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机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竞争情报融合的视角

2022-11-28曹玉婷张忠榕

现代情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竞争对手情报专利

曹玉婷 张忠榕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当前,企业创新与发展越来越需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支撑,然而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仍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与服务获取困难的问题[1],国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2019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WIPO正式签署《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在华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的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广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计划,目前我国已建成4批101家TISC机构,形成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类型多元、布局合理的TISC网络,并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网点,助力我国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理论研究表明,专利信息服务在国内外图书馆和情报领域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专利信息服务的文献研究主要涉及高校图书馆如何为地方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目前,关于TISC的文献研究,国内还主要停留在研究建设与运行,以及国外TISC的发展情况[2-7]。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作为第4批TISC授牌机构在筹建期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立足科技情报机构的现有基础和优势,面向企业创新主体提供“竞争情报+”专利信息深度服务,并逐步形成了自身面向企业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总结呈现这一模式,以期与其他TISC机构交流,以及为我国TISC“高级版”建设提供参考。

1 相关研究与实践回顾

1.1 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竞争情报与专利信息

早在1980年,波特在其著名的竞争三步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对竞争情报作了系统性的阐述,其中《竞争战略》一书中就提出了竞争对手分析模型,显示了竞争情报之于企业的战略意义[8]。国内竞争情报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始发展阶段企业竞争情报研究是重要主题之一。2002—2003年,国内两本阐述企业与竞争情报关系的书籍出版面世,一本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生存的第四种理由 企业竞争情报的成与败》(张建华、王立文著),该书提出企业竞争情报是人才、资本和技术之外,企业生存的第4种理由;另一本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竞争情报:中国企业生存的第四要素》(沈丽容著),该书指出竞争情报是企业继人才、资金、技术后的第4个生存因素,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4种力量。对企业而言,竞争情报有助于把握市场创新战略、研判分析竞争对手、提高技术创新效率、降低技术创新风险。

目前,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确立。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内知识产权市场在逐步规范,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制高点。以技术创新为内核的专利更是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业界已公认,专利信息能够提供竞争情报,具有竞争性情报属性,是竞争情报的一大主要来源,专利分析一直是竞争情报领域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9]。从需求来看,2019年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对500余家不同规模的研发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76%的企业认为专利信息对技术创新思路有启发,但是一半以上的企业有赖于外部机构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专利信息服务能够极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10]。专利信息服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实现保护和激励的作用、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配置资源、人才引育等。

1.2 面向企业创新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情况

1.2.1 国际情况

在欧洲,由欧专局主导的欧洲专利信息中心(PATLIB)网络已成为促进欧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中小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是其主要用户,服务主要分为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两大模块,其中增值性服务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监测/商业化服务、专利诊断、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发明的经济潜力评估等[11]。成员国之一的德国形成了以德国专利商标局为中心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23个PATLIB和21个PIZ区域专利信息中心,为企业家、中小企业、发明人等提供申请服务、研究服务、竞争与分析服务和专利策略服务等有价值的专利信息服务[12]。在美洲,美国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制,美国专利商标局主要通过在各州指定不同类型美国专利商标资源中心成员馆的方式在全国指导开展专利信息服务,促进专利信息利用和传播,并与地方非营利组织及律师协会合作,无偿为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专利审批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服务,帮助保护中小企业创新[13-14]。在亚洲,日本专利局2015年启动J-PlatPa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并一直倡导支撑产业竞争的专利分析公共服务,形成了以专利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分析逻辑[15]。韩国2021年制定基于专利大数据分析的产业创新战略,利用专利大数据中心对显示器、人工智能等10个产业制定了产业创新战略,并将该战略得出的潜力技术及研发投资战略提供给有关部门、专业研发机构和企业,供其发掘新的研发课题。从各国(地区)来看,企业是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服务对象,国外由于专利制度实施较早,专利信息服务体系较为完善,且服务不再满足于简单提供专利文献或检索服务,而是更为深入的综合分析服务,且在公益性服务数量上居多,服务机构呈现多元化主体主导模式。

1.2.2 国内情况

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确立了由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和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组成的三级服务体系框架。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从事各类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共计约7.3万家,其中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机构有6 371家,且主要客户类型为企业。2021年,我国出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主干网络节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服务体系,已有951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并提出未来重点支持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有序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持续推动和深入实施,专利信息服务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国以政府为主导,对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己初显成效。伴随专利导航工程等的实施,企业专利信息深度服务的社会需求也日趋显著。TISC机构在对企业创新中的专利信息服务支持上具有高度匹配性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2 服务模式构建

任何一种服务要被推广必然要形成模式。服务模式的建立本质上是为建成科学高效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是提升TISC机构面向企业服务的质量与韧性的核心策略。本文所构建的服务模式是基于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TISC的实践,旨在将竞争情报分析和决策支持过程与专利信息分析和服务相结合,开展深层次专利信息增值服务。目前,我国TISC机构主要有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下属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场化信息服务机构等多种类型,考虑到竞争情报的融合,此模式更适用于有情报(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基础的TISC机构。

2.1 构建思路

2.1.1 竞争情报的融合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这三者也是广义竞争情报关联的3个维度,其中,竞争对手分析是竞争情报核心内容,也被认为是一种狭义上的竞争情报。面向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内容众多,在专利数据驱动下,竞争情报分析通常以竞争对手的技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研发项目为导向,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竞争对手识别,同时透过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态势,实际应用中更多是把专利分析当作竞争情报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将专利中的知识转变成竞争性情报服务的具体行动[9]。如第1节所述,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竞争情报与知识产权二者的服务有很高的契合度,可以有更好的融合[16]。且竞争情报的融合包含了理念、方法和工具上的融合,将使得专利信息服务能够更好地围绕用户,充分集成和动态组合各种资源、工具和服务。如何更好地将竞争情报融合进专利信息服务?拉瑞·卡哈纳在其专著《竞争情报:怎样搜集、分析和运用情报使你的事业达到顶峰》(1991)一书中,曾对竞争情报循环作如下的描述:从计划开始,进行定位,确定主要竞争对手;搜集竞争情报;分析竞争对手;将分析结果加以推广应用;然后再开始新的一轮竞争情报工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8]。这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就有了PDCA循环的引入和应用。

2.1.2 PDCA循环的应用

PDCA循环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中常用的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来解决质量问题。早在1984年,就有学者把PDCA循环应用于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工作,以提高其服务质量,实现“科学化、条理化”[17]。目前,PDCA循环在图情界已经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4个阶段进行管理,这与拉瑞·卡哈纳的竞争情报循环理念极为相似,也因应了知识服务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将其应用于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机构专利信息服务中,形成相应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发现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使科技情报机构TISC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就TISC服务而言,PDCA循环各阶段的含义如下:Plan(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和现实服务的先后顺序,规划出TISC服务流程图或服务蓝图;Do(执行),用规划好的TISC服务流程图或服务蓝图指导开展服务;Check(检查),根据预期的服务目标和要求,对服务全流程进行监测,分析服务质量达成情况;Action(处理),对服务质量未达预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改善服务流程,从而改进TISC服务。最终建立起一种数据标准、资源整合、利用高效、竞争情报融合、服务效益明显的服务模式。

2.2 构建PDCA循环“竞争情报+”专利信息服务模式

2.2.1 服务准备与计划(P阶段)

该阶段要制定服务目标及服务计划,通常包括问题调研、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4个步骤[18]。TISC服务团队首先应全面调查与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与问题,建议采用的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如让企业填写专利信息服务需求表单,或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包括专利活动进行分析,主动研判其专利信息服务需求,后者特别适用于专利信息知识没有储备、没有主动意识寻求专利信息服务的企业。对TISC而言,服务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动寻求服务的企业;另一类是TISC依托单位主动提供服务的企业,企业用户需求包括明确需求和明确为满足需求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次,逐个分析企业上述需求产生的可能原因,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建议采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图。最后,根据企业需求和TISC的服务范畴,科学地制定服务方案,明确服务费用(含免费或公益、价格和支付方式)、服务流程、服务产品,约定服务目标和质量要求等,并预测服务过程中可能对接的外部创新资源。总体而言,PDCA循环“竞争情报+”专利信息服务流程如图1所示。

这一阶段,除遵从日常工作制度,还需要做好两个准备:

一是数据资源准备。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来源更为丰富,多源数据融合是大数据环境下竞争情报的突出特点[19],因而竞争情报融合下的专利信息分析强调的是多源异构信息的整合,旨在实现专利数据、非专利数据与服务需求相匹配。通常企业竞争情报的信息基础主要有环境信息、市场信息、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有关企业自身的信息,因此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数据,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等竞争环境信息,以及公司名录、产品服务、财务信用、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竞争对手信息;政府公开数据,如产业规划、支持政策等;互联网数据,如财经数据、招聘数据、舆情数据等。鉴于专利数据利用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诸多环节,包括研发、采购和销售,以及企业重组、并购、融资、技术引进、技术转移/许可、侵权纠纷、技术合作、人才引进、竞争对手调查、品牌推广、海外参展等。TISC机构应根据服务需求确定数据范围,如对专利文献确定地区、年限和专利类型等,对非专利文献确定互联网数据、科技期刊论文范畴和时间跨度等。

二是人力资源准备。专利信息服务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专利信息服务是一项以企业为服务对象,TISC协同其他机构、专家参与的分析与服务工作。因此,TISC机构要组建熟悉竞争情报和专利分析的服务团队,在要求企业方明确对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同时,确定自身人员结构,研判是否邀请企业需求中相关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或领域专家参与。

2.2.2 服务计划执行与实施(D阶段)

该阶段,即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服务内容。从服务内容维度上看,根据《在华建立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指导书》,TISC机构可向本地创新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基本服务、高级服务以及自选增值服务3种类型,形成了“服务池”,如表1所示,其中基本服务为免费服务,高级服务和自选增值服务可酌情收费。基本服务侧重于提升对专利信息的认识、获取和利用能力;高级服务侧重于提供更为精准、更具深度的综合服务;自选服务则侧重于依托TISC机构自身能力提供的其他服务。企业竞争情报通常包括收集分析竞争信息,并形成情报和谋略。由表1可见,TISC的3类专利信息服务能够很好地保障企业竞争情报的供给,反之竞争情报的融合使得TISC专利信息服务能够更好地实现竞争环境研判、竞争对手监测、竞争策略制定。因此,在D阶段主要通过3类专利信息服务和竞争情报的融合执行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分析与服务,执行过程灵活运用“服务池”各项服务对应的文献传递、检索服务、专项报告、在线咨询、线下培训、数据库开发等形式。

1)竞争环境研判。为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创新问题,应结合政策、市场、行业等因素,通过特定的竞争情报方法开展竞争环境分析,从而做到不忽略现实中与创新息息相关的宏观环境的动态性,保证专利信息分析的全面性[20]。例如,借助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宏观环境,或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所属行业或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其中,技术环境上,即以服务企业为线索,分析服务对象所处行业或技术领域整体竞争状态与形势。既可以利用SWOT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等,也可以采用专利计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这些都是竞争情报常用的方法。TISC服务团队可以提供如B1的服务,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观察,按照行业、市场或主题获取文献资料,梳理成专利技术状况信息,从中还可以进一步提供整个行业的企业发展情况、产品结构等信息;或提供A1的服务,通过技术监测来分析技术竞争环境,即针对某技术领域或地区全部专利的状况进行分析,从时间、地域、技术分布等多个维度探查技术总体发展状态和趋势、技术分布态势、热点技术主题、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等,进而判定所处的技术阶段、技术焦点及技术演化趋势。

2)竞争对手监测。企业的竞争对手通常是指在与本企业有共同或相近的市场上,与本企业有利益冲突,且对本企业构成一定威胁的组织或个人。如2.1节所述和表1展示的内容,竞争对手监测既是竞争情报的核心内容,也是TISC高级服务A2。事实上,在诸多专利信息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和专利导航服务(O5~O6)中竞争对手监测同样是重要内容。

表1 TISC 3类专利信息服务

竞争对手监测首先是识别确定竞争对手。竞争情报理论认为,竞争对手既包括现实的竞争对手(核心和外围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包括技术上的竞争对手和产品上的竞争对手,传统竞争对手识别方法包括战略群组法、专家经验法、产品信息法等。TISC服务团队需要识别确定竞争对手,并为处于不同类型的竞争者设定不同的监测等级。目前,利用专利信息识别确定竞争对手的方法有基于统计分析的专利地图法,使用专利的量化指标及量化趋势;基于专利分类号共现的方法;基于专利引文路径或引文网络相似性的方法;基于文本挖掘的方法;其他新兴的方法,例如基于技术—应用二维网络框架、基于技术资源—市场取向—技术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T-M-C模型等[21-22]。

其次,在技术竞争环境分析基础上,研究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及特点。一是研究技术领域分布,获取竞争对手在不同技术主题或技术功效下专利数量分布及其时间分布状况,并通过技术生命周期分析,获取竞争对手的技术成熟度,进而找出其技术研发重点与方向,以及现有技术空白区域。二是研究技术相似性,通过聚类分析、引文分析等方法,获取服务对象与竞争对手的技术联系和差异,找出竞争对手的技术关联性。三是研究人才状况,通过发明人及其合作网络分析,获取研发团队(合作研发团队)和主要发明人情况,挖掘贡献率较高的发明人。

最后,开展以专利数据为主的多源数据融合的竞争对手评价,分析其竞争力,树立学习标杆和赶超对象,帮助企业做好定位,以应对和抵挡竞争。为从企业财务、研发、专利、产品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可以设计反映竞争者态势的多维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竞争对手画像。

需要注意的是,在监测竞争对手的过程中,上述分析研究内容是否纳入服务方案中,与企业对自身、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了解和需求程度有关,TISC服务团队需要与企业充分沟通。

3)竞争策略制定。一般认为,竞争策略是企业将来自企业自身、市场需求、战略联盟、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原始信息转换为相关、准确、实用的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谋求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整套方案。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3种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可用于指导专利布局和企业竞争策略制定。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活动场景下,在专利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等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专利信息服务,如表2所示。通过“竞争情报+”的专利信息服务,跟踪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实现降低成本的技术改进方法,巩固现有相对的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创新方法或替代路径,人才引进或合作研发,以及高价值专利培育或专利布局等。

表2 企业创新活动中竞争策略制定与专利信息服务

2.2.3 服务效果与质量检查(C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8]。TISC服务团队以服务对象愿意接受的方式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按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服务产品,根据表1的3类服务,服务和服务产品既包括咨询、培训服务和促成联盟建立,也包括各类检索报告、监测报告、技术路线图规划、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和专利导航报告等。此外,TISC服务团队应积极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收集反馈意见,评估服务效果与质量。关于效果检查,TISC机构可以跟踪了解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专利情报)支撑决策和创新活动情况;关于质量评价,TISC机构则可以通过完善自身运行规范,建立起多维度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对服务效果与质量的检查,服务团队能够发现用户满意度高、完成质量和效率都高的服务方法。

2.2.4 服务问题处理与总结(A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分析、总结、处理检查阶段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成功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并谋求提供后续服务[18]。因此,此阶段既是旧循环的结束,又是新循环的开始。TISC服务团队应与企业保持良好的联系,及时对服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原因,并结合C阶段检查结果,对服务过程、方法和路径进行改进,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工作制度、加大资源投入、改进管理方式、调整服务方案等。例如,发现需求精准对接耗时耗力,可探索进一步分解、细化企业研发、市场、管理3方面的需求,构建通用的需求问题清单,并与专利信息服务建立联系;发现企业对专利信息服务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其无法灵活应用情报成果的情形,可在下一循环加强对企业的专利培训和知识普及;发现与企业的交流沟通不够,获取反馈不及时,则可在下一循环根据实际需要加强与企业委托代表、技术开发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决策者等各类人员的联系沟通;发现企业原有需求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则可挖掘企业潜在需求并在下一循环给予主动对接等。如此,既可以弥补旧循环服务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引导企业进一步委托开展新循环服务,进而逐步提升TISC服务质量和企业的满意度。

3 服务案例

3.1 服务对象

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强度比较大,通常竞争情报活动或专利活动比较充分,对竞争情报或专利信息服务较为需要。为此,选取以A公司作为服务对象,专利支撑竞争对手分析的服务案例作为模式的展示。A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网络安全产品销售、网络安全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过一些国家级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3.2 服务过程与结果

1)服务准备与计划(P阶段)。当前,网络安全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面对发展机遇期,A公司作为先进的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要瞄准行业标杆企业,以技术跟踪、创新为着力点,向优秀企业看齐,提升行业地位。同时提出提升企业内部专利信息利用能力的需求。针对上述需求,TISC服务团队与A公司沟通确定了若干标杆企业,并选定B公司作为优先分析对象。B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国内安全硬件、整体网络安全市场处于领导者地位,现已成长为我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云服务提供商。整体服务方案主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整体服务方案主体内容

2)服务计划执行与实施(D阶段)。鉴于本次服务A公司明确提出竞争对手,服务实施过程TISC服务团队无须开展竞争对手识别,直接对制定的B公司开展分析,剖析技术研发现况和主要研发团队情况。本文截取部分报告成果供参考。

就B公司的技术构成而言,TISC服务团队不仅从IPC大组分类上分析了B公司的技术布局,还从IPC小组分类上对该公司细分领域的研发情况,以及技术的年度分布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发现,该公司的研发技术领域较为广泛,如图2所示,其中,数字信息传输的设备和系统(H04L29)与数据交换网络(H04L12)两个领域专利数占绝大部分,主要是以协议为特征的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29/06)、数字信息的传输控制规程(H04L29/08)、数据交换网络中用于维护或管理的装置/零部件(H04L12/24)、以数据终端为特征的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29/12)和数据交换网络中的监视装置、测试装置/零部件(H04L29/12),这5项细分技术占总比约88%,如表4所示。从时间上看,2017年以来才研发成功开始申请专利的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数据库或日志等结构及检索(G06F16),用于阅读或识别印刷或书写字符或者用于识别图形,例如,指纹的方法或装置(G06K9),以及基于生物学模型的计算机系统(G06N3)。此外,TISC服务团队通过比较分析B公司在德温特综合专利影响力评估中评5分以上的20件专利和智慧芽筛选出的其最具价值的10件专利,有9件高度重叠,为重要专利,如表5所示。

图2 B公司Top 10的IPC方阵(大组)

表4 B公司Top 9的IPC分类号(小组)

表5 B公司重要专利及其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综合专利影响力评分情况

就B公司的研发团队而言,TISC服务团队从其专利发明人情况来看,以前十位高产的专利发明人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主要有7个,如图3所示。其中范鸿雷团队申请专利约37件,领域包括安全网关及其故障检查,流量检测,获取程序性能、死锁及劫持检测,拒绝或防止网络攻击、网络威胁处理,网络访问控制、域名系统访问控制,地址/NAT/双向NAT转换、路由转发,判断CPU使用率、网卡与CPU间数据传输、多核架构的定时器,信息/数据处理或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数据安全/数据包检测,业务识别,报文重组、报文转发。且这些几乎都是近3年开发的技术。其余6个团队各有侧重,限于篇幅,本文不做阐述。此外,TISC服务团队也向A公司指出B公司的研发团队在2019年后均有显而易见的高效研发收获,或与该公司自2019年开始建立、健全公司长效的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2021年激励对象485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董监高和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核心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关,值得关注和借鉴。

图3 B公司主要发明人及其合作关系

就A公司的专利培训而言,TISC服务团队在执行竞争对手监测服务期间,邀请某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家作“专利情报分析与应用”专题培训讲座,为A公司宣讲专利分析的主要流程及专利信息可视化方法及工具,重点介绍了专利态势分析、申请主体分析、申请重点申请人分析、研发团队分析、技术合作分析等,并向其推介本机构TISC专题简报。

3)服务效果与质量检查(C阶段)。该项服务帮助A公司全面了解同业者的整体发展情况,包括对相关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技术/市场规划方向、研发团队等,从而对标企业进行评价并识别出存在的竞争强度和合作可能性,为A公司自身研发重点、专利战略及经营策略等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竞争对手监测分析报告和“专利情报分析与应用”专题培训讲座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A企业表示,专利信息服务为公司深入应用专利情报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继续深耕网络安全领域前沿技术,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

4)服务问题处理与总结(A阶段)。在提供该项服务过程中,服务团队发现A企业对于专利知识的储备不足,仅靠一场培训和资料推介不能解决问题,这也影响A企业对服务产品的利用效果;伴随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行业进入新的“拐点”期,与信息化融合提速,A企业对专利导航有较大需求。为此,TISC服务团队也提出几个深化服务的举措:一是双方通过联合申报专利导航项目、知识产权研究项目、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深化专利信息分析服务;二是TISC团队以个人科技特派员或科技特派员团队形式,嵌入企业日常创新活动,提供专利信息跟踪服务;三是TISC团队后续可以进一步推送相关信息,包括知识产权公益培训信息、企业跟踪信息、政策和产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专利预警及专利侵权信息等。

4 结 论

当下,创新驱动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专利信息服务对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TISC专利信息服务是一项依托于以专利数据为主的大量信息源的分析与服务工作。TISC机构能够通过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提供高质量专利信息服务,赋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流程。实施PDCA循环“竞争情报+”TISC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的目的是促进服务向标准化发展。为更好地实施本文所构建和实践的服务模式,特别需要强调的:一是需要对服务需求进行深度分析;二是需要组建熟悉竞争情报和专利分析的服务团队,对服务过程进行科学组织,及时总结经验;三是需要注重服务质量评价、控制与提升。总体而言,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国内TISC相关研究,为面向企业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提供了思路参考;在实践上,践行了本机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运行规范》,助力依托公益性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承建的TISC机构建设好“高级版”TISC,也将为不同类型TSIC机构开展标准化专利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未来,TISC机构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驱动服务供给主体与服务对象协同化、服务需求和供给内容清单化、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化和供给监管精准化,并在持续服务中完善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专利信息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竞争对手情报专利
基于实例的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情报
专利
情报
情报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发明与专利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