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风清方能气正,气正方能聚力,聚力方能发展。长垣黄河河务局自导、自演、自拍廉政微电影,开展“送纪法进一线”等活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从严执纪、检查、整改、落实,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
在党建引领下,长垣黄河河务局加强涉河项目监管,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推动机关旧址开发,盘活固定资产……多管齐下,加快发展。2020年,在职和离退休职工人均收入分别较2015 年增长96.2%、78%。“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700 余万元,进一步提升机关和一线班组生产生活条件,对所辖16 个一线班组的庭院、房屋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全力打造让职工吃上可口饭、住上空调房、洗上热水澡、用上好网络、喝上安全水、骑上电动车的“六上”班组,一线职工能够以班为家,处处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全面构建和谐稳定的治黄队伍。
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
人心思上,硕果累累。近年来,长垣黄河河务局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黄河河务局先进集体、学习型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连续23 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造福一方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长垣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起重、医疗、防腐蚀等产业欣欣向荣,还被选定举办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县级市……长垣,全域焕彩,发展日新。在这背后,黄河水、黄河人功不可没。
长垣境内有引黄闸5 座、虹吸1 处,担负着4个大中型灌区、7 万公顷耕地的灌溉任务,灌区粮食平均单产每公顷16.5 吨,比开灌前提高5.5倍。引黄稻改,还使“盐碱窝”蝶变为“稻米乡”,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
“不做地方发展的局外人。”回顾长垣黄河这10 年,长垣黄河河务局以水为媒、服务民生,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为长垣农耕灌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城市生活用水等项目提供优质水资源,供水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深入开展辖区水资源调研,掌握长垣地区水资源各阶段详情,节约集约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最终年引水总量由10 年前0.95 亿立方米增长到现在的1.98 亿立方米,较10 年前年供水量相比增加了108%。二是全面描绘长垣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美丽蓝图,高点定位,超前谋划供水保障,根据长垣水系建设发展规划,新增农业灌溉面积13 万亩、蓄水面积4.9 万亩、湿地面积1万亩、带状和片状绿地面积1.6 万亩以上,为长垣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携手地方,共同开拓内外部供水市场。积极与地方水利部门开展合作,10 年来,签订了大车闸、杨小寨闸、石头庄闸非农供水协议,并不断谋划向滑县等地跨区供水项目,实现了供水事业快速发展。
“节彼太行,君子之乡。濯彼大河,侯泽弥长。”跨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长垣黄河河务局将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风,云帆鼓荡,万里行舟,谱写更加美好的诗篇,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