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022-11-28梁庆蓉赖玲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边关家国本课

文|梁庆蓉 赖玲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三首古诗体现了古人厚重的家国情怀。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包含的家国情怀是本课的重点。

重点突破:“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本课的学习与单元语文要素关联貌似不大,但要读懂几首古诗中的家国情怀就必须拓展相应的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曲径可通幽处。

【学情分析】

1.已有能力: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能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等方式初步读懂诗意,统筹前置作业的设置,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初知大意。

2.教学着力:带着对诗歌内容的初步理解进入课堂,在课堂中修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

3.教师助力:学生的难点在于体会诗人及诗中人物的家国情怀,仅凭注释中的信息,学生可能理解有些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相关资料的拓展,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等。

【教学思路】

1.借助第一课时前置作业,调动学生已有能力,初步读懂诗歌内容。

2.在第一课时中,读懂三首古诗的内容,梳理、积累疏通古诗意思的方法,初步感受三首古诗共同体现的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

3.借助第二课时前置作业,尝试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读懂拓展资料的主要内容。

4.在第二课时中,结合拓展资料,读懂诗句中所体现的古人在家国大义面前略有不同的凛然风采,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5.拓展积累体现家国情怀的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作业设计

1.朗读古诗,关注易错、易混字音。

2.借助各种方法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想想每首诗的意思,记录自己读不懂的诗句。

4.整体感知三首诗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结合单元主题词思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三首诗中“兴亡”指什么,“匹夫”指谁,他们的“责”是什么。

二、读题引入

(略)

三、疏通诗意

1.正确、流畅地朗读。

请学生分别读这三首古诗,根据诗意读准“教”“将”,区别“琵琶”“枇杷”的音和义。

2.扫清词语障碍。

开火车交流古诗中词语的意思。重点解决“关”“还”“但使”“教”“度”“沙场”“古来”“征战”“当”“人杰”“鬼雄”的意思。

3.疏通诗意。

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在比较、评价中明确诗意。

预测难点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1)甄别鉴定,慧眼识珠。

选择合理的诗意,并说出理由。

A.秦朝时候的边关,汉朝时候的月亮。

B.秦汉时期的边关和月亮。

C.依旧是秦汉时期的边关和月亮。

(2)拓展理解,方法梳理。

下面诗句的意思是什么?选择合适的理解,说说理由。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

A.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

B.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而后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

B.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这种有趣的修辞手法——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讲一个意思,实际上是在相互补充,合起来讲一个意思。

小结:整合诗句的意思,要考虑到表达的合理,关注到一些特别的表达方式,如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

预测难点二:葡萄美酒夜光杯

从字面来看,这行诗就是两个单独的事物相组合。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醇美的葡萄酒和精美的夜光杯。这酒与酒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发挥想象,让这两件物品呈现的画面清晰、生动起来。

(1)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中。

(2)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3)酒筵上,夜色中晶莹透亮,耀着低调光泽的夜光杯中,斟满了甘醇的葡萄美酒。

……

小结:单独出现的事物,可以找到之间的联系,描述呈现的生动画面。

预测难点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借助注释,获取信息,让这句诗的意思表达更清楚。

人们至今都在思念项羽,因为他不肯东渡长江。

(2)精简信息,提炼人们思念项羽最核心的原因。

直至今天,人们都在思念项羽,因为他与刘邦斗争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做打算。但他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亡。

(3)直至今天,人们都在思念项羽,敬仰他的气节与精神,因为他与刘邦争霸失败,自觉有愧于江东父老,绝不苟且偷生。

小结:借助注释等资料,提取核心信息,可以将诗句的意思梳理得更清楚。

4.熟读成诵。

四、整体感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说说这三首诗中“兴亡”指什么,“匹夫”指谁,他们的“责”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前置作业设计

1.阅读材料一:飞将军李广智斗匈奴。

2.阅读材料二:《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3.阅读材料三:李清照《夏日绝句》的创作背景。

二、背诵引入

三、深入体会

1.巩固批注,自主体会。

请学生默读三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用关键词在诗句旁进行批注。

2.交流点拨,激发朗诵。

推波助澜,借助前置阅读材料信息,设计连环问,优化引导语,促成学生精彩生成。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边关和月亮,“关”即“边关”,它会让你联想到哪些事物?会让你联想到什么事情?这边关的明月会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边关依旧,明月依旧,意味着什么?“人未还”,谁未还?为何未还?或许是因为……或许是因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句里藏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预设:

①渴望战争停止,期待边关安稳。

②对戍边将士的敬仰,因无数戍边将士为保卫祖国失去生命,耗尽青春而痛心。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过前置阅读,你对“飞将军”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为什么在几百年后的唐朝,诗人会想起飞将军李广,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他想起李广将军?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

①希望国家能够人才辈出,能够启用像飞将军李广那样有勇、有谋、有胆识的人才。

②担忧,为国家的安全和前景担忧,为黎民的平安幸福生活感到担忧。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口出此言的应是谁?你能透过这句话看到他的脸、他的眼,他的动作、表情吗?穿越时空,他的灵魂、他的气魄就附着在你身上,请你用诵读为他代言。

当诗人把这几句话变成诗里的两行句子后,你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预设:

敬仰戍边将士视死如归,为国献身,淡然生死的豪迈之情。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多么铿锵有力的诗句。一个小女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结合阅读材料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

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哪怕一介女子,也要顶天立地,不会临阵逃脱。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结合资料说一说诗人为何思念项羽。

预设:

①敬仰项羽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节。

②不齿于朝廷的不思进取,弃黎民百姓生死于不顾。

③希望丈夫能顶天立地,为一方父母官,保一方百姓平安。

3.梳理统整。

引导学生发现三首古诗在情感上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这样对祖国的爱,我们称之为家国情怀。这样的家国情怀深深地印刻在民族思想的基因里,活跃于古诗文中。我们可以在今后大量的诗歌阅读中去体会。

【课后设计】

1.摘抄一首体现诗人家国情怀的古诗。

2.借助多种形式疏通诗歌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所体现的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的教学设计,是在笔者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优化,突出了几个亮点:

一、过程统整,提高效率

将教学课时与课前、课中、课后的学生独立学习时间进行了整合,尊重了学生的已有能力,落实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瞻前顾后,左右兼顾

融合了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批注的语文要素。本单元“关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也为落实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要素打下基础。同时,努力开发本课中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点,以促成本课教学重点的达成。

三、障碍预估,有效助力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饱含的家国情怀。理解诗句,学生虽已具备一定能力,但结合三首古诗的具体特点,疏通诗意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课时的设计针对三首诗诗意疏通上的问题进行了方法的整理。家国情怀,学生的体会容易停留于表面。结合前置作业、课堂连环问的推动,会让学生的体会达到一定高度。

同时,本课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将三首诗置于“家国情怀”的整体中,忽略了每一首诗的个体内环境。同时,将三首诗作为一组诗进行教学,只做了简单的统整,可议性议题的设计难度较大,即便设计也会弱化本课重点的达成,使本课的设计少了一些花样,多了一些朴实。

猜你喜欢

边关家国本课
边关月组诗
边关战歌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蔡川摄影作品选登(中插六七)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