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s”框架下的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
——理论模型与案例检验
2022-11-28张力伟
张力伟 胡 玥 卢 婷
(1.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警察学院经济管理系,吉林 长春 130007)
维护国家安全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其中社会安全构筑了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治理全过程的基础性环节。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包括防范、消除、控制直接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暴力恐怖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1]。因此,社会安全连接了国家与社会,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2]。强化社会安全建设,既是坚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社会安全的基本单元在社区。社区是个体跨越私人空间、进入公共领域的最小单位,它不仅是人们生活聚居的场所,也是我国公共行政结构的基础单元,更是城市治理和运行的基本载体。城市社区中各种安全问题、矛盾冲突和社会风险日益凸显,成为化解社会安全的首要问题[3]。根据国外经验,构造安全社区的前提是强化社区警务(Community Policing)。以美国为例,20世纪下半叶的社区犯罪率飙升以及一系列多形式的治安问题促使社区警务的变革[4]。然而,随着社区公共事务的复杂化以及治理技术的革新,仅仅从社区警务入手难以应对当下繁重的治理成本与复杂的安全分析。因此,全球视野中的社区警务改革必须要强调执法部门和公民之间的协同伙伴(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关系[5]。这种“伙伴关系”也同我国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基本格局存在某种契合。
安全治理也是风险治理,风险治理的重点在于前端[6]。强化社区安全,既要构建协同的行动网络,也要强化安全风险的预防。为此,社区安全的重点就是构建一个“社区安全情报网”,发挥情报的“耳目”“尖兵”作用。以社区层面反恐为例,反恐情报的搜集研判是重中之重[7]。在这个意义上,“情报主导安全”就成为当下维护社区安全的工作重点。从内涵上看,建立“情报主导安全”方法的基础是安全情报要对维护安全具有重要作用[8]。而所谓的安全情报,指的是在安全信息流中直接面向安全管理问题与不确定性,是对安全管理具有价值与意义的安全信息[9]。相关研究指出,构建情报主导的安全方法包括构建“大数据驱动+情报主导”的智慧安全管理模式[10],强化大数据转化为安全情报的技术与能力[11],以及从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3个角度优化安全情报方法等[12]。类似的研究则从“情报主导警务”(Intelligence-Led Policing)入手,探讨情报如何优化警务工作以强化公共安全。例如,培养大数据思维意识,完善大数据搜集过程,搭建大数据及公安情报研判平台,组建专业研判团队及革新情报分析方法[13]。根据国外经验,英国建立了现代情报结构所依托的本地情报系统,专人整理管辖地居民情况和评估巡逻人员收集的信息[14];加拿大警方通过共享技术把各机构的信息集中起来,实现全国共享的记录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移动数据终端(MTTS),以优化警务流程[15]。
上述研究不仅强调了“情报”对于提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提供了新经验。然而,目前的研究大体仍存在如下问题:①规范研究和理论演绎较多,尤其是关于我国的情报主导安全的实证研究偏少,一些论证缺乏实证根基,故而有效性还需要检验;②比较研究的论证大多为“经验总结—对策建议”的逻辑,一些经验的介绍还需要进一步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社情相结合。有鉴于此,当下研究既需要介绍好的经验,也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探讨情报如何助力社区安全工作。对于社会综合治理而言,目前的社区安全情报体系既存在和当下社会综合治理复杂性不相契合的弊端,同时也受到了新技术新方法的挑战[16]。有鉴于此,新时代的社区安全治理要构建以现实为导向,以协同为支撑的情报网络。借鉴社区犯罪预防的“5Is”框架,文章将阐释一个社区安全情报网络,并在规范研究和案例佐证相结合的方法下,探讨如何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的协同机制。
1 “5Is”框架下的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
“5Is”框架首次提出于2002年召开的“欧洲预防犯罪网络奥尔堡会议”(Aalborg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Crime Prevention Network),目的在于为成员国提供标准化信息(Standardizing Information)的良好实践[17]。“5Is”框架设计的初衷在于将社区安全的工作重点从“犯罪控制”转向“犯罪预防”。打击各种犯罪是一个极其消耗时间、人力与物力成本的行动,因此要将视野从中端或末端转向前端的预防环节。换言之,就是社区安全的“源头治理”。源头治理强调社区将安全管理流程前置,从之前的重视事后应急处置转移到可能诱发但尚未发生的社区安全事件风险因素的管理上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提前预测或预防将要发生的危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处置,尽量避免和减少社区公共安全问题的出现,即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源头上遏制风险事故的发生[18]。
所谓“社区犯罪预防”,指的是消除社区内能够滋生犯罪行动的社会条件(Social Condition),有利于节省社会安全维护的成本[19]。从本质上看,“5Is”框架旨在构建一个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模式,是一种情报学的分析与实践方法。“5Is”框架提倡共享,“各种各样的人和机构,包括私人机构、公共机构和商业机构,都作为有目的的犯罪预防者,执行提供预防犯罪的干预措施或以其他方式支持它们的任务”,其核心目的是寻求一种维护社区安全的“自我保护”(Self-protection)与“非正式社会控制”(Informal Social Control)[18]。
“5Is”框架的核心内容由5个以I为首字母的英文单词组成,分别为:
•情报(Intelligence):收集和分析有关犯罪问题及其后果的信息,并研判与犯罪有关的原因、风险以及相应的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
•干预(Intervention):考虑可能用于消解这些原因和遏制风险源的措施。
•执行(Implementation):将原则上的干预措施转化为具体实践方法,以因地制宜地预防社区犯罪。
•参与(Involvement):旨在构造伙伴关系。动员社区中的个人与其他机构,发挥这些个人和组织在维护社区安全中的作用。专业人员(如警察)需要通过和其他主体合作,而不只是直接阻止犯罪或抓捕罪犯。
•影响(Impact):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实施效果对前端的策略进行调整优化[17]。
整体来看,“5Is”框架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情报过程,既整合了情报的搜集与分析,也囊括了情报基础上的具体行动。简言之,“5Is”框架下的社会安全情报网以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为基础,连接了“情报”“决策”与“行动”的关系,整合了传统情报搜集手段和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打通了社区安全治理过程的不同环节。“5Is”框架下社会安全情报网的运作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5Is”框架下社会安全情报网
结合该模型各部分的内容,可以将该模型具体内涵提炼为4个方面:
第一,发挥社区内部多元主体尤其是公众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到安全风险信息的搜集环节当中,融合监控、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通信手段,挖掘潜在的犯罪风险信息。美国、英国提出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对着可用数据量少、信息分享不畅以及情报搜集能力不强等问题。在社区层面,这种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拓展情报搜集主体展开[21]。社区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的自我参与和管理不仅是社区各项治理的基础,也有利于形成具有较高认同度的规则体系[22]。社区居民作为社区这一空间内最为核心的主体,对社区地理环境、社区人口构成等信息有着最为直观和充分的感知,因此,社区居民对社区内已然发生或者潜在发生的异常状况有着最为清晰的感知。从现实角度看,社区层面多主体力量发挥不充分以及彼此之间联动不足是当下社区综合治理的弊端[23]。因此,公众参与情报过程有利于分担执法部门情报搜集的成本,并且通过情报共享及时打破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盲区,实现对风险信息的迅速感知与迅速回应。
第二,打造社区综合治理的循证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根据社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可供利用的风险情报进行决策。循证决策是“风险社会”中的重要决策模式,就是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它是将科学证据植入从政策制定到政策评估的政策环(Cycle)的整个过程,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24]。在提升社区安全的过程中,循证决策就是根据社区安全的风险点以及现有的信息设计安全治理方案的过程。在社区安全循证决策中,需要兼顾两方面问题:①充分考量社区的环境特殊性。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区域位置、不同人口结构对于社区的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循证决策必须要考虑决策所嵌入的具体环境[25];②根据安全问题的过程设计不同的决策方案。任何一种安全问题都可以区分成“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那么不同阶段的决策要充分契合不同阶段的特征。
第三,决策实施也要整合多元主体不同的功能,工作源头防控与系统方法实现社区安全的全过程、全方位治理。刑事案件以及治安案件等都需要纳入社区安全治理的范畴当中。在“风险链”(Risk Chain)构成的安全问题中,预防(Prevention)和回应(Response)两个核心阶段都要整合社区中不同主体的参与[6]。其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各自功能区分不同主体在社区安全维护中的责任。例如,公众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来搜集潜在的风险信息,如“朝阳群众”对聚众吸毒、卖淫嫖娼线索和材料的观察与搜集[26]。其二,社会组织可以在社区安全问题中根据其专业性发挥矛盾协调、冲突化解等作用[27]。执法部门则更多投入到安全问题的回应当中,如具体的刑事侦查、处置突发事件等。
第四,构建科学的政策执行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疏漏,以进一步优化未来社区安全治理的方案设计。反馈(Feedback)是情报过程和循证决策中的关键性环节,是调整优化决策过程的重要机制。“通过反馈能够了解决策执行不同阶段的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弥补问题”[24]。很多安全风险也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因此,通过不断地观察新环境、搜集新情报,有助于把握安全风险的演化逻辑。另外,评估与反馈不是一个单独的“情报搜集—决策—执行”的任务流,而是可以在其他“I”的任务中进行:只要有一个流程,都可以对这个任务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28]。例如,在情报搜集过程中,可以通过过程评估来调整情报搜集中所存在的问题,补充新的情报来源,优化情报搜集过程。
2 “5Is”框架下社会安全情报网有效运作的基础要素分析
对于构筑一个社区安全情报网而言,不仅关涉情报来源的多元性,也在于一个维护社区安全的行动网络。因此,安全情报网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报搜集与分析的网络,也是一个根据情报展开行动的网络。在整个情报环(Intelligence Circle)中,情报工作的根本前提在于计划与方向(Planning and Direction)和收集(Collection),即明确“谁来搜集”“搜集什么”“如何搜集”的问题[29]。在这个意义上,“5Is”框架中的“参与”是社区安全情报网的关键。通过社区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为构建“全源情报”(All-source Intelligence)提供社会基础,并且在打击社区犯罪的行动中,社区中的多元主体也要和执法部门相互配合。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是有效预防社区安全风险的方法,正如“社区打败恐怖主义”(Communities Defeat Terrorism)已经成为反恐行动的格言[20]。结合我国国情,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中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重塑社区安全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区)的共识[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众参与对维护公共安全、应对和预防安全风险非常关键。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31]。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场景下的社区安全情报网更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多元主体的参与,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参与的社会安全屏障,是构建我国社会综合治理中的社区安全情报网的核心,也是“5Is”框架下社会安全情报网有效运作的基础。结合“5Is”框架,为了保障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能够发挥其治理效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2.1 明确社区安全情报的内容与过程,做好动员公众参与的情报沟通工作
情报沟通是一项完整情报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确情报搜集者“搜集什么”以及决策者“需要什么”的系统环节。有效的情报沟通是将“信息”(Information)转化为“情报”(Intelligence)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有效决策的基础[32]。社区安全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构建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首先要明确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的基本范围,才能对社区公众进行情报沟通。借鉴西方情报学界对社区情报(Community Intelligence)的界定,社区安全情报是指能够提供对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特定群体所构成的风险的信息[33]。对于一般社区居民而言,社区安全情报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基于对执法部门的信任而提供的根据自己平时观察与打探得来的线索;第二,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接触所传递的信息,例如,正式的社区会议、居民调查等正式沟通,以及建议信、举报信、投诉信等非正式沟通[34]。因此,在动员社区公众参与社区安全情报网的时候,需要根据社区的基本环境、人口结构以及潜在的风险点构建具体的情报需求,向公众明确所需的情报范围,并建立起有效迅捷的情报沟通机制。由此,才能够保证社区情报搜集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信息过载。除了公众提供社区安全情报之外,社区党组织以及执法部门也可以根据公众参与社区安全治理的意见和建议调整社区安全治理的工作重点,做好行动反馈工作。
2.2 发挥熟人社会的特征,以人民群众的“眼睛”识别潜在风险
“熟人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尤其在社区当中,熟人社会能够在识别风险、搜集安全情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公众是一种重要的人物情报源,既可以成为公安情报工作的目标对象,其作为人的属性本身又具备了一定的情报价值,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属性的情报源[35]。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城市之后就建立起了动员人民群众监督犯罪、打击敌特的制度[36]。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区治理具有良好的群众组织性,可以依靠居委会等群众组织发挥组织动员作用,这也是利用社会资本扩大安全情报源的具体举措[14]。以“朝阳群众”“枫桥经验”等为例,有效的社区安全治理需要破解社区的信息梗阻,因为仅仅依靠执法部门来获取社区安全情报存在成本高昂的问题,难以把握社区内部社会基础面的各项动态。因此,必然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参与打破执法部门的信息盲点。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特征,使公众分区分片地嵌入到情报过程中,既能够按照网格缩小情报搜集范围、节约成本,又能够通过情报共享将不同“网”连接成整体,构成系统化的情报网。根据2018年的统计信息,北京“西城大妈”的实名注册人数已超过8万人,从2015—2018年,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万多条,涉恐线索1 000多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6 000余人[37]。以“西城大妈”为代表的社区志愿者在搜集社区安全情报时,往往诉诸日常生活逻辑,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观察巡逻,或者邻里朋友间的闲话、闲聊获取关键信息。
2.3 整合专业化社会组织,构建循证决策和精准化执行的支撑
将社会治理分解展开针对性、多领域的实践,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基本表现。其中,社会综合治理承担矫治安邦、联防安全、化解矛盾的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根据我国的社会综合治理实践,社会组织在社会综合治理的全过程中逐渐扮演重要的角色[27]。在构建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的过程中,整合社会组织的功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根据社区的基本特点引入专门的社会组织,这既是在鼓励参与过程中的循证决策,也是通过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性执行精准的安全治理。由于不同社区的社会环境不同,所以存在的安全风险也不尽相同。例如,一些社区面向工业集群,具有人口流动大、居民身份构成多元,社会矛盾纠纷复杂等特征,因此治安问题突出,对于这种问题,就需要引入专业化的社会组织负责社会矛盾化解。国内很多城市都涌现出了较好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调解的案例,有利于将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27]。第二,专业性的社会组织通过日常中了解到的社会矛盾等信息可以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社区脆弱性分析,为社区安全的循证决策提供基础。鉴于社会组织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可以在日常的矛盾纠纷调节等领域中统计相关数据,进行数据的整合、归类、分析,从中根据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社区潜在风险点,进而将数据转化为“情报”,为社区安全的循证决策提供“证据”。
总之,缺少了广泛参与,社会安全情报网的“网”就失去了基础。在“事前”“事中”“事后”的社会综合治理全过程中,广泛参与着重聚焦于事前层面,夯实了风险链中的“预防”环节,为执法部门在“事中”“事后”发挥作用减少了执行成本,也为行动反馈提供了支持。在公众、社会组织、执法部门等多主体的协同中,构建了社会综合治理群众性、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有机统一。
3 案例阐释:X社区与H社区的社会安全情报网
为了论证广泛参与的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的有效性,文章选取了B市X社区与S市H社区的社会综合治理,阐释社区多元主体如何参与到社区安全情报网的构建当中,又如何发挥其效能,将社区安全治理的重点转移到预防阶段。本案例的材料来源于X社区与H社区有关部门提供的工作台账,本文所使用的材料获准公开。
3.1 X社区: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治新模式
X社区位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地段,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人口身份构成复杂,社区面对着较大的社会治安压力。由此,X社区在区执法部门的指导下,设计并建立了新兴的巡逻防控模式。结合上文构建的理论模型,X社区的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广泛动员普通群众的全过程参与。X社区的工作特色是,改变了传统的志愿者招募和社区义务巡逻队的方式,引导居民利用共享时间和碎片时间以及活动半径开展义务巡逻。尤其利用老人群体闲暇多、在社区居住时间长、对社区各项情况更了解的优势,在老年居民遛弯、买菜、闲聊、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在个人经常性的活动轨迹中挖掘有关社区安全的信息。相比传统的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安全,这种全员参与的情报网络的建构不占用私人时间,不需要规定路线,整合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安全维护,具有隐蔽性,也易于节约安全治理的成本。
2)通过新技术助力情报搜集与循证决策。为了便捷社区居民迅速地反馈问题,X社区开发了专门化的APP,实现“互联网+社区安全治理”,并结合微信小程序及时反映问题,简化了问题反馈渠道。程序维护人员根据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形成社区安全工作日志,并有针对性地反馈到各部门当中,既实现了传统情报沟通与现代信息技术下情报沟通的有效结合,也有助于社区根据居民反映的问题评估社区安全风险的重点,为循证决策提供依据。与此同时,线上程序的使用也为激励居民参与提供了手段,X社区居民在程序中“打卡”自己的巡逻路径和巡逻时间,可实现积分积累并兑换礼品,使居民在没有额外付出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奖励,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社区安全工作的参与度。
整体审视,X社区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治在构建社区安全情报网中实现了如下价值:①在参与基础上系统化地呈现了“5Is”框架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规范,激发了人物情报源的灵活性、公开情报源的开放性以及动态情报源的宽泛性等多重属性,在多元主体的相互配合中形成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社区安全情报网络[38];②在全民参与中也培植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安全治理中,以社区为导向的方法(Community-based Approach)的首要前提就是社区成员之间以及公众和公共部门之间的信任关系[39]。在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社区公众才能愿意参与,乐于合作,社区安全情报才能有效地被收集与共享,塑造一个完整的情报环(Intelligence Circle)。
3.2 H社区:专业性社会组织的诉源治理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矛盾排查和风险研判,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40]。在《纲要》的指示精神下,H社区构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安全的完整参与机制,从“风险研判—矛盾干预—工作反馈”入手,融合“警调对接”“诉调对接”的协同模式,实现了社区安全的“诉源治理”,有效地构筑了社区安全的预防屏障。H社区的工作特色在于:
1)引入专业化组织,构建多元主体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行动网络。H社区中的某小区虽配套设施齐全但比较老旧,随着需求与服务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小区矛盾纠纷频发,对社区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甚至有酿成刑事案件的风险。为此,H社区党委通过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广泛发动小区具有参与热情和具备调解能力的居民积极参与调解志愿服务,搭建调解中心,形成了以调解志愿者为主力军、辅以调解专家和特约调解员的“调解志愿者+调解专家+特约调解员”三位一体联合调解队伍,充分发动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难题。具体工作中,社区居民充分利用邻里关系,在生活中观察社区中的各类矛盾,排查家庭内部、家庭之间等关系中的风险点,及时锁定问题、反馈问题。随后,调解组织介入具体调节纠纷。能够调节的就地调节,不能够调节的案件则反馈给司法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2)强化安全信息的分析,将“安全信息”转化为“安全情报”。H社区的调解组织在日常中搜集整理调节信息,并对存量矛盾纠纷进行统计分析研判,深入查找诱因,对已解决的但仍然可能继续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同类矛盾纠纷进行研判,发挥情报的预警机制,以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细分调解。仅仅数月,H社区调节中心共接到矛盾纠纷调解申请21例,反馈问题53例,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6例,向相关单位反馈问题48个并及时跟进,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居民认可度明显提升。
H社区的“诉源治理”重视社区安全治理的前端建设,即注重社区安全情报的搜集,也同时注重对影响社区安全问题的直接干预和对社区安全情报的分析研判,凸显了“5Is”框架中“干预”和“执行”的要素。在社区安全治理中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3.3 案例总结:我国社区安全情报网构建的优化路径
结合上述的案例,并参考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可以发现,X社区与H社区均以“参与”为核心构建了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契合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中的根本价值与原则。其中,X社区以群众参与为特色,H社区以引入社会组织为特征。可见,不同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的构建需要锚定“参与”这一价值,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不过,X社区与H社区的不同经验也表明了当下我国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构建还存在需要优化之处:其一,完善情报的反馈环节,不断评估社区社会安全情报工作的效能,改进不足之处;其二,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运用社会安全情报进行循证决策的能力。借鉴当下情报主导安全的理论研究,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安全情报工作的核心,因此,在社区层面,也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社区的智慧化水平,完善社区大数据的运行机制,为社区层面的社会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 结 语
文章借鉴“5Is”框架提供了一种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的构建之道,并结合我国社会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从规范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的重要意义。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是一个把完整情报过程整合起来的动态网络,既是信息的网络,也是机制和行动的网络。总的来看,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构建的核心是“参与”,只有构建起公众之间、公众与执法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才能为情报、干预、影响等环节提供基础。除却多元主体的协同之外,传统情报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协同,社区安全风险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协同,也是提升社区安全情报网运作效能的重要支撑。唯有如此,才能将社区安全治理的重点转向事前预防,实现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理。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与人民生活福祉的必然举措,在这个意义上,社区社会安全情报网必然要始终发挥其效能,在广泛参与中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安全屏障。与此同时,社会综合治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发挥情报的作用,也需要结合新环境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加以重新思考,探索新的方法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