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体教学策略的五维架构
2022-11-28梅媛
文|梅媛
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抒情言志。“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质,体现了语言有限与语义无限的辩证统一。诗歌文体这种语体与语义矛盾统一的独特性,决定了我们的诗歌教学必须有别于一般阅读教学。只有循体而教,凭借语体层,徜徉语象层,抵达语义层,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及诗歌精神滋养,进而涵泳诗心,方可发挥诗歌文本在教材中独特的育人功用。
一、合体正裁:研读诗歌文本的几个视点
我们知道,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文本解读。可以说,文本解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备专业素养。客观地讲,一线教师对诗歌的研读水平远远低于其他文体研读水平,浅层化、程式化及应试化明显,规避这些倾向,必须从以下视点,回归诗歌文体本质。
1.情志为本——诗歌的内涵本质
中国诗学对诗歌的内涵本质阐释主要有两种:《毛诗序》之“诗言志”,陆机《文赋》之“诗缘情”。教学诗歌的根本意义,正是将具体诗歌文本蕴藏的情志,与学生实现志趣相通、情意相悦,从而丰富学生的情志世界。
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诗歌文本时,紧扣诗人内心的情志,辨析这些情志在育人中是否有价值、有何种价值,而诗歌文本的价值密码除了组成诗歌的文字符号外,还蕴藏于诗人的身处时代、个人阅历、思想倾向和创作背景之中。因此,教师要依托语言符号,由表及里,沿波讨源,走进诗人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诗歌文本主旨。
2.因物兴感——诗歌的生成本质
人生天地间,因物悲喜,是一种情志的发动机制;先有悲喜,借物而发,又是一种情志的发动机制。这就是因物感发,是“心”与“物”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由此构成诗歌生成的心理机制。
阅读诗歌作品,如果不能把握这个生成机制,就难以真正领悟诗情。因此,教师研读诗歌文本时,在读懂了诗人情感基础上,反观诗人兴发感动之源,找到客观物象或形象及其特点,思考诗人为何选取此物象而非彼物象入诗,其中有什么秘妙。例如,笔者研读六年级下册诗词文本《浣溪沙》时,发现苏轼可写的春景很多,为何偏要把“萧萧暮雨子规啼”这一景致纳入视线中?有什么深层意蕴?以此找到兴感之源。
3.立象尽意——诗歌表达的本质
物生悲喜也罢,借物悲喜也罢,物与情志相融,就是意象。
当以物为介来表情达意,我们称之为“立象尽意”。这是中国诗歌含蓄蕴藉、意在言外的审美特质所在。所以,意象构成了诗歌生命的实体。
诗歌阅读常常让我们在这些意象中迅即领悟诗人情志,因而诗歌教学有“寻象会意”的基本方法。诗歌教学要紧扣意象,让学生领会蕴藏其中的情志,进而获得审美体验。
4.境生象外——诗歌阅读的本质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是意象的有机组合。境生象外突破了意象世界的实体性与有限性,将人的审美感受引向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和绵延不尽的情意空间,使得诗思、诗情、诗韵、诗味都呈现出来。意境的产生,是诗歌生命活动的最后归宿。
教师研读诗歌文本,将其意象一一还原,进行有意识地“图示化”想象组合,并通过联想在脑海中形成无限生动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感受诗人生命情感的真实迸发。当我们结合自身审美经验,被诗人感动、产生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我们便完成了诗歌文本意义的重构。
当然,研读诗歌文本,我们不能迈过语体层面。诗歌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比如语序如何体现诗歌结构层次,诗歌语言的精练及含蓄美,诗歌节奏、押韵、叠词的审美特质及其对表达诗歌文本主旨的要义,我们如何带领学生披文入情,都需要我们在研读时认真思考。
二、循体理值:诗歌文体的独特育人价值
诗歌教学必首先考虑诗歌文体的育人价值。探寻诗歌文体的育人价值,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
1.文献之考——东西方共有的诗歌价值理念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强调了诗歌的审美、社会功用。西方诗人谢默斯·希尼曾说:“在某种意义上,诗歌的功效等于零——从来没有一首诗阻止过一辆坦克,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这无疑与东方文化中老子提出的“无用之用”观点契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论诗的故事道出了诗歌安顿灵魂、重塑生命的“无用之用”。席勒的“人性塑造论”很著名,他在《论毕尔格的诗》中如是说:“诗歌是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把诗当作‘最有效的使人性完整的艺术类型’,诗歌独特的育人价值显而易见。”
2.本质之辨——基于诗歌本质特征的育人分辨
我们依据文体特征,发现了诗歌与育人的对应关系。
(1)“言志”与精神之塑。
“诗言志”的“志”,按朱自清的观点,是指与社会政教、人伦相关联的怀抱,包括思想道德、志向抱负、家国情怀等。许多诗歌蕴藏着这样的育人价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蕴藏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相应人格的塑造和完善;《过零丁洋》的浩然正气,是生命气节的精神食粮。
(2)“缘情”与情感之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今教育,情感疏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精神塑造和人格健全,因而,诗歌教学要旗帜鲜明地教会学生情感认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理智处理情感,在诗歌审美情境中,获得安放情感的智慧。
(3)“意象”与审美直觉。
通过长期对诗歌意象进行赏析、品味、涵泳,还原意象,再现诗歌情境,激活学生生命体验,体悟诗人内在之意,以此培养想象与联想力,培养学生审美直觉及审美创造力。
(4)“意境”与心灵之造。
意境是无限辽阔的想象空间与情意空间,可以引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情怀。这对塑造其心灵世界的丰富多情,以及向美向善的生命追求有十分深刻的影响。马一浮的“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不论是包容乾坤的辽阔深邃,还是润泽万物的细腻多情,都是对心灵世界的深情滋养。
(5)“声韵”与言语之养。
诗歌讲究声韵之美,古典诗歌与音乐同源,讲究平仄押韵,现代诗或讲究押韵或句式参差有度,它们都讲究声韵节奏。节奏是诗歌最基本的属性,不仅表情达意,更传递着美感。这种语言质感,便于记忆和模仿,进而生成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6)“意趣”与诗心之护。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的“别材”就是诗性思维,和学问多少没关系;“别趣”,指诗歌尤其讲究意趣,注重表达诗人的审美情趣,跟抽象的说理没有关系。诗性思维之想象,充满情趣之诵读,是对儿童诗心的有益护养。
三、辨体立向:唤醒诗歌育人的生命导向
提升诗歌文本研读能力、明晰诗歌文体独特的育人价值,还应该基于诗歌文体特征建立正确的教学导向,我称之为“辨体立向”。
1.正本清源,诗教归位
诗歌教学,要让诗歌回到诗歌,这是“守正”,是诗歌教学的正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诗歌时,与散文、小说、戏剧和实用文体教学区别开来。
(1)以“因声求气”守诗教之正,区别散文教学。散文文体核心特点是形散神聚;而诗歌本质特点是语体整饬、声韵和谐,因而教学时要有所区别。
(2)以“言志缘情”守诗教之正,区别小说教学。小说以塑造鲜明人物形象为文体特征,尽管“形象”是二者共同之处,但诗歌的形象是“意象”,教学时要深加区别。
(3)以“境生象外”守诗教之正,区别于戏剧文学教学。戏剧主要以角色对话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诗歌则以意象寄托的方式形成意境,抒情言志。
(4)以“感兴生发”守诗教之正,区别于实用文体教学。实用文体更多是知识、技能教育,诗歌教学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2.重视诗教,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开宗明义,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统编本教材诗歌文本的递增,体现国家意志,我们要发挥好诗歌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从诗歌文体特点出发,在学生精神长相的诗意牵引、爱国主义的诗情厚植、理想志向的诗化坚定、健康情感的诗心培育、责任担当的诗性唤醒、革命文化的诗魂承传等方面下足功夫。
中山大学校长谢有顺认为,重视诗歌教学,不是要培养诗人,而是培养孩子柔软温暖的诗心。他认为要用诗歌的方式来哺育孩子,要用诗教完成“情意中国”的再造。
四、依体施教:核心素养视域的诗歌教学
契合2022 年版课标之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有效利用诗歌文体进行培塑,这是诗歌教学“依体施教”的基本内涵所在。
我们借鉴曹明海教授从文学本体论出发的文本划分,从诗歌的语体层面、语象层面、语义层面来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诗歌教学方法及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方面承载的培塑任务是相互渗透、各有侧重,并非独立存在的。
1.根据语体形态的多样性,切实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针对诗词文体简练特点,提倡以诵读为主的方法。以读启感,以读引悟,以读带情,以读会意。
针对诗词文体表达特点,提倡“以品生赏”的方法。品字词之妙,品诗句之谐,品语序倒装等,以此赏诗歌表达之美。
针对诗词文体声韵特点,提倡吟诵、记诵、积累的方法,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良好语感。
针对某些特殊的语言结构特点,提倡仿创,启智促思,训练语言表达。
2.探寻语象世界的广阔性,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及诗性思维
语象包括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决定了其意象之间有留白,它诱发读者产生无限想象,将这些意象空白点联结起来形成画面,进入意境。
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大意,由于文本的时空限制,理解有难度,教师要创设丰富情境:或情趣对话,或音乐植入,或范读引领,或闭目想象,架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如临其境,看见形象,进入情意空间,然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体会诗歌的情感蕴藏。
一位教师在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花、小路、蝴蝶、娇莺……
(师依次用课件出示这些物象,但此时画面是黑白的。)
师: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你们觉得这幅画还缺少什么?
生:色彩。
师:是呀,缺色彩,就感觉画缺少了“生命”。没有色彩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不怎么漂亮、沉闷、死气沉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句,看看你想给这幅画添上什么色彩?
生:(读后纷纷汇报)五颜六色的花,五彩缤纷的小路,黄的、白的、彩的蝴蝶……
(生描述,师用课件呈现出有色彩的画面。画面活了,学生声情并茂诵读。)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以意象为中介,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鲜活的春景,当学生把色彩融入画面后,便看见了春天的美,也读出了春天的美,更读出了诗人、自己愉悦的心境。可见,走进语象世界,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诗性思维甚至语言表达的最好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下足功夫。
3.发掘语义体系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文化自信
诗歌的语义体系,即“情志”世界,是诗歌的灵魂,它承载着诗歌的情思、义理。语体、语象、语义这三个层次,“前两者是属于语义内蕴的表层经纬,后者则是语义内蕴的深层支柱”。因此可以说,语义体系是我们诗歌教学的归宿。
语义体系有开放性特征。许多优秀诗歌因诗人表情达意喜欢以含蓄委婉、曲径通幽的方式将深层语义藏匿于诗歌的各个角落,因此,诗歌语义有时呈现多向度特点,难以把握。比如,李商隐《无题》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语义体系的开放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悟,不能将丰富的语义内蕴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教给学生。这个环节有必要以情境创设、资料拓展或互文印证的方式,拓宽学习空间,开阔文化视野,激发情感深层体验,感受诗歌精神。
五、切体导学:基于语用视域的诗歌教学
1.2022 年版课标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方向引领
2022 年版课标强调“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
显然,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教学内容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面对诗歌这种体裁,我们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转化?
2.2022 年版课标对语言运用的定位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毋庸置疑,语言运用在学生四大核心素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3.基于语用视域的诗歌教学
诗歌独特的语体形态,本身寄寓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承载着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所以,我们要从语言运用切入诗歌教学。教学中,要根据学情、结合时代语境,从儿童立场出发,思考从解诗意、品语言、溯源性审美层面向语用、创造性审美转化。
根据2022 年版课标精神,我们依据诗词文体自身特点及文化蕴藏,结合学生个体生活体验,创设各种学习情境,通过有效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诗歌教学路径的创新。
(1)基于文体特点的语用创新。
即在诗歌教学活动中,学生在体悟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表达风格时,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创新性语用训练。
以德阳一小教师张思敏执教《夜宿山寺》为例。
学习情境一:李白收徒
(实践活动一:学用“夸张”练说白话文)
师:李白可真会写!谁想当大诗人李白的徒弟,跟他学习写作?
生:我。
师:收徒弟有门槛,李白说,会用夸张手法的孩子才能被选上,接下来就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生用夸张手法来改说句子,如“橘子很酸!”改为“橘子很酸,酸得要掉牙!”。)
师:你们对李白常用的夸张手法掌握得太好了!他太满意了,把你们全部收为徒弟了。
师:但是,刚才是用现代白话文写的,李白怕最终没人传他衣钵,还想收一批能用古文写诗句的徒弟。你们想成为他这样的弟子吗?
生:想。
学习情境二:李白第二次收徒
(实践活动二:用上夸张仿写古诗句)
师:同学们,接下来李白想看哪些孩子能够根据“手可摘星辰”进行诗句仿创,再决定收谁为徒。有信心吗?
生:有。
师:你们看。
(师根据诗句表演读“手可摘星辰”“手可抱明月”“脚可登云梯”。特别强调读“可”字前后两个字。)
师:都说明什么?
生:楼高。
师:我们还可以把手、脚换成什么呢?(生:头、眼等。)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写呢?请大家分小组写在学习单上。(出示)
危楼高百尺,()可()()()。
(小组合作仿创)
以上课例中两处学习情境及语文实践活动的创设,都紧扣了李白诗歌文体的特点——夸张。通过体会诗人语言表达风格,感受诗人瑰丽神奇的想象,豪迈洒脱的性格特点,两处情境创设及活动设计,前后关联,形成梯度,不仅有意思,还暗合了文化传承之意,并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在落实学生语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力。
(2)基于生活链接的语用创新。
基于时代语境,创设生活场境,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落实诗歌语言的运用,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民族诗歌的独特魅力,厚植母语情感。如在课内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李白的诗歌,并进行仿创。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回家收集李白的诗词,了解创作背景。下节课以李白为主题,请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讲李白。例如:李白诗歌有故事;依诗作画赞李白;诗歌谱曲唱李白;诗歌编剧演李白;广告词用李白诗;制作手工配仙诗等。这样活用诗歌,让诗歌生活化,以此运用诗歌,内化诗歌精神,传承经典,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