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山水文学散论》看山水文学体现的美学思想
2022-11-28李丽
李 丽
早在中国文学尚未成熟之时,山水意象已经频繁出现在诗歌当中。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诗经》,还是浪漫主义的《楚辞》,都有多处对山水的描述。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文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倾向于抒写山水的自然之美,赋予山水以情绪与品格,渴望在山水中找到自己的灵魂,逐渐形成了中国山水文学特有的美学意境。《中国古代山水文学散论》以唐宋元时期的山水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填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白,对我国山水文学中审美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李亮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散论》以朝代更迭为叙事线索,以著名诗人词人的山水文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他们的创作风格、精神情怀及其对山水文学的贡献。作者以唐、五代的山水诗词为开篇展开论述,之后针对宋代山水词进行了详细探讨,重点解读柳永对山水词的贡献、苏轼的山水词及其“岷峨”情结。该书中段围绕宋代叶梦得、朱敦儒的山水情怀以及张孝祥、姚燮的山水词展开论述。该书后半段,作者对元散曲中的山水之作进行阐述。最后,作者论述了隐逸与古代山水文学的联系,并就山水楹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山水文学在先秦时期萌芽,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与敬畏感,崇山峻岭,湍流深溪,都让先民们感到神秘莫测,这一时期被记录在文学当中的山水往往带有神话色彩。此外,先贤们也把思想学说赋予山水之间,如孔子将道德观念融入对山水的欣赏当中,庄子则向往天地与我并生的至高境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山水文学的成形期,文学创作走向对美的自觉追求,山水逐渐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被观照,山水文学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题材。唐代是山水文学的繁荣期,很多诗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李白山水诗飘逸灵动而又波澜壮阔,王维将禅学融入对山水的体会当中,诗词颇为灵秀自然。晚唐以后,山水诗逐渐流露出感伤凄清的情调。
山水文学将大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虽然受到朝代兴衰荣辱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完全依附于政治而存在,因此山水文学从未出现过断代。结合该书内容,中国山水文学美学思想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虚实结合,营造意境。中国山水文学很少对山或水进行精准描绘,而是重视意境的营造,以文字贯通古今,穿越时空,让人未至其处而如临其境。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道:“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将有限空间内的景物扩展到无限空间之中,体现出文学独特的表达方式。再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种看似夸张虚无的写法突出了一种萧瑟、寂寥的情境,将无形的孤寂以有形的笔墨传达得淋漓尽致。意境之美是中国山水文学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诗人不常描绘形状,而是叙述一种主观的景物感受,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二,心物交融,天人合一。中国山水文学的美学原理并非割裂主体与客体,而是主客体的结合。最初,山水作为被描述的对象,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而是用于渲染人的情感或体现人的价值追求。随着文学的发展,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但人的情感与观念从未被剥离出来。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人寄情于山水,看似写景,实则说情。审美主体与客体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苏轼写道:“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其将自己融入山水景物的描写中,悠然适意。
其三,文以载道,追求理想。中国文学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虽然文学史上出现过“纯文学”的理念,但在诗词中表达个人理想、抒发家国情怀,才是历史的主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写了广阔浩荡的景色,但最后由景物触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阔情怀。中国文人的隐逸情怀往往是历经波折之后在山水之间求得内心平和。如苏轼写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其中尽显旷达洒脱,不为世俗得失羁绊。当然,对于一些词人来说,山水并非仕途挫败后的归宿,而是理想本身。如该书论述的张养浩,朝廷七次征召而不赴,选择在山水之间适意忘怀。他在一篇散曲中说道:“玩山游水,身无拘系。”山水满足了他对自由人生的向往。
山水文学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之后,历经千年而不衰,名家辈出,名篇俯拾皆是。我国疆域辽阔,山川湖海或壮丽巍峨,或钟灵毓秀,为山水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在山水中追寻理想,寻求精神解脱。如今的读者可通过短小的诗篇,探寻先人广袤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山水文学散论》视角独特,讲解清晰,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及其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提供了参考。