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收藏的长江帆船模型
2022-11-28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委沈毅敏
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委 沈毅敏
一.中国船模的收藏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 219 km,由北至南超966 km。长江全长6 397 km,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在中国,长江和黄河被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有着将近1.5万km的航道。从历史上看,在许多地区陆路交通极其困难。长期以来,只有靠长江航运。所以,长江上的船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大江大河都要多得多。
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收藏着31艘中国船模。这些中国船模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跑到美国去的呢?这是斯宾塞博士(见图1)于1934—1936年在中国收购的。这些中国长江船舶模型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收藏品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国长江流域船舶模型收藏群。
图1 美国地理学教授斯宾塞博士
斯宾塞博士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退休的地理学教授,在人文地理方面写过几本著作和许多文章。在1932—1940年期间,他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关于这一地区的传统农业、贸易和工业方面,是一个公认的权威。
有时候,人们参与某些活动并非在开始的时候心中一定有什么宏伟规划。斯宾塞教授和他的妻子凯瑟琳在1934年购买了第一个中国帆船模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情形。后来,他们就住在长江中游地区繁忙港口宜昌的长江岸边。他们每天看到的就是长江上来来往往的中国木帆船,每天听到的就是连绵不断的劳动号子。他们都喜欢帆船和小艇,也发现水上运输的魅力,并且都觉得在自己的起居室里,船模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品。家乡朋友来信也请求他们在下一次回到美国的时候,帮他们带几艘中国帆船模型。于是,斯宾塞教授就在宜昌和当地一个制作中国帆船模型的工匠进行接洽,有意订购几艘船模来作为礼物,要求尽可能精确。斯宾塞教授考察了这个工匠制作的船模,发觉这些船模虽然都没有严格的比例,但基本上还算是忠实地反映了现实的模型。
和这个船模工匠接触并对船模制作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讨论以后,他了解到工匠库存的船模是为西方旅游者制作的商品船模。这些船模的制作以取悦旅游者为原则,而非精确地反映了真实情况。于是就和船模工匠约定,要求他严格按照“收口麻阳子”的真实情况制作一艘精确的船模。
船模交货时,斯宾塞教授在和河上真实的船型比较以后,证实其言非虚。从那时起,斯宾塞教授需要的其他所有船模都由他来制作了。
他把在自己因公到长江边出差过程中拍摄的照片给船模工匠们观看,以期制作更多的模型。因为他参与了一个涉及长江流域贸易物流类型的项目,在调查了当地交通系统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这个区域帆船贸易的交通模式。从中积累的知识,对于他和船模工匠们讨论具体的帆船类型大有帮助,这常常导致在收藏品中又增加一个品种。这样,斯宾塞教授也有了自信,确认这些收藏品从整体上是真实反映了湖南和湖北水域中的船型了。
这个探讨和定做船模的过程,前后花了将近2年的时间,直到斯宾塞教授为了即将来临的探亲假,而开始考虑如何进行准备行李打包的问题——除了4个人的旅行箱和手提箱以外,已经到手的45艘中国帆船模型就需要2个巨大的木箱来打包。因此,他们就停止了新的收藏。
回到美国以后,斯宾塞教授把一部分船模赠送给了亲密的朋友。许多年来,他们在美国家中的几个地下室和阁楼,为余下的中国船模提供了有效的存储空间。这个时候,他们对于这些船模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计划。许多年过去了,除了偶尔把他们陈列在起居室里的船模调换一下,其余的模型就储藏在阁楼里。随着知识的普及和消息的传播,慢慢地,有一些外围的朋友想从斯宾塞教授这里购买一艘或多艘中国模型,甚至有人想把全部船模作商业性的收购。所有这些要求都被拒绝了,因为到1950年代后期,外界反映的情况表明,斯宾塞教授感受到自己的收藏是独特的,再也不应该被拆分。
这栋房子连同阁楼终于在1971年出售了,为此,他们决定应该为自己收集的中国帆船模型找到一个永久的“家”。斯宾塞教授多年来的老朋友埃德温·铎兰先生,热爱航海事业,当然也了解这些收藏品的美学价值和独特性。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朋友,把这些模型安置在一个永久性的“家”中进行维护保养,并进行完整的公开展示。他感到,这将是对于世界航海文明史的一个真正重要的贡献。经过铎兰先生的奔走,这些中国船模终于在得州农工大学安了家。1974年9月,该校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斯宾塞教授到场并即席讲话,他精心收藏的31艘中国帆船模型就此进行了公开展览。在那里,这些独特的收藏得到了可靠的归宿——它们可以得到陈列和展示,来形象地说明在长江中游的水系中,曾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中国帆船。在过去的岁月中,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研究并赞美这些展示的中国帆船模型,人们为能够看到真实而具有文物价值的中国帆船模型而感到高兴,因为这些船型现在已经绝迹了。
二.收藏研究这些长江船模的历史文化价值
整个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无论是长江口的三角洲,中游地区的浅水湖泊,还是上游的岩石峡谷,对于航行而言,都有着其独特的挑战。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的改进,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船只演变成多达320种不同的船型(分为四五十个家族)。
而且,船型的变化应时而异,在斯宾塞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收集这31艘船模的时候,具有千年历史且显得非常优雅的“巫山神驳子”还在使用。而19世纪才引进的邮政船,没过几年就被蒸汽船取而代之。道路的改进和蒸汽机船的推广,这些因素使得木船运输不可逆转地慢慢衰弱。
斯宾塞教授前后总共收藏过28种45艘中国船模。当然,在所有这些收藏品当中,有一部分是重复的,它们主要都是“收口麻阳子”。收购这些船模的意图是为了赠送给在美国的朋友,实际上也都送掉了。
他们自己还保留着几艘中国船模是收藏品,但都是类似船型的副本。因此,在得州农工大学所展示的28种31艘中国船模是他们所能够提供的所有船型。斯宾塞教授知道,在世界上肯定还有其他关于中国船模的收藏,有些在博物馆,而有些在私人手中。但据我们所知,这是中国内河船模型的最大收藏了。
在英国科学博物馆还有一个关于中国船模的大收藏,大约有27个项目,这在中国旧海关英籍高管夏士德先生所撰写的著作《中国的帆船与橹船》里都介绍了。 这些项目中,15艘是海船,3艘筏子,1件是象牙雕刻的工艺品,剩余的8艘才是长江流域的内河船。在这8艘项目中,有2艘“歪屁股”是重复的,装在同一个盒子里。而得州农工大学收藏的31个项目,则反映了28种独立的中国船型,其中有11种在夏士德的《长江之帆船与舢板》一点都没有提到,还有2种虽然提到过名字,但也没有图纸或照片来反映船型的具体形象。
因此,美国得州农工大学所收藏的这些中国模型提供了这个地区传统船舶类型宝贵的历史记录。斯宾塞博士详细研究了这些来自于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的船舶,了解了它们的设计、结构、推进和用途。在他的著作《Junks of Central China(华中的帆船)》中,斯宾塞博士解释了在中国内陆水路运输的背景,并对于其中的29艘船模逐一进行了介绍。在他的著作中,还专门有一个章节通过地图和作者亲自摄取有代表性的真船照片(见图2、图3),集中阐述了各种不同风格船型的发展和整个长江流域区域贸易的脉络。因此,在斯宾塞教授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英国科学博物馆的收藏以及夏士德先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时,还不时流露出几分得意的情绪。
图2 两艘叫作“老划秋”的木船正在四川嘉陵江逆流而上,每艘船都有5~6对桨手
图3 正在劳作的五名川江桨手划着一艘小船正在逆流而上
制作的船模一般都采用布帆,但在20世纪30年代,还有少数船装备的是如图用席子做的帆。
三.长江中游帆船的几个范例
限于篇幅,下面只对斯宾塞教授收藏中国帆船模型中的几艘典型作简要介绍。
1.收口麻秧子
几个世纪以来,从湖北的沙市到四川的泸州,长江中上游的水上航运日益繁忙。从宜昌到重庆的长江三峡段水急滩险,因此,发源于湘西阮水边的麻阳地方的一种坚固的货运船型——麻秧子得以在这里流行。
收口麻秧子(见图4)的长度为12~60 m,宽度为6 m左右,货舱深约2.55 m,载重可以达到100 t。收口麻秧子用金黄色的柏木制作,船体在水线以上向内倾斜,略显鼓形,甲板也因此而收窄。3根粗壮的楋木贯穿全船。干舷较高,上层建筑的结构也显得非常坚固。一般为3桅,有些老船只有前桅和主桅。上层建筑的顶棚上因为涂了沥青,看上去黑乎乎的,上面还常常放着拉纤用的竹编纤绳。
图4 收口麻秧子
值得注意的是,收口麻秧子采用长木梢来控制航向,因为在顺水漂流时,船舵是不起作用的,而木梢则起了相当于侧推螺旋桨的作用。木梢的长度常常达到10.5 m,需要有10~12个水手来搬动。在峡谷里的急流中逆流而上时,则可能需要70~100个纤夫来拉纤。
2.巫山神驳子
长江流域所有河船中最有趣最优雅的船型之一是巫山神驳子(见图5)。它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不过不要把它和湖南的“神驳子”搞混了。它源于川东长江北岸支流大宁河,不过它原来没有装备帆和舵,而使用尾桨。为了在大江里航行,就装上了硕大的“宜昌帆”和平衡舵。改造后的神驳子就能航行在从宜昌到万县的长江三峡段。
图5 《华中的帆船》封面,图中船模为“巫山神驳子”
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船艉上翘内弯而分叉,形如雀尾,故它在英语里被称作“巫山扇尾”。
巫山神驳子的长度为10.5~16.5 m,宽度为1.65~1.8 m,型深0.9~1.2 m。船体相对较薄,比较灵巧。桅杆比较靠前,如果在大宁河逆流而上时就靠拉纤。
3.水保甲
在1892-1911年期间,在宜昌驻守着一队水上警察——“水保甲”(见图6)。水警船长度约为12 m,宽2.7 m,型深0.75 m。这艘船模,帆的大小和高度都是对的,但是它的制作却不对,因为水警船的帆是采用蓝白色布条相间制作的。
图6 水保甲船
船体宽而浅,装备着浅水舵。一根高高的桅杆矗立在船舯稍前的地方,安装着宜昌式样的帆。一般配备12名警员,10名桨手,1名舵手和1名带队官员。桅杆后面分布着6支桨,前面还有4支桨。船头装备有一门小炮,在带队官员居住的尾舱周围还排列着一些传统的冷兵器。
4.邮政船
清政府自1890年(光绪十六年)起,即着手推广邮政(见图7)。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邮政平等交往。
图7所示船模是服务于从宜昌到重庆的长江三峡段沿江城市村镇的邮政船。为适应这里的浅滩激流,邮政船综合了麻秧子等几种长江中游木帆船的优点,坚固而灵活。邮政船的长度一般为12 m,宽度为2.1 m,型深1.2 m。后来,木制的邮政船逐渐被蒸汽机船所代替,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图7 邮政船
5.麻阳侉子船
侉子,旧时称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外乡人。侉子船(见图8)就是一种客船。几个世纪以来,穿越长江三峡的旅行艰苦非凡。通常要花费25~35天的时间,有时甚至要50天时间。
图8 麻阳侉子船
在收口麻秧子成为货船,这种式样后来也为客船所吸收以后,这种旅行才变得相对比较安全和舒适了。侉子船的长度一般为18~30m,宽度为4.2~6m,型深1.5~1.8m,也能够载运20~35t货物。一般只有一根较高的桅杆,其位置也比货船桅杆更靠前,还配备浅水舵和首梢。
这艘船模的长度为1.2m,收集得也比较早。因为其装饰涂装了现代外国彩色油漆,因此显得不是那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